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06 出版社:中華書局 作者:中華書局編輯部編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創(chuàng)始于一九二八年,到二○○八年就是八十周年了。史語所創(chuàng)所伊始,即有《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在《集刊》的第一本第一分中,傅斯年所長發(fā)表了《歷史語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提出新材料、新方法、新工具、新問題等主張,這些主張不但影響了《集刊》文章的風格,對近代史學界也產(chǎn)生了極大的影響?! ∧壳盀橹梗都芬殉掷m(xù)出刊近八十年,在近代中國,大部份學術刊物倏起倏滅,能持續(xù)到八十年的學刊,確實不多。從這一點來說,我們不能不珍惜這一個得來不易的成果。 除《集刊》外,史語所還出版???、單刊、田野工作報告、數(shù)據(jù)叢刊、目錄索引叢刊等,近二十年來,更有《新史學》(與臺灣史學界同仁合辦)、《古今論衡》及在世界漢學界素有聲譽的Asia Major等刊物。 史語所從創(chuàng)所開始一直到今天,都是一個多學科、跨領域的研究所,所包含的學門基本上有歷史、語言、考古、人類學、文字、文籍考訂等,所以《集刊》所收文章的門類也就相當多樣。過去一二十年來,中國大陸出版界迭有要求,希望重印《集刊》,作為學術研究的參考。但是《集刊》卷帙浩繁,不易查索,究竟以何種方式呈現(xiàn)比較方便讀者,確實頗費思量。北京中華書局是卓負盛譽的出版單位,他們在獲得史語所授權之后,提出以類相從的辦法,出版《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論文類編》。這種出版方式可以同時方便個人及機構,使得《集刊》文章能到達更多需要參考的人手中。
書籍目錄
集刊發(fā)刊辭歷史語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本所對于語言學工作之范圍及旨趣中臺藏緬數(shù)目字及人稱代名詞語源試探就元秘史譯文所見之中國人稱代名詞詩經(jīng)‘式’字說論詩經(jīng)中的“何”“曷”“胡”“何當”解顏氏家訓金樓子“伐鼓”解“早晚”與“何當”中國語的詞類上古語法札記中國語法札記古代的詢問代詞古代被動式句法之研究國語結構不同層次中形態(tài)上跟意義上的參差再論吾我Meaning Correlations and Selections in Morphology-Syntax Paradigms老乞大樸通事裹的語法語匯上古語末助詞‘與,(歟)之研究跋周法高先生上古語末助詞‘與’(歟)之研究,兼論論語中“君子”一詞之詞性中國語法圖解兩例古籍訓解和古語字義的研究——個工作計劃的擬議世說新語中第二身稱代詞研究國語虛詞訓解商榷論翻譯中信、達、雅的信的幅度中國語文剳記文法與詩中的模棱On the Meaning of the Morpheme嫌Shyan in Pre-Han and Han Texts中英文里反成式的語詞正名主義之語言與訓詁現(xiàn)代漢語選擇問句法的來源Differentiation and Continuity in Classical Chinese Grammar Apropos of Two Recent Works by Christoph Harbsmeier胡適趙元任同楊聯(lián)升討論“某也”的信孫子兵法西夏譯本中所見動詞詞頭的語法功能說“是”和“有”論上古漢語中的系詞詞尾“底”、“的”的來源漢語詞法與兒童語言習得:(一)漢語動詞On Thematic Deverbals in * -m-《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1928-2000)目錄《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總目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論文類編·語文文字編·語法卷(全兩冊) PDF格式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