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的勇氣

出版時間:1970-1  出版社:貴州人民出版社  作者:P.蒂利希  頁數(shù):123  譯者:唐蓓  
Tag標簽:無  

前言

保羅·蒂利希(Paul Tillich,1886~1965),美國存在主義代表人物之一。原籍德國。1911年獲哲學博士學位。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曾任德軍隨軍牧師。戰(zhàn)后在柏林、馬堡、萊比錫、德累斯頓、法蘭克福等大學講授神學和哲學。1933年因受法西斯迫害移居美國,曾先后在紐約聯(lián)合神學院、哈佛大學、芝加哥大學任教。1965年病逝。蒂利希著述甚豐。除主要著作《系統(tǒng)神學》之外,還有《存在的勇氣》、《圣經(jīng)宗教和對最終實在的探索》、《愛、權(quán)力和正義》、《新的存在》、《信仰的動力》、《文化神學》、《永恒的現(xiàn)在》等。蒂利希的哲學不是單一的,而是各種不同哲學的混雜物。在他的著作中??梢哉业綒v史上各種不同思想的影響:柏拉圖、亞里士多德、斯多亞主義、新柏拉圖主義、奧古斯丁和阿奎那的神學、斯賓諾莎關(guān)于自我肯定的思想、謝林的神秘主義、黑格爾的唯心主義辯證法,以及尼采的權(quán)力意志、薩特關(guān)于自由選擇的思想,特別是海德格爾關(guān)于此在的生存論分析等,但總的看來,蒂利希哲學思想的基調(diào)是基督教新教與存在主義的結(jié)合?!洞嬖诘挠職狻烦蓵?952年,是一本專論勇氣的著作。作者之所以要選擇“勇氣”來作他的論題,是因為他認為這一概念能夠突出地揭示出人類的處境;通過對“勇氣”的深入開掘,可以把“存在一本身”(being-itself)的結(jié)構(gòu)加以敞開,但這樣一種勇氣,正如作者所說,已經(jīng)超出了倫理學的范疇而進入了本體論的領(lǐng)域。

內(nèi)容概要

  什么是勇氣?概言之,就是不顧非存在的威脅而對存在進行自我肯定?!洞嬖诘挠職狻烦蓵?952年,是一本專論勇氣的著作。作者之所以要選擇“勇氣”來作他的論題,是因為他認為這一概念能夠突出地揭示出入類的處境;通過對“勇氣”的深入開掘,可以把“存在-本身”(being-itself)的結(jié)構(gòu)加以敞開,但這樣一種勇氣,正如作者所說,已經(jīng)超出了倫理學的范疇而進入了本體論的領(lǐng)域。

作者簡介

作者:(美國)P.蒂利希 譯者:成窮 王作虹保羅·蒂利希(1886-1965)是美國著名哲學家、神學家,當代西方存在主義哲學的代表。其哲學不是單一的,而是各種不同哲學的綜合,但總的基調(diào)是基督教新教與存在主義的結(jié)合。

書籍目錄

中譯者序第一章 存在和勇氣第一節(jié) 勇氣和堅毅:從柏拉圖到阿奎那第二節(jié) 勇氣和智慧:斯多亞學派第三節(jié) 勇氣和自我肯定:斯賓諾莎第四節(jié) 勇氣和生命:尼采第二章 存在、非存在和焦慮第一節(jié) 焦慮的本體論第二節(jié) 焦慮的類型第三節(jié) 焦慮的歷史分期第三章 病理性焦慮、生命力和勇氣第一節(jié) 病理性焦慮的性質(zhì)第二節(jié) 焦慮、宗教和醫(yī)學第三節(jié) 生命力和勇氣第四章 勇氣和參與(作為部分而存在的勇氣)第一節(jié) 存在、個性化和參與第二節(jié) 作為部分而存在的勇氣的集體主義和半集體主義的表現(xiàn)形式第三節(jié) 作為部分而存在的勇氣的新集體主義表現(xiàn)形式第四節(jié) 民主順從主義中的作為部分而存在的勇氣第五章 勇氣和個性化(作為自我而存在的勇氣)第一節(jié) 近代個人主義的興起和作為自我而存在的勇氣第二節(jié) 作為自我而存在的勇氣的浪漫主義和自然主義的表現(xiàn)形式第三節(jié) 作為自我而存在的勇氣的存在主義諸形式第四節(jié) 當代存在主義和絕望的勇氣第六章 勇氣和超越(接受“被接受”這一事實的勇氣)第一節(jié) 作為存在的勇氣的源泉的存在之力第二節(jié) 作為理解存在一本身的鑰匙的存在的勇氣索引附記又記

