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種加工成形手冊(下)

出版時間:2009-7  出版社: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作者:王至堯 編  頁數(shù):558  字數(shù):1638000  

前言

特種加工成形是制造業(yè)材料成形的主要組成部分,是航天、航空、電子、兵器、船舶、汽車、電力、鋼鐵、石化、裝備等支柱產(chǎn)業(yè)零部件加工的主要手段之一,涵蓋了現(xiàn)代制造業(yè)中去除成形加工、受迫成形加工、離散/堆積成形加工、生長成形、極端制造等加工方法。中國目前已成為特種加工成形大國。進入21世紀,中國的特種加工成形迎來了持續(xù)發(fā)展的大好局面,同時也面臨著國外制造強國高品位、高精度、高自動化、高智能化等嚴峻挑戰(zhàn).只有向世界先進水平看齊,提高整體集成技術和創(chuàng)新水平,中國的特種加工才能在世界市場激烈的競爭中保持和發(fā)揚優(yōu)勢,這也是我國特種加工成形工作者面臨的緊迫和艱巨的任務.本書在此形勢和任務需求條件下應運而生。本書是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特種加工分會首次組織編寫的,是我國迄今篇幅最大、涵蓋內容最新、最全的特種加工專業(yè)工具書。本書內容包括概論、電火花成形加工技術、數(shù)控電火花線切割技術、電化學加工技術、高能束流加工技術、快速原型與快速制造、電加工機床質量控制與檢測等7篇約400萬字。參加本書編寫的有全國著名制造企業(yè)、研究所和大學等名方面專家、教授共50余名。參加編寫的主要單位有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蘇州電加工機床研究所、北京市電國工研究所、蘇州三光科技集團、上海同濟大學、大連理工大學、西北工業(yè)大學、江蘇鎮(zhèn)江大學、首都航天機械公司等。由王至堯負責統(tǒng)稿。編寫工作歷時4年完成。

內容概要

《特種加工成形手冊》是特種加工專業(yè)工具書。內容包括電火花成形加工技術、數(shù)控電火花線切割技術、電化學加工技術、高能束流加工技術、快速原型與快速制造、電加工機床質量控制與檢測等。本書在取材上以“基礎、通用、先進、應用工程化”為原則,從特種加工成形的科學基礎、加工工藝與設備、生產(chǎn)質量管理與檢測以及國內外最新技術應用等方面作了全方位論述,全面、系統(tǒng)地反映了我國特種加工成形的成就與經(jīng)驗,介紹了國內外特種加工的先進技術和研究動向。     本書主要供從事特種加工成形科技人員查閱使用,也可供研究人員、管理人員和高等院校師生參考。

作者簡介

王至堯,研究員,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產(chǎn)品質量總師,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常務理事,全國優(yōu)秀科技工作者終身獎獲得者。

書籍目錄

第5篇 材料高能束流加工技術  第1章 激光加工技術  第2章 電子束加工技術  第3章 等離子體及離子束加工技術  第4章 磨料水射流加工 第6篇 快速原型與快速制造  第1章 快速原型概述  第2章 離散-堆積成形原理  第3章 RP技術鏈  第4章 光固化快速成形工藝  第5章 激光選區(qū)燒結快速成形工藝  第6章 疊層實體制造快速成形工藝  第7章 熔融擠出快速成形工藝  第8章 三維打印快速成形工藝  第9章 其他快速成形工藝  第10章 多功能快速成形制造系統(tǒng)  第11章 快速制造概述  第12章 激光快速制造技術  第13章 電子束快速制造技術  第14章 化學沉積快速制造技術  第15章 快速模具制造  第16章 鑄型制造技術  第17章 激光引導直寫技術  第18章 生物制造  第19章 快速成形與快速制造技術的精度和表面質量研究 第7篇 電加工機床質量控制與檢測  第1章 緒論  第2章 電火花加工機床的質量控制  第3章 電解加工機床的質量控制  第4章 電加工機床檢測的一般要求  第5章 電火花加工機床的精度檢測  第6章  電加工機床安全防護的檢測

