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終人不散

出版時間:2009-1  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  作者:張允和  頁數(shù):205  
Tag標簽:無  

前言

  由著名出版家張昌華先生介紹,湖北人民出版社吳超先生把張允和遺著中的散亂資料,整編成一本便于閱讀的傳記,題目《曲終人不散——張允和自述文錄》。對張先生和吳先生,我們全家敬表衷心的感謝!  關于張允和的生平和寫作,親戚們、朋友們經(jīng)常有許多談論。  一位親戚說:張允和的筆墨,別具風格。淺顯而活潑,家常而睿智,讀來順溜而愉快。你不停地閱讀下去,有如對面閑聊,不知不覺忘掉自己是讀者,好像作者是在代替讀者訴說心曲,讀者和作者融合一體、不分你我了。  一位親戚說:張允和不是人們所說的“最后的閨秀”。

內容概要

  張允和生于合肥名門世家,其曾祖父張數(shù)聲跟隨李鴻章打仗出名,是著名的淮軍將領,官做到了直隸、兩廣和兩江總督?! 堅屎陀薪愕苁耍芷涓笍埼潺g的影響,從小都接受中西文化的教育,后各有所成。其中四姐妹(大姐元和、二姐允和和三妹兆和、四妹充和)又都與文化名人結姻緣,因而更加聞名中外,她們的夫婿依次是昆曲藝人顧傳玠、語言文學學家周有光、著名作家沈從文和漢學家傅漢思?! 堅屎蛯懽约杭捌浼沂碌奈恼拢⒁娪谒托值芙忝煤限k的家庭雜志《水》,幾本舊作和與丈夫周有光合著的集子里,未曾集中出版過。今年是張允和逝世六周年和冥壽一百歲,經(jīng)周有光先生授權,現(xiàn)將她的這類文章集結,匯成一本回憶文錄,向讀者娓娓道出“合肥四姐妹”及其丈夫、親友們的舊聞軼事,從中再現(xiàn)她不平凡的人生軌跡和以愛處世的魅力人格。

作者簡介

  張允和,1909年生,當代著名昆曲研究家。能寫曲、填詞、亦工詩。原籍安徽合肥,辛亥革命后寓居上海、蘇州。上海光華大學畢業(yè)。曾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編輯。1956年與俞平伯創(chuàng)立北京昆曲研習社,編輯《社訊》并演出昆曲劇目多種。寫有詩詞近百首,散文多篇。出版《書的故事》、《多情人不老》,并自編家庭刊物《水》本書是她絕大部分散文的結集。

書籍目錄

序言第一輯我的母親親愛的父親本來沒有我壽寧弄——我們的樂園王覺悟鬧學樂益女中女大學生三部曲結婚前后附(一)溫柔的防浪石堤附(二)“流水式”的戀愛——周有光看不見的背影一封電報和最后的眼淚——爸爸和大大難途有寄繞地球一周我是老虎小白兔小丑我與曲會七十年看戲記二次亮相八十六歲學電腦喜的是《水》,憂的也是水第二輯灑到人間都是愛紅雙喜——我的好奶媽六兄弟姊妹情長沈二哥大弟新娘俏撲滿小蜻蜓慶慶的一天安安的一天萬老師張聞天教我國文課落花時節(jié)人得多情人不老——紀念俞平伯先生和夫人許瑩環(huán)悼笛師李榮圻范用吃醋昆 曲——江南的楓葉不須曲風月暗消磨,春去春又來附錄(一)妻子張允和附錄(二)張允和女士事略附錄(三)合肥張家世系錄

章節(jié)摘錄

  第一輯  親愛的父親  一九三八年深秋,那時我和有光在霧重慶有一個溫暖的小家。一天早上我正要到棗子嵐埡去參加曲會,有光問我:“今天還要去嗎?”我說:“是呀,有什么事嗎?”他支吾著:“我沒什么事,你去吧。”往日我每次去,他總要說“早點回來”,今天話語有些吞吞吐吐,神色不對。我有些遲疑,但還是去了。心里不踏實,只唱了一個曲子就匆匆趕回了家。一切卻是很平靜的樣子,照常的午休、下午茶。晚飯后,有光輕輕地走到我身邊,拿給我看一封電報:“父逝,告弟妹”,是大姐打來的?! ∥野央妶蠓旁谡眍^底下,整整哭了一夜?! ∪艘宦渖郎献钣H最親的兩個人,頂頂疼愛我們的爸爸、媽媽,都沒有了。爸爸在世時,即使相隔再遠,也總幻想有一天能全家相聚,再重溫童年幸福的生活。爸爸去了,那無限美好的時光將永遠只能留在夢里了?! ∫痪哦荒辏赣H坐在母親的棺木旁,久久凝視著母親年輕美麗蒼白的臉,憑人怎么勸也不讓蓋棺蓋的情景,一遍遍在我眼前出現(xiàn),如今他們又團圓了,媽媽還是那么漂亮嗎?我的永遠不老的爸爸、媽媽。

編輯推薦

  張允和受到人們愛護,不是因為她的特異,而是因為她的平凡,她是一代新女性中的一個平凡典型。本書把張允和遺著中的散亂資料,整編成一本便于閱讀的傳記,題曰《曲終人不散——張允和自述文錄》。 本書主要是將她寫自己及其家事的文章集結,匯成這一本回憶文錄,向讀者娓娓道出“合肥四姐妹”及其丈夫、親友們的舊聞軼事,從中再現(xiàn)她不平凡的人生軌跡和以愛處世的魅力人格。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曲終人不散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