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3 出版社:浙江大學出版社 作者:黃學規(guī) 頁數(shù):306
前言
學規(guī)教授,是我在愛與美的追求中的摯友、好友、諍友,我們彼此相識、相交、相敬。多年來,我們?yōu)榱巳祟惖蔫T魂育才系統(tǒng)工程竭誠盡智,嘔心瀝血,在相互學習、相互砥礪、相互切磋中,各自為社會奉獻了一批著作。學規(guī)教授的青年教育三部曲,《挫折與人生》、《人格與人生》、《審美與人生》是他心血的結晶,其中有愛、有美、有詩、有藝,在青年中,在教育工作者中,已經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堪稱新時期教育藝術的范例。青年大學生說:“學規(guī)教授的書,對我們來說是渴求已久的?!睂W規(guī)教授首創(chuàng)的心育、德育、美育“三育一體化”教育,不僅對有效進行青年品德教育,而且對有效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都是一個突出的貢獻。近日,他的新作《心理修養(yǎng)導論》即將出版,我為他,也為80后、90后的大學生及廣大青年感到高興。他在教學、科研的百忙之中,邊實踐,邊總結,及時地寫出這本適應新時代需要的著作,可以說應運而生。前些時一些大學生稱我為奔騰5,一些高中生稱我為F5,我認為這兩種與時俱進的贊譽之詞,用在學規(guī)教授身上,都是恰如其分的。青年教育屬未來的超前科學,是關乎明日,關乎人類未來的一門大學問,遺憾的是過去一些關于青年教育的書,往往是用過去的觀點去培育未來的人。青年人講:“有些書都是過去完成時,不是現(xiàn)在進行時,不是未來時,我們需要前瞻性的書。”學規(guī)教授這部新作,無論和青年談學習、事業(yè)、理想,還是談愛情、婚姻、家庭,都具有預見性、超前性,而且有前導性,所以我認為這本書必將受到廣大青年的歡迎。學規(guī)教授請我為他的書寫序,我想談談近日一些想法:去年10月25日,是我生日,我的學生們齊聚北京大學百年大講堂,請我講話,到會約3000人,我十分激動。我在講話時,猛然想到研究青年教育問題必須把此項偉大的工程置于漫長的歷史長河之中進行思考。過去人們常說人類歷史500年出一批圣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shù)百年”。2500年前中國出現(xiàn)了老子、孔子,尼泊爾出現(xiàn)了釋迦牟尼,希臘出現(xiàn)了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又比如500年前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出現(xiàn)了達·芬奇、米開朗琪羅等。近一百多年出現(xiàn)了馬克思、恩格斯、毛澤東、鄧小平……他們,無疑是在時代變革中的先知圣哲,都是時代的思考者,都為青年及后人起到了引路作用。一次我向季羨林恩師請教,老人家談到風水輪流轉,30年河東,30年河西。
內容概要
筆者從1999年至2003年陸續(xù)出版了《挫折與人生》、《人格與人生》、《審美與人生》人生心理修養(yǎng)三部曲之后,著名教育家李燕杰教授說:“黃學規(guī)教授從事高等教育三十多年,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他創(chuàng)造性地把心育、德育、美育三者有機地結合起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十分佩服黃學規(guī)教授的膽識,他既研究《挫折與人生》,又研究《人格與人生》,今天又在研究《審美與人生》,他這三部曲,堪稱是步步高,是一部教育史詩,是一種關于人生教育的遞進?!? 作者在高等學校從事教學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三育一體化”的素質教育體系。心理素質是人類一切活動的精神基礎;健全人格的塑造是人得以成長的核心因素;審美的人生把現(xiàn)實的人生升華為藝術的人生、真善美和諧統(tǒng)一的人生。所以,我認為心理教育是“三育一體化”教育的基礎,人格教育是“三育一體化”教育的核心,審美教育是“三育一體化”教育的升華。心理教育、人格教育、審美教育,從內容上來說是相互聯(lián)系的,從層次上來說是逐步遞進的。
