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經驗

出版時間:1998-01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作者:(臺灣)南懷瑾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為總結謀略的歷史的經驗,臺灣著名學者南懷瑾先生就中國古代謀略做了一次系統(tǒng)講析:本書上編擷取趙蕤《長短經》、劉向《戰(zhàn)國策》、桓范《世要論》精華,參以歷史上興亡成敗的實例,論述了治世、用人、防邪、辨奸之道。下編是對《素書》、《太公兵法》、《陰符經》的逐句串講?!端貢访麨辄S石公所傳,張良輔佐劉邦,興漢滅楚,兵機謀略,多得是書之助,張良之后,此書不知去向,至晉,有人盜張良墓,于玉枕處發(fā)現(xiàn)此書,始得再傳于世。本書重在其中經義的闡發(fā),并將近一百五十則歷史故事,鋪注于原經文之后,供讀者經史相參,從中悟得創(chuàng)業(yè)待人的道理。

書籍目錄

上編
話題
神謀鬼謀
春秋多權謀
正反相生(《長短經》――反經)
古今無定法
仁愛的流弊
仗義的流弊
信陵君的故事
講禮的流弊
郭嘉論袁紹與曹操
樂樂的流弊
名器的流弊
重法制的流弊
刑賞的流弊
學識的流弊
盜竊死人以自豪
福利社會的事
孟子講故事
楚靈王的故事
尚賢的流弊
姜太公論派系問題
不能善用所長的五反
姜太公論三明
專權與嫉妒
文武兼資論
人與牛的故事
匡衡論政風
更上一層樓的道理
京房的故事
莊子的著作權被盜
田成子竊齊的故事
晏子論權
圣盜同源
蘇秦的歷史時代
遠見抵不住現(xiàn)實的短視
蘇秦受到反教育
藥不對癥的言論
人情千古重多金
雛燕初飛
反覆波瀾的人世
人才與時代歷史
牽涉到商鞅
外才與內用
張儀的故事
刺激的教育
山梁雌雉 時哉!時哉!
引用歷史的經驗
長短縱橫
人臣之道
六種正臣的典范
恕臣之道
反派臣道的型態(tài)
防邪之道
忠奸之辨
下編
前記
素書六章
原始章第一
求人之志章第二
正道章第三
本德宗道章第四
遵義章第五
安禮章第六
太公兵法
上卷
中卷
下卷
陰符經(〔漢〕張良等注)
上篇
中篇
下篇
附錄一
張良傳
附錄二
《素書》原序
附錄三
太公《陰符經》述要
南懷瑾先生著述目錄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歷史的經驗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7條)

 
 

  •     這本大都在論證某個觀點大都舉出一到兩個歷史事件作為支撐,但是這一到兩個歷史能說明什么,人生的哲學這個廣泛,每一個事件都是主觀性和相對性很強的,與環(huán)境和人和都有關,如果只是舉出這兩個歷史事件來說明什么,簡直太沒說服力了。
  •       由于其中文言文部分較多,閱讀速度受到一定影響。很多耳熟能詳?shù)臍v史故事經過本書解讀后有新的收獲,有一種“以前怎么沒想過”的頓悟。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南懷瑾先生不贊同年輕人讀太多唯識學這些東西,否則人生也就看透,沒什么味道了。
  •     原作: Zi Xuan
      
      同時發(fā)表于微信號: 書與咖啡館 ( ID: readingandcoffee). 關于書與咖啡館的精致分享, 敬請關注! 我們只推薦精品。
      微信搜索公眾賬號: 書與咖啡館
      ~~~~~~~~~~~~~~~~~~~~~~~~~~~~~~
      
      這是南懷瑾先生最薄的一部書,也是最被低估的一部書。我們這一代人,對祖宗和國學的了解,多半比不上解放前一個十幾歲的童生。五千年來誰著史,然而我們卻遺忘了其中的四千九百五十年。
      
      傳統(tǒng)謀略,勾距之術,歷來是引人注目,卻不足為外人道的寶藏。先主席以布衣而得天下,引無數(shù)學者竟折腰,爭相研發(fā)舶來的某某主義、某某思想,奧妙何在?卻不知他的枕中之秘,居然是一部資治通鑒而已。李宗吾先生擅為惡人,纖纖玉手,將窗戶紙輕輕捅破。相比魯迅先生的五丁開山大斧,嬉笑怒罵時,各不相同,尖酸刻薄處,相得益彰。
      
