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1998-01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作者:王安憶 頁數(shù):244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本書系著名作家王安憶在復旦講課時的講稿,從理論和實踐上探討了小說的藝術(shù)。
作者簡介
王安憶,江蘇南京人。中國當代文學女作家,被視為文化大革命結(jié)束之後,自1980年代中期起盛行於中國文壇的「知青文學」、「尋根文學」等文學創(chuàng)作類型的代表性作家。曾長時間居住於上海,於文化大革命期間,曾至安徽插隊落戶。王安憶現(xiàn)任上海市作家協(xié)會主席。
臺灣出身的旅美文學評論家王德威 (David Der-wei Wang) 於其小論文《海派文學,又見傳人——王安憶的小說》中,謂王安憶是繼張愛玲后,又一海派文學傳人(見王德威著《如何現(xiàn)代,怎樣文學?——十九、二十世紀中文小說新論》,(臺灣)麥田出版,頁 383-402 ),高度評價王安憶在現(xiàn)代中文文壇的地位。
[編輯本段]作者簡介
王安憶,1954年3月生于南京,次年隨母親茹志鵑遷至上海讀小學,初中畢業(yè)后1970年赴安徽淮北農(nóng)村插隊,1972年考入徐州地區(qū)文工團工作,1978年回上海,任《兒童時代》編輯。1978年發(fā)表處女作短篇小說《平原上》,1986年應邀訪美。1987年進上海作家協(xié)會專業(yè)創(chuàng)作至今。現(xiàn)為上海市作家協(xié)會主席,復旦大學教授。
王安憶的主要著作有:《雨,沙沙沙》、《王安憶中短篇小說集》、《流逝》、《小鮑莊》、《小城之戀》、《錦銹谷之戀》、《米妮》等小說集,及長篇小說《69屆初中生》、《黃河故道人》、《流水三十章》、《紀實和虛構(gòu)》、《長恨歌》、《富萍》、《上種紅菱下種藕》、《桃之夭夭》、《遍地梟雄》等,散文集《蒲公英》、《母女漫游美利堅》(與茹志鵑合著)等,兒童文學作品集《黑黑白白》等,論著《心靈世界——王安憶小說講稿》等。
王安憶多次獲得全國優(yōu)秀短篇、中篇小說獎,《長恨歌》獲得了“第五屆茅盾文學獎”。1998年并獲得首屆當代中國女性創(chuàng)作獎。2001年獲馬來西亞《星洲日報》“最杰出的華文作家”稱號等。
王安憶的小說,多以平凡的小人物為主人公,她注重從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經(jīng)歷與情感,挖掘生活,在藝術(shù)表現(xiàn)上,她的早期小說多感情抒發(fā),近期創(chuàng)作則趨于冷靜和細致。我們從王安憶的作品里可以感受到一種寬厚的愛,她賦予故事中人物"英雄性",表現(xiàn)人物美和善良的方面。她以敏感和高超的領(lǐng)悟力來控制故事微妙的氣氛發(fā)展以及人物的心理變化,細膩精準。她的作品講的是平常故事,柴米生計,可她探討的是故事背后強大而仁慈的自然規(guī)律,這是她對人性和人的生存狀態(tài)及本體世界的關(guān)懷,這使她的作品具有了超乎尋常的意義。同時作品中時刻有女性的溫柔體現(xiàn),連同謹慎內(nèi)省多思的品格,使她作為文壇一個特立獨行的異數(shù)存在. 有論者認為,總體上講,《長恨歌》的思想內(nèi)涵和敘事結(jié)構(gòu)都不如《啟蒙時代》具有挑戰(zhàn)性——寫《啟蒙時代》這樣的作品,作家不拿出渾身解數(shù),把自己意識層面和無意識層面的積累都拿出來,是支撐不下來的,因為無論在內(nèi)容上還是在形式上,它都是個無所依托的東西,所以一定是觀念和內(nèi)心動力的產(chǎn)物。(“啟蒙”的精神現(xiàn)象學——談談王安憶《啟蒙時代》里的虛無與實在)
[編輯本段]主要作品
* 長篇小說:
《69屆初中生》《黃河故道人》《流水三十章》《米尼》《長恨歌》《富萍》《桃之夭夭》《上種紅菱下種藕》《遍地梟雄》、《啟蒙時代》。
* 中短篇小說集
《雨,沙沙沙》《黑黑白白》《流逝》《尾聲》《王安憶中短篇小說集》《小鮑莊》《烏托邦詩篇》《荒山之戀》《傷心太平洋》《海上繁華夢》《香港的情與愛》《叔叔的故事》《人世的沉浮》《隱居的時代》《憂傷的年代》《化妝間》《兒女英雄傳《剃度》《現(xiàn)代生活》《文工團》……
*散文隨筆集
《蒲公英》《獨語》《走近世紀初》《旅德的故事》《乘火車旅行》《重建象牙塔》《王安憶散文》《街燈底下》《窗外與窗里》《漂泊的語言》《母女同游美利堅》(與茹志娟合作)……
*文論集