作者簡介
黃學規(guī),1940年生。浙江省高等學校教學名師、全國師德先進個人、全國中華教育藝術研究會最高獎“鑄魂金杯獎”獲得者?,F(xiàn)任浙江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美學學會美育研究會會員、浙江財經學院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所所長、浙江財經學院人文學院教授。代表作有《挫折與人生》、《人格與人生》、《審美與人生》心理修養(yǎng)三部曲。在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領域把心理教育、人格教育、審美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首創(chuàng)“三育一體化”教育模式,在社會上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書籍目錄
第一章 心理學與人生的危機 第一節(jié) 心理學——一切教育的科學基礎 第二節(jié) 人類最嚴重的災難:心理危機 第三節(jié) 史羅里·布洛尼克博士談人生的危機第二章 人生挫折的普遍性與鈍感力 第一節(jié) 人人在摸索中都要走一段黑暗的路 第二節(jié) 勇于從苦難之中走出來 第三節(jié) 渡邊淳一博士談人生鈍感力第三章 大學生的常見挫折與挫折效應 第一節(jié) 大學階段是挫折頻繁發(fā)生的時期 第二節(jié) 大學生常見的心理挫折 第三節(jié) 情緒性反應的主要表現(xiàn)第四章 挫折的歸因、防衛(wèi)與超越 第一節(jié) 正確歸因是戰(zhàn)勝挫折的基礎 第二節(jié) 挫折的心理防衛(wèi)機制 第三節(jié) 戰(zhàn)勝挫折的四大關鍵第五章 人格塑造及其對人生發(fā)展的意義 第一節(jié) 教育在本質上是人格的教育 第二節(jié) 奧爾波特、馬斯洛、羅杰斯的人格理論 第三節(jié) 完善人格是人生發(fā)展的需要 第四節(jié) 人格在應對挫折和磨難中的作用第六章 人生是在交往中度過的 第一節(jié) 人與人要彼此熱愛 第二節(jié) 現(xiàn)代社會要求人們善于溝通和合作 第三節(jié) 人際交往中的心理效應 第四節(jié) 人際吸引的一般性因素 第五節(jié) 人際吸引的根本性因素 第六節(jié) 關于人際交往中美的形象第七章 愛情是靈與肉的統(tǒng)一 第一節(jié) 愛情是大學生的熱門話題 第二節(jié) 大學生戀愛現(xiàn)象的特點 第三節(jié) 戀愛的正面影響或負面影響 第四節(jié) 愛情是一位偉大的人生導師 第五節(jié) 面對失戀的理智美 第六節(jié) 別讓愛情的火焰任意燃燒 第七節(jié) 關于“性解放” 第八節(jié) 中國人擇偶標準的變化 第九節(jié) 愛情是一種美的精神現(xiàn)象第八章 生命的磁針永遠指向幸福 第一節(jié) 幸福是人生的終極渴望 第二節(jié) 關于財富與幸福有何種關聯(lián)的探討 第三節(jié) 財富最大化與幸福最大化 第四節(jié) 德謨克利特與蘇格拉底的幸福觀 第五節(jié) 21世紀:美國富豪引領樂善好施 第六節(jié) 幸福是一種境界 第七節(jié) 提高幸福感的五種因素第九章 真善美的統(tǒng)一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第一節(jié) 審美是一種精神需要 第二節(jié) 審美教育對大學生成長的意義 第三節(jié) 論人的美 第四節(jié) 現(xiàn)實是美丑雜陳的世界 第五節(jié) 大愛孕育大美主要參考文獻附錄 心育、德育、美育“三育一體化”教育方法述評 “三育一體化”教育是提高德育實效性的教學創(chuàng)新 “三育一體化”教育對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意義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心理學與人生的危機第一節(jié) 心理學——一切教育的科學基礎人作為一個自然界的實體,是經過長期的發(fā)展演化而形成的,而作為社會的人從出生、成長、成熟、衰老,既按照一定的自然規(guī)律發(fā)展著,又受人類的社會歷史條件制約。