章節(jié)摘錄

那種與智慧的勇氣相沖突的便是欲望和恐懼。斯多亞派提出了一種深刻的焦慮理論,這種理論也使我們想起新近的分析。他們發(fā)現(xiàn),恐懼的對象就是恐懼本身。塞內(nèi)加說:“畏懼之外無所畏。”而愛比克泰德(Epictetus)說:“因為可怕之物并不是死亡和苦難,而是對死亡和苦難的畏懼?!蔽覀兊慕箲]替所有的人和物戴上了可怕的面罩。如果我們揭下這些面罩,那么,這些人和物的本相就顯露出來,它們給人的畏懼也就消失了。甚至對于死亡也是如此。既然我們的生命每一天都要被奪走一部分——既然我們每一天都處于死亡之中,終止我們生存的最后那一刻本身并未帶來死亡;它僅僅完成了死亡的過程。與這最終時刻相聯(lián)系的恐怖只是一種起于想象的東西。當把我們投射給死亡的恐怖面罩摘掉后,恐怖也就消失了。那制造了面罩并將其戴在人和物之上的,是不受我們控制的欲望。塞內(nèi)加預示了后來弗洛伊德的里比多學說,不過弗洛伊德理論的內(nèi)容要比前者廣泛得多。弗洛伊德區(qū)分了兩類欲望,一類是受限制的自然欲望,另一類起于錯誤的意見,是不受限制的。其實,這類欲望并非不受限制。在其正常的性質(zhì)上,它要受客觀需要的限制,因而是一種可以得到滿足的欲望。但人的有歪曲變形能力的想象能超越客觀的需要(“一旦迷途,你的漫游就失去限制”)與任何可能的滿足。正是這種想象而不是欲望本身,才產(chǎn)生了一種“不理智的死亡傾向”。不顧欲望與焦慮而對人的本質(zhì)存在肯定,就在創(chuàng)造快樂。受塞內(nèi)加的激勵,盧西留斯(Lucillus)把“學會怎樣感受快樂”作為他的課題。他所指的快樂不是那種因欲望滿足而產(chǎn)生的快樂,因為真正的快樂是一種“嚴肅的東西”;他指的是一種心靈的幸福,這種幸福是“超越任何處境的”??鞓钒殡S著對我們本質(zhì)性存在的自我肯定而不顧來自我們內(nèi)部各種偶然因素的阻礙約束。快樂是那種肯定人自己真正存在的勇氣的情緒表現(xiàn)。這種勇氣和快樂的結(jié)合,使勇氣的本體論特征表現(xiàn)得最為明顯。如果只是從倫理學角度去解釋勇氣,則它與具有自我實現(xiàn)性質(zhì)的快樂之間的關(guān)系就蔽而不明了。在對人的本質(zhì)性存在作自我肯定的本體論行為中,勇氣與快樂正相吻合。

編輯推薦

在《存在的勇氣》中,作者以勇氣的名義探討和力圖解決人的異化與異化的消除這一歷史的重大課題,并對與其相關(guān)的個體本身、個體與整體的關(guān)系、人與世界的分裂等問題進行了獨特的探討,突出地揭示了當代社會人類的困境。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存在的勇氣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0條)

 
 