章節(jié)摘錄

插圖:最簡單的光學諧振腔是在激活介質兩端恰當放置兩個鍍有高反射率的反射鏡構成。隨著激光技術的發(fā)展,以后又廣泛采用由兩塊具有公共軸線的球面鏡構成的諧振腔,稱為共軸球面腔,這種腔的主要特點是:側面敞開,沒有光學邊界以抑制振蕩模式,并且它的軸向尺寸(腔長)遠大于振蕩波長,一般也遠大于橫向尺寸即反射鏡的寬度。因此,這類腔為開放式光學諧振腔,簡稱開腔。根據(jù)光束幾何逸出損耗的高低,開腔通??煞譃榉€(wěn)定腔、非穩(wěn)腔和臨界腔三類。通常,氣體激光器具有開腔的特性。在固體激光器中,由于固體激光材料通常都具有比較高的折射率,在側壁磨光的情況下,那些與軸線交角不太大的光線在側壁上發(fā)生全內反射,因此如果使得腔反射鏡緊貼著激光棒的兩端,這樣構成的激光諧振腔為封閉腔,從理論上分析這類腔時作介質腔處理。另一種光腔是氣體波導諧振腔,其結構為一段空心介質波導管兩端適當位置處放置兩款適當曲率的反射鏡片。這樣,在空心介質波導管內,場服從波導管中的傳輸規(guī)律;而在波導管與腔鏡之間的空間中,場按與開腔類似的規(guī)律傳輸。在這種腔中,由于波導管的孔徑往往較小,所以不能忽略側面邊界的影響。以上是從光在兩反射鏡之間傳輸時,側面邊界對光傳輸?shù)挠绊懡嵌冗M行的分類。實際上諧振腔還可以按不同的方法分類,如端面反饋腔與分布反饋腔、球面腔與非球面腔、高損耗腔與低損耗腔、駐波腔與行波腔、兩鏡腔與多鏡腔、簡單腔與復合腔等。(2)光學諧振腔的作用諧振腔是激光器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對大多數(shù)激光工作物質,適當結構的諧振腔對產(chǎn)生激光是必不可少的。其主要作用表現(xiàn)在以下兩個方面。1)提供光學正反饋作用激光器內受激輻射過程具有“自激”振蕩的特點,即由激活介質自發(fā)輻射誘導的受激輻射,在腔內多次往返而形成持續(xù)的相干振蕩。腔的正反饋作用是通過使光束在腔內往返而增加光束通過的路程,進而不斷放大光強,直到能夠保證有足夠能量克服腔內損耗而維持自激振蕩。諧振腔的光學反饋作用取決于兩個因素:一是組成腔的兩個反射鏡面的反射率,反射率越高,反饋能力越強;二是反射鏡的幾何形狀以及它們之間的組合方式。上述兩個因素的變化都會引起光學反饋作用大小的變化,即引起腔內光束損耗的變化。2)產(chǎn)生對振蕩光束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現(xiàn)為對腔內振蕩光束的方向和頻率的限制。由于激光束的特性與光腔結構有密切聯(lián)系,因而可用改變腔的參數(shù)(反射鏡、幾何形狀、曲率半徑、鏡面反射率及配置)的方法來達到控制激光束。具體地說,可達到以下幾方面的控制作用:①有效地控制腔內實際振蕩的模式數(shù)目,使大量的光子集結在少數(shù)幾個狀態(tài)之中,提高光子簡并度,獲得單色性好、方向性強的相干光;②可以直接控制激光束的橫向分布特性、光斑大小、諧振頻率及光束發(fā)散角等;③可以改變腔內光束的損耗,在增益一定的情況下能控制激光束的輸出功率。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特種加工成形手冊(下)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