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11-1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作者:鄧曉芒 頁數(shù):全2冊 字數(shù):792000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康德·道德形而上學奠基:句讀(套裝上下冊)》寫于1785年,是在完成《純粹理性批判》和《實踐理性批判》之間寫成的小冊子,譯成中文只有六萬余字,共三章,分別介紹了從普通的道德理性知識過渡到哲學的道德理性知識,從大眾道德哲學過渡到道德形而上學以及從道德形而上學過渡到對純粹實踐理性的批判性考察。
本句讀是鄧曉芒教授兩年多來講解《道德形而上學奠基》的錄音整理,依舊是用10句話來解釋原文的1句話,詳細闡述了康德構建的道德哲學大廈從普通知識進展到最高原則,然后綜合地從對這一原則及其來源的考察返回到原則所適用的普通知識基本脈絡。
全書分為28講,約80萬字。
作者簡介
鄧曉芒,1948年4月生,湖南長沙市人,畢業(yè)于武漢大學哲學系,長期在武漢大學任教。2009年12月任華中科技大學哲學系教授、德國哲學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華外國哲學史學會常務理事,湖北省哲學史學會副會長,《德國哲學》主編。長期從事德國古典哲學研究,兼及美學、文化心理學、中西文化比較等研究。其代表著作:《思辨的張力》、《康德(純粹理性批判>指要》(與楊祖陶合著)、《黃與藍的交響--中西美學比較論》(與易中天合著)、《冥河的擺渡者》、《靈之舞》、《人之境》、《靈魂之旅》、《新批判主義》;譯著有康德三大批判新譯(即《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判斷力批判》,(與楊祖陶合作)、康德的《實用人類學》和《自然科學的形而上學基礎》;2010年在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康德句讀》。
書籍目錄
康德《道德形而上學奠基》句讀(上)
康德《道德形而上學奠基》句讀(下)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插圖: 這一段就正式進入了道德形而上學。所以,一個道德形而上學是必要而不司或缺的,不單純是出于思辨的動因(Bewegungsgrund),以便探究那些先天地詈于我們理性之中的實踐原理(Praktischen Grundsatze)的來源,也就是說,一個道德形而上學是不可或缺的,不單純是出于思辨的動因。什么是思辨的動因呢?思辨的動因是為了探究“那些先天地置于我們理性之中的實踐原理(praktischen Grundsatze)的來源”,這個從句是解釋什么是思辨的動因。所謂思辨,在康德的用語里面主要指抽象理論的、認識方面的,思辨理性與實踐理性對立,思辨的就不是實踐的,實踐的就不是思辨的。思辨的在很大程度上相當于理論的,我們可以講理論和實踐這兩個概念是對立的,講理論就不是講實踐,講實踐就不是講理論。思辨的就是理論的,“不單純是出于思辨的動因”、出于理論的東西,理論的東西是什么呢?為的是“探究那些先天地置于我們理性之中的實踐原理的來源”,也就是說探究實踐原理的根源。實踐原理從何而來?這是一個客觀的要解決的對象、一個事實。實踐原理在這里,我們要探究它是來源于何處,這種探究是一種理論上的探究,而且是抽象的理論,它的來源已經(jīng)到了非經(jīng)驗的層次,只能通過思辨,思辨就是從概念到概念。思辨(Spekulation)的原始含義是投機、經(jīng)濟投機,我們講投機倒把,在做生意上投機。經(jīng)濟學里講投機是什么意思呢?事情還沒有發(fā)生的時候我就預見到它可能會發(fā)生,于是就投機,就投下一筆財產(chǎn),預計它會漲價,像我們買房子,買房子為了增值,這就是一種投機,是不是漲價這就不知道了。有的人買了幾十套房子,慘了,現(xiàn)在賣不出去,所以這里有一定的風險。用在哲學方面,就是從概念到概念,它沒有那種投機的貶義。投機本來也沒有貶義,在經(jīng)濟學上很正常,抓住機會嘛;只是在中國人心目中投機才是貶義。思辨的意思是它不接受經(jīng)驗、不接受現(xiàn)實,而是從先天的概念進行斷言,從概念到概念。我們經(jīng)常鄙視說一種理論完全是從概念到概念,完全是概念的辨析,我們中國人很反對這個東西,但西方哲學里強調(diào)思辨哲學,思辨哲學是什么呢?思辨哲學就是澄清概念,從概念到概念,并且不純粹是一種語言形式的分析,而且要把這種形式的分析運用于預測它的對象,形而上學、存在論、本體論這些都屬于思辨哲學。
編輯推薦
《康德句讀(套裝共2冊)》是從頭到尾的通讀,對一些基礎性、前提性的概念做了詳細的解釋和闡述。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