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爹娘

出版時間:2012-8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作者:趙志剛  頁數(shù):256  字數(shù):160000  
Tag標簽:無  

前言

序言娘親皎明月,夜夜展清輝。昔我于懷抱,舉動牽娘心。聚短人間意,歡少憶猶生。何曾匆促遠,回首月在巔。父愛行山岳,重重無怨嗟。載我雙兒女,苦樂亦甘恬。茶暖香自遠,蓮落子離離。其中有真意,伴爾三世行。[莫言  序]我們的爹娘志剛是我的小老鄉(xiāng)--他家昌樂,我家高密,同屬濰坊--又是我在檢察日報社工作十年的同事。他的才華,他的義氣,都讓我為之感佩和驕傲。我調(diào)到文化部工作后,與報社聯(lián)系漸少,對志剛的近況不甚了解。不久前見面,獲他贈書兩本。一本是他靜修減肥、重塑身形--也是重塑精神--的記錄《新的人生》,一本就是即將付梓的《我們的爹娘》。我認真地讀了這兩本書,甚為感動。讀了這兩本書我才知道這幾年間志剛經(jīng)歷了這么多事。先是慈母仙逝,繼而老父病故,然后又是自己的健康急劇惡化。災難會將一些人壓垮,也會令一些人奮起。有的人會破罐子破摔,聽天由命;有的人則會在逆境中扼住命運的咽喉。志剛自然是能在逆境中奮起、敢與命運抗爭的強者。《孝經(jīng)》曰:“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年輕時,對古圣賢的這段話,不能很好理解。為人父母后,始知先賢之言的含義。志剛在遭遇雙親病逝之大慟后,悟出愛護自己就是對先人行大孝之理,于是拜師靜修,期間以堅強毅力,克服了精神和肉體的巨大痛苦,終于得以“脫胎換骨”,獲得新生,這也是他的父母所最希望的。志剛是孝子,他在《我們的爹娘》這本書里,寫出了一片孝心,也寫出了父母在艱難困苦中不屈不撓地勞動、奮斗的一生。因為同是昌濰地區(qū)的人,志剛書中所寫的許多事情、許多場景,讓我倍感親切。那些事情,不僅僅在他的家鄉(xiāng)發(fā)生過,在我的家鄉(xiāng)也發(fā)生過。他的爹娘的許多經(jīng)歷,也正是我的爹娘的經(jīng)歷。他筆下的爹娘,也正是我們的爹娘。中國之所以歷經(jīng)磨難而不亡,正是因為有我們的爹娘;中國之所以能夠在困境中崛起,也正是因為有我們的爹娘。他們?nèi)蝿谌卧?,他們勇敢善良,他們在黑暗中不絕望,他們慷慨大度,樂善好施,他們?yōu)榱俗非蠊饷鞑慌聽奚?hellip;…他們是最普通的人,也是最偉大的人。他們生前是我們的靠山,死后是我們足下的大地。他們的身體化為泥土,但他們的精神會代代傳承。感謝志剛寫了這本書,雜感隨錄,權為序。2012年6月30日[尹洪東  序]孝思孝行彌天地  人生真諦細思量志剛將這本緬懷雙親的文章結(jié)集《我們的爹娘》交托我作序,我是無法推辭的。我們相交多年,知之深,敬之切,志相投,情誼重。雖然以我忝為其表哥老師之故,志剛素日也以師稱之,以師目之,但其實我與志剛之間,主要還是親如兄弟的朋友關系。志剛紀念母親的文章,曾經(jīng)出過單行本,我寫過書評《母親:最貼身的信仰》以為評介;他紀念父親的文章,在博客發(fā)表后也曾結(jié)為單行本,我也一一讀過。但今天志剛將懷念雙親的文章結(jié)為一本集子出版,是有著特殊意義的。以我對志剛的理解,這本書首先是一種儀式,是以這樣一種儀式對已逝父母進行精神上的合葬。志剛的母親2003年辭世,時隔僅僅6年,他又慟別父親。到今年,志剛的母親離開塵世已整整10年。民間許多地方,盡管風俗不同,但后代對已逝父母的合葬是很看重的,這往往是子女對父母親情和孝心圓滿的一種體現(xiàn)。而志剛以書籍的形式為仙逝二老精神合葬,這在俗世是不多見的,它讓我們看到孝心可以有這樣一種圓滿的表達方式。孝之道大矣哉!孝為人倫之本,道德之本??鬃又驹凇洞呵铩?,而行在《孝經(jīng)》。“夫孝,始于事親,中于事君,終于立身”。因為儒家“慎終追遠”的傳統(tǒng),孝不會因為親人的過世而中斷,它不是階段性的,它是恒久存于時空而又超越時空的,它是關乎一個人(一個家族)立身發(fā)展的層次和境界的。孟子云:“人異于禽獸者幾希”。不孝,幾乎就是禽獸不如的同義語;而大孝,則常常是社會、人群對一個人品行的最高評鑒。《我們的爹娘》這本書,字里行間充滿了志剛的孝親之思、孝親之行。對母親的追憶,真實地再現(xiàn)了一個平凡而偉大的鄉(xiāng)村母親,感人至深;對父親的追懷,特別是救治父親的那些過程和細節(jié),給人以揪心之痛。要而言之,讀了這本書,我相信每個做子女的將會反躬自問,都會在以下幾點上產(chǎn)生強烈的共鳴:一是盡孝須及早,孝心不能等待,不然會留下終生的愧疚和抱憾;二是盡孝是無條件的,盡心就是最好,不能說等自己事業(yè)成功了、生活十分富足了才能盡孝;三是要更好地愛惜自己的生命、更好地在社會上立世做人,做一個讓父母為之驕傲的子女,是盡孝的最好方式。志剛出這本書,我認為有兩層交代的意思。一方面是對父母的一個交代,讓父母的精神世界完整地合聚在一起;一方面是對自己的一個交代,標志著一個人生段落的轉(zhuǎn)折,標志著他在開始全面思考人生的真諦。像千千萬萬個農(nóng)家子弟一樣,通過接受高等教育之后步入社會,在40歲之前,他們往往都在朝著向上的臺階不遺余力地奮斗、拼搏,可是,在取得一定的功名之后,他們會忽然發(fā)現(xiàn),自己心靈深處也在困惑和掙扎。志剛經(jīng)由這本紀念父母的文集,其實已在透露出一種思索的訊息:在年輕時,我們奔著一個個明確的目標去努力,去爭取,可這些是不是最重要最有意義?或者說,人生怎樣才能活得更有意義?有更高的幸福指數(shù)?對父母來講,子女活得成功或者幸福,哪一個更重要?我想顯然是后者。有兩位我所敬仰的大師,他們讓我難以忘記的不是他們的學問,反而是他們追憶父母的文章。季羨林先生晚年一篇《賦得永遠的悔》,表達自己對母親未能盡孝的痛悔;錢穆先生的《八十憶雙親》,寫下的是對二老綿綿無盡的思念和傾訴。讀了志剛這本書,我想說,莫到晚年再思親,重在當下善盡孝!孝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根柢。中華文明綿延幾千年而不絕,中華民族歷經(jīng)無數(shù)磨難而能巍然復興,離不開這種存續(xù)于血液中的孝文化。當前,弘揚我國優(yōu)秀的孝文化,是一項十分緊迫的任務,因為道德和信仰的缺失在現(xiàn)實中已經(jīng)在屢屢突破社會的容忍度。從這個角度,我認為志剛作為中國檢察出版社副社長已經(jīng)在身體力行。我希望出版界的有識之士,能編輯出版一套大型的“中國孝文化叢書”,這其中,既要有對歷史典籍的整理與挖掘,也要包括現(xiàn)代人的理論研究與實踐。當然,還要盡可能多地納入當代作者憶念父母的文章和文集。是為序。2012年7月13日[前言  趙志剛]初夏晨起,沐浴微風,如父母之愛,慈柔和暖,令人思念無限,父母于我,陰陽相隔,萬水千山之外,此岸紅塵,彼岸花開。佛經(jīng)《心地觀經(jīng)》有云:“父有慈恩,母有悲恩,若我住世于一劫中說不能盡。經(jīng)于一劫,每日三時割自身肉以養(yǎng)父母,而未能報一日之恩。”父為天,母為地,孕育、飽涵著我們生命里的無法言說的信息與能量,那是我們生命的源頭……2003年夏,母親以56歲之盛年猝逝,病起于心肌梗死。6年后的2009年,父親經(jīng)歷100多天與晚期肝癌的斗爭后不治,撒手人寰,尚不滿60歲。一個是毫無準備的突然離去,另一個是漫長地在病床上被手術刀幾度切割。母親的突然辭世,給我巨大的精神打擊,直接導致我內(nèi)分泌紊亂,當年即被診斷為糖尿病。父親癌癥晚期,為挽救他的生命,巨額的醫(yī)療費,幾近傾家蕩產(chǎn)。母親去世,哀哀欲絕,三年始得振作。我悟到:自己能走出傷心,開心地生活,是對逝去母親最好的交代與孝順。生與死,是我們無法把握的,我們能好好把握的是生死之間一段距離,虛空如畫,讓我們盡心盡情盡好地揮灑。為感念母恩,我在自己的博客上陸陸續(xù)續(xù)寫了一些短文,2007年,在母親冥壽60周年之際,以《我的母親》為書名由黃河出版社出版。母親的早逝,讓我開始觀察人生之無常,頓悟到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的回天乏力的心碎與悲痛。《阿含經(jīng)》云:若人百年之中,右肩擔父,左肩擔母,于上大小便利;極世珍奇衣食供養(yǎng),猶不能報須臾之恩。為加倍彌補自己以往對父母的忽略,母去后我堅持每天給父親一個電話問安,逢年過節(jié)陪他到各地旅游,甚至還做了出國的計劃。然而,慈母走了還不到6年,父親就查出晚期肝癌,且是最兇險的肝門部膽管癌。為能盡一切可能救治,我動員了一切可用的資源,最終還是沒挽留住他的生命。從父親住院第一天,我開始撰寫病中日記,希望他能一天一天好起來,哪知寫到最后卻是他的去世。安葬父親后,我把日記編輯為印刷品《2009年春,父親》,用以記錄這刻骨銘心的100多天。父母雙親于壯年的早逝給我莫大心靈創(chuàng)傷,因過度悲痛,加上工作繁重,生活方式不健康,身心俱損,不到40歲就處于系統(tǒng)性崩潰的前夜:每日服用多種降壓藥物,注射胰島素,“三高”、呼吸睡眠暫停綜合征等嚴重威脅著我的生命。2011年6月1日至7月中旬,我在北京大學哲學系靜巖博士直接指導下,對自己的狀態(tài)做了一次系統(tǒng)性顛覆,身輕心安。我頓悟到,自己能夠身心健康地活著,亦是延續(xù)父母的生命,亦是盡孝。今年,是母親離開塵世第10個年頭,按老家的風俗,十年忌日親朋好友要一起完成一個較為隆重的儀式。春節(jié)后,我便開始構(gòu)思,把寫父母的那些碎片化文章重新梳理一下,暫名為《俺娘俺爹》,爭取公開出版。除追憶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亦作為他們精神上的合葬,當然也希望此書出版后能將我對父母的愧疚、對父母恩情的體悟傳遞給讀者,讓更多的人不要有我那么多追悔、遺憾,更好地盡孝,珍惜今生緣,善待親人朋友以及其他有緣人。為人需當孝父母,孝順父母如敬天。小孝,供給父母物質(zhì)上的生活需要,令父母衣食無憂;中孝,積極向上,走正道擁有健康體魄樂觀幸福人生,令父母安心知足常樂;世間大孝,為社會國家世界作大貢獻,令父母為之自豪,實現(xiàn)自我人生價值,利益于社會與眾生……父母親愛心,柔善如碧月。爹娘的遺產(chǎn)是無形的珍寶。無私,無我,忍辱,甘于付出和奉獻,不待回報。常憶父母恩,把父母無形之愛傳遞開去,這正是對父母最好的懷念。掬水月在手,拈花香滿袖。今日今時,抬眼窗外,陽光明媚,天空湛藍無際,白云悠然飄過,鳥兒婉轉(zhuǎn)而歌,醺風里送來院子縷縷玫瑰花香,在我是相信爹娘已達善處了,山河大地,草木叢林,日月星辰,無不是親人的化身……盡可安心放心……感恩父母給予我生命,感恩諸多親朋好友、同事、網(wǎng)友在我哀傷哀痛無法振作的時刻給予的關心與溫暖,讓我有力量站起來,重新行走在陽光下……感恩痛苦與不幸,讓我心靈成長,重獲新的人生,新的生活,讓我學會愛惜肉身,品味生活,珍惜親人朋友與人生。感恩一切。