      而南懷瑾先生寫此書,以《長短經》入手,以經文為綱,鞭辟入里,逐一闡發(fā)。更歷數(shù)風流人物以為佐證,文字雖淺,意思卻深。一部《長短經》注過,幾乎已將為政為人的道理說盡。與李宗吾、魯迅二位先生不同的是,同樣的一個見解,南懷瑾先生因其胸襟博大,說來便坦蕩無余。能以完全的正能量,解釋權謀、進退、勾距、縱橫,正是孟子所謂“浩然之氣”。這氣勢充斥通篇,極天際地,生意盎然。
      
      至于《長短經》的本經,更不必多說??此木b號就知其江湖地位:“小資治通鑒!”作者趙蕤,是李白的老師。時人稱“趙蕤術數(shù),李白文章”。雖然李白學成后仕途坎坷,但李白終日縱酒,脾氣驕傲,又太文藝,怎能當官。一言以蔽之——孺子不可教,須怪不得老夫。
      
      復旦大學的南懷瑾選集,是南懷瑾先生的講演集而非著作,因此平易近人,娓娓道來,不著痕跡。初看似乎平常,但其中的淵深宏大,旁征博引,信手拈來,竟幾乎將全部國學融匯貫通。足見先生學問之大,高山仰止。這套書街知巷聞,凡有井水處,便有南懷瑾選集。先生可稱是近代最偉大的國學啟蒙者,當之無愧,不可逾越。整部《選集》里,以質量和知名度比較而言,《歷史的經驗》最為低估。在《長短經》后,此書更附有《素書》、《太公兵法》、《陰符經》、《留侯世家》。任一部書,都是足以取功名的殿堂之作。
      
      
      
      
  •     首先感謝南懷瑾老師!
      
      
      推薦理由:
     ?。ū径螌懡o未看過本書的讀者朋友,以分享好書)
      
      本書匯集了中華千年歷史的經驗、做人做事的智謀,推薦給希望人生有所成就的讀者朋友。
      
      
      閱讀建議:
     ?。ū径螌懡o準備看本書的讀者朋友,以幫助閱讀)
      
      上編較通俗,重在感悟,下編文言成分增加,閱讀難度稍大,不過只要樹立信心,仔細閱讀,相信一定能讀懂。遇到難點勤查資料,如今網絡給我們查閱資料帶來極大便利,需充分利用資源,以資學習;本書前言和下編前記寫得非常好,能讓人對中華“智謀”有個全面的了解;看“素書六章”前先看附錄二,看“陰符經”前先看附錄一、三;讀書至少需讀兩遍,第一遍實在讀不懂的暫且放著,待第二遍時再讀,或許就能迎刃而解了,且讀第二遍時會對整書有個全新的認識。
      
      
      讀書感想:
     ?。ū径螌懡o已看過本書的讀者朋友,以交流感想)
      
      關于道德基礎與人生境界。第4、42頁都談到了“智謀”的雙重效應問題。的確,智謀是把是把雙刃劍,即可救人又可殺人,關鍵看用的人自身的道德水平。所以,學智謀、用智謀的前提,是具備良好的道德基礎,否則,學得、用得越“好”,對他人和社會危害越大,最終還是會害了自己。足夠的道德基礎,需要人心向善,需要人具有一顆“佛心”。懷師說人生的至高境界是:“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腦,從容過生活?!边@里的道就包含著“智謀”,而排在“道為骨”之前的,是“佛為心”。用智謀的人一定要具有良好的道德基礎,否則定將害人害己,切記!
      
