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學

出版時間:2010-1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程牛亮 著  頁數(shù):337  

內容概要

  《生物化學(第2版)》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渡锘瘜W(第2版)》共4篇17章。第一篇為生物大分子部分,介紹蛋白質、核酸及酶的結構與功能;第二篇為物質的代謝部分。介紹糖、脂質、氨基酸及核苷酸的代謝與調節(jié)以及物質代謝過程中能量產(chǎn)生的方式與過程;第三篇為信息傳遞部分,介紹基因信息傳遞以及細胞信號轉導的分子基礎、轉導途徑與作用;第四篇為專題篇,介紹與臨床醫(yī)學密切相關的血液生物化學、肝的生物化學、維生素、水和無機鹽代謝、酸堿平衡以及分子生物學常用技術原理和應用。  《生物化學(第2版)》可供臨床醫(yī)學、護理、藥學、醫(yī)學技術等專業(yè)??粕褂茫嗫晒┡c醫(yī)學相關的四年制本科生使用。

書籍目錄

緒論第一篇 生物大分子第一章 蛋白質的結構與功能第一節(jié) 蛋白質的分子組成第二節(jié) 蛋白質的分子結構第三節(jié) 蛋白質的結構與功能的關系第四節(jié) 蛋白質的理化性質及其分離純化第五節(jié) 蛋白質的分類第二章 核酸的結構與功能第一節(jié) 核酸的化學組成第二節(jié) DNA的分子結構與功能第三節(jié) RNA的分子結構與功能第四節(jié) 核酸的理化性質第五節(jié) 核酸酶第六節(jié) 核酸序列分析第三章 酶第一節(jié) 酶是生物催化劑第二節(jié) 酶的分子組成、結構與功能第三節(jié) 酶促反應動力學第四節(jié) 酶的命名與分類第五節(jié) 酶在醫(yī)學上的應用第二篇 代謝及其調節(jié)第四章 糖代謝第一節(jié) 概述第二節(jié) 糖類的分解代謝第三節(jié) 糖原的合成與分解第四節(jié) 糖異生作用第五節(jié) 血糖及其調節(jié)第五章 脂質代謝第一節(jié) 概述第二節(jié) 甘油三酯的代謝第三節(jié) 磷脂的代謝第四節(jié) 膽固醇代謝第五節(jié) 血脂與血漿脂蛋白第六章 生物氧化第一節(jié) 概述第二節(jié) 線粒體氧化體系第三節(jié) ATP的生成和儲存利用第四節(jié) 非線粒體氧化體系第七章 蛋白質分解與氨基酸代謝第一節(jié) 蛋白質的營養(yǎng)作用第二節(jié) 蛋白質的消化、吸收和腐敗第三節(jié) 氨基酸的一般代謝第四節(jié) 氨的代謝第五節(jié) 個別氨基酸代謝第八章 核苷酸代謝第一節(jié) 核酸的消化與吸收第二節(jié) 嘌呤核糖核苷酸的代謝第三節(jié) 嘧啶核糖核苷酸的代謝第四節(jié) 脫氧核糖核苷酸的合成第三篇 基因信息的傳遞第九章 基因信息的傳遞第一節(jié) 概述第二節(jié) DNA的生物合成第三節(jié) DNA突變與修復第四節(jié) RNA的生物合成第五節(jié) 蛋白質的生物合威第六節(jié) 基因表達的調控第七節(jié) 基因工程第十章 癌基因與抑癌基因第一節(jié) 原癌基因與癌基因第二節(jié) 抑癌基因第三節(jié) 生長因子第十一章 細胞信號轉導第一節(jié) 細胞外化學信號第二節(jié) 受體第三節(jié) 細胞內信號轉導相關分子第四節(jié) 主要信號轉導途徑第五節(jié) 細胞信號轉導異常與疾病第四篇 專題篇第十二章 血液生物化學第一節(jié) 概述第二節(jié) 血漿的組成成分第三節(jié) 紅細胞的代謝第十三章 肝的生物化學第一節(jié) 