內(nèi)容概要

  莫到晚年再思親 重在當下善盡孝
  《我們的爹娘》(趙志剛著)——爹娘的遺產(chǎn)是無形的珍寶。無私,無我,忍辱,甘于付出和奉獻,不待回報。常憶父母恩,把父母無形之愛傳遞開去,這正是對父母最好的懷念。
  在醫(yī)院的近百天,常有近似哲學的深刻體悟,比如父親孤身一人直面病痛,多數(shù)日子躺在ICU,沒有親人陪伴,身無長物,甚至連衣服都不是自己的。他在清醒時應該是痛苦的,我們家屬更痛苦。父親自身的抗爭,院外我們的奔走,一切的努力,只是要父親回歸生命的原初意義:活著。而那些曾經(jīng)的喜怒哀樂,煩惱,痛苦,在這里統(tǒng)統(tǒng)不是問題了。在生還是死的面前,個體的生命,個體的悲歡都是那么渺小。
  為人需當孝父母,孝順父母如敬天。小孝,供給父母物質(zhì)上的生活需要,令父母衣食無憂;中孝,積極向上,走正道擁有健康體魄樂觀幸福人生,令父母安心知足常樂;世間大孝,為社會國家世界作大貢獻,令父母為之自豪,實現(xiàn)自我人生,利益社會與眾生……

作者簡介

  《我們的爹娘》作者,趙志剛,1971年12月生于山東省昌樂縣農(nóng)村,1994年6月畢業(yè)于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10月獲長江商學院EMBA工商管理碩士學位,現(xiàn)服務于中國檢察出版社。