在自然的和社會的環(huán)境交互作用下,個人表現(xiàn)了各種各樣的行為和心理活動。古希臘的哲人提出:認識你自己!我們了解人類自己的目的只有一個:提高人類素質和生活質量。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我們可以利用的有效途徑是:掌握了解人類的工具——心理學?!靶睦韺W”一詞出自古希臘語“psyche”和“l(fā)ogos”。“psyche”,意思是思維、靈魂或精神,“l(fā)ogos”,意思是認識或研究,人們把這兩個詞合起來就成了“psychology”。這個心理學的定義——研究靈魂的科學——一直沿襲到l9世紀晚期。19世紀末,心理學才獲得了新的含義和新的形態(tài)。1879年,德國心理學家馮特在萊比錫大學最早設立心理實驗室,從事心理學的研究,一般公認這是真正的科學心理學的開始。嶄新的心理學效法已有的科學,特別是物理學來鑄造自己,采取了嚴格的觀察和實驗的研究方法。這樣,一門新的現(xiàn)代心理學就建立起來了。心理學成為一門真正的科學只有100多年的歷史。心理學是研究人的行為、心理現(xiàn)象及其過程的科學,是一項致力于造福人類的事業(yè)。人類為什么要研究自己的行為?無論是哪一門科學,從它的研究目的看,大致都可以分為純理論與實際應用兩個方向。純理論科學的研究,通常根據兩種基本假設:其一,宇宙間事物的變化是有秩序有規(guī)律的;其二,其秩序與規(guī)律的背后存在著某些原理原則。心理學家們采用了同樣的觀念。他們認為個體行為的變化也是有原理原則可循的,因而他們借用了一般科學的方法,搜集資料,發(fā)現(xiàn)事實,以期在復雜的行為變化中獲得原理原則,從而建立系統(tǒng)的行為理論。實際應用上的目的,指的是運用心理學的知識解決有關行為上的問題。這種嘗試,在古代的教育中早已開始。教育的主要目的乃在于有計劃地改變學生的行為。因而對什么樣的人施以什么樣的教育,用什么方法教什么教材,何時何地用何種方法練習最為有效等問題,都與學生的行為有密切的關系。所謂針對學生個別差異因材施教,早已成為教學上的基本原則,而個別差異的鑒定就必須依賴于心理學上的科學方法。因此,自從科學的心理學興起之后,心理學就成為一切教育的科學基礎。人類的行為有很多方面的問題需要心理學的知識協(xié)助解決。例如,近年來世界各地少年犯罪事件普遍增加,這顯然與行為適應有密切的關系。因此,在心理學的領域中,青年心理學、犯罪心理學、心理健康學等學科已引起學者們的廣泛興趣。自從馮特在1879年創(chuàng)立了科學心理學,到現(xiàn)在為止100多年的時間內,無論理論心理學還是應用心理學都有了很大的發(fā)展。在理論心理學方面,主要的學科有:(1)生理學。生理學,是經由生理方面的實驗研究,以探求個體行為變化之原理原則的一門心理學。主要研究個體的感覺器官、神經系統(tǒng)(特別是大腦)和腺體(特別是內分泌腺)三方面的生理功能,其主要目的是探求這些生理器官或組織的功能與行為方面的知覺、情緒、動作技能、學習、思考、記憶、遺忘等的關系。(2)比較心理學。比較心理學,是以不同種屬的動物行為為題材從事比較研究的一門心理學。比較心理學的研究目的,一方面企圖了解動物本身的行為,另一方面也希望由對動物行為研究所得的結果,進而有助于研究和了解人類的行為。比較心理學家研究的主要興趣為動物的本能行為、對環(huán)境的適應與學習、藥物實驗時的效應、生理功能分析以及行為進化歷程等。(3)發(fā)展心理學。發(fā)展心理學,是以人的一生從受孕到老死的行為變化與年齡關系的一門心理學。這門學科的研究目的主要在探討遺傳、環(huán)境、成熟、學習四大變項與行為變化的關系,并進而了解人類行為發(fā)展的一般模式與個別差異的情形及原因。發(fā)展心理學的范圍甚廣,它包括兒童心理學、青年心理學、成人心理學及老年心理學。(4)學習心理學。學習心理學,是以個體在生活環(huán)境中隨情境的改變而使其行為變化為題材,從而研究其行為變化的歷程的一門心理學。