出版時間:2008-10 出版社: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 作者:何秉松 主編 頁數(shù):654
前言
《刑事法學諸子論叢》出版優(yōu)秀的中國刑事法學論著。這是廣義的刑事法學,包括刑法學、刑法哲學、刑法史學、刑事政策學、犯罪學、監(jiān)獄學、犯罪心理學、刑事訴訟法學等一切屬于刑事方面的學科在內。出版論叢的目的,是為了發(fā)展和繁榮刑事法學。為此,就必須在學術上堅持自由與創(chuàng)新。自由是科學的本性,創(chuàng)新是科學的生命。沒有自由,科學將淪為奴婢;沒有創(chuàng)新,科學將枯萎死亡,何來繁榮與發(fā)展?“諸子”一詞,有多種含義,其中之一是指先秦漢初的各派學者及其著作。這些中華民族的精英,正是以其偉大的自由與創(chuàng)新的精神,造就了中國文化史上光輝燦爛的一頁。我們借用“諸子”一詞,把這套叢書取名為《刑事法學諸子論叢》,就是希望當代中國的刑事法學學者,繼承和發(fā)揚先哲的優(yōu)秀傳統(tǒng),創(chuàng)造出有重要學術價值和實踐意義的優(yōu)秀著作,發(fā)展和繁榮刑事法學。為了實現(xiàn)這個目的,我們成立了編委會,聘請刑事法學各個學科的杰出學者擔任編委,負責推薦和審定書稿。為了廣納百川之水,論叢不僅面向中國大陸,而且也面向港澳臺地區(qū),為此,我們還聘請了港澳臺地區(qū)著名的刑事法學學者擔任論叢的編委。
內容概要
本書是我們課題組去年承擔的北京市法學會的一級科研項目,共完成了三項科研成果:《全球化時代對刑法(理論)體系的反思與重構》、《犯罪論體系的比較與分析》、《新時代的刑罰理論——人權防衛(wèi)論綱要》。在此基礎上,于2007年10月在北京召開了“全球化時代的刑法理論新體系”國際研討會,邀請了一批國內外專家共同研究如何創(chuàng)立一個適應新時代要求的刑法理論新體系。會后,對課題組的科研成果進一步作了修改,并對專家提交的會議論文進行了精選和編輯,一起作為本課題的最終科研成果提交北京市法學會鑒定,并送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分別以中英文出版。因此,本書實為一本集思廣益之作。 本書有三個主要特點:站在時代發(fā)展和戰(zhàn)略全局的高度反思過去與展望未來;站在足以俯瞰全球的巔峰進行全球性刑法(理論)的綜合研究;體現(xiàn)全球化時代的歷史使命和時代精神。
書籍目錄
第一章 一個嶄新的、空前偉大的歷史時代 第一節(jié) “現(xiàn)代”不是永恒的 第二節(jié) 后現(xiàn)代主義的“新時代”觀 第三節(jié) 全球化時代的降臨 第四節(jié) 全球化時代的特征 第五節(jié) 全球化時代的歷史使命 第六節(jié) 全球化時代的時代精神第二章 全球化時代對刑法(理論)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第一節(jié) 立足于嶄新的時空交匯點 第二節(jié) 全球化時代刑法理論體系的反思 第三節(jié) 全球化時代刑法理論體系的重構第一編 刑法理論體系之反思 第一章 犯罪論體系的比較與分析 第一節(jié) 研究犯罪論體系的目的與方法 第二節(jié) 犯罪論體系的概念 第三節(jié) 犯罪論體系與實踐的互動關系 第四節(jié) 犯罪理論體系的結構與功能 第五節(jié) 犯罪論體系的理念 第六節(jié) 犯罪論體系的科學性、真理性 第二章 德、日、英、美、俄犯罪論體系評析 第一節(jié) 德日犯罪論體系評析 第二節(jié) 英美犯罪論體系評析 第三節(jié) 俄羅斯犯罪論體系評析 第三章 法國刑事犯罪概論 第四章 建立一個全球統(tǒng)一的刑法體系之可能性 第五章 全球化時代的刑法歐洲化 第六章 刑法中的不作為——一種進路 第七章 犯罪認知體系視野下的犯罪構成 第一節(jié) 犯罪認知體系的形成與沿革 第二節(jié) 近代犯罪認知體系的學理化構造 第三節(jié) 當代中國的犯罪認知體系 第四節(jié) 相關概念的辨析與約定 第八章 日本刑法理論之省思 第一節(jié) 近代刑法之變革暨動向 第二節(jié) 刑法基本原理之再思考 第三節(jié) 刑法解釋論之實質化 第四節(jié) 憲法精神與刑罰論 第五節(jié) 法解釋論爭與刑法學 第六節(jié) 刑法理論之具體實現(xiàn) 第九章 俄羅斯刑法中的犯罪構成學說 第十章 中國刑法結構之改進 第一節(jié) 