書籍目錄

莫言 序:我們的爹娘
尹洪東 序:孝思孝行彌天地 人生真諦細思量
趙志剛 前言:此岸彼岸念親恩
※母親
獻給母親的72 行:
世界上最疼我的那個人走了
永遠的娘親
相親時,母親爬上了樹
作為草民的二姨
童年的食物與母親的被打
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
年俗的片斷
快樂與物質(zhì)的多寡無關
生日、平安夜、圣誕及其他
我的病,娘的痛
與母親的一次沖突
母親和城市:匆匆上海之旅
母親和城市:與北京的緣分甚淺
母親和城市:夢里依稀慈母淚
佛 緣
永遠的鞋墊
青春,流浪的歌
別母東山阿
但將慈悲遺子孫
夜來幽夢遇慈母
三年生死兩茫茫
彼岸信箋
父親的回憶
八月,這一段塵世的繁華
《麥兜故事》:我就是那只豬
為娘寫傳的空想
倏忽已五載
母親,靈魂的居所
※父親
夏麥墳,父親節(jié)
爸爸說,下雨了
奇妙的旅程
濃重的莆田民間文化
除夕紀事
一日看盡長安花
跨越兩個省份的行走
六榕無樹記東坡
人生若午夜煙花
滬上行
周莊
江湖與廟堂
似是故人來
※治療日記
初聞父病淚滿衫
父親住院的首批訪客
放生,愿為父親延壽
手術延期,漫長等待
終于找到了醫(yī)院領導
手術日期繼續(xù)延遲
空氣里都是沉悶的氣息
作出重要決定
危險期,空氣中有了些輕松的氣息
讓人擔憂的一天
目睹父親13 天仍未愈合的傷口
知道你苦,但只能遠遠地看著
若歷極端苦,再無千般難
不到最后一刻,決不放棄
長江的情懷,大海的抱擁
佛誕日,父親失去了言語
5 月5 日立夏,愿吾父平安過夏
一季煎熬何懼,惟愿父親好轉(zhuǎn)
情緒跌跌宕宕,心事起起伏伏
最根本的問題, 重新回到生命
若已不濟事,不樂有何益
形單影只的阿姨
關于父親的幾個章節(jié)
歲末絮語:想起父親
關于父親的回憶:永是高大與完美
關于父親的回憶:慧根深厚,多有巧技
※天下父母
尹洪東: 母親, 最貼身的信仰
王學堂:唱支贊歌給娘聽
李紹章:母親!母親!
劉天鵬 :悲歌祭奠
吳青松:再讀《2009 年春?父親》
劉天鵬:真誠的碎片