      關于《周易》。第8、41頁談到了《周易》。綜懷師之觀點,加之本人感悟,我認為起初學《周易》應學個大概,了解天地萬物的至簡之理,助于選擇人生方向;日后可結合人生經歷逐漸感悟《周易》,順天道以成人事;若途中感巨大壓力或遇重大挫折,則需進一步探究《周易》之理,以“大度看世界,從容過生活”。
      
      關于毛主席。本書雖無一處直接提到毛主席,但我在第9、16、35、44、64、110、225等頁,均看到了毛主席的“影子”。毛主席作為中華智謀的杰出代表人物,其“影子”反復現(xiàn)于這樣一本講中華智謀的書中也是理所應當。毛主席的智謀確實太厲害,厲害到使他樂觀地認為可以戰(zhàn)勝一切,或許這也是一個人的能力達到一定境界時所難免出現(xiàn)的樂觀思想。毛主席從小愛看“智謀”類的古籍,這使他形成了酷愛斗爭的性格,這種性格為他帶來了巨大成就,但同時也讓他犯了很大過錯。我對毛主席斗爭能力的評價是:或許斗得過所有人,但斗不過規(guī)律和歷史。若那時中國的教育更完善些,或許毛主席的性格亦能更加完善,對我們中華民族或許能有更大的功,更少的過??上?,這一切只是“或許”。希望今后的教育更加完善,讓人更加完善,從而讓世界更加完善。
      
      關于派系與地域性標簽。第26頁談到派系問題。記得曾仕強老師說過“有人就有派系”,這和懷師書中的觀點不謀而合。人在做人做事中固然要理性處之,但人是有感情的,完全排除感性也是困難的。每個人的思想、性格、經歷、家鄉(xiāng)等不同,在人際交往中,這些因素相近的人更容易走到一起,形成派系,這也是正常的,應該客觀地看待這種現(xiàn)象,坦然接受。派系問題有利有弊,而且是本階段人類社會的必然產物,并不是一時能消除的現(xiàn)象。而且,不光是中國,其他國家同樣存在,只是程度和形式不同而已。說到這,我想到了“地域性標簽”的問題,往大了說,是指人們說“某國人怎樣不好”,往小了說,是指人們說“某地人怎樣不好”。我不同意給人貼上“地域性標簽”,因為這些“地域性標簽”大多是由于偏見造成的。其實某一國家或地區(qū)的問題,其他的國家或地區(qū)肯定都有,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不可因某一國家或地區(qū)的一部分人有不良行為就給其整個國家或地區(qū)貼上某種標簽,這樣做對于該國家或地區(qū)的其他人是不公平的,也有可能會讓本沒有那些不好行為人們變得不好,因為被貼上標簽在人的心理上會造成不良的影響,久而久之可能真的變成標簽所述的情況,那樣的結果是很不好的。從整體上看,人類只有文明程度的差異,而沒有人性的差異,人性是相通的。人性中所有的善與惡,每個人都有,只是由于后天的教育不同,反映出來的善惡程度不同而已。只有摒棄給人貼“地域性標簽”的做法,弘揚人類懲惡揚善的“大同思想”,人類社會才能逐步邁入美好的“大同世界”。
      
      關于梅福、南昌和江西。第29頁談到梅福。梅福是南昌歷史上的重要人物,昌北的梅嶺、昌南的梅湖皆與其有關,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中國代表法官梅汝璈亦是其后人。在南昌待了幾年,覺此地頗有仙風道骨之感。南昌的梅福、許遜、八大山人等文化名人,萬壽宮、佑民寺等宗教圣地,加之佛教凈土宗發(fā)源地九江廬山東林寺,道教正一派發(fā)源地鷹潭龍虎山,江西與佛教、道教頗具淵源。江西的儒家元素就更多,唐宋八大家之韓愈、歐陽修、王安石,大儒朱熹、陸九淵均是江西人,九江廬山白鹿洞書院是古代“天下第一書院”。江西集佛道儒的重要元素于一身,人文底蘊深厚,作為一個江西人,我深感自豪!我也相信有如此深厚的人文底蘊做基礎,我們的經濟在未來定能實現(xiàn)騰飛,江西加油!
      
