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勝──在看不見的地方

出版時間:2008-7  出版社:時報文化  作者:劉順仁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目前我們所處的M型社會,充滿了焦慮與不安。
悲觀的看,M型社會翻轉成W,W代表War,那是戰(zhàn)爭與衝突。
積極來看,我們要把M拉長成H,H代表Humanity,也就是人性的光明面。
我們要用它來創(chuàng)造個人與企業(yè)的競爭力,進而擴大贏者圈。
這本書所呈現的,是作者在M型社會中的H型解答。
作者感慨,由於人們只重視看得到的事物,以至於常常迷失在眼前手段的追求,反而犧牲了真正的目的。他借用一位耶魯大學傑出的桑德教授(Shaun Sunder)──也是一位會計教授──的觀察。「學生的研究熱情與研究知識成反比」,同樣地,「許多教授為了升遷寫論文,不是為了解決他們覺得困惑及感到興趣的問題」。
當桑德教授獲知,臺灣目前以追求SCI或SSCI發(fā)表成績做為衡量學術卓越的風氣時,他感慨地說:「太可惜了,這群社會上如此優(yōu)異的頭腦,不是花時間去思考解決所處社會的實際問題,而是竭盡心力去取悅那些所謂世界頂尖期刊(大多數是美國期刊)的主編」。這豈不同樣是在捨本逐末。
相對地,作者在書中,舉出豐田汽車如何創(chuàng)造人才,哈佛商學院如何培養(yǎng)企業(yè)領袖,以及芬蘭的小學教育中如何讓一群十歲小朋友經驗到一次永生難忘的舞會。在這些故事中,人們所成功做到的,就不是表面功夫,而是掌握事物的本質。
許多看不到的美好事物的本質,如責任、信任、榮譽和熱情等,事實上,乃超越數字、資料、甚至制度這些看得到的事物,人們要透過如詩人渥茲華斯所說的「心靈之眼」才能領悟得到。
在本書中,作者認為這種心靈之眼不是別的,它來自關懷、謙卑、深度以及回到自然所帶來的學習力量。
本書分成四個單元:
* 看見那看不見的:第1到第3章,作者分別提出「愛恨交織法」、「有中生無法」和「左右互搏法」來修練個人與企業(yè)「看到那看不見」的能力。
* 溝通那看不見的:在第4章中,說明任何看不見的目標,都必須化為看得見的指標,才能啟動組織的執(zhí)行力。
* 獎勵那看不見的:第5到第7章,討論如何利用具體的配套作法,鼓勵企業(yè)倫理、團隊合作、責任感、榮譽心、熱情等美好品質。
* 學習那看不見的:第8到第9章,作者分享對培養(yǎng)A+人才的看法,以關懷、謙卑與深度為總結。

作者簡介

劉順仁
臺灣大學經濟學系學士、美國匹茲堡大學會計學博士,曾任美國馬里蘭州立大學助理教授,現為臺灣大學會計學系暨研究所教授,並擔任臺灣大學「競爭力與創(chuàng)新研究中心」主任。
劉教授於大一時修習初等會計學後,因感覺會計是一繁瑣枯燥的學門,發(fā)誓這輩子再也不碰會計課程。1985年於匹茲堡卡內基美隆大學攻讀博士時,由於該校強調科際整合,加上跨系所修課的緣故,一位會計學博士生讓他猛然發(fā)現會計有趣又實用,因而「改行」,並發(fā)願這輩子竭盡全力把會計學教得活潑精彩。
劉教授的主要研究興趣為策略性財報分析、策略性成本管理、績效評估制度對經理人行為及企業(yè)績效之影響等。劉教授於臺大管理學院及EMBA開設多門課程,包括:成本與管理會計學、管理會計專題研討、歐洲產業(yè)與經濟發(fā)展、競爭力與績效管理、競爭力的個體經濟基礎及生物科技產業(yè)管理等課程。劉教授並於2005年發(fā)起成立臺大管理學院「競爭力與創(chuàng)新研究中心」,與美國哈佛大學波特教授主持之「策略與競爭力研究中心」進行策略聯盟。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決勝──在看不見的地方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