章節(jié)摘錄

※但將慈悲遺子孫五一節(jié)期間,父親的一位至交也一起來到北京。和他聊天中,我數(shù)次提及母親的一些往事。哪知這位長輩竟然對我批評起來,大意是:“你對你母親根本不了解,你知道的太少了!”他說起我在上海讀大學期間,沒有工作的母親為了多掙一些錢,經(jīng)常到附近的小煤礦揀煤,每天消耗大量的時間和體力才賣幾塊錢。有一次,她被落下來的煤矸石打得頭破血流。我得知的事實是,母親差點被迅速駛來的裝煤的翻斗車埋葬!母親忍受身體上的勞累、精神上的屈辱,做這樣一些辛苦而危險的工作,目的僅僅是為了自己的兒子好好讀大學!“哪怕是要飯,也要把你供出來。”這是母親說得最多的一句話。那時盡管日子很苦,但總不會苦到需要靠要飯維生的地步,但至少表明了一個母親對于兒子接受教育的堅決態(tài)度。那時,爺爺奶奶身體不好,需要照顧,我和妹妹上學,花很多學費,而父親每月的工資不到200塊。1990年到1994年,我讀大學的4年,大概是我們家最為窘迫的時期。每個學期要到上海報到前,總是要拿幾百塊錢走,但當時太寒素了,母親的手中連幾百元現(xiàn)金都拿不出,四下借錢。但是很多人,包括很近的親戚都冷漠地拒絕了。母親是流著眼淚到處借的,她忍受著屈辱,是為了她的兒子,為了兒子高貴而有尊嚴地活著。“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今天,當年那些甚至不肯借錢給我們的親戚朋友求我辦事,我能辦的全辦了,除非是實在無法解決的。“以德報怨”,是母親多次向我交代的。母親說,求人不易,求人易受辱,只要人家張嘴求你的,能幫忙就幫忙。母親的教誨消解了我的怨氣,培養(yǎng)了一些慈悲之心?,F(xiàn)在,我是受人尊敬的。但是,今天的一切,包括贏得的尊重,其實是母親忍辱換來的。我不可有一絲自得。學習母親的優(yōu)良品格,就是要學會忍辱,學會忍受肉體的痛苦和精神上的屈辱。母親過世后,我曾經(jīng)陷入無限的悲傷,甚至以酗酒來麻醉自己的神經(jīng)。但是,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走出悲傷的陰影,轉(zhuǎn)而通過深深緬懷、通過學習母親大人的慈悲來紀念她。很多朋友勸我不要再沉溺于過去,要我往前看,我非常感謝。眼下,我要記錄、寫作這些事,在緬懷之外,更重要的是學習。憶母母已逝。一位哥哥發(fā)來短信說:“請在百忙中抽出5分鐘,懷念母親!她給予我們生命,給予我們最樸素的為人理念,使我們能堂堂正正做人。感恩!在這個特殊的日子。”在母親節(jié)的今日,我寫下這些,包括以前的點滴記錄,目的就是為了學習母親,而不是為沉溺于悲傷。此篇,就算是對關心我的朋友們的一個答復吧。母親節(jié),讓我們共同祝愿每一位偉大的母親快樂,無論她們在俗世,還是在天國!2006.5.14※為娘寫傳的空想很多朋友都勸我把從業(yè)10多年來的文字整理一下,結(jié)集出版。說實話,我對此并無興趣。那幾百萬文字多是新聞作品,屬于“易碎品”,就是出了書,又豈能“保鮮”?更何況,從那些東西中,我根本找不到自己。我下定決心出一本真正屬于自己的著作是母親去世后。母親在世的時候,我從未記住她的生日。有一年,我和她說,我要給你過60大壽,母親當時微微一笑,未置可否。沒有想到的是,還沒有到60歲,沒等到兒女為她祝壽,她就猝然撒手塵寰。母親走后一年多,我暗自制訂了一個寫作計劃,就是要還原母親作為一位普通婦女的歷史,打算在2007年上半年之前撰寫一本有關母親的傳記,將其作為我人生的第一本著作,奉獻給母親60冥誕。真正展開這次寫作計劃,是2005年5月30日,那篇文章的標題是“相親的時候,母親爬上了樹”,在文章的結(jié)尾我寫道:“我將一段一段探究母親的歷史,這會是充滿我整個生命的訪談。今天就算是一個開篇吧,關于母親,對于我來說,真的是一個謎。揭開這個謎,是我對母親和我的家族的一個交待。”然而,沒有想到,當真正著手寫母親,才覺得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寫了一年多了,才寫了10多篇,不到2萬字,而且多數(shù)都是少年、童年的記憶。每次回家探望親戚,當我像一個采訪者詢問他們對于母親的記憶時,往往只能得到一些零星的東西。于是,為母親寫傳記的設想,很可能成為一個空想。我對母親的歷史的確非常不了解:懂事之前(1976年)、也就是母親30歲以前的生活,幾乎一點也不清楚;讀大學、也就是1990年后,直至母親2003年去世,這中間她的生活,我也是一筆糊涂賬,模糊得很。事實上,截至目前我的文章,也幾乎集中在1976年到1990年的15年間。母子一場,緣分何其深,而我對母親的追憶,也多聚集于這15年“斷代史”,真是可嘆,記憶何其淺也!母親的人生經(jīng)歷能否這樣簡要概括:1947年農(nóng)歷10月8日,這位平凡的農(nóng)家女子誕生于山東安丘縣一個普通的村子,在五姐妹中,她是最晚出生的。因家庭條件所限,未能讀書識字。1959年,12歲時,父母雙亡。后來三個姐姐相繼出嫁,與她的四姐相依為命。1970年,嫁給山東昌樂縣的一個小伙子(我的父親)。1971年冬天,生下一個男孩,那就是我。1973年,又生一女兒,我的妹妹。因為操勞過度,自20世紀80年代起,身體出現(xiàn)各種疾病。20世紀80年代中期,蓋三間新房,欠債數(shù)千元。1987年,轉(zhuǎn)為非農(nóng)業(yè)戶口,遷到五圖鎮(zhèn),并成為城鎮(zhèn)合同制工人。1991年,因病退休。2003年8月21日,因突發(fā)心肌梗死,猝然離世。往事并不如煙。母親從出生到去世,盡管用上述的幾行編年史的文字就能勾勒出輪廓,但浸透在這一年一年的歷史中的,卻是有著多重身份的農(nóng)村婦女的隱忍與操勞,血與淚。作為妻子,她勇挑持家重擔,養(yǎng)兒育女,工于女紅;作為母親,她對兒女極盡呵護,含辛茹苦;作為兒媳,她以弱女子之身肩扛農(nóng)活,孝敬公婆……可惜并愧疚的是,作為兒子,我很難描摹其中偉大的細節(jié)了。母親的一生,是放下自我的歷史。在她的心中,已經(jīng)徹底沒有了一個“我”-她把她的青春、智慧、健康、生命,在獻給我們的家族,獻給她的丈夫、兒女、親朋后,突然離去。母親是一本永也讀不完的書。今天,當很多朋友勸我不要沉浸在失去母親的悲痛之中時,我說,我已經(jīng)放下。學習母親,就是學習她的精神,為了別人而活著的布施的精神,將自己融入人群,融入社會,努力為自己、為他人好好活著,好好做人,好好做事。2006.6.7※若已不濟事,不樂有何益昨夜得一夢,父沉疴已解,氣色白潤,赤腳于海邊疾走,周圍放大光明,吾緊隨其后,歷數(shù)此中委曲,不禁眶盈熱淚,問父:此非夢乎?父曰:非也。醒來,始知終是南柯一夢。前幾日,守東大哥來京,他獲準進入ICU探視。