      關于政治。第40頁談到了政治的問題。說真正害死岳飛的是宋高宗,秦檜只是迎合圣意、奉命行事了而已,此種說法亦不無道理,這樣看來,跪在西湖畔岳飛墓前的或許還要加上宋高宗了。政治是個極其復雜、高深莫測的東西,一般人難以看清,而老百姓又具有盲目性,所以容易被別有用心的政客利用。從根本上解決此問題,正如懷師在“臨別贈言”中所說,還是要歸結到教育上來,要不斷提高人民的政治覺悟和水平,才能防止人民被人利用,從而維護社會的穩(wěn)定,促進民族的成熟。
      
      關于改革。第9、79頁談到了改革的問題。改革是一項既艱難又必然的事情。萬事萬物在不斷變化,要順應變化唯有改革。懷師說了對待改革不同態(tài)度的三等人,我們所需要的改革者就是能夠帶領第二等人積極改革,戰(zhàn)勝第三等人的第一等人。改革必然會遭遇既得利益者的阻力,而既得利益者往往會成為第三等人,他們舍不得放棄既得利益,不懂得著眼長遠利益,這就需要第一、二等人采取有利的措施去戰(zhàn)勝他們,推動改革的進程。因為,必須改革的時候內部不主動改革,其自身就會因不適應內外的變化而走向衰落,從而導致外部的打擊,中國近現(xiàn)代史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這里也凸顯了學習《周易》的重要性,《周易》的核心思想是“易”,就是陰陽的變化,領導改革的第一等人,需領會《周易》當中的變革思想,順勢改革,才能取得改革的成功。
      
      關于人性與心理學。第78頁談到了“民曰不便”的問題,使我想到了人性與心理學。世界上的諸多問題,幾乎都與人性,也就是心理學有關,人的思想、本性、欲望等甚至決定了歷史的走向,因為歷史就是人的歷史。這也突出了“通人性”的重要性。欲通人性,則需學習心理學,了解人心理活動的規(guī)律,繼而在此前提下采取行動?!巴ㄈ诵浴辈坏珜ψ鋈俗鍪掠幸?,對自己的身心健康亦有益。很多身體上的疾病亦與心理問題有關。學好心理學,人能了解自身的心理活動規(guī)律,從而及時解決心理問題,達到內心平和,身心合
      一,保持健康。
      
      關于目的與手段。第116頁談到胡林翼不拘小節(jié)的問題,引伸出目的與手段的關系。人生在世,有時身不由己,為了成事,確實不能太拘小節(jié),為了大的目標,公的利益,暫且犧牲個人利益甚至名節(jié)亦是無奈之舉。這讓我想起了韋幕庭老師在《孫中山—壯志未酬的愛國者》中所述:“孫博士認為,替手段的正確性作出辯護的,在于目的本身。”這并不是說為達目的可以不擇手段,但真想為人民做事,就要做好承受巨大壓力的準備,這壓力不光來自敵人,自己的同志也有可能因誤解而反對。偉人,總是孤獨的。關于保身。第123頁談到保身的問題。作為一個想為社會做點事的人,保身確實是頭等大事。曾仕強老師就說,若君子不懂得保身,被小人早早害死了,那實在可惜,因為對君子來說,活著做事業(yè)往往比死更有價值,死比活有價值的在歷史上僅僅只是少數(shù),君子不能因一時的名節(jié)、義氣而死,若君子們都死了,那小人們就更猖狂了,還有誰來拯救蒼生?!按笳煞蚰芮苌臁保驍⌒∪?、拯救蒼生才是最重要的,不可因小失大。
      
      關于偽書。第164頁談到偽書的問題。此問題在之前章太炎老師《國學講義》的書評中有所論述,這里不再贅言。
      
      關于用人。第226頁談到用人的問題。總結起來,就是“用人所長,容人所短”。這與德魯克老師《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中關于用人的觀點一致。人都有優(yōu)缺點,只要其缺點在可控的范圍內,就應充分發(fā)揮其優(yōu)點,弱化其缺點的影響力。但凡事業(yè)有所成就的人
      ,都具有優(yōu)秀的用人能力,因為團隊的力量總是大于個人力量之和的。一個優(yōu)秀的團隊,需要有各種各樣的人才,為了一致的目標而努力。
      
      關于入世與出世。第243談到“為政之原則,須從高處著眼,而從近處著手”,這與孫子兵法中“法其上,得其中;法其中,得其下,法其下,必敗”的思想一致,也就是我們現(xiàn)在所說的“心懷夢想,腳踏實地”。這種理想與現(xiàn)實結合的觀點,往大了說,就是朱光潛先生在《談美》中所說的:“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入世的事業(yè)”,要“無所謂而為”。理想與現(xiàn)實,既是對立的又是統(tǒng)一的,處理好二者的關系,才能使理想照進現(xiàn)實。
      
      
      最后,引用懷師關于人生境界的觀點來結束書評吧:“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腦,從容過生活?!?br />   
      以上讀書愚見,不妥之處懇請讀者朋友們批評、指點,感謝、致敬、共勉!
      
