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7 出版社:南京大學出版社 作者:胡建華,海濱 著 頁數:296
Tag標簽:無
前言
隨著計算機應用的普及和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fā)展,人類社會已步人信息時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水平、應用水平和教育水平已經成為衡量社會進步程度的重要標志。計算機的基礎教育已納入高等學校的重要基礎課程,并確立了計算機基礎教學在面向2l世紀的人才培養(yǎng)中的重要地位和基本目標。針對信息化社會中計算機應用領域的不斷擴大和高等學校學生計算機知識的起點不斷提高等特點,教育部高等學校計算機教學指導委員會發(fā)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計算機基礎教學的幾點意見》的計算機基礎教育白皮書(簡稱白皮書)。我們根據這個指導文件,組織了一批從事計算機基礎教學一線工作的教師,編寫了《大學計算機信息技術基礎》一書?! 慕虒W規(guī)律上看,一門課程的教學必須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大綱以及教材建設等多方面考慮和安排。本教材的編寫就是從這一情況出發(fā),根據本類課程的教學規(guī)律,結合我們的教學經驗,合理組織相關內容,保證教學中的需要,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適應當前信息技術發(fā)展的水平。本書在編寫過程中,認真分析了當前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主流,明確了對于非計算機專業(yè)的學生來說,什么是必須掌握的,什么是只要了解的問題。對那些盡管目前很流行,但很快就會被新技術所代替的內容基本上不出現在書中?! ∵m應課程教學的需要。本書注重本類課程的教學需要,既方便教師組織教學,又方便學生在課外的自主學習。教師可根據學時和學生掌握計算機知識的水平合理選擇全部或部分內容進行課堂講解,部分內容可布置學生自行學習,充分體現了書中內容的基礎性與系統(tǒng)性?! ∵m應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原則。本書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既有關于信息技術、計算機技術方面的理論介紹,也有具體計算機方面的實用技術?! ∵m應廣度與深度合理兼顧的原則。作為一本信息技術入門級基礎教材,本書內容分布較廣,牽涉到計算機科學、信息技術等方方面面。本書結合課程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合理處理每部分內容的廣度和深度?! ⒓颖緯帉懙娜藛T有海濱、潘蕾、胡建華、關媛、武小川、廖俊和楊帆等人,其中胡建華、海濱擔任主編。由于作者水平有限,加之時間倉促,疏漏之處在所難免,敬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內容概要
《大學計算機信息技術基礎》是為“計算機應用基礎”或類似課程專門編寫的教材。全書共分為11章,主要包括計算機與信息社會、計算機組成原理、計算機軟件系統(tǒng)、Windows操作系統(tǒng)、文字處理軟件word、表格處理軟件Excel、電子演示文稿軟件PowerPoint、計算機網絡與因特網、數字媒體及應用、信息系統(tǒng)與數據庫技術、信息系統(tǒng)安全與管理等內容。 《大學計算機信息技術基礎》內容通俗易懂,圖文并茂,既可以作為各類高等院校計算機與非計算機專業(yè)計算機基礎課程教材,也可作為相關讀者學習計算機技術與了解信息技術的自學參考書。
書籍目錄