因為是醫(yī)生,他從探視中得到的信息以及作出的判斷都是專業(yè)的。他認為父親目前已出現(xiàn)感染性休克,整個機體因為感染而無法正常運轉(zhuǎn),肝功不好,腎衰,發(fā)燒,統(tǒng)統(tǒng)是因感染問題,就如一臺機器的運轉(zhuǎn),某個零件的失常會造成整個機器故障。這幾個晚上,幾乎整夜整夜難以入睡,守東大哥那些實話對我們也是很大的打擊,對我們,對父親,都太殘酷了。與病魔頑強作戰(zhàn)的父親,以及在周圍的親友,像是那個與巨大風車作戰(zhàn)的堂吉訶德,盡管事先已知故事的最終結(jié)局,還是要拔劍亮劍,真是太悲壯了。6月2日下午4點,鼓足全部的勇氣,穿好防護服,再度進入ICU,這,是父親在武警總醫(yī)院手術近一個月內(nèi),我第4次看他。不到30天的時間,父親歷經(jīng)三次大的手術,只為延長生命,只為那一線若隱若現(xiàn)的生機。這一個月,父親幾乎沒有轉(zhuǎn)入正常的恢復和飲食,靠體外那些各種各樣的管子維持身體的運轉(zhuǎn)。讓你的身體遭受這樣大的創(chuàng)傷,我的決斷是不是錯的?在4月初八佛誕日應用呼吸機而不能言語之后,對你的治療是否合乎您的本意?父親,你的眼神那么微弱,那么迷離。你有沒有聽到兒子的呼喚,十分鐘哭泣中的呼喚,你感覺到了吧,我--您的兒子始終在你的身邊,他的心從來沒有離開過你。父親,我看到了,你紫黑的臉頰,腫脹的手,凌亂的發(fā),急促的呼吸,發(fā)熱的軀體。父親,這一切撕裂著你的愛子的心,再也不能復原。這些天,手機上存滿了勸慰我的短信。無法排解自己的情緒,晚上查找佛學的有關文章,看到丹增嘉措所著《如何面對痛苦》中的一段話:痛苦除了相對存在之外,它的實質(zhì)是難以成立的。因而痛苦只是一種虛假的存在。所謂虛假,就是如夢如幻的觀念。想起寂天菩薩的偈:若事尚可救,云何不歡喜?若已不濟事,不樂有何益。6月4日,陰歷5月12日。早上醒來找干凈的衣服換上,穿戴完畢,突然發(fā)覺居然一身青色,淡青色的徒步鞋,深青色的長褲,青色的短袖速干衣。無意中的穿著都是傷感的色彩。9:04,東哥致電ICU本想問一下是否需要續(xù)費,護士確認還有9000元余額后說了一句:醫(yī)生讓你們家屬趕緊過來一趟。ICU與家屬的互動,一般是在出現(xiàn)重要情況之時。五叔、東哥、劉強和我,4個男人二話不說,直奔醫(yī)院,迅速上到9樓的ICU。臧主任探身出來,神情沉郁,他說:老爺子的腹腔再度出血,估計是嚴重的感染將血管腐蝕,本來還想幫老爺子一把,看來很難了。我們都洞察了這位著名外科醫(yī)生的難過,五叔事后說,他目睹這位主任亦落下淚水。父親最后的時刻正在到來。我大腦一片空白,并未落淚,只記得對主任說了一句話:能否讓父親走的時候少些痛苦?劉強、東哥、五叔,次第進入,與父親作最后的告別,我已經(jīng)沒有進入ICU的勇氣。他們都是哭泣著出來。我倚靠在ICU過道的北側(cè)墻邊并無聲響,似是在經(jīng)歷一個夢境。10:15,父親的心臟停止了跳動。在經(jīng)過109天的與疾病斗爭之后,樂觀、頑強的父親最終沒有擊敗嚴重的術后感染,在這個初夏,故于感染導致的多臟器衰竭。在這一刻,我發(fā)現(xiàn)自己所曾經(jīng)執(zhí)著過的一切都是不重要的。陰歷5月12日,注定是一個悲傷的日子。從這一天開始,我已經(jīng)成為一個父母雙亡的孩子,而且,阻擋死神的屏障業(yè)已全部撤除,下一個直面死亡的,就是我。11:00,太平間的擔架車從ICU被推了出來,父親沉睡于一個寬大的黃色袋子之下。隔著袋子,我用手慢慢撫過他的全身,還是溫熱的,頓時淚飛如雨。父親,給予我生命的父親,就這樣永遠不再理會他的兒子了!五叔、東哥、劉強和我,在周師傅的幫助下為父親更換前些時間買好的壽衣。他的神情很安詳,沒有憂愁和痛苦,撫過他的全身,只有手和腳開始變涼。周師傅為他整理容顏,梳頭,留下一縷發(fā)絲給我做永久的紀念。晚上幾乎一夜無眠,盡管無法陪伴父親身邊,也算是守靈吧。把父親安放于定制的桃木棺槨之中,推進別克靈車,我和東哥護送他前往八寶山殯儀館。父親赤條條來到人世間,又赤條條地被推出ICU,輕輕地來了又靜靜地去了,連一片云彩也沒有帶走。在殯儀館,我們選擇了最簡樸的小告別廳進行遺體告別儀式,在父親周圍的,全是父親最親的人,以及我最親近的兄弟。殯儀館為我們舉行了莊重的迎取父親骨灰儀式,哀樂,致辭,讓死者享受哀榮的程序,再次引來我們的淚水奔涌。父親,我們即將護送您回家。來的時候,您雖然氣色不佳,但是情緒是樂觀的,是鮮活著的慈父;今天,您卻以這樣一種冷冰、沉默的形態(tài)返回故鄉(xiāng)。望白云有來有去,想吾父無影無蹤。任何東西也難以減輕我的哀傷。“慈父雖西去,但你曾感受到的愛和你曾付出的愛永遠都不會失去。”14:20,我們一行9人啟程。我懷抱骨灰盒,與手捧遺像的東哥、手持靈位的劉強同乘一輛車。一路無話。在初夏的夜色中,我們悄悄進入縣城,駛?cè)胨{寶石花園父親的家。父親,我們送你到家了?!鶜q末絮語:想起父親這一年,似乎異常沉默。博客也幾乎沒有更新,好多朋友詢問緣由,我只是說倦了。實際上不是。這一年最大的事件是父親的病逝。2月16日他到京,步履快得我都有些追不上,6月4日就走了,110多天煉獄般的煎熬,于他,于我,都是。我動用了一切人脈資源,花光了所有錢財,但終是無法挽留他。八寶山火化,沒有幾個親人送行,送他回山東,曾經(jīng)那么鮮活的他,成了一抔骨灰。心被一刀一刀割碎了。從沒有寫日記的習慣,為了記錄療救父親的過程,開始學著寫日記,10萬字的流水賬,勾勒了整個輪廓,對我們家族來說,亦是一個交待。再也不敢翻看,一看就淚落如雨。母親去世,我寫了一些短文,那時的心只是疼痛?,F(xiàn)在寫父親,除了疼痛,還感到無助。于這個世界,于人于事,真的是無法把握。把所有的力量釋放到工作上,怕自己有空隙。一有空隙,就想他,想他,淚流滿面。很多的場合,無法自控。8月在云南昆明上課,同學徐夢寒只知道我父親病了,還不知他已走,在翠湖的大廳拍我的肩膀問:你爸的病好了沒有?我扭頭望她,還未張口回應,眼淚就落了下來。我對父親其實還不是很了解,他心細如發(fā),以前認為他是個粗枝大葉的人,其實不是。他去后我和很多親人交流才了解他。他的善良,與人為善,也是極為動人的。我于暗夜環(huán)抱他的骨灰悄然上樓,被鄰居聽到。那鄰居一下子撲倒在父親的骨灰盒前面,痛哭失聲。父親總能和周圍的人相處得很好,非因信佛,性格使然。樓上樓下左鄰右舍,如親人般。記得父親臨終的訓誡,他都很難發(fā)出聲音了,還囑咐我好好工作。為了盡量不去想他,我瘋狂工作,瘋狂徒步,但走路太多,腳受不了我龐大的體重,在今年11月25日32公里徒步選拔賽的第2公里處,突發(fā)急性腱鞘炎。母親走后,每年的生日父親都要和我通話,他也吃長壽面為自己的愛子慶生。今年的生日,耳畔再也沒有響起父親溫和的話語。2009.12.26……