  •   蒂利希是存在主義神學代表人物,而這本《存在與勇氣》是他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另外,我還購買了他的《基督教思想史》這本《存在的勇氣》和存在義主無神論者海德格爾代表作《存在與時間》一樣,都是存在主義的經(jīng)典著作,非宗教。蒂利希說“存在的勇氣,是那種不顧命運、死亡和罪過而肯定自己的勇氣?!弊髡邚纳姆谴嬖?、生命意義的虛無、道德上的罪過感三方面描寫了自我肯定的勇氣。然后又論述了集體主義和個人主義在這三方面的作用。最后從終極關(guān)懷的角度描述了人應(yīng)該勇敢地接受我們“被超越‘上帝’的上帝即存在之力接受”這個事實。我在朋友那兒讀過一些帝利希有關(guān)終極關(guān)懷的書。蒂利希及其他存在主義學家所指稱的“上帝”,是指一種絕對的信仰,存在之力,而非宗教式的具象的上帝。蒂利希的書,是我的福音書。第一次在朋友那兒讀過蒂利希終極關(guān)懷的文章后,我立即充滿了被愛的感覺,至此已經(jīng)4年了。這種被愛的感覺,不是在基督教中感受到的,更不是在父母那兒感受到的。而是我站在那兒,即使是不知名的場所,只要我簡簡單單地“在”,我就能感受到存在之力加持在我身上的勇氣。希望蒂利希有關(guān)終極關(guān)懷的書還能再度被人們重視并予以重印。最近在讀《人,詩意地安居》,一本海德格爾語要。如果說蒂利希的《存在的勇氣》讓我有了勇...氣與被愛的感覺,那么這本《人,詩意地安居》則讓我看到了“存在”之美。海德格爾說“人是‘在’的看護者和鄰居”“人是‘在’的‘牧者’”。。。。。。。其中引用詩人荷爾德林的一句話“人充滿勞績,但卻詩意地安居在大地之上”。。。如果你能明白這句話,相信,你對生命的認識將提高到你之前無法想象的高度 閱讀更多 ›
  •   很好的一本書,印刷精美?。。。?!
  •   現(xiàn)在在亞馬遜買書都有點提心吊膽,希望運氣不要太差,收到髒書。
  •   很喜歡這本書。對我們內(nèi)心、精神深層次的東西有一種剖析
  •   裝幀還行,很符合哲學的低調(diào)。只是不知道卓越賣的是舊書嗎?書皮臟兮兮的,皺巴巴的,有點不爽,本來要退的,程序麻煩,免了吧。請卓越的外國總裁們,你們的《權(quán)利法案》是怎么寫的,不能這樣吧。
  •     當年,德國法西斯進攻丹麥,丹麥人沒有象歐洲各國那樣,拿起武器,拼死抵抗。
      
      而今,丹麥人的生活令世人羨慕,丹麥卻成了世界上自殺率最高的國家。
      
      要知道,他們的那位舉世聞名的祖先,善良敏感的王子哈姆雷特,卻曾在自殺與殺人(殺一位“逆天害理的奸賊”)之間躊躇不定,竟至于成了世界文學中猶豫不決、優(yōu)柔寡斷的典型。
      
      莎士比亞筆下的哈姆雷特考慮自殺時,有這么一段著名的獨白:“生,還是死,這是個值得考慮的問題。默然忍受命運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無涯的苦難,通過斗爭把它們掃清,這兩種行為,哪種更高貴?死了;睡著了;什么都完了;要是在這種睡眠之中,我們心頭的創(chuàng)痛,以及無數(shù)血肉之軀所不能避免的打擊,都可以從此消失,那正是我們求之不得的結(jié)局。死了;睡著了;睡著了也許會做夢;嗯,障礙就在這兒:一旦擺脫了塵世的牽纏,在那死亡之眠中,究竟會做些什么夢,想到此我們就不免躊躇。人們甘心久困于患難之中,也正是為了這個緣故。誰愿意忍受人世的鞭撻和嘲弄、壓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輕蔑的愛情的慘痛、法律的遷延、官吏的橫暴以及辛勤苦干所換來的小人的排斥,假如只需用一柄小小的尖刀,就可以了結(jié)自己的一生?誰愿意背負如此的重擔,在煩勞的生命重壓之下呻吟流汗,假如不是因為懼怕那不可知的死后,懼怕那從沒有人回來的神秘之國,它動搖我們的意志,使我們寧愿忍受目前的折磨,而不敢飛向那未知的苦難?就這樣,重重的顧慮使我們?nèi)兂膳撤颍瑳Q心的赤熱光彩蒙上了思慮的病容,偉大的事業(yè)在這種思慮之下,也會逆流而退,而失去行動的意義?!?br />   
      當然,哈姆雷特并非懦夫。這不僅是因為生比死難,他不怯于死亦勇于生。而且是因為他勇于承認自己的罪過和生命之空虛:“我很驕傲,有仇必報,富于野心,我的罪惡是這么多,連我的頭腦都容納不下……象我這樣的家伙,匍匐于天地之間,有什么用處呢?”(后來他報仇雪恨,申張正義,證明他并非無用。)更是因為,他的頭腦都容納不下的,乃是他巨大的痛苦、正直的靈魂和高貴的精神。他敢于承受這一切,他是一個大勇者。
      