學習心理學家在方法上多采用實驗法,他們的主要興趣是從學習歷程中探求不同行為的獲得、記憶、遺忘等現(xiàn)象與學習情況及學習方法等變項間的關系。(5)人格心理學。人格心理學,是以人格的構成與人格的發(fā)展為主要題材,并從而探求影響其構成與發(fā)展的各種因素的一門心理學。人格心理學家研究的主要興趣側重于了解個人在適應其環(huán)境時行為上表現(xiàn)的特征,而個人的行為特征又與其能力、動機、情緒、態(tài)度、興趣、觀念等變項有關。因此,這些變項也都是人格心理學研究的主題。(6)社會心理學。社會心理學,是研究個人在社會環(huán)境中與人交往時在行為上所有的影響的一門心理學。社會心理學家研究的主題包括團體與個人、集體行為、團體領袖、社會態(tài)度、意見、角色行為等。在應用心理學方面,主要的學科有:(1)教育心理學。教育心理學,是所有應用心理學領域內需要最大、應用最廣、對象最多的一門心理學。教育心理學家吸取了理論心理學上的行為理論與研究方法,在教育的情境中以學生的行為為對象,在各種有目的的學習條件下,希望把已有的行為理論再經由演繹歸納的過程,建立一套教學上的原理原則,進而改善教材教法,以促進學習效果。因此,教育心理學雖然一向被視為應用心理學,但事實上它必須重建其自身的教學理論,而后始能應用。教育心理學的主要內容包括學習、發(fā)展、個別差異、心理與教育測量、輔導、品德的結構與形成等。(2)咨詢心理學。咨詢心理學,是一門新興的應用心理學,其主要目的在于運用心理學理論幫助人際關系適應困難者了解自己進而自行解決問題。咨詢心理學的特征是將心理學上的有關方法與技術配合運用。目前咨詢技術應用最廣的是在教育、職業(yè)、婚姻、個人情緒等幾個方面。(3)心理健康學。心理健康學,乃是運用心理學上的知識,積極地經由教育的措施以維護人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側重于對人的心理的調節(jié)、開發(fā)、發(fā)展,以提高人們的心理健康素質和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诖朔N觀念,心理健康教育已經成為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一部分。心理健康教育的中心工作是協(xié)助個人了解自己,認識別人,養(yǎng)成正確的態(tài)度和觀念,以期與人和諧相處、愉快生活。心理健康學近年來發(fā)展較快,它包括人生心理學、挫折心理學等門類。(4)臨床心理學。臨床心理學家經常在醫(yī)院、收容所、監(jiān)獄等機構內,運用心理學上的知識與方法去幫助心理失常者了解自我以改善其生活適應。臨床心理學與精神醫(yī)學有別,精神醫(yī)學是以醫(yī)師身份,使用醫(yī)藥程序對患者予以診斷與治療,而臨床心理學則偏重對患者實施心理測驗、心理輔導與治療等。(5)工業(yè)心理學。工業(yè)心理學,乃是運用心理學上的知識與技術去解決從生產到消費整個過程中有關行為上的問題。工業(yè)心理學的主要內容包括職業(yè)分析、從業(yè)人員的挑選與訓練、工廠環(huán)境改善研究、工人情緒動機、團體中人事糾紛、市場心理調查、推銷技術、廣告宣傳等。近年來工業(yè)心理學發(fā)展迅速,又形成了管理心理學、人事心理學、消費心理學、廣告心理學等門類。(6)工程心理學。工程心理學,是從工業(yè)心理學分化出來的一門新學科。由于科學技術的進步與機械工具的高度自動化,使得原來“人”與“工具”之間的關系產生了變化。過去多年是工具適應人,而現(xiàn)在變成人適應工具。因而產生了很多人的心理與高度自動化工具不協(xié)調的現(xiàn)象。工程心理學研究的問題,主要探求如何改善人與機器之間的交互關系,諸如技能訓練、心理過程的了解、情緒緊張及疲勞因素的影響、意外事件人為因素的分析,以及機械設計時如何顧及人的因素等。 (7)法律心理學。法律心理學研究的問題原本限于法庭上證據的研判、審訊技術以及案件偵查等方面。近年來,法律心理學研究的范圍迅速擴大,涉及犯罪心理因素的研究與預防、服刑人的再教育、監(jiān)獄管理、犯罪責任的鑒定,以及立法過程中心理因素等方面的研究。
編輯推薦
《心理修養(yǎng)導論》是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