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散文專題

出版時間:2008-2  出版社:高等教育  作者:韓兆琦  頁數(shù):480  
Tag標(biāo)簽:無  

內(nèi)容概要

  《中國古代散文專題》是《古代文學(xué)專題》系列教材之一。全書分兩大部分,前一部分為史論,在“中國古代文學(xué)”課程教學(xué)的基礎(chǔ)上,對中國古代散文進(jìn)行了歸納與梳理,對中國古代散文發(fā)展史上的重要文學(xué)現(xiàn)象和杰出的作家作品,進(jìn)行了簡明而系統(tǒng)的分析、介紹;對它們的思想內(nèi)容、藝術(shù)成就以及它們的社會效用、社會影響等進(jìn)行了深入淺出的描述。后一部分精選歷代散文的經(jīng)典名作90篇,既可以和史論部分相互印證,同時也可以作為作品選供教學(xué)使用。選文的篇幅都相對簡短,《中國古代散文專題》在同類的教材中應(yīng)該說是較簡明的。  《中國古代散文專題》可供高等院校漢語言文學(xué)專業(yè)選修課使用,也可供專科學(xué)生進(jìn)修本科以及高校通選課使用。

作者簡介

  韓兆琦,天津靜??h人,生于1955年。1959年北京師范大學(xué)中文系畢業(yè).1962年復(fù)旦大學(xué)古典文學(xué)研究生畢業(yè)。此后遂長期在北京師范大學(xué)中文系任教。為教授、博士生導(dǎo)師,1998年退休?,F(xiàn)在為中國人民大學(xué)國學(xué)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導(dǎo)師。著述有《史記箋證》、評注本《史記》、《文言白話對照史記》、《史記通論》、《史記講座》、《中國傳記文學(xué)史》、《中國傳記藝術(shù)》、《中國古代散文專題》等。其中《史記箋證》獲中國高校第四屆人文社會科學(xué)優(yōu)秀成果二等獎,華東地區(qū)優(yōu)秀古籍圖書一等獎;《史記通論》獲北京市優(yōu)秀社會科學(xué)研究二等獎。在臺灣出版的著作有《新譯新注史記》、《史記博議》等。