      還有一個大勇者。那就是同樣舉世聞名的蘇格拉底,盡管他同哈姆雷特正好相反——死后世界的不可知,不是他從容赴死的“障礙”,倒成了他視死如歸的緣由。他的名言是:“我去死,你們?nèi)セ?,誰的去路好,唯有神知道?!?br />   
      人生,真真是“相見時難別亦難”。生死問題,無可回避。雖然在蘇格拉底生時已死了十年的孔子也承認“未知生,焉知死”,但是在他生前死后無數(shù)的世代中,還是有無窮無盡的人在以無窮無盡的方式努力探究并回答這個問題。在孔子之前,回答多半出自宗教,在孔子之后,回答則多半出自高度理論化的哲學和神學。
      
      在橫跨哲學與神學兩大領(lǐng)域的二十世紀思想家當中,倘要舉出兩三個影響最大的人物,就不能不提到保羅·蒂里希。在蒂里希,倘要舉出兩三本最有代表性的著作,就不能不提到《存在的勇氣》。
      
      在直接從外文去盡力讀懂原著之前,我曾對“存在”這一哲學概念有許多誤解。其中一項誤解是:存在哲學大約是文革時挨批的“活命哲學”罷?單從這個詞的字面來看,這似乎不錯,但從完整的思想內(nèi)容來看,卻謬之千里。存在主義所用的existence或exis-tenz一詞專指人的生存,大約相當于經(jīng)歷、實踐、感受、體驗等等人生的全部內(nèi)容,因此將“存在主義”改譯為“生存主義”才更恰當。世間萬物都存在著,但人存在的方式即所謂“生存”,卻與世間萬物大相徑庭。
      
      “生存”的獨特之處在于:第一,生存者即人可以意識到自身,就是說人既是主體又是客體,可以超越主客對立;第二,生存者即人永不停留于現(xiàn)在的狀態(tài),他總是未完成的,就是說他總面臨種種可能性,可以通過不同的選擇把自己造成不同的人;第三,生存者乃是不可重復、不可替代的獨特個體。因此,由于自己的抉擇,人可能成為本真的自我,與自我同一;也可能失卻本真的自我,與自我分裂,墮入低于生存的存在形式。與之相對,其他事物(包括生物)的存在方式,則一不是主體而永遠是客體,即只是消極被動的對象;二不能作出抉擇而只能按天然既定的方式行動,具有固定的“本質(zhì)”;三不是不可重復不可替代的個體,而更多地呈現(xiàn)出“類”的共性。由此看來,所謂“生存”,至少主要不指生物學意義上的生存,就是說,不指“活命”,而指人所獨具的精神性存在方式。人若舍此,雖生猶死。
      
