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4 出版社: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 作者:趙志強
內容概要
本書是學術研究論文,內容為:各種細胞融合技術的發(fā)展,細胞電融合過程理論建模和分析,細胞雜交生物芯片等。
作者簡介
趙志強,男,33歲,重慶大學生物醫(yī)學工程博士,重慶醫(yī)科大學臨床醫(yī)學博士后,副教授,碩士生導師,重慶郵電大學標準化及知識產權研究所所長,重慶郵電大學網絡化控制與智能儀器儀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要成員,中國生物醫(yī)學工程學會會員、重慶超聲工程學會理事、IEEE/EMBS倶樂部成員。具有從事大型課題開發(fā)與研究的豐富經驗,作為主研或項目負責人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項目批準號:30300326)、重慶市科委的重點攻關項目、重慶市科委和教委的基金項目。國內外發(fā)表論文十八篇,2007年獲得一項國家發(fā)明專利,申請國家發(fā)明專利兩項,專著一部(第一),參編著作兩部,并獲得2007年度重慶市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第五),國家留學基金委面上人才資助項目(編號:2009850085)
書籍目錄
1.1 細胞雜交的概念
1.2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
1.3 細胞雜交的研究意義
2 細胞雜交技術
2.1 細胞雜交生物誘導法
2.2 細胞雜交化學誘導技術
2.3 細胞雜交電場誘導法
2.4 細胞雜交激光誘導法
2.5 空間細胞雜交技術
2.6 基于微機電系統(tǒng)的細胞雜交技術
2.7 對目前細胞雜交技術的綜合分析
3 關于細胞電雜交技術中細胞排隊方法的研究
3.1 細胞雜交過程的分析
3.1.1 細胞相互接觸(細胞排對)
3.1.2 細胞膜穿孔
3.1.3 質膜連接
3.1.4 問題的提出
3.2 基于微小室陣列的細胞電雜交方法
3.2.1 微小室陣列細胞雜交芯片的設計
3.2.2 微小室陣列細胞雜交方案的微流路和微壓力控制子系統(tǒng)的設計
3.2.3 微小室陣列細胞雜交芯片的設計方案的綜合評價
3.3 基于微電極陣列的細胞電雜交方法
3.3.1 微電極陣列中懸浮細胞的電場效應
3.3.2 微電極陣列擬采用的電場效應
4 懸浮細胞在微電極中的理論模型
4.1 構建CHBC內懸浮液細胞的電學模型
4.1.1 CHBC內懸浮液細胞的電學基本模型
4.1.2 CHBC內懸浮液細胞的電偶極子模型
4.2 CHBC細胞懸浮液中細胞的介電模型
4.2.1 CHBC內復介電系數(shù)和復電導率的定義及表達式推導
4.2.2 CHBC細胞懸浮液中細胞的介電特性
4.2.3 CHBC細胞懸浮液中細胞介電特性的德拜(Debye)表示
4.3 CHBC內細胞懸浮液的細胞電介質電泳效應模型
4.3.1 CHBC內單細胞電介質電泳效應模型
4.3.2 CHBC內多細胞電介質電泳效應模型
4.3.3 CHBC內細胞懸浮液的電介質電泳頻譜分析
5 關于細胞雜交生物芯片的研究
5.1 引言
5.2 微電極的設計原理
5.3 三維微電極陣列細胞雜交生物芯片
5.3.1 三維微電極陣列細胞雜交生物芯片設計及加工
5.3.2 系統(tǒng)構建
5.3.3 三維微電極陣列細胞雜交生物芯片的加工難度
5.4 二維微電極陣列細胞雜交生物芯片
5.4.1 芯片的結構設計概述
5.4.2 芯片結構設計的技術細節(jié)
5.4.3 細胞雜交生物芯片結構設計的具體實施方式
6 細胞雜交生物芯片的實現(xiàn)
6.1 基于CONVENTOR WARE的細胞雜交生物芯片設計
6.1.1 細胞雜交生物芯片的版圖設計
6.1.2 CHBC的三維建模及電荷電場仿真
6.2 基于MEMS的細胞雜交生物芯片的微加工制造
6.2.1 芯片SOI材料選擇的分析與制備
6.2.2 基于SOI材料的芯片體微加工
6.2.3 出片
6.2.4 引線及封裝
6.3 CHBC中微電極電場強度理論研究
結 束 語
參 考 文 獻
專業(yè)名詞中英對照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基于MEMS技術的細胞雜交生物芯片的設計與實現(xiàn) PDF格式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