書籍目錄

緒論第一編 先秦散文第一章 《尚書》、《春秋》、《國語》第一節(jié) 《尚書》第二節(jié) 《春秋》第三節(jié) 《國語》第二章 《左傳》第一節(jié) 《左傳》的作者、成書時代與體例第二節(jié) 《左傳》的民本思想第三節(jié) 《左傳》的文學(xué)成就第三章 《戰(zhàn)國策》第一節(jié) 《戰(zhàn)國策》的性質(zhì)與成書過程第二節(jié) 《戰(zhàn)國策》的思想傾向第三節(jié) 《戰(zhàn)國策》的文學(xué)成就第四章 儒家散文第一節(jié) 《論語》第二節(jié) 《孟子》的思想特征第三節(jié) 《孟子》的散文藝術(shù)第四節(jié) 《茍子》第五章 道家散文第一節(jié) 《老子》第二節(jié) 《莊子》的思想特征第三節(jié) 《莊子》的藝術(shù)成就第六章 其他諸子散文第一節(jié) 《墨子》第二節(jié) 《韓非子》第三節(jié) 《呂氏春秋》第四節(jié) 《晏子春秋》及其他第二編 漢代散文第一章 漢代辭賦第一節(jié) 騷體賦第二節(jié) 散體大賦第二章 漢代論說文第一節(jié) 賈誼、晁錯等人的政論散文第二節(jié) 劉安、王充等人的哲理散文第三章 《史記》第一節(jié) 司馬遷的時代與生平第二節(jié) 《史記》的思想內(nèi)容第三節(jié) 《史記》的藝術(shù)成就第四節(jié) 《史記》對后世的影響第四章 《漢書》與其他敘事文第一節(jié) 班固的時代與生平第二節(jié) 《漢書》的思想特征第三節(jié) 《漢書》的文學(xué)成就第四節(jié) 《吳越春秋》及東漢其他敘事文第三編 魏晉南北朝散文第一章 魏晉散文第一節(jié) 建安時期和正始時期的散文第二節(jié) 西晉和東晉時期的散文第二章 南北朝駢文、辭賦與散文第一節(jié) 南北朝駢文第二節(jié) 南北朝辭賦第三節(jié) 南北朝散文第四編 唐代散文第一章 韓、柳之前唐代散文之衍變第一節(jié) 隋代和初唐時期的散文第二節(jié) 開元盛世時期的散文第三節(jié) 安史之亂前后的散文第二章 韓愈和中唐古文運動第一節(jié) 中唐古文運動第二節(jié) 韓愈的生平和思想第三節(jié) 韓愈的古文創(chuàng)作第四節(jié) 韓愈在散文史上的地位及影響第三章 柳宗元和中唐其他古文家第一節(jié) 柳宗元的生平和思想第二節(jié) 柳宗元的古文創(chuàng)作第三節(jié) 韓柳周圍的古文家第四節(jié) 白居易及中唐其他古文家第四章 晚唐和五代時期的散文第一節(jié) 古文運動的衰落第二節(jié) 晚唐前期的古文第三節(jié) 晚唐后期的小品文第四節(jié) 五代時期的古文第五編 宋代散文第一章 北宋前期的散文第一節(jié) 古文運動發(fā)軔期的散文第二節(jié) 歐陽修的紆徐委備之文第二章 北宋后期的散文(上)第一節(jié) 曾鞏的儒雅學(xué)者之文第二節(jié) 王安石的老吏斷獄之文第三章 北宋后期的散文(下)第一節(jié) 蘇洵的縱橫馳驟之文第二節(jié) 蘇軾的行云流水之文第三節(jié) 蘇轍的汪洋淡泊之文第四章 南宋的抗戰(zhàn)救亡散文第一節(jié) 南渡之初的散文第二節(jié) 南宋中后期的散文第三節(jié) 宋元易代之際的散文第六編 元明清散文第一章 元代和明代散文第一節(jié) 元代散文第二節(jié) 明代前期散文第三節(jié) 明代中后期散文第二章 清代散文第一節(jié) 清代前期散文第二節(jié) 清代中期散文第三節(jié) 清代后期散文作品選鄭伯克段于鄢(《左傳》)曹劌論戰(zhàn)(《左傳》)齊伐楚盟于召陵(《左傳》)子產(chǎn)不毀鄉(xiāng)校(《左傳》)蘇秦說齊王合從(《戰(zhàn)國策》)趙威后問齊使(《戰(zhàn)國策》)莊辛說楚襄王(《戰(zhàn)國策》)觸龍說趙太后(《戰(zhàn)國策》)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論語》)長沮、桀溺耦而耕(《論語》)論天時、地利、人和(《孟子》)齊人有一妻一妾(《孟子》)魚我所欲也(《孟子》)逍遙游(節(jié)選)(《莊子》)養(yǎng)生主(《莊子》)過秦論(賈誼)論貴粟疏(節(jié)選)(晁錯)七發(fā)(節(jié)選)(枚乘)上疏諫獵(司馬相如)毛遂自薦(司馬遷)周亞夫軍細(xì)柳(司馬遷)趙奢破秦軍于閼與(司馬遷)報任安書(節(jié)選)(司馬遷)諫營延陵過侈疏(節(jié)選)(劉向)楊王孫傳(班固)《司馬遷傳》贊(班固)歸田賦(張衡)與黃瓊書(李固)求賢令(曹操)論盛孝章書(孔融)登樓賦(王粲)《蘭亭集》序(王羲之)歸去來兮辭(陶淵明)桃花源記(陶淵明)王子猷居山陰(劉義慶)蕪城賦(鮑照)答謝中書書(陶弘景)與陳伯之書(丘遲)與宋元思書(吳均)晚春賦(蕭綱)巫峽(節(jié)選)(酈道元)《帝京篇》十首序(李世民)遺表稿(魏徵)請停廣州立遺愛碑奏(宋景)春夜宴從弟桃李園序(李白)右溪記(元結(jié))雜說(其四)(韓愈)師說(韓愈)藍(lán)田縣丞廳壁記(韓愈)送董邵南游河北序(韓愈)《荔枝圖》序(白居易)陋室銘(劉禹錫)羆說(柳宗元)敵戒(柳宗元)送薛存義序(柳宗元)鈷鉺潭西小丘記(柳宗元)楊烈婦傳(李翱)阿房宮賦(杜牧)原謗(皮日休)辨害(羅隱)黃州新建小竹樓記(王禹僻)與高司諫書(歐陽修)醉翁亭記(歐陽修)六國論(蘇洵)愛蓮說(周敦頤)墨池記(曾鞏)答司馬諫議書(王安石)傷仲永(王安石)留侯論(蘇軾)文與可畫簣笤谷偃竹記(蘇軾)記承天寺夜游(蘇軾)上樞密韓太尉書(蘇轍)南京上高宗書略(岳飛)跋李莊簡公家書(陸游)跋紹興辛巳親征詔草(辛棄疾)登西臺慟哭記(謝翱)大龍湫記(李孝光)賣柑者言(劉基)送東陽馬生序(宋濂)報劉一丈書(宗臣)項脊軒志(歸有光)寒花葬志(歸有光)滿井游記(袁宏道)西湖七月半(張岱)馬伶?zhèn)鳎ê罘接颍┐箬F椎傳(魏禧)左忠毅公逸事(方苞)黃生借書說(袁枚)登泰山記(姚鼐)病梅館記(龔自珍)