媒體關注與評論

對母親的追憶,真實地再現(xiàn)了一個平凡而偉大的鄉(xiāng)村母親,感人至深;對父親的追懷,特別是救治父親的那些過程和細節(jié),給人以揪心之痛。要而言之,讀了這本書,我相信每個做子女的將會反躬自問,都會在以下幾點上產(chǎn)生強烈的共鳴:一是盡孝須及早,孝心不能等待,不然會留下終生的愧疚和抱憾;二是盡孝是無條件的,盡心就是最好,不能說等自己事業(yè)成功了、生活十分富足了才能盡孝;三是要更好地愛惜自己的生命、更好地在社會上立世做人,做一個讓父母為之驕傲的子女,是盡孝的最好方式。——尹洪東志剛是孝子,他在《我們的爹娘》這本書里,寫出了一片孝心,也寫出了父母在艱難困苦中不屈不撓地勞動、奮斗的一生。他的爹娘的許多經(jīng)歷,也正是我的爹娘的經(jīng)歷。他筆下的爹娘,也正是我們的爹娘。中國之所以歷經(jīng)磨難而不亡,正是因為有我們的爹娘;中國之所以能夠在困境中崛起,也正是因為有我們的爹娘。——莫言書的出版,除了追憶父母,也作為對他們精神上的合葬,當然也希望此書出版后能將我對父母的愧疚,對父母恩情的體悟傳遞給讀者,讓更多的人不要有我那么多追悔、遺憾,更好地盡孝,更好地服務社會,有益他人。——作者趙志剛拿到書稿后我一口氣便讀完了,也被感動了,有深深的共鳴。這本書更具價值的是書中詮釋了什么是新時代的‘孝’,以及如何盡孝。相信每個看過此書的人都能從書中看到自己的爹娘。——責任編輯陳曉帆

編輯推薦

※《我們的爹娘》看點:①寫給當代青年的孝心棒喝--盡孝要趁早,時間不等人,盡孝一定要從現(xiàn)在開始②作者趙志剛真情至深--閱讀者莫不動容落淚,從中看到自己父母的身影③世界上最愛我的兩個人--我們的爹娘,是每個普通而又偉大的中國父母④著名作家莫言專文作序推薦父母病故時均不滿60歲,這對趙志剛是個巨大的打擊。為了追憶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趙志剛將十年來描寫母親和父親的一篇篇文章結(jié)集成了這部作品《我們的爹娘》。趙志剛介紹此書寫作過程時說:“書的出版,除了追憶父母,也作為對他們精神上的合葬,當然也希望此書出版后能將我對父母的愧疚,對父母恩情的體悟傳遞給讀者,讓更多的人不要有我那么多追悔、遺憾,更好地盡孝,更好地服務社會,有益他人。”該書責任編輯、作家出版社外國文學編輯部主任陳曉帆在介紹此書編輯出版情況時說:“拿到書稿后我一口氣便讀完了,也被感動了,有深深的共鳴。這本書更具價值的是書中詮釋了什么是新時代的‘孝’,以及如何盡孝。相信每個看過此書的人都能從書中看到自己的爹娘。”著名作家、中國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莫言為本書作序?qū)懙溃?ldquo;志剛筆下的爹娘、也正是我們的爹娘。他們是最普通的人,也是最偉大的人。他們生前是我們的靠山,死后是我們足下的大地。他們的身體化為泥土,但他們的精神會代代相傳。”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我們的爹娘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72條)

