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3 出版社:張未民、 陶東風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9-03出版) 作者:張未民,陶東風 著 頁數(shù):447
內(nèi)容概要
《中文文藝論文年度文摘(2008年度)》以《文藝爭鳴》年終專版的形式,分為文藝學、文學史、文學評論、藝術四大版塊的體例,既規(guī)范又清晰地概括了目前文藝學術深具當代性的諸學術領域。而分領域聘請“編選咨詢專家”的形式也顯示了編選的權威性。應該說,這是目前國內(nèi)首創(chuàng)的大型年選性與文摘性相結合的文藝學術出版物,是能夠涵蓋全國文藝學術論文精華的年度手冊,具有學術價值和出版意義。
書籍目錄
文藝學論文 編選咨詢專家陶東風:首都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吳炫:浙江工商大學人文學院教授新時期文藝批評若干問題之省思文藝理論:工具性的還是反思性的?當前文藝學論爭中的若干理論問題重建文學理論的政治維度關于文學與社會進步的反思——兼及“退步論”文學評估“文學是審美意識形態(tài)”觀點之質疑論文學理論的知識學屬性當代文學史寫作:共時的結構文學理論:從語言到話語電子書寫與文學的變遷改革開放以來文藝學的若干理論問題探索論文觀點摘要主要論文索引文學史論文 編選咨詢專家王光明:首都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程光煒: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教授欒梅?。簭偷┐髮W中文系教授中國新文學與現(xiàn)代中國精神譜系——《中國新文學圖志》新序及小序我們的學科還很年輕文學史研究的“陌生化”沒有“文學故事”的文學史中國現(xiàn)代Ⅰ文學與現(xiàn)代Ⅱ文學的斷連帶什么是中國“當代文學”——對一個文學史問題的回答中國“新現(xiàn)代性”與新世紀文學的興起重讀“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審美原則、敘事體式和文學史的“權力”——再談“重寫文學史”試析中國區(qū)域文學史的現(xiàn)狀及意義——兼談北京區(qū)域文學史論現(xiàn)代舊體詩詞不可不入史——與王澤龍先生商榷論文觀點摘要主要論文索引文學批評論文(223) 編選咨詢專家張志忠:首都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賀紹?。荷蜿枎煼洞髮W中國文化與文學研究所教授孟繁華:沈陽師范大學中國文化與文學研究所教授為了一個夢想(中國新詩1949-1959)新世紀中國當代文學研究的現(xiàn)狀與問題主題原型與新時期小說創(chuàng)作三十年中篇小說論略新時期作家的代際差別與審美選擇革命與撫慰:現(xiàn)代性激進化中的農(nóng)村敘事文學批評中的八個關鍵詞關于“底層寫作”的若干質疑“懺悔”與“辯解”,兼論反思歷史的方式——以巴金《隨想錄》為例高曉聲的小說及其“國民性話語——兼論當代文學史寫作雷平陽的詩歌:一種有方向感的寫作誤讀的快樂與改寫的遮蔽——論《啟蒙時代》荒誕還是荒唐,瀆圣還是褻瀆?——由閻連科《風雅頌》批評某種不良的寫作傾向向現(xiàn)在,向未來——說徐坤的《八月狂想曲》我們會不會錯讀苦難——看待“512詩歌”的若干角度把歲月的侮辱改造成一曲音樂、一聲細語和一個象征——2007年詩歌漫評論文觀點摘要主要論文索引藝術學論文 編選咨詢專家王一川:北京師范大學藝術學院教授陳旭光: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藝術學的中國形態(tài)重構中國主流電影的經(jīng)典模式與價值體系觀眾本體與中國商業(yè)電影之三十年流變作為當代大眾文化敘事的中國電視中國流行音樂史導論解讀當代舞臺民間舞作品中的“悲”思想解放與傳統(tǒng)回歸——新時期三十年中國戲劇的發(fā)展主線“柔韌”的生存與“剛性”的毀滅——“男旦”現(xiàn)象產(chǎn)生的社會文化心理原因初論從“師山川”到“師天地”——傳統(tǒng)繪畫的最高境界論文觀點摘要主要論文索引2008年度文藝學術若干話題綜述2008年度主要學術會議一覽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