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10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作者:鄧正來 編 頁數(shù):313
Tag標簽:無
前言
如果我們回顧中國社會科學百年“知識引進運動”的歷史,可以發(fā)現(xiàn)中國社會科學的發(fā)展大致經(jīng)歷了這樣三個相對明晰的階段:(1)可以上溯自19世紀并延續(xù)至今的“引進”階段,我們引進了西方社會科學的理論知識、研究方法、學科體系和學術建制等,在翻譯大量社會科學文獻的同時,也在中國建立了現(xiàn)代社會科學的學科體系和學術建制。(2)從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的“復制”階段,即開始運用西方社會科學知識和方法解釋中國問題,“復制”西方社會科學的理論創(chuàng)新模式,這在經(jīng)濟學領域表現(xiàn)得尤為突出。
內容概要
本書為“中國深度研究高級講壇”(2008-2009)大部分講演稿的結集。其中收錄了石之瑜、王銘銘、趙鼎新、曹錦清、許紀霖、黃玉峰、喬爾·K、卡西歐拉、王逸舟、沈志華、林尚立、姜義華、馬戎十二位國內外著名學者的精彩演講。從中可以看出他們就政治學、人類學、教育學、歷史學、社會學等社會科學前沿問題所做的研究和思考。
作者簡介
鄧正來,著名法學家復旦大學社會高等研究院院長、教授。
書籍目錄
石之瑜 三叉路口——“天下”與“亞洲”對當代中國研究的挑戰(zhàn)王銘銘 “三圈說”——中國人類學漢人、少數(shù)民族、海外研究的學術遺產(chǎn)趙鼎新 春秋戰(zhàn)國的“國際關系”和中國的統(tǒng)一——對國際關系理論的啟示曹錦清 論中國的研究方法許紀霖 中國現(xiàn)代思想史上的政治正當性黃玉峰 “人”是怎么不見的——對基礎教育存在若干問題的思考喬爾.K.卡西歐拉 現(xiàn)代性的儒學化與儒學的“當代化”——21世紀的中國發(fā)展與儒學綠色政治理論王逸舟 新時期中國面臨的主要挑戰(zhàn)沈志華 冷戰(zhàn)國際史研究及其在中國的表現(xiàn)林尚立 國家在社會轉型中的民主反應——基于中國民主化經(jīng)驗的考察姜義華 中華文明從傳統(tǒng)向現(xiàn)代轉型及其路徑的獨創(chuàng)性馬 戎 當代中國民族問題的癥結與出路
章節(jié)摘錄
插圖:我們的父輩們與外部世界的聯(lián)系很有限,口袋里一元錢中大概只有一兩分錢與外部世界有關系,當然這不是指親戚寄給他的,而是譬如說國家出口石油賺取外匯,通過財政部到了你的工資單上,不管一個月三五十塊錢還是七八十塊錢,反正每塊錢里大概有幾分錢和外部有關系。到了今天,中國已是對外依存度最高的國家,當下GDP的三萬五千多億中,有兩萬多億是通過外貿實現(xiàn)的,譬如說,通過中國在拉美買下的礦井、通過中東的各種油田合同、通過俄羅斯遠東地區(qū)勤勞的中國勞工實現(xiàn),通過成千上萬條在公海大洋上航行的油輪、貨輪、商輪實現(xiàn)。按比例而言,現(xiàn)在每一塊錢中至少有四毛幾分錢與外部有關系。再過二三十年,當我們的孩子們成為一線骨干的時候,照著現(xiàn)在的態(tài)勢正常發(fā)展,不出現(xiàn)大的毀滅性的災難或戰(zhàn)爭的話,他們一定會有更高的收入比例與外部世界有關系。海外的利益在我們整個國家利益、在我們每個人收人中所占的比例會進一步上升。就像二十年前的人很難想象今天家家戶戶有手機、彩電,很多個人擁有汽車一樣,二十年后中國年輕人生活、工作的方式也許是今天的人完全不能想象的。假設根據(jù)《聯(lián)合國海洋法公約》,中國在太平洋洋底有一塊三萬平方公里的錳礦,非常大的面積,是我們專有的。但是現(xiàn)在因為風高浪急,路途遙遠,所以暫時沒有開采。很有可能,二十年以后,陸地資源接近枯竭,資金更加充裕,技術瓶頸突破了,就會有大量的人、大量的機器、大量的船隊到太平洋往返作業(yè)、賺錢?,F(xiàn)在年輕人出境游、出國游,到周邊,主要到各國旅游,將來有可能就是到極地游、到太空游。
編輯推薦
《中國深度研究高級講壇講演錄(第1輯)》:“中國深度研究高級講壇”系復旦大學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沒立的常規(guī)性晶牌論壇之一。該講壇踐行“根據(jù)中國、走向世界”的學術理念,以新的互動平臺引領中國學人加強對當下中國的深度理論研究并推動這種研究走向世界。希望通過邀請世界和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知名學者進行主講、評論與提問相結合的講演。將該講壇建成推動以中國深度研究為旨趣的社會科學成果“走出去”的最重要平臺。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