      當然,這種存在方式離不開生命本身,由此遂引出了蒂里希所謂第一類焦慮——對命運和死亡的焦慮。死亡可以奪走生命,毀掉人的存在,因此被稱為“非存在”的極端表現(xiàn)?!胺谴嬖凇睆淖置鎭砜醇础安淮嬖凇被?qū)Υ嬖诘姆穸?。由于“存在?Being或Sein)除了“在”之外,還含有“是”、“有”等基本意思,所以說人受到“非存在”威脅,就不僅意味著他隨時可能死去,而且還意味著他隨時可能不再是他自身(例如一個舞蹈家可能由于偶然的事件而成為癱瘓者)。顯然,這種“非存在的威脅”是不可否認的事實,它導致了對命運和死亡的焦慮,按蒂里希的解釋,它是人的存在的組成部分。莊子嘗謂“人之生也,與憂俱生”其意與此相通。稱雄中原的曹操曾悲歌“人生幾何”,曾慨嘆“譬如朝露”,他雖?!翱斠钥丁?,卻不免“憂思難忘”,他雖自欺“何以解憂,唯有杜康”,卻又深知“憂從中來,不可斷絕”。采菊東籬的陶潛縱然是“白日掩荊扉,虛室絕塵想”,但當他為“桑麻日已長,我土日已廣”而欣喜,仍不免為“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而憂傷。曹詩所言,乃死亡;陶詩所言,乃命運;曹操之“憂”,即蒂里希所謂“焦慮”;陶潛之“恐”,即蒂里希所謂“恐懼”。蒂里希說,焦慮是從生存角度對非存在的意識,對非存在乃人自身存在之一部分的認識,它被體驗為人自己的有限??謶峙c焦慮不同,因為它有確定的對象,人可以對之采取行動以克服它。焦慮卻無確定的對象,它的對象是對每一對象之否定,是威脅本身而不是威脅之源,因為威脅之源乃是“非存在”,乃是“虛無”。
      
      如果說存在哲學并非“活命哲學”,那么它是不是“死亡哲學”呢?它經(jīng)常提到“非存在”和“虛無”,所以表面看來確乎如此,而“死亡哲學”這張標簽也確乎給人陰暗頹喪的印象。姑不論非存在絕不僅意指死亡,事實上,哲學也是不能不探討死亡問題的,正如它不能不探討生存問題一樣,因為,死乃生之組成部分。蘇格拉底說,哲學家的一生就是熟習死亡,哲學家準備好去死,即把生視為死之準備。(蘇格拉底之死,真正構(gòu)成了他的一生不可或缺的部分,他的死完成了他的哲學。)蒙田也說:“教人怎樣死,就是教人怎樣活?!焙5赂竦恼軐W尤能體現(xiàn)這一點。他根據(jù)“歷時性”來理解憂慮,歷時性的終點就是死亡。在他所謂“本真的生存”中,死亡不再只是降臨我們身上的、闖進來摧毀我們的生存的某種東西。死亡本身被納入了種種可能性之中,在設(shè)計一種本真的生存時所根據(jù)的,正是作為存在之主要可能性的死亡。一切的可能性,都在作為主要可能性的死亡之光中來作出估價。而當一個人在對死亡的預期之中生活時,他的生活就有了一種決斷,這種決斷把統(tǒng)一性和完整性帶給了分裂的自我。而且,人在死亡這一有支配作用的可能性之光中,才能把握每一個獨一無二的、不可重復的可能性。焦慮向人揭示:人正被拋進死亡之中。當人不再逃避這個揭示之時,當人有決斷地預期著作為自身的最高可能性的死亡之時,人就達到了不可動搖的愉快與平靜的境界。不難看出,這種死亡觀比起薩特的觀點來,顯然要積極和健康得多,因為薩特只強調(diào)死亡的絕對否定性,而海德格則主張通過預期中的死亡而生活,才能達到本真的生存,這就指明了死亡可以發(fā)揮的肯定性作用。但海德格之肯定死亡,又不象莊子那樣是歌頌死亡而否定人生(《莊子·至樂》:“安能棄南面王樂(死之樂!)而復為人間之勞乎?”),乃是正視死亡而推動人生。竊思倒置孔仲尼一言以蔽之曰:“未知死,焉知生?”又思竄改李義山二句以發(fā)明之:“絲盡方得春蠶意,淚干始見蠟炬心!”
      