章節(jié)摘錄

  《國語》論及君民關(guān)系,則是以民為主?!吨苷Z中》記單襄公論卻至貪天之功以為己力,明確指出:“王天下者必先諸民,然后庇焉,則能長利。”《周語上》記召公諫厲王弭謗,提出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名言。《魯語上》記里革論晉人殺厲公乃“君之過也”,并說:“夫君也者,民之川澤也。行而從之,美惡皆君之由,民何能為焉!”還有《楚語上》記伍舉論“安民以為樂”,等等,都反映了“重民”的思想特點。與商、周時代的神權(quán)政治觀念相比,體現(xiàn)出由“天命神授”到“敬天保民”的進(jìn)步?!  吧卸Y”的傾向在《國語》中也有突出體現(xiàn)。所謂“禮”,即規(guī)定社會行為的法則,包括等級制度、道德規(guī)范和禮節(jié)儀式等。《晉語四》記寧莊子之言:“夫禮,國之紀(jì)也?!瓏鵁o紀(jì),不可以終?!庇钟涁?fù)羈之言:“禮賓矜窮,禮之宗也。禮以紀(jì)政,國之常也?!薄遏斦Z上》記莊公如齊觀社,曹劌諫日:“不可。夫禮,所以正民也。是故先王制諸侯,使五年四王,一相朝。終則講于會,以正班爵之義,帥長幼之序,訓(xùn)上下之則,制財用之節(jié),其間無由荒怠。”對“禮”的崇尚,鮮明地反映了儒家的思想特點?!  秶Z》重在教誨,故其所記之言,多與國之興衰或事之成敗密切相關(guān),富于政治色彩。這就意味著,自春秋以來,史家已能比較自覺地借鑒歷史的經(jīng)驗,通過對史實有選擇的記述,表達(dá)或寄寓自己的一些政治觀點。與“重民”、“尚禮”的思想相應(yīng),《國語》中的“崇德”傾向尤其引人注目。所謂“崇德”,即推崇高尚的倫理道德,重視道德品質(zhì)的修養(yǎng)。而“德”的規(guī)范與核心,則如《周語上》所記內(nèi)史興之說:“成禮義,德之則也。”《楚語上》記申叔時之言:“教之《語》,使明其德,而知先王之務(wù)用明德于民也?!痹瓉怼墩Z》的主旨就在“明德”,這就不難理解為什么《國語》中如此強(qiáng)調(diào)“德’’的重要性了?!稌x語六》記范文子之言:“唯厚德者能受多福,無德而服者眾,必自傷也。”并明確提出: “天道無親,唯德是授!” 《鄭語》記史伯之言:“夫國大而有德者興。”

圖書封面

圖書標(biāo)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中國古代散文專題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jī)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