第1章 計算機與信息社會1.1 計算機的發(fā)展與應用1.1.1 計算機的發(fā)展1.1.2 計算機的應用1.1.3 計算機的分類1.2 信息與信息科學1.2.1 信息的基本概念1.2.2 信息的功能1.2.3 信息的處理1.3 信息技術簡介1.3.1 信息技術1.3.2 微電子技術簡介1.3.3 通信技術簡介1.4 信息社會1.4.1 信息技術應用1.4.2 信息系統(tǒng)1.4.3 信息產業(yè)復習思考題第2章 計算機組成原理2.1 計算機中數值信息的表示2.1.1 數制2.1.2 常用數制及其轉換方法2.1.3 計算機中數值信息的表示2.2 計算機系統(tǒng)的硬件組成2.2.1 計算機系統(tǒng)的邏輯結構2.2.2 計算機系統(tǒng)的物理組成2.3 中央處理器及其工作原理2.3.1 指令系統(tǒng)2.3.2 中央處理器的工作原理2.3.3 微處理器的發(fā)展2.4 存儲設備2.4.1 內存儲器2.4.2 外存儲器2.5 輸入輸出設備2.5.1 常用輸入設備2.5.2 常用輸出設備2.6 計算機的選配與正確使用2.6.1 常用部件選擇2.6.2 使用計算機的注意事項復習思考題第3章 計算機軟件系統(tǒng)3.1 軟件的定義與分類3.1.1 計算機軟件的定義3.1.2 計算機軟件的分類3.2 操作系統(tǒng)3.2.1 操作系統(tǒng)的概念3.2.2 操作系統(tǒng)的特征與功能3.2.3 操作系統(tǒng)的類型3.2.4 常用微機操作系統(tǒng)簡介3.3 程序設計語言3.3.1 程序設計語言的發(fā)展3.3.2 機器語言3.3.3 匯編語言3.3.4 高級語言3.3.5 語言處理程序3.4 軟件開發(fā)與軟件工程3.4.1 軟件危機與軟件工程3.4.2 軟件生命周期3.4.3 軟件開發(fā)工具與軟件開發(fā)環(huán)境復習思考題第4章 Windows操作系統(tǒng)4.1 Windows操作系統(tǒng)概述4.2 Windows基本操作4.2.1 Windows操作系統(tǒng)的常用術語4.2.2 Windows啟動與退出4.2.3 任務欄的管理4.2.4 使用“開始”按鈕4.2.5 窗口管理4.2.6 文字輸入4.3 Windows文件系統(tǒng)4.3.1 文件和文件夾的基本概念4.3.2 “我的電腦”和資源管理器4.3.3 文件和文件夾的操作44Windows中軟件的安裝、卸載與運4.4.1 安裝應用程序4.4.2 卸載應用程序4.4.3 啟動應用程序4.4.4 關閉應用程序4.5 Windows控制面板的使用4.5.1 設置“顯示”屬性4.5.2 區(qū)域和語言選項4.5.3 設置日期和時間4.6 Windows實用程序介紹復習思考題第5章 文字處理軟件Word5.1 辦公軟件與MierosoftOffice概述5.2 MierosoftWord介紹5.2.1 啟動Word5.2.2 Word2003窗口介紹5.2.3 文檔視圖5.3 文本編輯5.3.1 創(chuàng)建和打開文檔5.3.2 文本輸入與編輯5.3.3 保存文檔5.4 基本排版5.4.1 字體格式排版5.4.2 段落格式排版5.4.3 頁面格式排版5.4.4 其他常用格式排版5.5 圖文格式排版5.5.1 文本框5.5.2 插入圖片與圖形5.5.3 繪制表格5.5.4 公式、藝術字體復習思考題第6章 表格處理軟件EXCel6.1 EXeel簡介6.1.1 運行和退出Excel6.1.2 Excel2003的窗口介紹6.1.3 工作簿、工作表和單元格6.2 創(chuàng)建和編輯工作表6.2.1 數據輸入6.2.2 單元格的基本操作6.3 公式和函數6.3.1 使用公式6.3.2 使用函數6.3.3 單元格引用及公式的復制與填充6.4 圖表6.4.1 創(chuàng)建圖表6.4.2 編輯圖表6.5 數據管理和分析6.5.1 創(chuàng)建數據清單6.5.2 數據排序6.5.3 數據篩選6.5.4 分類匯總報表6.5.5 數據透視圖表6.6 格式化工作表與工作簿管理6.6.1 單元格格式6.6.2 工作簿的創(chuàng)建與保存6.6.3 工作表的管理復習思考題第7章 電子演示文稿軟件PowerPoint7.1 概述7.1.1 PowerPoint簡介7.1.2 啟動與界面7.2 電子演示文稿的設計7.2.1 演示文稿的模板和版式7.2.2 文字輸入和排版7.2.3 多媒體對象的插入與設置7.2.4 動畫效果7.2.5 演示文稿其他常用操作7.3 演示文稿的放映復習思考題第8章 計算機網絡與因特網8.1 計算機網絡與通信基礎8.1.1 計算機網絡概述8.1.2 計算機網絡協議與體系結構8.2 局域網與廣域網8.2.1 局域網概述8.2.2 局域網的類型8.2.3 網絡的互聯與廣域網8.3 Intemet基礎8.3.1 Intemet概述8.3.2 Intemet標識技術8.3.3 Intemet接人技術8.4 Intemet的應用8.4.1 網頁瀏覽服務8.4.2 電子郵件服務8.4.3 