肝的物質代謝特點第二節(jié) 肝的生物轉化作用第三節(jié) 膽汁與膽汁酸的代謝第四節(jié) 膽色素的代謝第十四章 維生素第一節(jié) 概述第二節(jié) 脂溶性維生素第三節(jié) 水溶性維生素第十五章 水和無機鹽代謝第一節(jié) 體液第二節(jié) 水和無機鹽的生理功能第三節(jié) 水和無機鹽的代謝及調節(jié)第四節(jié) 鈣磷代謝第五節(jié) 微量元素第十六章 酸堿平衡第一節(jié) 體內酸性和堿性物質的來源第二節(jié) 酸堿平衡的調節(jié)第三節(jié) 酸堿平衡紊亂第十七章 分子生物學常用技術原理及應用第一節(jié) 分子雜交與印跡技術第二節(jié) 聚合酶鏈反應第三節(jié) 酵母雙雜交技術第四節(jié) RNA干擾技術第五節(jié) 基因打靶技術第六節(jié) 生物芯片技術第七節(jié) 基因診斷與基因治療主要參考資料英漢名詞對照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插圖:第七章 蛋白質分解與氨基酸代謝蛋白質不僅是機體的重要組成成分,而且體內多種蛋白質各具特異功效,在維持機體正常生命活動中不可缺少,其重要作用不能由其他物質取代。由于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不能全部由其他物質轉變生成,故蛋白質分子是不能由其他物質轉變生成的,加之體內沒有蛋白質或氨基酸的儲存庫,則更突顯蛋白質的重要性。物質代謝包括合成、分解與轉化。蛋白質的合成不同于糖類、脂質等,不僅需要原料與酶的催化,而且還需要多種核酸參與,特稱其為蛋白質的生物合成,因合成過程較復雜故單列一章后述。由于蛋白質的分解或轉化均需首先水解形成氨基酸再進一步代謝,因此本章以氨基酸代謝為主,重點介紹蛋白質的營養(yǎng)作用、氨基酸分解代謝和個別氨基酸代謝。第一節(jié) 蛋白質的營養(yǎng)作用一、蛋白質的生理功能蛋白質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三方面:構成機體組織的重要組分,決定細胞、組織器官的形態(tài)與功能;蛋白質提供的氨基酸是合成體內多種重要生理活性物質(如酶、含氮類激素、抗體、受體、與記憶有關的蛋白質和多肽等)的原料;氧化供能,一般食物蛋白經(jīng)消化吸收的氨基酸和機體蛋白分解生成的氨基酸,僅少量用于氧化供能,平均1g蛋白質徹底氧化,釋放能量為17.9kJ(4.3kcal)。人體的生長發(fā)育,組織蛋白的更新、修復等,均需由食物蛋白質不斷供給原材料。若食物蛋白質長期缺乏,則可導致機體多種代謝與生理功能失常,表現(xiàn)為成人體重下降、兒童生長停滯、患者傷口難愈合;血液中血紅蛋白含量減少,出現(xiàn)貧血;血漿清蛋白含量減少,出現(xiàn)浮腫;γ-球蛋白減少,抗病力降低、易感染以及各種代謝和生理功能低下的癥狀等。蛋白質如此重要,但體內沒有它的儲存庫,因此蛋白質攝入不足會出現(xiàn)蛋白質缺乏癥,而食入過多又會加重肝、腎負擔。另外由于食物蛋白質的種類繁多,不同蛋白質的組成不同,其營養(yǎng)價值也不同,甚至差異很大,因此需對食物蛋白質的“質”與“量”加以分析了解。

編輯推薦

《生物化學(第2版)(供臨床醫(yī)學、護理、藥學、醫(yī)學技術類專業(yè)使用)》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全國高等學校醫(yī)學規(guī)劃教材。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生物化學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