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燎原全集

出版時間:2009-9  出版社:朱德、 聶榮臻 解放軍出版社 (2009-09出版)  作者:朱德,聶榮臻 著  頁數:599  
Tag標簽:無  

前言

為了堅持不懈地對部隊進行我軍光榮傳統(tǒng)和優(yōu)良作風的教育,用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鼓舞廣大群眾特別是億萬青少年的斗志,推進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培育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在隆重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之際,我們編輯出版了《星火燎原全集》。這一恢弘的出版工程始于1956年。1956年7月,經中央軍委批準,總政治部向全軍和全國人民發(fā)起“中國人民解放軍三十年”征文活動,廣泛征集反映我軍在革命戰(zhàn)爭各個歷史時期英勇斗爭的不朽業(yè)績和珍貴史料。這次征文活動盛況空前,周恩來、劉少奇、鄧小平等中央領導同志親自閱改征文稿件,彭德懷、賀龍等軍委領導同志親自組織征文工作,530余位開國將帥和省部級以上領導,數萬名官兵、轉業(yè)軍人和地方黨政干部踴躍撰稿,應征稿件5萬余篇,總政治部專門成立編輯部編輯整理征文,毛澤東為征文叢書題寫了“星火燎原”書名,朱德作序。《星火燎原》叢書自1958年至1965年出版8卷,相繼用13種文字、8種版本發(fā)行國內外,有56篇文章被選入全國中小學課本,共發(fā)行710余萬冊,影響了新中國幾代讀者,被文學巨匠郭沫若譽為“用紅寶石砌成的萬里長城,記述中國革命戰(zhàn)爭的東方史詩”。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黨中央、中央軍委高度重視我軍優(yōu)良傳統(tǒng)教育,將《星火燎原》選編發(fā)至全軍連隊,并指示加快叢書編輯進度。1982年紀念建軍55周年前夕,我社出齊《星火燎原》叢書10卷,共收入文稿657篇,鄧小平為叢書題詞“繼承和發(fā)揚人民軍隊的光榮傳統(tǒng)”,葉劍英、徐向前、聶榮臻也題了詞,要求堅持用我軍的光輝歷程和革命傳統(tǒng)教育全軍指戰(zhàn)員,讓革命精神代代相傳。2007年紀念建軍80周年前夕,為配合全軍部隊大力弘揚聽黨指揮、服務人民、英勇善戰(zhàn)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我社將半個世紀前編輯《星火燎原》叢書時,由于種種原因未刊用的大批珍貴文稿精心整理,輔以現代設計風格和多種信息元素,結集出版了《星火燎原·未刊稿》叢書,共10卷、收入文稿685篇。此書與《星火燎原》叢書相互銜接,形成完整體系,出版后引起強烈反響,受到廣泛歡迎,成為軍內外開展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tǒng)教育的生動教材。2009年是新中國成立60周年,又逢全軍部隊大力培育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全社會積極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廣大官兵和社會讀者都希望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星火燎原》發(fā)揮更大的作用。為此,我社在原《星火燎原》叢書和《星火燎原·未刊稿》叢書基礎上編輯出版《星火燎原全集》:本著實事求是原則,將原《星火燎原》叢書8卷出版過程中因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歷次政治運動被陸續(xù)撤銷的75篇珍貴文稿全部恢復;將《星火燎原·未刊稿》叢書出版后通過各種渠道新收集到的一批珍貴文稿重新整理,又選出540篇從未出版發(fā)表的高質量文稿;將全集涉及的黨中央、中央軍委領導和高級將領戰(zhàn)斗、生活情況以及所有人名、地名、戰(zhàn)役、戰(zhàn)斗重新校訂核對;為適應新時代讀者的閱讀和審美需求,盡最大可能為所有文章統(tǒng)一設置了作者照片、作者簡介、知識鏈接、歷史圖片及畫作和編輯部檔案,按現代設計風格統(tǒng)一排版,使這批半個世紀前的歷史文稿從內容到形式更有時代特色。至此,自1956年以來收集、篩選和整理“中國人民解放軍三十年”征文活動文稿的工作全部結束,中央軍委和總政治部賦予的編輯出版《星火燎原》的光榮任務圓滿完成?!缎腔鹆窃饭?0卷,為保持原《星火燎原》叢書和《星火燎原·未刊稿》叢書的連貫性,在原《星火燎原》叢書基礎上編輯前10卷,已刊文稿位置不變,將因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歷次政治運動被撤銷的文章恢復至原有位置;在《星火燎原·未刊稿》叢書基礎上編輯后10卷,已刊文稿位置不變,將最新收集到的珍貴文稿按歷史時期順序分插各卷。前后各10卷,分別按土地革命戰(zhàn)爭、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三個時期順序立卷,每卷不論作者職務高低,均依據歷史事件先后順序編排。全集1066萬字,共刊用文稿1705篇,刊圖片2117幅,知識鏈接1216條,編輯部檔案影印件415幅;全集作者1338人,盡最大努力查找到作者簡介的有1050人,有作者照片的858人。在編輯過程中,我們得到了中共中央宣傳部、新聞出版總署和總政治部領導機關的精心指導,得到了中央文獻研究室、軍事科學院及有關專家,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親屬,廣大作者親屬和讀者的鼎力支持,得到了原《星火燎原》編輯部黃濤等前輩的具體指導,得到了新華社、解放軍報、解放軍電視宣傳中心等新聞單位的積極幫助,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謝!《星火燎原全集》涉及的軍史戰(zhàn)史領域極為廣泛,雖經多次修訂,不足或錯誤之處仍屬難免,熱切希望讀者批評指正。

