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10 出版社:南京大學出版社 作者:石計生 頁數(shù):170
Tag標簽:無
前言
出版這本書的約其實和群學出版有限公司簽得很早,推算一下,應是2003年寫完《藝術與社會:閱讀班雅明的美學啟迪》后半年,但此計劃卻因為忙了別的事,就擱置乃至于完全忘記了。其間,我除了日常教學研究之外,時常追索一個困惑自己已久的問題,用學術的語言來說,是“主體性”(subjectivity),用白話文說,是“我能以何種方式說出我血液里流動的精神”。過去,特別是寫三民版的《社會學理論》時以為,能以批判“西方霸權”的角度萃取出看似黃皮膚意涵的東西,但昨夜的一個夢卻又示警地把我?guī)Щ亓魧W時代的芝加哥,想起泰倫斯·史都華的悲劇?! √﹤愃埂な范既A是一位尋常的美國黑人知識分子,也是我的博士班要好同學。剛到芝加哥的前兩年,我們時常一起讀書、吃飯和閑聊。他父親是美國州立北卡羅萊納大學(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Charlotte)的教授,受過良好的家庭教育,品學兼優(yōu),待人謙恭有禮,見面就微微頷首說,“How are you doing,Stone?”
內(nèi)容概要
本書是在后現(xiàn)代的社會轉(zhuǎn)變中,從本雅明的思想遺產(chǎn)與其后的配置發(fā)展受到啟迪,所寫成的有關藝術與社會方面的思考與評論。作者以比較研究的態(tài)度,通過與班雅明(即本雅明)精神的對話辯證,借關照美學理論和城市的藝術表現(xiàn),以詩文學的筆法,自由出入東西方作品解讀,內(nèi)容觸及現(xiàn)代詩、小說、造型、攝影和電影諸美學形式,并以動中之靜的當代閑逛者角度切入觀察,裸露城市空間文化的跨界變化。
作者簡介
石計生,詩人(筆名奎澤石頭),社會學學者。美國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社會學博士,現(xiàn)任臺灣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臺灣美學策進會會長,臺北紫藤廬常任美學講座詩人。目前出版各類文學藝術書籍及社會學研究專著十余部,包括:詩集《在芝加哥微光中》(書林,1999)、《海底里開滿了花》(唐山,2001)、《時光飛逝》(唐山,2003)、《完整的他者》(唐山,2006),散文集《成為抒情的理由》(寶瓶,2005)、《就在木棉花開時:公館/溫羅汀的那個年代》(聯(lián)經(jīng),2006),以及美學評論集《藝術與社會閱讀班雅明的美學啟迪》(左岸文化,2003)等。
書籍目錄
自序:說出你血液里流動的精神輯一 尋找后本雅明精神 動中之靜:論本雅明“閑逛者”的城市意象閱讀轉(zhuǎn)變輯二 重讀盧卡奇的靈魂與美學 離岸之路:青年時期的靈魂與形式 時代傾斜:在現(xiàn)實的邊緣感受小說理論 可能使命:從此超拔遇見一種寫實主義 死后紀念:本雅明與你我的若干種心輯三 城市中的諸藝術表現(xiàn) 拉岡/跋:分裂自我的鏡像——評拉岡跋的偽裝裝置藝術 波德萊爾的練劍術:巴黎城漫步與現(xiàn)代詩創(chuàng)作 禁忌的游戲:后悲情城市中的“天邊一朵云” 挽歌中微明的氛圍:偶遇一張澎湖天人菊照片 臺北、上海、北京:建筑作為一種奇觀東方主義輯四 圓現(xiàn)象閱讀的實踐 建構“圓現(xiàn)象閱讀” 三島由紀夫的輪回美學:小說《豐饒之海》四部曲論 死亡與永恒的辯證:從《人間系列——三軍》談朱銘雕刻的創(chuàng)精神性后記:寫實的夢
章節(jié)摘錄
有一天,他漫步走在芝 而臺北盆地起伏的山巒與天際線,就這樣一點一滴地消失在幾何形體的建筑秩序中。自然與人造的倒置同時腳注了奇觀社會:“奇觀在其一般性中是生活的具體倒置,而且其本身就是無生命之物的一種自主運動”(Debord,1994)。建筑體作為一種無生命之物,其自主運動是以資本積累為本質(zhì)的現(xiàn)代人消費意識侵蝕行為,并且隱藏著階級與西方優(yōu)越性的意識形態(tài)。 6、其次,“建筑東方主義”的標準化也可以滲入感性的成分,科比西耶在分析La Roche住宅內(nèi)部時提到建筑的感性原則:自由與不規(guī)則的表現(xiàn);浪漫之如19世紀浪漫時期建筑表現(xiàn)的肖像畫(picturesque)式具體手法:曲線,以自然的曲線的自己交會處是節(jié)點(nodes),從而產(chǎn)生詩意反應,宛若巴洛克的膨脹而使墻面彎曲,觸目所見的斜坡產(chǎn)生令人驚喜的重迭空間。這些都是人造的空間美感,讓建筑是一種可視化的辯證過程。經(jīng)由點、線、面與光影交織而成的造型,是站立起來行走的詩篇。在駐足與移動之間,透過視覺的詮釋與感受,使得外在的物質(zhì)介質(zhì)構成,與我們的內(nèi)在心靈相互映照。一種流動的重迭。無所不在的阻抗。無所不在的穿透。漲大??s小。在眼簾完整。對于這樣的建筑文本的理解看來一目了然,是于幾何學的震驚行走經(jīng)驗中感受都市的奇觀,但是當我們進入其內(nèi)在與場域,時常會覺得陷入一條隱蔽的深淵,在暈眩奪目的商品世界中找不到停止購買消費的出口。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