 
 

  •   老爹老娘不在乎自己一把年紀,不在乎自己的衣食住行,不在乎自己的一切一切,而我們的一切一切他們都放在心上。正如莫言在序言中所寫道的,“他筆下的爹娘,也正是我們的爹娘。中國之所以歷經(jīng)磨難而不亡,正是因為有我們的爹娘……”《我們的爹娘》會讓每一位讀者想到自己的爹娘,讓我們認識到,“莫到晚年再思親,重在當下善盡孝”,父母健在是一個人所能擁有的最大的幸福,而我們所做的一切卑微的努力,我們在俗世間所奮力追求的那份“成就”,也許正是源于爹娘心中那份堅定的“相信”。
  •   爹娘是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人,無私、無我、忍辱、敢于付出和奉獻,不待回報,讀這本書讓我想到我遠方的爹娘,辛辛苦苦為了我們,沒日沒夜的操勞,正如莫言老師說的他筆下的爹娘,也正是我們的爹娘,要盡孝心要趁早,莫等到子欲孝而親不在。
  •   父母的愛是無私的,是偉大的。作者在回憶與父母相處的點點滴滴中,來寬慰自己失去親人的痛苦和對親人的思念……從作者父親去世前100多天的點點滴滴讓人無不感到人生的短暫、病魔的無情、子女對老人的留戀!守在病床前的子女精神上的折磨是可想而知的……我們的爹娘,沒有給到我們最好的物質(zhì)生活,卻給了我們他們能給的最好的,我們的爹娘,沒有給到我們最光輝燦爛的前程,卻給了我們踏實努力的雙手?。?!孝敬父母從現(xiàn)在開始?。?!
  •   讀了《我們的爹娘》這本書,使我受益匪淺,父母任勞任怨,慷慨大方,不待回報的精神使我懂得了要感恩父母,懂得感激,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面對生活,人生就會過得幸福而充實。我相信每個子女都會做到懂得感恩、懂得盡孝。
  •   對母親的追憶,真實地再現(xiàn)了一個平凡而偉大的鄉(xiāng)村母親,感人至深;對父親的追懷,特別是救治父親的那些過程和細節(jié),給人以揪心之痛。要而言之,讀了這本書,我相信每個做子女的將會反躬自問,都會在以下幾點上產(chǎn)生強烈的共鳴:一是盡孝須及早,孝心不能等待,不然會留下終生的愧疚和抱憾;二是盡孝是無條件的,盡心就是最好,不能說等自己事業(yè)成功了、生活十分富足了才能盡孝;三是要更好地愛惜自己的生命、更好地在社會上立世做人,做一個讓父母為之驕傲的子女,是盡孝的最好方式。
  •   兒女,是爹娘心頭掉下的一塊肉。我們每個人都是為人子女,也將為人父母。一生的滄桑與幸福,讓我們永遠不能舍棄、遺忘我們恩重如山的父母,和那浩瀚的親情。我們前行的路上,永遠有爹娘的足跡和殷切的目光。當我們在歡笑和成功中,可曾想到我們?nèi)諠u衰老的爹娘?那為我們的成長嘔心瀝血、辛苦勞作的爹娘。人世間最難報的就是父母恩,愿我們都能:以反哺之心孝敬我們爹娘,以感恩之心孝順爹娘!生命不要求我們成為最好的!只要我們做最大的努力!牽掛我們的爹娘吧!給爹娘打個電話或者寫封信吧!他們渴求的眼神期待著一紙情濃的家書,幾句溫馨的問候。一本書,讓我們撫摸我們的心靈,回望我們的父母,讓我們再一次感受一種溫暖和力量……
  •   心酸淚濕,觸動心中深處的柔軟!看了開頭幾篇淚已潸然,很多細節(jié)感同身受。隨即給爸媽打電話問詢近況,告知今天上班的情況,囑咐換季注意身體,掛了電話還是平靜不下來。恩,想家了,還有一些更復雜的情緒。親恩是生命的本心本能。眼看爸媽一天天老去,這次國慶咱就不出去玩了,決定回老家好好陪陪俺爹俺娘幾天。感謝趙志剛、感謝《我們的爹娘》~
  •   孝敬父母自古以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在人的一生中,對自己思情最深的不會超過父母,父母給予了我們生命,辛勤地養(yǎng)育我們長大成人,我們的成長凝結(jié)著父母的心血,每一個人都是在父母悉心關懷、百般呵護和辛苦撫養(yǎng)下慢慢長大的。一個人,如果對給予自己生命的辛勤哺育自己、恩重如山的父母都不知道報答,不知孝敬,那就喪失了人生來就該有的良心,那是沒有道德可言的。作者讓我們重新對“我們的爹娘”有了新的認識。是一本值得推薦的書!??!
  •   我們的爹娘是一部很值得我們?nèi)ラ喿x的書,我讀了這部書感悟很深,它真的讓我們感受到父母是偉大的,不求回報的,一切只為我們著想默默地為我們付出,卻不求回報。同時它還告訴我們一個事實“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所以趁我們的父母都還健在好好的孝順他們,讓他們可以安享晚年!
  •   這本書中隱約可見我們的爹娘的影子,開啟了心中塵封已久的記憶。那兩個曾經(jīng)為你遮風擋雨的人,你是否還能感受到?“樹欲靜而風不停,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錯過了奉養(yǎng)父母的機會,是人生多大的遺憾,逝去后,怎么能追得回來呢?
  •   讀了《我們的爹娘》這本書,使我受益匪淺,父母任勞任怨,慷慨大方,不待回報的精神使我懂得了要感恩父母,懂得感激,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面對生活,人生就會過得幸福而充實。同時我們應本著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的心理,理應珍惜父母,溫暖父母,讓他(她)們在有生之年體會到家庭的快樂與和睦。
  •   有一種感情叫親情,有一種親情叫父愛、母愛,我們在沒有遠離家鄉(xiāng)的時候是生活在父母的愛護下,根本感覺不到什么是困難、什么是孤獨。但當我們實實在在的離開他們了,才真正的感覺到,父母就是我們的精神支柱。父母不管在多么苦多么難的情況下,養(yǎng)育我們長大。我們要竭盡全力,讓父母的后半生過得更好。我們的爹娘,我們的家鄉(xiāng)!
  •   “樹欲靜而風不停,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當我們因為求學離家在外,之后又因為工作,又或因為成家、養(yǎng)育子女種種原因,無法抽空回鄉(xiāng)看望父母時,卻忘了,父母已一年比一年更加衰老了。似乎,人生總也有忙不完的事,在一推再推之后,能奉養(yǎng)父母的時間,也隨之流逝。丘吾子的悲傷,誰能真正體會到呢?少年離家,可至年老回來時,一踏進家門,卻再也見不到父母了!錯過了奉養(yǎng)父母的機會,是人生多大的遺憾,逝去后,怎么能追得回來呢?《論語》有云:“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當父母隨著年齡的增長,生活上會有越來越多的不便,此時,正是需要我們在身邊照顧的時候?!按饶甘种芯€,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鄙硖幃愢l(xiāng)的我們,就如同放飛的風箏,飛得再高再遠,線的那頭永遠是父母日日惦念、夜夜記掛的心!古人云:“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所以,心中有孝,才能感悟充滿孝心的世界;心存感激,才能體驗生活帶給我們的一切:孝心--不一定非得是那種驚天地,泣鬼神的大事,它是一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感激之心。
  •   拿到書后就閱讀了,很感人,這本書寫得很好,對父親和母親的描述感人至深,世界上最疼愛我們自己的兩個人是——父親和母親,我們盡孝要趁早,要無條件盡孝,并且要更加愛惜自己的生命。在外的子女要經(jīng)?;丶铱纯醋约旱母改???傊?,這本書給我的感觸很深,很值得我們?nèi)ラ喿x,大力推薦。山東濟南
  •   書今天剛到手,打開包裝,最吸引我的是不是書名,不是包裝,而是那一句話:“重在當下善盡孝,莫到晚年再思親?!焙竺嬉痪潆m然還沒有親身體會,但是前面一句,卻是深深的寫進了我的心坎兒里。我看了前言部分,讓我想起了我的父母,想起了那個經(jīng)歷……我會好好讀完整本書,留一份感動在心間的同時,讓我們多為父母做點事!
  •   莫言老師的序很給力:父母生前是我們的靠山,死后是足下的大地。這么的厚重,把這本書給打開了。這本書再次提醒,如果你不珍惜,父母仍然會慢慢走遠,走掉。永遠。我們不再是任性的孩子,不再是一掬水捧在水中也會感傷……
    感恩父母給予我生命,感恩諸多親朋好友 同事在自己無法振作時給予的關心與溫暖。學會珍惜現(xiàn)在胡生活。
  •   有一種情感,它不像友誼那樣脆弱。也不似愛情那樣熱烈而短暫,其實,這種情感就是父母之愛,它是那樣至純至真,是那樣永久,充滿著人的一生。然而,也有一種遺憾,那就是“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盡孝須及早,孝心不能等待,不然會留下終生的愧疚和抱憾。
  •   很喜歡這本書,雖然讀起來總覺的很傷心,很難過,但說出了我們當代青年的心聲,有可能我們都是山東的,所以里面有好多我們似曾的回憶,兒時的回憶,即時我們有千萬種理由,也要常用回家看看日漸蒼老的父母,盡孝要趁早!大力推薦此書,值得閱讀!
  •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待”,看完這本書我便想起了這句話,一直以來我都用這句話提醒自己,所以每當我離開家的時候我的心總是不踏實,在有些人的眼里可能有點沒出息,但是我還是覺得趁父母健在的時候多點孝心比什么都強!感謝作者把這種情感用這么淳樸的語言寫出,有句話叫“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我覺得能寫出這么多人心聲的應該就是好作家!
  •   爸爸、媽媽辛苦了……這是看完這本書我最深的感觸。拿到書稿后我一口氣便讀完了,也被感動了,有深深的共鳴。我們對父母的了解太少,在印象中,父母永遠是打不倒的鐵人,但當看到父母染雪的鬢發(fā),終于明白了自己的責任,我要用相同的愛回報我親愛的父母。