      (就在寫這篇書評的前一天,懷師圓寂了。帶著些許哀傷的心情,寫完本文,謹以此獻給懷師。吾儕當繼承懷師精神,努力!懷師千古?。?br />   
  •     本書分為上、下兩編,上編是在翻譯補充《長短經》,下篇收集有《素書六章》、《太公兵法》和《陰符經》,也是翻譯加解說。南懷瑾寫得很通俗,讀起來速度很快。
      
      個人感覺,講得還不錯的部分是在講述《素書六章》時,每句原文后面,都跟著有幾例用文言文簡明扼要舉出的歷史小故事,讀來頗有趣味。小故事多取材于春秋戰(zhàn)國、漢末三國,亂世多奇謀嘛。
      
      這四本里面《素書》、《太公兵法》據說是張良同學在出道前“常習誦讀之”,然而與張良同起布衣的有封侯位次第一的蕭何、將兵多多益善的韓信、六出奇計的陳平,這三位同學沒緣黃石公授奇書,照樣建功立業(yè)為漢名臣名將。漢高祖劉邦更是來一句“乃公居馬上得之,安事《詩》《書》!”,不知這是不是對這幾本古書的諷刺。
      
      這四本古書雖號稱是講求謀略,不過在我看來,都是在夸夸其談講大道理,不如讀史書實在。另外這些古書距今已相隔千年,于今并無多大價值,屬于已經過氣的葵花寶典。
  •     上篇以《長短經》為資料,講解了很多歷史故事,大概要說明以下幾個要點:
      1、正反相生:天地間的事情,都是相對的,對任何一件事,沒有絕對的好壞。
      2、一切學問,一切思想,在于用得恰當不恰當,用的時空不恰當,就變成有害處。所以主要在于人的聰明智慧,在于是否善于運用。
      
      雖然都不是什么聞所未聞的道理,但南老卻用故事、用語言把這些道理講得很透很透。
  •     南師的這本書以《長短經》,《反經》,《陰符經》,《太公兵法》,《戰(zhàn)國策》等為主要評述對象,一如既往的展開中華文明歷史的浩瀚燦爛,夾敘夾議,從歷史的經驗中教給我們讀書,做人,交友,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大道理。讀來鞭辟入里,字字珠璣。
      
      值得一提的是南師在此書部分章節(jié)展示了他的古文文言技法,學究味道十足,只是苦了我等后輩不孝小子,讀起來有點吃力啊。
      
      書中映像最深的一句話“居上者,嚴己寬人,正己化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與天下所有向往當領導的朋友們共勉。
  •     借鑒歷史的經驗,我們能更好地享受自己的時間,也讓我們有機會為更多的人享受自己的時間創(chuàng)造條件。
      
      The greatest luxury in life is time.
      
      看電視劇《康熙王朝》,千叟宴之后,康熙對魏東亭說:“朕什么都不想要,就是想讓上蒼再給朕二十年,二十年,讓朕把這些后事給料理完咯?!?br />   
      時間面前,人人平等。學習歷史的經驗,瀟灑走一回。
      
  •     南老的書是一定要讀的,勾距之術是值得一探的,易經八卦是可以半吊子的,歷史的經驗是要思考的。雖然拿到這本書的時候被它80年代的裝禎涼了心,好在,書也是不可“貌相”的。
  •     “歷史的經驗,如果我們以邏輯的立場來看,這個題目的本身就是答案,因為歷史的本身就是經驗。如果我們以學術的觀點看歷史,所謂歷史,全部不過是兩個問題:一個人的問題,一個事的問題。歷史的記載,不外人與事。從人的方面來講,大概又分兩個方向來立論,拿舊的觀念說:一個是經,一個是權。經是大原則,不能變動,權又叫作權變,就是運用的方法。從事的方面來講,西方文化現(xiàn)在是二十世紀,只有兩千年,但在中國來說,已經上下五千年了,所看到的事,似乎有現(xiàn)代與古代的不同,假使我們對歷史有真的了解,就沒有什么不同了?!帮L月無今古,情懷自淺深?!庇钪鏇]有什么過去、現(xiàn)在、未來的太多不同,它永遠是這樣的太陽、這樣的月亮、這樣的風、這樣的雨,只是人的思想觀念上感受不同,發(fā)生了情感、思想上不同的形態(tài),我們中國人用文學來表達,就成了這樣的詩句。古人主張多讀書,就是在于吸收歷史上許多經驗。 ”
      
