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出版時間:2007-6  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  作者:陳漁  頁數(shù):246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孟子》被后世列為儒家經(jīng)典,同時也被看做是中國古代政治學、倫理學、哲學、心理學乃至美學的經(jīng)典,堪稱中國古代的百科全書。對儒家學說及中國文化的發(fā)展,都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  關于《孟子》一書的作者,后世有不同的說法。一般認為,《孟子》是孟子及其門徒所編著,而且在孟子生前就已大體完成。孟子,名軻,鄒國(今山東鄒縣)人,大約生于公元前372年,逝于公元前289年。孟軻在中國歷史上久享盛譽,與儒家始祖孔子一道被為“孔孟”,孟子本人也被尊為“亞圣”。孟子幼年喪父,由母親撫養(yǎng)成人,孟母是一位偉大的女性,對孟子的成長給予很大的幫助,“孟母三遷”、“孟母斷機杼”的故事,可謂家喻戶曉。孟子長大后,受學于孔子之孫子思,成為儒家曾子、子思學派的斷承者,并發(fā)展了這一學派。學成以后,為了實現(xiàn)政治抱負,他游說各諸侯,先后到過鄒、任、齊、魯、宋、滕、梁、魏等國;仕齊為“卿”數(shù)年,在梁甚被優(yōu)禮。但齊宣王、梁惠王這些大國諸侯都認為他的主張不合時宜,盡管對他十分優(yōu)待,卻并不采用他的建議。這種情況下他不貪戀名位,罷官而去,著書立說,教授門徒,把自已的理想寄托于將來。他停止政治活動以后,便和他的弟子萬章、公孫丑等把他的學說——即政治主張、哲學理論、教育綱領等——整理成書,傳于后世。這就是流傳至今的《孟子》七篇。

書籍目錄

卷一 梁惠王章句上(共七章)卷二 梁惠王章句下(共十二章)卷三 公孫丑章句上(共九章)卷四 公孫丑章句下(共九章)卷五 滕文公章句上(共五章)卷六 滕文公章句下(共八章)卷七 離婁章句上(共十七章)卷八 離婁章句下(共十五章)卷九 萬章章句上(共八章)卷十 萬章章句下(共六章)卷十一 告子章句上(共十六章)卷十二 告子章句下(共八章)卷十三 盡心章句上(共十章)卷十四 盡心章句下(共二十四章)

章節(jié)摘錄

插圖

編輯推薦

《孟子》,是儒家“四書”之一,被后世列為儒家經(jīng)典,同時也被看做是中國古代政治學、倫理學、哲學、心理學乃至美學的經(jīng)典,堪稱中國古代的百科全書。對儒家學說及中國文化的發(fā)展,都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關于《孟子》一書的作者,后世有不同的說法。一般認為,《孟子》是孟子及其門徒所編著,而且在孟子生前就已大體完成。孟子,名軻,鄒國(今山東鄒縣)人,大約生于公元前372年,逝于公元前289年。孟軻在中國歷史上久享盛譽,與儒家始祖孔子一道被為“孔孟”,孟子本人也被尊為“亞圣”。孟子幼年喪父,由母親撫養(yǎng)成人,孟母是一位偉大的女性,對孟子的成長給予很大的幫助,“孟母三遷”、“孟母斷機杼”的故事,可謂家喻戶曉。孟子長大后,受學于孔子之孫子思,成為儒家曾子、子思學派的斷承者,并發(fā)展了這一學派。學成以后,為了實現(xiàn)政治抱負,他游說各諸侯,先后到過鄒、任、齊、魯、宋、滕、梁、魏等國;仕齊為“卿”數(shù)年,在梁甚被優(yōu)禮。但齊宣王、梁惠王這些大國諸侯都認為他的主張不合時宜,盡管對他十分優(yōu)待,卻并不采用他的建議。這種情況下他不貪戀名位,罷官而去,著書立說,教授門徒,把自已的理想寄托于將來。他停止政治活動以后,便和他的弟子萬章、公孫丑等把他的學說——即政治主張、哲學理論、教育綱領等——整理成書,傳于后世。這就是流傳至今的《孟子》七篇。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孟子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