      當然,我們還是不能忘記,這里的生和死,都不僅指生物學意義上的生和死。正如人的“存在”絕不只是“活著”,而是要達致本真的自我,成為一個真正的人,同樣,“非存在”也絕不只是“喪命”,而是喪失了本真的自我,成為非我或非人(例如一個英雄可能由于錯誤的選擇而一時喪失本色,甚或一時淪為禽獸)。由此遂引出了蒂里希所謂第二類和第三類焦慮——對“罪過和譴責”的焦慮以及對“空虛和無意義”的焦慮。從日常生活和文藝作品中常見的這樣一些事例,如因羞愧懊悔而自殺,因良心譴責而發(fā)瘋等等,不難理解第二類焦慮。自認該遭天打雷劈而不能自持,以及自覺愧對天理良心而精神分裂,分別是這種“非存在之威脅”的極端與常例,或曰絕對情況與相對情況,但二者都可使該主體不復為其自身。良心的審判或?qū)ψ镞^的焦慮,可以把人驅(qū)入自棄的境地,驅(qū)到對自身使命之失落所感到的絕望之中。
      
      關(guān)于第三類焦慮,我們從日常生活和文藝作品中關(guān)于“空虛”、“無聊”、“多余人”、“沒意思”以及“人生如夢”、“人生如寄”等等說法更常常見到。對空虛的焦慮,來自精神生活受到的非存在之威脅?!耙环N信念在外部事件或內(nèi)部過程中坍塌,一個人被中止了對某一文化領(lǐng)域的創(chuàng)造性參與,感到在自己熱烈肯定的某事上受到挫折,由于信仰的對象喪失意義而變得冷漠”,這些東西造成的對空虛的焦慮,“把人驅(qū)往無意義這一深淵”。然而,人的存在是不能脫離意義的,所以我們常說人的生活應(yīng)該有意義。用蒂里希的話來說,“人的存在包括他與意義的聯(lián)系。只是根據(jù)意義和價值來對實在(包括人的世界和人自身)加以理解和改造,人才成其為人?!?br />   
      在莎士比亞戲劇的許多獨白和《紅樓夢》的無數(shù)隱喻(例如“好了歌”)中,都包含著對這三種焦慮的思考。這三種焦慮,分別出自“非存在”對于人在本體上的自我肯定、道德上的自我肯定和精神上的自我肯定的威脅。由于這些焦慮屬于人的存在本身(“人之生也,與憂俱生”),而不屬于心靈的反常狀態(tài),所以蒂里希稱之為“存在性焦慮”。關(guān)于屬于反常狀態(tài)的“病理性焦慮”,蒂里希也結(jié)合人格理論和精神病學作了論述。他指出,神經(jīng)癥患者的人格與健康人的人格的區(qū)別在于:前者對非存在之威脅更為敏感,焦慮更深,從而退守于一種固定的、有限的、不真實的自我肯定之中;而健康人的自我肯定雖然也有分裂,但卻通過勇敢地應(yīng)付恐懼的具體對象而遠離了極端情況。健康人通常意識不到蟄伏于自己人格深處的非存在和焦慮,他以比神經(jīng)癥患者更多的取向來調(diào)整他同現(xiàn)實的關(guān)系。他在廣度上優(yōu)于面在強度上不及神經(jīng)癥患者。他的自我肯定不脫離現(xiàn)實,也不固守于某一部分。神經(jīng)癥患者的有限而固定的自我肯定,因其強度面具有創(chuàng)造性,但卻使他與現(xiàn)實對抗并產(chǎn)生另一種難以忍受的焦慮來毀滅他。這種危險的病態(tài),只有通過納入既有深度又有廣度的“存在的勇氣”之中才能治愈。
      
      所謂“存在的勇氣”,就是不顧非存在之威脅而進行的自我肯定。但這絕不是自我中心或自私自利,恰恰相反,只有超越自我,才能克服種種焦慮。在這方面,蒂里希表現(xiàn)出同薩特的重大區(qū)別。在談到人的生命力時,他寫道:“生命力是這樣一種力量,它使人超越自己面又不失去自己。一個存在物超越自身的力量愈大,它所具有的生命力就愈強?!彼绕鋸娬{(diào)個人與社會、自我與世界的相互依存性:“在與現(xiàn)實的每一接觸中,都有著自我結(jié)構(gòu)與世界結(jié)構(gòu)的相互依存?!?br />   
      與此相關(guān)聯(lián),他總結(jié)了存在的勇氣在歷史上的兩種表現(xiàn)形式。第一種是“作為部分而存在”的勇氣,即通過參與行為,成為一個更大整體之組成部分,從而肯定自身的勇氣。在此蒂里希強調(diào)了人的社會性,他說:“只有在與他人不斷遭遇的情況下,個人才成為并保持為一個人?!钡诙N是“作為自我而存在”的勇氣,即肯定那可被摧毀卻不可分割、不可重復、不可替代的自我之存在的勇氣。在此他同樣充分說明了自我與世界、個性化與參與行為之間的辯證關(guān)系,他說:“自我之為自我,只是因為擁有一個世界。它既屬于這個世界,又與之相分離。自我與世界相互關(guān)聯(lián),個性化與參與也相互關(guān)聯(lián)?!?br />   
      在分析了這兩種勇氣各自的局限(前者使自我消失于集體之中,后者使集體消失于自我之中)以后,蒂里希提出了一種超越二者的勇氣。
      
