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1 出版社:寧夏人民出版社 作者:林繼富 頁數(shù):126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寫作《孫家香》的日子,正好是我完成長陽都鎮(zhèn)灣民間敘事研究著作之后的間歇,這就能使我從另一個角度、另一個立場審視孫家香和孫家香的故事,使我更加清楚一個平凡而又不平凡的鄉(xiāng)民的故事人生和人生故事對于個人、對于民眾、對于村落,乃至對于整個社會的建構與被建構的重要意義,以及對于中國民間敘事文學理論的建設性貢獻。因此,寫作《孫家香》不僅是給一個民間故事傳承人作傳,而且從她這里出發(fā),讓世人更為深刻地體會中國民族民間文化傳承人的學術價值及其保護工作的艱難與復雜,更為理性地提煉中國民間敘事學的理論與方法,更為務實地解決中國民俗學在現(xiàn)實社會中的位置與責任問題。 寫作《孫家香》源于對孫家香的愛戴和敬重。十年來,孫家香無數(shù)次為我講故事、說風俗、談生活,每一次講述都是關于杜家沖的歷史記憶,都是品味都鎮(zhèn)灣人的文化生活。孫家香成為我認知和建構都鎮(zhèn)灣民族地方知識和歷史事實的主要渠道,是我思考和構建中國民間敘事文學理論的重要對象,也清晰了我從書面文本的研究轉向田野動態(tài)考察中國民間敘事的學理路徑。如果本書能為長陽土家族自治縣的文化建設增添一道光彩的話,如果本書能為中國民俗學的發(fā)展貢獻一份力量的話,都要歸功于孫家香以及與她一樣扎根在鄉(xiāng)土之中的老百姓。在此,向他們致以最誠摯的感謝和祝福!
書籍目錄
序言開篇長陽 都鎮(zhèn)灣 社家沖 長陽 都鎮(zhèn)灣 杜家沖生活孫家香 在白果園 在鄧家坪 在向家±尚 在福利院故事孫家香 故事類型 故事傳承 講述習慣故事特色 道德教化與倫理規(guī)范 醇釅清麗的鄉(xiāng)土根性 信以為真的講述風格 精短簡練的敘事結構保護孫家香 改善生活條件 延續(xù)敘事傳統(tǒng) 搶救鄉(xiāng)土知識 用好故事品牌故事代表作 洪水泡天 老巴子媽媽 水獺精 蛤蟆精 野人嘎嘎 討米佬 兒大娘三歲 鐵王 春風夜雨 嫁排結語 一項意義:地方知識的匯納者 一個典型:保護傳承人的樣板后記
章節(jié)摘錄
長陽 都鎮(zhèn)灣 社家沖 孫家香,湖北省長陽土家族自治縣都鎮(zhèn)灣鎮(zhèn)杜家沖村農(nóng)民,她一生沒有離開過長陽這片土地。長陽俊美的山水哺育了孫家香,都鎮(zhèn)灣溫潤的氣候滋養(yǎng)了孫家香,杜家沖沃野的土壤成就了孫家香。孫家香就是在長陽、都鎮(zhèn)灣、杜家沖這樣的特殊環(huán)境、特殊歷史和特殊文化的作用下練就了一套講述故事的特殊本領,儲存了豐富的地方知識?! ¢L陽 長陽土家族自治縣地處鄂西南山區(qū),清江中下游,它東鄰宜都,西接巴東,南屏五峰,北與秭歸和宜昌交界,全境面積3430平方公里。境內山重水復,溝壑縱橫,屬武陵山區(qū)。地勢西高東低,西多高山峻嶺,東多低丘河谷。具體來說,全縣有兩大主要山脈及由兩大山脈構成的9個分支序列,按海拔高度區(qū)分,計有低、中、高山835座。這些環(huán)繞數(shù)百里的大山毓秀鐘靈,博大雄渾。山是長陽人的靈魂歸依和生命之所,它鑄就了長陽人剛直爽朗的性格和堅毅不屈的精神?! ¢L陽境內秀水縈回,八百里清江自西向東浩浩蕩蕩流經(jīng)全域。美麗的清江沿岸有數(shù)不盡的險峰奇巖、古洞幽壑,它們與碧波蕩漾的清江交相輝映,構成了一處又一處的人間勝景。過山穿云、奔涌不息的清江是土家族民眾心目中最神圣、最圣潔、最慈祥的母親。干百年來,古老的清江與長陽人民血脈相依地融合為一個整體。人文與自然、傳說與現(xiàn)實如此水乳交融地滲透進土家兒女的心靈,他們用樸素的語言勾畫出多彩的審美世界?! ¢L陽四季溫暖濕潤,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水分充沛,空氣清新。放眼長陽,滿眼翠綠彌漫于蒼山峻嶺之上,構筑了最光耀的秀美景致。生活在青山綠水間的土家兒女,自古及今拓荒著長陽這塊神奇的土地,唱響著偉大民族的聲音?! ?/pre>媒體關注與評論
在人類尚沒有“文化遺產(chǎn)”的概念之時,廣大民間各種世代相傳的文化中,唱主角也是這些傳承人。他們就是數(shù)千年來一直活躍在民問的歌手、樂師、畫工、舞者、戲人、武師、繡娘、說書人、各類高明的工匠以及各種民俗的主持者與祭師。這是一種智慧超群者,才華在身,技藝,高超。擔負著民間眾生的文化生活和生活文化。黃土地上燦爛的文明集萃般地表現(xiàn)在他們身上,并靠著他們代代相傳。有的一傳數(shù)百年,有的衍續(xù)上千年?! ∵@樣,他們的身上就承載著大量的歷史訊息。特別是這些傳承人自覺而嚴格地恪守著文化傳統(tǒng)的種種規(guī)范與程式,所以往往他們的一個姿態(tài)、一種腔調、一些手法直通著遠古。常常使我們穿越時光,置身于這一文化古樸的源頭里。所以我們稱民間文化為歷史的“活化石”。 ——馮驥才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