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1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作者:查托帕答雅 頁數(shù):196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國外經(jīng)典教材·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編譯器設計》是作者多年來在編譯器領域中鉆研、教學的成果,并以在該學科領域與學生的交流以及他們的反饋和研究作為依據(jù)?!秶饨?jīng)典教材·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編譯器設計》全面介紹了編譯器設計中的原理和技術,闡述了編譯領域中的難點,并詳細描述了編譯器設計的各個階段?! ∫驗榫幾g器的設計過程是將自動機理論、數(shù)據(jù)結構、算法、計算機體系結構和操作系統(tǒng)等領域知識進行綜合韻過程,所以編譯器設計者必須要有較好的計算機科學理論的背景?!秶饨?jīng)典教材·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編譯器設計》詳細描述了各種類型的解柝器,從最簡單的遞歸下降和LR解析器到復雜的LR、規(guī)范LR和LALR解析器,尤其強調(diào)了LR解析器。
作者簡介
Santanu Chattopabhayay擁有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專業(yè)博士學位,目前是IEEE(USA)會員,IIT Kharagpur工學院的電子和電子通信工程系的副教授,曾擔任過Guwahati學院的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的副教授。
書籍目錄
第1章 引言1.1 編譯器的定義1.2 編譯器應用1.3 編譯器的各個階段1.4 編譯器設計的難點1.5 編譯過程——示例1.6 小結練習第2章 詞法分析2.1 詞法分析器的任務2.2 記號的規(guī)范2.3 記號識別2.3.1 不確定的有限自動機2.3.2 確定的有限自動機2.3.3 NFA到DFA的轉換2.4 NFA的正則表達式2.5 詞法分析的工具——Lex2.6 小結練習第3章 語法分析3.1 解析器的功能3.2 錯誤處理3.3 文法3.3.1 符號約定3.3.2 推導3.3.3 二義性3.3.4 左遞歸3.4 自上而下的分析3.4.1 遞歸下降分析3.4.2 遞歸的預測分析3.4.3 非遞歸的預測分析——LL(k)分析3.5 自下而上的分析3.5.1 算符優(yōu)先的分析3.5.2 建立優(yōu)先關系3.5.3 錯誤恢復3.6 LR分析3.6.1 LR分析方法3.6.2 LR分析算法3.6.3 構造LR分析表3.6.4 處理LR分析的二義性3.6.5 LR分析中的錯誤恢復3.7 LALR解析器的生成器——yacc3.8 語法制導翻譯3.9 小結練習第4章 類型檢查4.1 靜態(tài)和動態(tài)檢查的比較……第5章 符號表第6章 運行時環(huán)境管理第7章 中間代碼生成第8章 目標代碼生成第9章 代碼優(yōu)化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引言 編譯器已成為現(xiàn)代計算機系統(tǒng)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們負責將用戶的計算需求轉變成一段程序,從而讓底層機器理解。因此,這些工具可以作為兩種不同領域的實體——人類和計算機之間的接口。該轉換的實際過程其實很復雜,其理論基礎是自動機理論講座中經(jīng)常涉及到的語言的正式定義和識別程序。這為我們能在編譯器設計的各個階段設計出不同類型的自動化工具提供了堅實的基礎。這些工具將在后面章節(jié)詳細介紹。另一方面,隨著計算機體系結構的發(fā)展,內(nèi)存管理和新的操作系統(tǒng)為編譯器的設計者生成優(yōu)化的代碼提供了大量的選擇。在該方向的持續(xù)研究和努力反映了該現(xiàn)狀。編譯器設計課程主要用于解決所有這些問題,從理論基礎到自動化工具的體系結構。本章將介紹編譯工作及其應用領域、編譯器的各個階段以及編譯器設計者需要處理的難點。最后以一個示例來演示這一過程。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