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遏制酷刑比較研究

出版時間:2008-12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作者:陳衛(wèi)東 主編  頁數(shù):496  
Tag標簽:無  

前言

2006-2008年,中國人民大學訴訟制度與司法改革研究中心聯(lián)合英中協(xié)會(GBCC)、英國艾寨克斯大學人權(quán)法中心(Essex Univer-sity Human Rights Center)等機構(gòu),在歐盟的資助下共同開展了中歐遏制酷刑合作項目。本書為該合作項目研究部分的最終成果。在本項目的研究過程中,先后通過歐洲訪問、互派訪問學者、調(diào)研、研討會等形式,通過中歐雙方的研究人員通力合作,真正實現(xiàn)了中歐比較研究所要求的相互銜接、互相呼應的研究目標。盡管我國在1988年就簽署了聯(lián)合國《禁止酷刑和其他殘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處罰公約》(通常簡稱《聯(lián)合國反酷刑公約》,但迄今為止,理論界與實務界對這一公約以及其他與反酷刑有關(guān)的國際文件的研究狀況并不十分樂觀,真正將反酷刑公約與中國反酷刑實踐結(jié)合起來進行研究的成果少之又少。另一方面,長期以來,我們對于酷刑的理解,從實體法著眼的較多,從程序法開展深入研究的成果并不多見,因此本項研究成果的另一個出發(fā)點是從刑事程序法的視角,結(jié)合國際公約中的相關(guān)規(guī)定,對遏制酷刑的程序機制作一梳理。

內(nèi)容概要

本書為中歐雙方專家聯(lián)合開展的中歐反酷刑比較研究的最終成果,梳理了酷刑在國際法以及國內(nèi)法上的不同概念、內(nèi)涵、性質(zhì),介紹了中外酷刑及抗制酷刑的歷史,分析了酷刑產(chǎn)生的各種根源性要素。而后從職業(yè)群體區(qū)分的視角,分別分析了警察與反酷刑、檢察官與反酷刑、法官與反酷刑及律師與反酷刑的關(guān)系,解析了中國不同的職業(yè)群體在各自所處的訴訟階段面臨的酷刑狀況及抗制酷刑的努力和完善方向。

作者簡介

陳衛(wèi)東,男,1960年7月出生于山東省蓬萊市。法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訴訟制度與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主任,中國人民大學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中歐遏制酷刑項目主持人,并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以及多項國內(nèi)外課題。著有《程序正義之路》等專著十余部,發(fā)表論文三百二十余篇。

書籍目錄

序言一  序言二  第一部分 酷刑的基本理解  第一章 酷刑的概念     第一節(jié) 理解酷刑的依據(jù)述評     第二節(jié) 酷刑的定義     第三節(jié) 酷刑與相關(guān)概念辨析     第二章 酷刑的性質(zhì)      第一節(jié) 酷刑是一種嚴重侵犯人權(quán)的行為      第二節(jié) 酷刑是一種濫用國家權(quán)力的行為      第三節(jié) 現(xiàn)代酷刑是一種犯罪     第三章 酷刑在中國和歐洲的歷史發(fā)展      第一節(jié) 酷刑在中國的歷史變遷      第二節(jié) 酷刑在歐洲的歷史發(fā)展     第四章 酷刑的根源      第一節(jié) 酷刑的經(jīng)濟根源      第二節(jié) 酷刑的政治根源      第三節(jié) 酷刑的思想文化根源     第五章 反酷刑的理論基礎(chǔ)       第一節(jié) 反酷刑的倫理基礎(chǔ)      第二節(jié) 反酷刑的哲學基礎(chǔ)      第三節(jié) 反酷刑的法學基礎(chǔ)    第二部分 歐洲反酷刑機制 第六章 反酷刑的國際法律框架      第一節(jié) 禁止酷刑的國際法律規(guī)定      第二節(jié) 禁止酷刑的含義及范圍      第三節(jié) 禁止酷刑的義務和酷刑的法律后果      第四節(jié) 酷刑及其他虐待行為的保護      第五節(jié) 應對酷刑的國際機制     第六節(jié) 酷刑國際法的應用     第七章 歐洲層面的反酷刑機制      第一節(jié) 歐洲理事會層面     第二節(jié) 歐盟層面     第八章 歐洲對酷刑的非司法性救濟    第三部分 中國的反酷刑機制 第九章 警察與反酷刑      第一節(jié) 我國偵查階段酷刑的現(xiàn)狀      第二節(jié) 酷刑現(xiàn)狀的成因分析      第三節(jié) 推進偵查階段遏制酷刑工作的對策     第十章 檢察官與反酷刑      第一節(jié) 檢察官與反酷刑概述      第二節(jié) 偵查監(jiān)督與檢察官反酷刑      第三節(jié) 審查批捕、審查起訴與檢察官反酷刑      第四節(jié)  自偵案件與檢察官反酷刑      第五節(jié) 監(jiān)所監(jiān)督與檢察官反酷刑     第十一章 法官在反酷刑中的作用 第十二章 律師與反酷刑 第十三章 對中國反酷刑機制的總結(jié)與前瞻附件一 歐洲三國反酷刑的經(jīng)驗及其啟示附件二 中國人民大學遏制酷刑項目《法制日報》專欄摘編