文件傳輸服務8.4.4 其他Intemet應用復習思考題第9章 數字媒體及應用9.1 文本及文本處理9.1.1 字符編碼9.1.2 文本輸入和輸出9.1.3 文本的分類與表示9.2 數字聲音及應用9.2.1 聲音信號的數字化9.2.2 數字聲音的常見格式9.2.3 常用音頻處理軟件9.2.4 計算機合成聲音9.3 圖像與圖形9.3.1 圖像的數字化9.3.2 圖像的屬性與常見格式9.3.3 數字圖像的編輯與處理9.3.4 常用圖像編輯軟件Photoshop9.3.5 計算機圖形9.4 視頻技術及應用9.4.1 視頻的相關概念9.4.2 視頻文件的常見格式9.4.3 視頻的編輯與處理9.4.4 計算機動畫(合成視頻)9.5 多媒體技術9.5.1 多媒體技術相關概念9.5.2 多媒體技術的發(fā)展9.5.3 數據壓縮技術9.5.4 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復習思考題第10章 信息系統(tǒng)與數據庫技術10.1 計算機信息系統(tǒng)10.1.1 計算機信息系統(tǒng)定義10.1.2 計算機信息系統(tǒng)的類型10.1 13信息系統(tǒng)的結構與技術特點10.2 數據庫技術10.2.1 數據庫基本概念10.2.2 數據庫系統(tǒng)體系結構10.2.3 關系數據庫10.2.4 數據庫設計的基本步驟10.3 Access數據庫系統(tǒng)的介紹10.3.1 Access用戶環(huán)境10.3.2 Access數據庫中的幾個基本概念10.3.3 數據庫的創(chuàng)建10.3.4 表中記錄的操作10.3.5 數據庫數據的查詢10.4 信息系統(tǒng)構建與應用10.4.1 信息系統(tǒng)開發(fā)概述10.4.2 信息系統(tǒng)開發(fā)過程復習思考題第11章 信息系統(tǒng)安全與管理11.1 信息系統(tǒng)安全概述11.1.1 信息安全基本概念11.1.2 信息安全分類11.1.3 安全可靠性等級11.1.4 信息系統(tǒng)安全保護措施分類及其相互關系11.1.5 信息安全的發(fā)展11.2 信息安全技術簡介11.2.1 信息安全技術概述11.2.2 加密技術11.2.3 私鑰與公鑰11.2.4 認證技術11.2.5 防火墻技術11.2.6 鑒別技術11.3 計算機病毒及其防范11.3.1 計算機病毒的發(fā)展趨勢11.3.2 計算機病毒分類與特點11.3.3 計算機病毒的防治11.4 安全威脅與防護措施11.4.1 計算機犯罪11.4.2 黑客手段及其防范11.5 計算機信息系統(tǒng)安全法規(guī)和行為規(guī)范11.5.1 用戶的行為規(guī)范11.5.2 計算機信息系統(tǒng)安全法規(guī)復習思考題
章節(jié)摘錄
第1章 計算機與信息社會 1.2 信息與信息科學 人類越來越多地接觸和使用信息,信息是人類一切生存活動和自然存在所傳達出來的信號和消息。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人們對信息的開發(fā)利用不斷深入,信息量驟增,信息間的關聯也日益復雜,因此對信息的處理就顯得越來越重要,而對大容量信息進行高速處理的計算機的出現,使得信息的有效處理成為可能。研究信息有效獲取、傳遞、處理和再生信息的信息技術也就成為了,一門信息科學?! ∧壳皩π畔⒌难芯恳呀浶纬梢婚T專門的、跨多學科的科學,即信息科學。信息科學以數學家香農(譯音)創(chuàng)立的信息論為理論基礎,研究機器、生物和人類如何獲取、存儲、變換、處理、傳遞和控制各種信息;設計、制造出各種智能化的信息處理機器和設備,從而把人類從繁瑣的腦力勞動中解放出來?! U展人類的信息器官功能,提高人類對信息的接收和處理的能力,實質上就是擴展和增強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這既是信息科學的出發(fā)點,也是其最終歸宿。 ……
編輯推薦
面對當前教學規(guī)劃的新形勢,為了繼續(xù)深化課程與教學改革,更深入地解決課改與教改中的重點與難點問題,為中國高等教育的發(fā)展提供精工細做的食糧,我們不僅提供優(yōu)秀的紙質主教材,還提供電子教案、教學大綱、實驗錄像、視頻演示、網絡課程等教學配套資源,形成紙質出版物、電子音像與網絡出版物等有機結合的立體教學解決方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