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6-12 出版社:中國社科 作者:卓越 頁數:195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風險投資治理機制研究:基本人力資本的視角》抓住風險投資的核心要素——人力資本,從風險資本家和創(chuàng)業(yè)者的人力資本特性出發(fā),展開對風險投資治理機制的研究。
作者簡介
卓越,廈門大學公共事務學院公共管理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福建省人民政府顧問,成都市人民政府顧問。教學和科研的主要方向為公共績效管理,發(fā)展行政學和比較政府。已正式出版《公共部門績效評估》《比較政府與政治》《西方行政分析》《行政發(fā)展研究》等專著,合著27部,在《政治學研究》《教育研究》《中國行政管理》等刊物上發(fā)表論文190余篇,主持《政府成本控制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等7項國家和省部級科研課題,主持開發(fā)公共部門績效評估管理系統(tǒng),公安派出所管理信息系統(tǒng),公安派出所績效評估管理系統(tǒng)和社區(qū)績效評估管理系統(tǒng),曾先后赴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韓國,新加坡,菲律賓等國參加國際學術會議,進行學術訪問,項目考察和作科研。
書籍目錄
序abstract第一章 導論一 選題背景二 研究的意義三 研究的目標、內容和方法(一)研究目標(二)研究內容(三)運用的基本理論及方法四 本書的特色與創(chuàng)新五 研究思路和結構安排第二章 風險投資治理機制簡介和述評一 引言二 風險投資中介效率的決定三 風險投資機構的治理(一)基于績效的報酬激勵(二)承諾資本的分階段注入(三)限制性合約條款(四)有限壽命和聲譽機制四 風險企業(yè)的治理(一)克服“逆向選擇”的事前甄別機制(二)投資后的激勵約束機制五 風險資本的退出和治理六 結論第三章 人力資本、不確定性和風險投資的治理一 引言二 人力資本特性與企業(yè)治理結構三 專用性、專有性和治理機制的動態(tài)化四 人力資本、不確定性和風險投資中的代理問題五 風險投資治理機制的特征六 結論第四章 人力資本間接定價和風險投資剩余索取權安排一 引言二 相關研究的述評三 逆向選擇和人力資本間接定價基本模型四 基本模型的擴展(一)關于能力的信息不對稱(二)道德風險的考慮五 風險投資合約中剩余索取權配置的特征、原因和手段六 結論第五章 人力資本專用性、專有性和風險投資控制權配置一 引言二 相關文獻的回顧三 模型(一)模型的基本構造(二)創(chuàng)業(yè)者擁有控制權(三)風險資本家擁有控制權(四)最優(yōu)的控制權安排(五)控制權相機配置四 比較靜態(tài)分析五 風險投資合約中控制權配置的實證分析六 結論第六章 基于人力資本視角的分階段投資一 引言二 相關理論的述評三 基本模型:一次性投資和套牢(一)模型的基本構造(二)風險資本家和創(chuàng)業(yè)者的參與(或事后效率)條件(三) 一次性投資和事后的套牢四 風險企業(yè)分階段投資和“套牢”的解決五 風險投資基金中的分階段投資:一種極端情況(一)基本模型的擴展(二)模型的均衡六 進一步討論與結論附錄:第七章 退出和風險投資治理機制的動態(tài)優(yōu)化一 引言二 相關文獻述評三 美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