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代談藪校箋

出版時間:2010-4  出版社:中華書局  作者:(隋) 陽玠  頁數(shù):323  譯者:黃大宏 注解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在中國小說史上,隋代歷來是一個被人忽視的環(huán)節(jié)。眾多的小說史著作,有的對隋代一筆帶過,有的甚至略而不提。誠然,這裹有客觀原因:隋朝國祚短促,文化積累的時間有限,自然小說作者不多,留存的作品更少,研究的空間確實不大。然而,隨著學術研究的逐步深化和細化,對隋代小說的整理和研究也應該開拓新的格局。大宏此書,正是這一領域的一頊令人欣喜的新成果。

書籍目錄

序隋人陽階與《八代談藪》(代前言)整理說明正編 卷上北朝 元魏第一  一 昭成帝不罪射目人  二 崔浩駁祁纖改國號  三 長孫道生居廉毀宅  四 渤海高允忠直清儉  五 陸璘堪為陸氏宗首  六 頓丘李崇置鼓御盜  七 劉獻之以四科立身  八 崔光博學一門二史  九 崔光讀經有鴿人懷  一○ 崔光名子皆有力傍  一一 邢巒諱燾言巨源杖  二一 成淹令齊素服行吊  二二 楊大眼驍勇過關張  一四 崔挺于龍道立觀宇  一五 邢邵嘲裴襲為蓬萊  二八 三崔兩張不如一康  一七 作仆射不如飲酒樂  一八 李諧使梁應對有方  一九 高昂賦詩雅有情致  二○ 元景雖醉依舊低昂  二一 魏文帝夢日墜三分  二二 元景別后淚當闌干  二三 盧景裕生而發(fā)白  二四 陽階藏崔翁書于腹  二五 孝靜帝升高問人日  二六 高歡贊豐樂不諂媚  二七 皇甫王淵善相澄洋  二八 李渾調陸操新婚 北齊第二  二九 李庶無須崔諶無眉  三○ 蕭悉達不懼鼠嚙  三一 高洋為羅剎所化  三二 高洋誅元氏子孫  三三 陸義名馬作云駒  三四 王晞號方外司馬  三五 徐之才博識善辯  三六 駒骔對陳使問赤  三七 魏彥淵譫語三則  三八 盧思道口辯五則  三九 狐媚顯南安反跡  四○ 陽玠善口辯五則 周第三《闕》 隋第四  四一 開善寺僧答薛道衡  四二 盧思道作詩如織錦  四三 盧思道稱酒價嵬峩  四四 薛道衡寒食食醴酪  四五 大野客師解突厥墻正編 卷下南朝 宋第五  四六 甄彬嘗有還金之美  四七 羊玄保賭得宣城郡  四八 王絢答草翁風必舅  四九 何承天稱鳳將九子  五○ 王玄謨誦經免刑戮  五一 張暢誦觀音經脫獄  五二 沈慶之求致仕不許  五三 謝莊笑而不與人官  五四 前廢帝鱸孝武像鼻  五五 蕭道成得九錫之征  五六 徐文伯油灌療發(fā)瘕  五七 東海徐氏世為良醫(yī)  五八 范柏年居廉讓之間  五九 宋劉景素賦燕抒懷  六○ 后廢帝昱恣行誅戮  六一 王約肥癡昭略瘦狂  六二 崔沈侍宴辯爭羹膾外編附錄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造餳大麥粥”為風俗背景,表演了一場富于學養(yǎng)的文字游戲?!昂汀痹诖艘鉃閯釉~“攪和”,“醴”則諧“禮”。所謂“醴和麥粥”,意以“醴”攪和麥粥,但通過同音借代,使“醴”禮雙關,故仍可說“先王之道,斯為美”。思道深體此意,故以“知和而和,不以禮節(jié)之,亦不可行也”作答,兩“和”字的用法、讀音同道衡,意為粥之美在于“租”了“醴”,無“醴”仍是麥粥,仍不可謂美。原文中”小大由之,有所不行者”,由者用也,指小大之事皆用禮,而不用和《樂》,于行必有困難之意,在對答中被隱去了,因此刻強調的恰恰是“醴”,正合乎二人對答的特殊語境:寒食節(jié)的飲食風俗。又如:“隋七兵尚書河間陸操無姿貌,有辯。嘗新婚,太子少保趟郡李渾謂之曰:“屢逢射雉,幾度啟顏。”操曰:“息嫣二子,不言不笑。二《廣記》卷二四八二也極典型。李、陸之對答出自《左傳》。昭公二十八年,魏子曾向賈辛轉述了叔向講給醒蔑的一個故事:二日賈大夫惡,娶妻而美.一年不言不笑。御以如皋,射雉,獲之,其妻始笑而言。賈大夫曰:“才之不可以已。我不能射,女遂不言不笑夫。二二“案”惡者丑也。叔向藉此事說明了展示才能的重要。陸操貌陋,又值新婚,李渾引此以譏之,是說即使你屢次射雉,又怎能令妻子破顏而笑?“息嫣二子”乃莊公十四年事,原委可溯至十年。十年夏,蔡哀侯與息侯同娶于陳。息媽歸寧過蔡,蔡侯強止而見之。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八代談藪校箋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9條)

 
 

  •   隋 陽jie 撰 黃大宏 校箋 平裝,書有點厚度,字體較?。?號字),但還算清晰,紙質好。有校記和箋證。繁體豎排,人名地名無劃線。2010年4月第1版第1次印刷。300千字,323頁。分正編(上下兩卷)和外編(不分卷)。屬短篇小說類。
  •   一本已經散佚的內涵笑話集 早已散佚 現(xiàn)在應該都是根據(jù)劉知幾的收錄整理的 書是送人的我本人未看哦 朋友說很有feel 對于好中古筆記的童鞋來說 這本書是很珍貴很讓人雞凍的
  •   中華書局的書信得過,這套叢刊正在閱讀及收藏中。
  •   典型的學術型書-評論相當仔細,佩服古人的敬業(yè),不錯的一本書
  •   中華書局在這方面還是可以在努力的,把書的封面精美些,內容上多些斟酌,讓更多的人讀書,讀好書
  •   這系列圖書排版印刷都不錯,值得購買。
  •   好書啊…
  •   在南北朝八代更疊時期,由于國祚運短,留下的有關古體小說不多,此談藪即是為數(shù)不多的古藉。所謂“藪”就是有聚集之意,將當時統(tǒng)治階級及社會上的一些各種片只事情以古體小說形式匯集在《八代談藪》中,我個人認為將其歸入史料筆記類更恰當些。書的質量還是可以的,只是字有些小。
  •   古籍還是看中華的版本。繁體直排。古體小說叢刊之一。
  •   看了書我知道了為什么這個叢刊中別的書沒有校箋而這本有了,主要是這本故事太短,內容太少,要是光有原文恐怕書太薄。
  •   正文不長,類似世說新語,作者注解太到位了。
  •   注解太多
  •   隋代因其國祚短,對這一代的小說基本沒有印象。此書收入的小說有點像《世說新語》那樣零篇斷簡,都只有短短的幾十百把字,而箋證部分可見作者是花了工夫的,引證很詳細,如非專門研究者,其實并無大用。
  •   中華這套古小說里這個最獨特
  •   很好的系列叢書,收藏不錯。
  •   具有文史、語言學價值,值得買。
  •   中華書局都是經典 出版社中的出版社
  •   六朝研究的必備之書
  •   不錯,書有點臟的說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