《故事與講故事》《心靈世界》《我讀我看》《王安憶說》。
其中《長恨歌》已于公元2005年由香港知名導演關(guān)錦鵬拍攝電影。
書籍目錄
第一講 小說是什么?第二講 處女作第三講 《心靈史》第四講 《九月寓言》第五講 《巴黎圣母院》第六講 《復活》第七講 《約翰·克利斯朵夫》第八講 《呼嘯山莊》第九講 《百年孤獨》第十講 《紅樓夢》第十一講 小說的情節(jié)和語言第十二講 心靈世界的建筑思想第十三講 小說的感情問題
章節(jié)摘錄
小說是什么?小說不是現(xiàn)實,它是個人的心靈世界,這個世界有著另一種規(guī)律、原則、起源和歸宿。但是筑造心靈世界的材料卻是我們所賴以生存的現(xiàn)實世界。小說的價值是開拓一個人類的神界。來復旦大學講課心里也頗惶惑,我不知道我能否講好,但我會盡力。這十幾周課我想用來探討一個問題。這問題雖則簡單,卻也是許多人一直在探討的,這便是:“小說到底是什么?”我的問題并非針對其在社會上的功能,并不是問它的社會位置是什么,而是它工作的目的是什么,是它本身的問題。在進入正題之前,我想說一下我為什么要開這門課,而不愿以一種講座的形式。有許多大學和文學社團常請我去開講座,我一般都拒絕。但我接受復旦的邀請,來此花很長時間開一門課程。動機何在?我時常在想,我們這種人,也就是我們這種寫小說的人到底在干什么?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nèi),我們的位置非常奇異。當有政治運動,特別是1949年后政治運動頻繁的時期,我們常會成為槍,或者靶子,批評的對象或批評的工具,總是這種作用,逃脫不了的作用。歷來的運動中,作家正是成為一種意識形態(tài)的工具,無論是從正面,還是反面,很難擺脫,盡管我們花了很多時間,用了很多辦法去擺脫它。在“文革”之后,“四人幫”倒臺的時候,我們成了民眾的喉舌或心聲,當民眾感覺到有話要說,我們便搶在前邊說了。那個時期現(xiàn)在有許多人將其定位為中國文學的黃金時代,有那么多人讀小說,而且?guī)缀趺科≌f都會引起強烈的反響,許多話都靠文學說出來,比如話劇《于無聲處》,你們復旦的一位校友盧新華寫的小說《傷痕》,陳國凱的小說《我應該怎么辦》,等等。翻開1978年的獲獎作品,全是那些說出了人民心里想說但是不知道怎么說,而且說不好又不敢說的作品。那時候的作品很過癮,很痛快,當之無愧地成為民眾的喉舌。今天,我們小說家還被賦予一種心理醫(yī)生的功能,恐怕每一位作家都會受到讀者這樣的要求:希望你能解答一下我的問題,生活當中,人生道路上碰到的難題。在這種種情況下,作家的角色有點類似于社會學家,似乎作家有必要對這社會上的許多問題負責任、作回答。這種情況下我經(jīng)常會想:我們到底是誰?我們從事的工作是什么?劍了今天,改革開放形勢之下,各個領(lǐng)域里,市場占了主導地位,市場怎么說呢?它引起了知識分子和作家的深沉思考,他們有時痛恨這個市場化的社會,因市場的實用性貶低了思想的無形價值。但我個人以為,市場化倒是把很多問題簡單化而且本質(zhì)化了。市場概括了民眾中大多數(shù)人的需要,這種需要比較地貼近其個人自身的需要,日?;男枰?,而不是意識形態(tài)的需要。不妨從市場角度看看,哪幾類文學作品、哪幾類小說的銷路比較好?也就是比較為人們需要??辞迨袌龅囊笠苍S能使我們看清一些東西。在市場背景下,最走紅最受歡迎的是兩大類作品:一類為紀實類作品,另外一類是言情、武俠、推理類作品。也就是說前者是完全真實的,后者是完全虛假的。這兩類作品其實都是滿足了人的獵奇心理,前者因其是百分之百的真實,我們對它的“奇”的要求相應地降低了,不會要求它有特別的、過分離奇的形態(tài),一些平凡的事情,因我們知道它是真實發(fā)生的,于是就變得奇特了。第二類作品,言情的,像瓊瑤的小說,武俠的如金庸,推理破案,科學幻想……就更好理解它滿足人做夢心理的功能了。生活如此乏味和枯燥,幾乎每一步都是按部就班,安排好了的,沒有意外之筆,此類作品就提供了夢幻。瓊瑤小說說到底就是灰姑娘的故事,出身貧苦的女孩子,最后找到她的白馬王子,同時擁有了財富。她的小說路數(shù)是符合大多數(shù)人的心理的。因為我們大多數(shù)人都不是來自于特別的階層,但我們都有一種遭遇奇跡的希望。而武俠小說中的人物就更為離奇了,他們個個是超人、是異種,很滿足人的英雄心和探險心。推理小說亦很刺激,它使人體會到恐怖的快感、懸念的快感和最后謎底揭開的愉悅。也是對平凡生活的挑戰(zhàn)。
編輯推薦
《心靈世界:王安憶小說講稿》著者對小說藝術(shù)有獨到的感悟和理解,將小說定義為心靈世界的表現(xiàn)。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