刑法結構的概念與研究視角 第二節(jié) 從小刑法典到大刑法典——刑法結構的調整之一 第三節(jié) 從單軌制向雙軌制——刑法結構的調整之二 第十一章 犯罪理論體系的反思與探討 第十二章 犯罪論的實質化:“中國特色”罪刑法定原則的出罪機制 第一節(jié) 條文簡讀:我國刑法目的、任務與原則之分析 第二節(jié) 利弊剖析:功能使命的錯位與人權保障機能的缺位 第三節(jié) 問題解決:堅持“釋法中心主義”實現(xiàn)犯罪論的實質化 第十三章 全球化背景下國內與國際刑法體系的協(xié)調統(tǒng)一問題 第十四章 行政刑法學及其體系 第一節(jié) 研究行政刑法學的意義 第二節(jié) 行政刑法學的基本定位 第三節(jié) 行政刑法學的內容體系 第四節(jié) 行政刑法學的學科體系第二編 刑事政策之調整 第一章 全球化條件下俄羅斯的刑事法律政策:現(xiàn)代的趨勢與前景 第二章 當今世界全球化背景下打擊極端主義和恐怖主義的俄羅斯聯(lián)邦刑事立法 第三章 “和”的刑事法律觀與構建和諧社會 第四章 犯罪全球化對英國刑事政策的影響——從侵犯版權罪談起 第一節(jié) 英國的侵犯版權犯罪 第二節(jié) 中國的侵犯著作權犯罪第三編 犯罪與刑罰之互動 第一章 刑罰與當代犯罪問題 第二章 當代犯罪論與刑罰論的關系 第一節(jié) 犯罪論與刑罰論關系的價值 第二節(jié) 刑罰論 第三節(jié) 犯罪論 第四節(jié) 當今犯罪論與刑罰論的關系 第三章 限制法官自由裁量的經驗第四編 刑罰理論之檢視 第一章 新時代的刑罰理論——人權防衛(wèi)論綱要 第二章 美國刑法理論的新動向 第一節(jié) 實施懲罰的合理性 第二節(jié) 判刑理論 第三節(jié) 對刑事立法權的限制 第三章 作為一種可操作的刑罰替代措施的恢復性司法——關于兩種司法模式的主張 第四章 傳統(tǒng)刑罰目的理論的批判與解構 第五章 刑罰權的限制前言 第一節(jié) 刑罰權限制的必要性 第二節(jié) 刑罰權限制的可行性 第三節(jié) 刑罰權限制的路徑 結語 第六章 從我國刑法對死刑的有關規(guī)定談刑罰權的限制第五編 具體刑罰制度之變革 第一章 從歷史層面對日本刑事制度的分析 第二章 苛刻的英雄主義:免除被迫實施大規(guī)模屠殺者責任的比較法途徑 第三章 短期自由刑制度的分析與完善研究 第四章 短期自由刑的利弊與中國刑罰的改革 第五章 不定期刑制度的考察與反思 第六章 國外社區(qū)矯正的歷史、現(xiàn)狀及特點分析 第一節(jié) 國外社區(qū)矯正的形成與發(fā)展 第二節(jié) 國外社區(qū)矯正的現(xiàn)狀 第三節(jié) 國外社區(qū)矯正特點分析 第七章 假釋制度比較研究
章節(jié)摘錄
一般而青,刑事法體系必須符合兩項要求,一是在運用之際,不使國民蒙受不利益。二是對于應處罰之行為,務必迅速處罰,以保障國民之各種利益。然而,在該兩項要求之密切關系中所存在之實務作為,則與學說理論迥異,其大致系依據(jù)實質之解釋,以探求合理之處罰范圍。此種結果,在戰(zhàn)后之刑法理論領域中,被學說上質疑系“實務上對于處罰過于寬廣”。然而,形式解釋未必能保障國民之權利,蓋其不僅消極卜有不處罰應受處罰者,造成未充分防止犯罪與令國民蒙受不利益之虞,亦在積極上蘊藏著處罰不該處罰者之危險性。因之,縱然在形式上該當于構成要件,但在實質上系不值得處罰之情形,采不處罰該種行為應較具有妥當性。然而,學說上始終系不采解釋之實質化,雖理論上自很久以來即認為“構成要件系違法行為之類型”,違法性有無之實質判斷早已使用于構成要件之判斷上,然仍認為“實質化判斷系屬于具有危險性之思想”,因此在當時亦大都回避法解釋之實質化,而繼續(xù)維持形式構成要件之概念。二、實質解釋論之必要性盡管如此,最近之潮流,卻朝向實質解釋論而發(fā)展。亦即,一方面超越形式卜僅確定處罰范圍之階段,合理地選擇真正值得處罰之行為;另一方面亦已經改變了形式上該當于犯罪之行為是甭真正系值得處罰行為之思考方向。此種改變,主要系“依實質I:解釋而成立之判例”已為學者所重視,兇而肯認犯罪論實質化及構成要件實質解釋之概念。此外,另一種動因則為最高法院在諸多判例上廣泛地采用“合憲性限定解釋”之方法。此種“合憲性限定解釋”.被認為系實質上解釋法律條文或構成要件,換言之,其系將罪刑法定原則予以實質化。
編輯推薦
《新時代曙光下刑法理論體系的反思與重構:全球性的考察》為刑事法學諸子論叢之一,由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