      勇氣需要存在的力量,即克服或超越非存在的力量。在前述三種焦慮之中,人都可以體驗到這種力量。“把這三重焦慮承擔起來的勇氣,必定植根于這樣一種存在的力量之中:它比自我的力量強大,也比人處于其中的世界的力量強大。無論作為部分的自我肯定還是作為自我本身的自我肯定,都逃避不了來自非存在的多重威脅。被認為這類勇氣的代表人物之所以力圖超越自己,超越他們參與其中的世界,就是為了發(fā)現(xiàn)‘存在本身’所具有的力量,發(fā)現(xiàn)一種不受非存在威脅的存在的勇氣?!薄按嬖诒旧怼本哂凶顬楦炯唇K極的地位,它滲透在一切存在物之中,但又不同于存在物。由于太過于普遍,所以人只在面臨“虛無或非存在”時才意識到它,就像只在缺氧時才意識到氧氣的重要一樣。它甚至比傳統(tǒng)的被視為存在物的上帝更加根本,因為任何存在物都不免虛無之威脅,都依賴于存在本身。早期的海德格論述了這一點,所以被視為無神論者。蒂里希比海德格走得更遠。他認為,說“有上帝”,和說“沒有上帝”一樣,都是無神論,因為所謂“有”和“沒有”,乃是存在物的事情,兩種說法都把上帝當成了存在物。上帝不是存在物,而是“存在本身”。這就是他所謂“存在本身”是“超越上帝的上帝”的意思。
      
      據(jù)此,古人所謂“人人都分有神性”之說,不過是說存在者都參與了存在本身。所以,存在的勇氣也植根于存在本身。要克服對命運和死亡的焦慮,只有“參與到永恒之中”,但為此“你必須被他接受,你必須已經(jīng)接受了他對你的接受”。至于第三種也是當代最嚴重的一種焦慮,即對“無意義”的焦慮,蒂里希寫道:“甚至在對意義的絕望中,存在也通過我們而肯定了自己。把無意義接受下來,這本身就是有意義的行為。這是一種信仰行為?!庇杏職獍褢岩珊蜔o意義納入自身的信仰,乃是對存在的力量的體驗,對非存在依賴于存在的體驗,對接受的力量的體驗。
      
      我想,每一個感到空虛或無聊、愧疚或自責,憂懼命運或死亡,因而消沉或絕望的人,一句話,每一個以為人生是“一個錯誤”的人,倘能明白這本書的含義,一定會振作起來,“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
      
      即使人生是一個錯誤,我們也應(yīng)該而且可以象張明敏所唱的那樣:“愛你,愛我,愛這一個錯!”而不要像陸放翁所嘆的那樣:“錯,錯,錯!……莫,莫,莫!”
      
      何況,人生固然會有錯,但人生本身并非錯,因為它是屬于存在本身的?!?br />   
      
       一九九○年二月
         于西山之下
                  
      
      
      
      《存在的勇氣》,蒂里希著,貴州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八年第一版,1.50元
      
      
  •   不要自殺是一個極端,另一極是特別怕死。
    若<。)#)))≦
  •   理得才心安,不要倒果為因
  •   自家體會。
  •   關(guān)于“存在—本身“,究竟該如何言說?
    始終感覺最后一章模糊不清…
    作者最后還是顯露出了他神學家的本性。
    難道人真的就根本無法達到自由狀態(tài)?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