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2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作者:張閎 頁數(shù):247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本書對當代中國多個領域的流行文化符號進行了批判性釋讀,解析了這些文化符號深層次的象征意義,并評價了它們的歷史和現(xiàn)實作用。
作者把學術思想的嚴謹性和大眾媒體的靈活簡約特征結合在一起,文風熱烈浪漫而又繁復多變,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文化符號學和解構性的批判風格,為我們理解中國當代文化提供了新的啟示。
作者簡介
張閎,文學博士,文化批評家,同濟大學文化批評研究所教授兼所長。主要研究領域為文化哲學與文化批評,倡導文本細讀和精確的意識形態(tài)符號解析,其文章以犀利的風格和詩意的表達為批評界所矚目,為新生代批評家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著作有《聲音的詩學》、《文化街壘》、《黑暗中的聲音》、《感官王國》、《烏托邦文學狂歡》、《鐘擺,或卡夫卡》等。
書籍目錄
第一輯 欲望地圖
一、時尚密碼
二、上海元素
第二輯 國家代碼
一、現(xiàn)代國家的聲音生產(chǎn)和消費
二、社會主義的身體技術與身體主權
三、中國結:新世紀的國家圖騰
四、作為國家意志和權力表征的標語
五、“造反文藝”與暴力美學
六、無用功,或勞動的神話及其終結
第三輯 世俗神話
一、陳逸飛,一個“文化理發(fā)師”的葬禮
二、欲望號街車:三十年的文化變遷
三、我就要走在老路上,或《在路上》的精神史
四、“憤青”的變遷
五、作為世俗神話的電視文化
六、“娛樂至死”的文化
七、看圖說話:圖像符號批判
第四輯 文化征候
一、血吸蟲病與政治衛(wèi)生學
二、憂郁的精神分析
三、淡藍色的藥片,或生與死
四、文化意識形態(tài)批判書
【代跋】訪談:文化精神的解剖學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插圖:但反叛的藝術家,那些被壓抑的和被剝奪的外省青年,在這里找到了革命的動力、熱情,也找到了他們自我解放的真理和同志。這正是上海城市的復雜性和豐富性之所在。正如19世紀的巴黎是波德萊爾們的樂園一樣,20世紀30年代的上海,則是左翼文人和前衛(wèi)藝術家最好的家園。復雜而又混亂的現(xiàn)代城市空間,使得這些波希米亞化的現(xiàn)代藝術家找到了他們的棲息地,也找到了他們的藝術素材。他們是上海城市的幻想和詩意的光華。與許文強式的冒險家不同,波希米亞式的藝術家并非出入于別墅、洋樓和各種交際場所的摩登人士,也不是混跡于碼頭、車站和娛樂場所的街頭流民。藝術家們的傳奇往往在一些隱秘的空間里展開??臻g,尤其是與人群棲居相關的建筑空間,是關涉上海城市文化精神的最為重要構件。在一百多年來的城市生成史中,上海的居民一直為居住空間的逼仄所困擾,城市發(fā)展同樣也嚴重受制于土地面積的局限。逼仄空間的焦慮,深深影響了城市的文化精神和市民性格。那些隨著人口膨脹而不斷被分割的窄小住宅,把上海市民性格推向了人性的極限。對空間的爭奪就變成小市民日常的功課。它培育出小市民的第一特性——爭奪。首先是對生存空間的爭奪。這種空間的極度逼仄導致了小市民的爭斗性格的形成,這是小市民性格的核心。外省人對于上海市民精打細算、寸土必爭的怪異性格感到大惑不解,那是他們沒有看到在相當長的時間里,上海人的生存狀況的殘酷現(xiàn)實。然而,也正是在這種嚴酷的生存環(huán)境下,上海人顯示出了特殊的生存智慧和藝術性。一些特殊的建筑樣式和空間設計,把這種生存智慧變成了市民精神的細微夢想。三層閣——舊上海特有的建筑。附加在石庫門住宅之上的一處小閣樓,再往上就是屋頂。中間部分尚有約一人高,人在其中勉強能直立,而隨著屋頂?shù)钠露韧鶅蛇?,只能供人躺臥。三層閣實在是建筑物的一段“闌尾”。但對于大多數(shù)老上海市民來說,這個“闌尾”建筑是他們的夢魘空間。許多人必須終生生活于其中。逼仄和壓抑,盤繞在他們的睡夢中,成為他們文化性格的一部分。它與上海灘富豪人家的公館沙龍形成對照,三層閣構成了另一社會階層的生活空間。
編輯推薦
《欲望號街車:流行文化符號批判》是明德書系?潛望鏡文叢之一。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