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12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作者:沈家煊 頁數(shù):194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本書收錄了作者在國內外一些大學和研究所所做的六個演講,并經(jīng)作者修改和補充,都與漢語語法研究有關,包含2010年12月在日本大阪立命館孔子學院和神戶外國語大學做的《漢語語法研究擺脫印歐語的眼光》,2011年1月在東京大東文化大學研究生院所做的《談談“擺事實和講道理”》,2011年1月在日本和6月在法國做的《為什么說漢語的動詞也是名詞?》,2011年1月在東京大東文化大學做的《說,還是不說?——虛詞研究的一個重要問題》,2004年11月在北京大學計算語言學研究所做的《“語法隱喻”和“隱喻語法”》,2007年10月在香港理工大學做的《為什么研究語言中的整合現(xiàn)象?》。每篇演講后都附有非常詳細的參考書目,便于按圖索驥。
作者簡介
沈家煊,1946年生,上海人。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哲學部學部委員,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從事語法和語言理論研究三十余年,著有《不對稱和標記論》和《認知與漢語語法研究》?,F(xiàn)任中國語言學會會長。
書籍目錄
第一講 漢語語法研究擺脫印歐語的眼光
第二講 談談“擺事實和講道理”一一語法研究方法示例
第三講 為什么說漢語的動詞也是名詞?語法研究的破和立
第四講 說,還是不說?一一虛詞研究的一個重要問題
第五講 “語法隱喻”和“隱喻語法”
第六講 為什么研究語言中的整芒準田象?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插圖:這種情形正發(fā)生在生物學、進化科學、神經(jīng)網(wǎng)絡、生態(tài)平衡、人工智能、經(jīng)濟學等許多領域,甚至還發(fā)生在物理學,物理學家正在努力建立混沌的數(shù)學理論,來解釋許多復雜現(xiàn)象,比如無數(shù)碎片形成的整體美感,液體內部像漩渦那種怪誕的運動。沃爾德羅普寫的《復雜》一書對這種情形有全面通俗的描述。最近第二次科技哲學前沿問題系列研討會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召開,會議的主題是“整體論:科學研究的新路徑”。這種科技哲學的新觀念叫“生成整體論”,跟傳統(tǒng)的“系統(tǒng)整體論”有根本的區(qū)別。系統(tǒng)整體論將整體看做相互關聯(lián)的元素的集合,是以元素的存在為前提的,著眼于系統(tǒng)的空間結構。而生成整體論的前提是先有整體后有部分,它更關注時間的延續(xù)性和系統(tǒng)的動態(tài)性,整體不是由部分組成的,整體就是整體,從“生”之時起就是整體,“生”與“成”是連在一起的。總之,生成整體論強調的整體性有兩個要點,一是整體功能不等于部分之和,可以大于或小于部分之和,二是僅僅通過分解來了解整體是不充分的,因為部分與部分之間有相互作用。
編輯推薦
《語法六講》是由商務印書館出版的。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