  •   這本說給我的感觸很深,里面有好多我們似曾的回憶,兒時的回憶,即時我們有千萬種理由,也要常用回家看看日漸蒼老的父母,盡孝要趁早!推薦此書
  •   感動,讀了幾篇就已經(jīng)哽咽,觸動了內(nèi)心的最深處。在現(xiàn)在繁忙的工作中,不禁讓我們想起自己父母,為我們付出了太多,而我們?yōu)樗麄冏鲞^什么?盡孝可能不是給父母最好的,有時一個電話足以。
  •   正如這本書的書名——我們的爹娘,在這本書中幾乎可以找到我們每個人的爹娘的影子,喚起我們心中塵封的記憶。那兩個曾經(jīng)守候著你的人,現(xiàn)在依然在守候你,你是否還能感受到?這是一本值得每一個人看的書。
  •   看完之后來評價的,很喜歡,看得我熱淚盈眶,看了這本書之后使我深思很多,有道是:子欲孝而親不待,趁現(xiàn)在好好孝順父母吧,有時間就回家看看,多打打電話哪怕只是聽聽聲音,心里也很溫暖的。對父母長輩多一份體貼,多一份關懷,多一句問候。最后再說一句,看了這本書之后才知道,原來我跟本書作者還是老鄉(xiāng)的呀,,我也是安丘人。推薦大家都看一下這本書,真的很好看。
  •   “他們常常流淚的,因為太愛他們守護著的孩子,所以往往流了一生的眼淚,流著淚還不能擦啊,因為翅磅要護著孩子。即使是一秒鐘也舍不得放下來找手帕,怕孩子吹了風淋了雨要生病?!薄坝幸惶?,被守護著的孩子總算長大了,孩子對天使說——要走了。又對天使們說——請你們不要跟著來,這是很討人嫌的。”“天使嗎?彼此對望了一眼,什么都不說,他們把身邊最好最珍貴的東西都給了要走的孩子,這孩子把包袱一背,頭也不回的走了?!边@是三毛寫的父母文章中說他們就是天使。我們都是擁有天使的人。珍惜吧。
  •   《我們的爹娘》一書買回來之后,我正在讀,女兒見了,拿過去看,我問感覺如何?女兒回答,太感人了。
  •   感人感人,祝天下爹娘安康
  •   讀完了這本書,真是想不流淚都難。作者的父母為了自己的孩子無私奉獻,毫無怨言,可以說是獻出了自己的的所有。用一句眾所周知的話,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呀。父母給予子女的愛,是那么的偉大,那么的無私,作為子女,是無法用語言來表達的。真心的愿天下所有的父母都能健康長壽。這本書的確是一本值得所有子女看的。贊贊贊?。?!
  •   父母是天,父母是地。縷縷白發(fā),道道皺紋,為子女們撐起一片自由飛翔的天空。父母是山,父母是水。點點汗水,滴滴心血,為孩子們鋪就一條光明寬廣的大道。父母就像一雙飽經(jīng)滄桑的手,含辛茹苦,嘔心瀝血。當我們無助時,手背為我們遮擋風霜;在我們失意時,手心為我們釋放綿綿不斷的溫暖陽光。父母之愛,千秋萬古,生生不息,代代相傳。
  •   書的名字就讓我想起自己的父母。人與人不同,但父母的愛都是相同的,也許他們表達的方式不同?;叵胍幌?,從什么時候不再是父母的“小尾巴”,從什么時候不喜歡媽媽的嘮叨,長大了,有了自己的小家,也知道了為人父母不容易。趁父母都健在時,好好珍惜,好好孝敬他們。
  •   當寫到父親生病住院,到處求醫(yī),與病魔抗衡的,作者全身心的盡孝道,挺感動的
  •   讀過這本書,讓我真實的感受到父母對子女的愛,特別是通過作者兒時的回憶更使我聯(lián)想到自己兒時父母的疼愛。如今我已漸漸長大,即將為人父母,更能體會父母當時的心情。如今看著白發(fā)蒼蒼的父母,內(nèi)心是無比的沉重,不知曾幾何時他們的頭發(fā)早已花白,我們也已經(jīng)不是他們背上的淘氣小鬼。我應經(jīng)我所能,讓他們更幸福。
  •   這書早就聽說,這次當當活動,就收到囊下。這是本感動人的書,真的是天下所有父母的縮影,讀來時常觸動心底。
  •   孝敬父母要付諸行動,父母不在乎你給他們買了多少東西,他們最在乎的就是兒女能多陪陪他們說說話,父母一天天變老,最怕是子欲養(yǎng)而親不在。好好珍惜身邊最親的人,趁一切都好。
  •   好像每天都在忙,每天都覺得時間不夠用。沒時間做這個,沒時間做那個,沒時間回家看看自己的父母,甚至連給爸媽打個電話的時間都沒有??墒鞘聦嵳娴氖沁@樣的嗎?從小,父母含辛茹苦的把我們養(yǎng)大,每天在家盼著我們可以回去陪陪他們,可是我們卻連打個電話都說沒時間。。。有些事情,不要等到錯過了再后悔,那樣說什么都沒用了,所以,大家,“?;丶铱纯础卑桑『懿诲e的一本書,推薦一下,希望向大家看了會回家看看自己的爸爸媽媽!
  •   很喜歡這本書,很感人,這本書寫得很好,對父親和母親的描述感人至深,世界上最疼愛我們自己的兩個人是——父親和母親。通過本書更好地理解了“孝”的含義。大力推薦!
  •   生活并非想象中那樣完美,父母的辛勤是我們無法體會的,我們雖不能與父母分擔生活的艱辛、創(chuàng)業(yè)的艱難,但我們在生活上可以少讓父母為自己操心。當父母生病時,我們是否應擔起責任,照顧父母?要知道,哪怕一句關心的話語,哪怕一碗自己做好的面,都會慰藉父母曾為我們百般焦慮的心。感恩父母,并不難做到。
  •   要對父母好,要孝道,是本分!
  •   從這本書中可以找到我們父母的影子,給我們做兒女的當頭棒喝。
  •   很感人,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每一分鐘!
  •   值得還沒當你父母的年輕人看一看,了解不同年代的父母,可憐天下父母親!
  •   看了這本書,覺得很喜歡,它帶給了我太多的感動,也勾起了我的很多回憶,同時也有了很多感悟,“莫到晚年再思親,重在當下善盡存”,受益匪淺,是一本值得看的好書!
  •   拿到書就馬上讀了,感到落淚,書中所寫都似自己想說的話......
  •   本來是想買莫言的書,可是莫言的幾乎都沒有貨了,正好看到這個莫言推薦的,看了簡介,覺得不錯,所以就買了~
  •   同齡的經(jīng)歷。身有體會!心靈的交流,心靈的震撼!孝與先,為人本。
  •   誠摯樸實,在時代的脈搏中感知到那份依然的親情,生命的存在,生活的閱歷,生生不息的愛,在鄉(xiāng)土中延伸,感動,博大又平凡,堅強而安然。
  •   真情感人,寫的非常好,很受啟發(fā)。推薦各位朋友都看下,很好的一本書。
  •   看過這本書之后,感覺很感動,也感悟了我對人生的體會,喚起了內(nèi)心最真實的情感,同樣有著回憶鄉(xiāng)土的氣息,鄉(xiāng)情的思念讓我回到了以前的記憶。
  •   佷受感動的書
  •   還沒看,相信是本不錯的書
  •   阿姨告訴我值得我們年輕人一讀,應該讓年輕人讀完之后感受一下父輩們的經(jīng)歷。
  •   說很感人才買的,還沒有看。
  •   稍后再來
  •   他們都是很好看的一本書
  •   這本書實在不錯
  •   還沒看完額蠻樸實的
  •   洗滌心靈,帶來感悟的好書
  •   雖沒看的,但看上去不錯,給好評
  •   少年輕狂,只想按自己的想法去做,從來沒有考慮過父母,只想飛出父母的懷抱,從作者筆下看到作者的爹娘,忽然想起我的爹娘,仿佛看見了自己的爹娘,“子欲孝而親不待”沒事?;丶铱纯?,別讓自己留下遺憾。
  •   打心眼兒里覺得這本書太好了,看到這本書就想起了自己的父母,他們一生無所求,只為兒女能過的好,無盡的付出,可我們又回報了些什么呢?“莫到晚年再思親,重在當下善盡孝”,希望通過這本書我們能更深層次的理解“孝”的涵義……
  •   在現(xiàn)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中,大家的親情觀念逐漸的淡薄。讀完這本《我們的爹娘》真的感觸頗深,這本書能夠喚起我們對父母的辛苦的思索,對自身價值實現(xiàn)的思考。我覺得這本書里面的一句話真的讓我深受感觸:子欲養(yǎng)而親不在。以前都不太明白這句話的意思,感覺也沒什么啊。讀完這本書再好好想想,這句話的含義真的頗深。
  •   讀了這部書感悟很深,它真的讓我們感受到父母是偉大的,不求回報的,一切只為我們著想默默地為我們付出,卻不求回報。我們的爸媽是最辛苦的。。。。
  •   這本書讓當下我們這些年輕人值得細細品讀,盡為人子女的孝。
  •   子欲孝而親不在。別等我們成功,有錢,有成就的時候再行孝道吧,一個電話一個問候足以。
  •   真實地反映了作者的生活和作者的真情實感,對我有一定的感染力。
  •   最真實的感受
  •   父慈子孝!
  •   文章語言樸實,深刻,在如此快節(jié)奏的生活中,品讀這樣的圖書是對心靈的深刻洗禮?!皹溆o而風不止,人欲孝而親不在”?;钤诮裉?,活在當下,大聲說出對父母的愛,關愛父母,孝順父母是我們每時每刻都應該遵循的道德品質(zhì)……感謝作者,又讓我重新認識、理解了我的父親母親。
  •   看了此書以后感觸很深,想一下自己的爸爸媽媽,他們?yōu)槲覀兏冻鎏嗵?,而我們又回報給他們什么了?父母對子女的愛是世界上最無私、最純粹、最深厚的愛。此刻只想對自己的父母說一聲:爸媽,謝謝您了!
  •   現(xiàn)在的書貴
  •   正在看,但感覺有些重復,有些亂,感覺不太好
  •     莫言老師的序很給力:父母生前是我們的靠山,死后是足下的大地。
      這么的厚重,把這本書給打開了。
      從小時候開始做夢便怕母親離開,不只一次在夢中哭得上氣不接下氣,我以為母親永遠離開了。幸好,母親一直在。
      這本書再次提醒,如果你不珍惜,父母仍然會慢慢走遠,走掉。永遠。
      我們不再是任性的孩子,不再是一掬水捧在水中也會感傷的年少,現(xiàn)實是這樣的擺在面前,書中的父母遽然的走遠,其實,如果你不在意,哪位父母不是這樣離開了的。
      看過,喚醒心中沉睡的記憶,更珍惜當下。
      莫到晚年再思親,重在當下善盡孝。如是。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