章節(jié)摘錄

酷刑的定義有很多版本?!掇o?!穼嵝痰慕忉屖牵骸皻埲?、暴虐、殘暴狠毒的刑罰。”《法學辭源》中“酷刑”被釋為:“各種殘酷刑罰的總稱?!薄杜=蚍纱笤~典》將“酷刑”解釋為:“16 世紀到法國大革命期間聞名于法國的刑罰。它包括殘害肢體刑,其中有割舌或穿舌,割唇或鼻,剁手或?qū)⑹钟没馃簦环菤埡χw的肉刑有烙印、鞭打、枷頸手和戴鐵圈(即用一個鐵圈套在人的脖子上并用鐵圈上的鏈子將犯人銬在墻上);以及非肉刑的酷刑,包括服役數(shù)年,關(guān)押數(shù)年,放逐,奴隸苦役和當眾認罪等?!边@些顯然是刑法層面的釋義,將酷刑界定為一種刑罰?!杜=虬倏迫珪⒄Z詞典》對酷刑作出了這樣的解釋:“1.(尤指作為懲罰或勸說方法)所造成的肉體上的劇烈疼痛;2.劇烈的肉體或精神上的痛苦。”《大英百科全書》對酷刑的解釋略有不同:“是為了懲罰、脅迫、強迫和獲取口供或情報的原因而采取的造成肉體或精神痛苦的行為。從歷史上看,政府用之對付他們的敵人并使之成為其法律體系的一部分。政術(shù)語一般更常用于政府以外的個人的行為,例如,各種罪行。造成痛苦的范圍從肉體器官到化學藥品注射,再到不僅要摧毀人的反抗而且要摧毀其人格的微妙的心理技術(shù)?!边@一釋義顯然突破了前述釋義的限制,將酷刑界定為一種行為, 且涵蓋政府和個人兩種行為主體,合法和非法兩種行為性質(zhì),大大擴展了酷刑的適用范圍?!恫既R克法律辭典》對酷刑做出了這樣的定義,“為了施以懲罰、獲取口供或信息,或為了施虐的快樂,而給人的身體或心理造成劇烈痛苦,在舊的刑法里,在司法準許和監(jiān)督下,與對人的調(diào)查或?qū)彶橄嗦?lián)系,通過采取拉肢刑架、刑車或其他器械,對個人施加暴力的肉體痛苦,作為逼取供認或迫使其揭發(fā)同謀的方法。”這個定義將施行酷刑的目的擴及至施虐的快樂。

編輯推薦

《中歐遏制酷刑比較研究》:中歐遏制酷刑項目叢書。中國人民大學、英國艾塞克斯大學、德國弗萊堡馬普研究所和由英中協(xié)會協(xié)調(diào)管理的非政府機構(gòu)倫敦瑞慈人權(quán)中心之間的通力合作是的這次研究達到了頂峰,此次研究將國際法、刑法及犯罪學領(lǐng)域的專業(yè)知識和經(jīng)驗同中國的刑事訴訟程序和慣例結(jié)合在了一起。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中歐遏制酷刑比較研究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封面看著還可以,但是里面的紙張實在是很薄,白色的紙張還比較扎眼,像盜版啊有木有!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