      在線閱讀:http://www.doc88.com/doc/u492/492013273.html
  •     因為有很多古文,所以有的地方看得不是太懂。有點后悔,沒把古文觀止好好看完。其中還涉及太多,古代的故事,沒有相關背景知識,就很難讀懂。然而看過它的人,都會驚嘆不已,甚至相見恨晚。我也是這樣的。所以,要拓展,很多的東西了。還是那個問題,古文,古文,看得不是很懂。但是這就是我喜歡的書,我喜歡的內容,所以還是要讀?,F(xiàn)在有近一兩年出的了。
  •     歷史就像一面鏡子,看透歷史才能知道自己現(xiàn)在到底出于一個什么樣的狀態(tài),自己以后的路在何方。
      
      而現(xiàn)在更多的人看歷史就像霧里看花,無法體會《論語》《莊子》等著作上的小故事到底表達了什么,找不到他的內涵。
      
      南師在這本書中真正體現(xiàn)出一種大家的風度,深入淺出地分析著一個個故事,更是恰當?shù)亟忉屃艘恍┦?,如為什?.4時候學生會要求打到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如何看待“公園”這個問題。
      
      開拓個人的思維,對于我們如何認識這個世界又多了一種選擇。
  •      應該說,一些少時就耳熟能詳?shù)墓适?,隨著自身經驗的成長才變得有意義起來。若非結合現(xiàn)實和自己,空談胸懷、道德是不會有任何感觸的。而中國文化論權變執(zhí)政用人,也確實有一些角度比現(xiàn)代的管理學還精微許多。但是,中國文化中往往在字里行間滲透出一股難以察覺的保守氣息,這則是我們不可不加以小心的。自《周易》起,中、正就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但是,何謂中、何謂正,其實只不過是歷史上成功的片面經驗而已,為何與此不同即為邪、即為偏?此為王安石勵精財政之嘆。殊不知,以黃帝堯舜觀之,諸如禮、諸如樂、諸如仁、諸如官僚,又有何中正可言?南懷瑾也不免說謀略需以道德為本,結合黃仁宇慨嘆道德害國,方知道德亦需中正,王霸不可偏廢其一。
       成功的道理不只一條,而有的時候也有死路,這是我輩中國人不可不學習的道理。
  •     南師講的是唐朝趙蕤寫的《反經》,《反經》是和《資治通鑒》相對應的,后者是《正經》,反經說出了許多歷史中的潛規(guī)則,它充分應用辯證原理進行對比歷史史實,探討當權者如何領導、知人、用人、設立法制、把握時運等,是將前朝歷史進行總結歸納,并警示后代領導人的經典之作。
      引用如下:
      仁者,所以博施于物,亦所以生偏私。
      義者,所以立節(jié)行,亦所以成化偽。
      禮者,所以行謹敬,亦所以生惰慢。
      樂者,所以和情致,亦所以生淫放。
      名者,所以正尊卑,亦所以生矜篡。
      法者,所以齊眾異,亦所以乘名分。
      刑者,所以威不服,亦所以生凌暴。
      賞者,所以勸忠能,亦所以生鄙爭。
  •     邪人用正法,正法亦邪。
      正人用邪法,邪法亦正。
      《歷史的經驗》在我看來更多的是為《戰(zhàn)國策》寫的。
      如果在看《歷史的經驗》的時候,手邊能夠有一本《戰(zhàn)國策》、一本《史記》。效果會更好。
  •   俺每次讀都有不同的見解
  •   所論有道理。
    重道德是中國文化的一大特點,凡自政治至武術,無不談以德為先。
    PS:貌似對該書的評論就少了,有些偏了。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