內容概要

  為了堅持不懈地對部隊進行我軍光榮傳統(tǒng)和優(yōu)良作風的教育,用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鼓舞廣大群眾特別是億萬青少年的斗志,推進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培育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在隆重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之際,編輯出版了《星火燎原全集》?! ∵@部由千余位人民解放軍將士半個世紀前撰寫的英雄史詩,系統(tǒng)再同了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革命戰(zhàn)爭、創(chuàng)建人民軍隊、武裝奪取政權的光輝歷程,生動詮釋了人民解放軍聽黨指揮、服務人民、英雄英勇善戰(zhàn)的優(yōu)良革命傳統(tǒng)。

書籍目錄

出版說明人民軍隊  人民戰(zhàn)爭南昌起義的歷史意義和經驗教訓偉大的歷史壯舉“八一”的槍聲在牛行車站憶南昌軍官教育團難忘的日子起義中的二十五師從南昌到汕頭南昌起義的傷員激流歸大海艱苦轉戰(zhàn)宜章起義前后年關起義在耒陽秋收起義與我軍初創(chuàng)時期瀏陽遇險學習毛主席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創(chuàng)造作風秋收起義中的第一團秋收起義在醴陵毛委員率領我們上井岡山偉大的會師三灣改編大革命失敗與廣州起義廣州起義回憶奔向海陸豐珠江風暴海陸豐的紅旗回戈一擊八鄉(xiāng)山第一仗毛委員在連隊建黨“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毛委員教我們用兵作戰(zhàn)蓮花一支槍改造王佐部隊一個俘虜兵的故事“這座山,它革命!”黃洋界保衛(wèi)戰(zhàn)“八月失敗”的回憶井岡山上的故事平江怒潮直撲平江城平江起義前后從九都山到井岡山平江起義片斷士兵們的愿望“奉士兵委員會的命令”在隨營學校一支紅色游擊隊的成長綠色的山沖留守井岡山二十里竹釘防線“龍頭”和“龍尾”大冶兵暴潘虎晉坑戰(zhàn)斗的一角激戰(zhàn)瀏陽河畔野火燒不盡古田會議后的一個連隊兩條半槍鬧革命培養(yǎng)紅色指揮員和方志敏同志在一起紅十軍誕生的前夕湘鄂西初期的革命斗爭湘西再起楊家溪石門南鄉(xiāng)的起義來自戰(zhàn)地的家書活躍在湘鄂邊境紅色的“神兵”轉戰(zhàn)荊江兩岸走馬坪收編紅六軍成立前后從游擊隊到主力軍排湖斗爭一角出沒在洞庭湖上洪湖傷病員之家從黃麻起義到鄂豫邊割據攻下黃安城從木蘭山到柴山堡難忘的歲月立夏節(jié)的晚上撲不滅的火獵槍換鋼槍喬裝取商城鋼槍隊“李大炮”我跟父親當紅軍我們的紅色醫(yī)院攻破新集城三戰(zhàn)三捷打宿松百色起義與紅七軍的建立紅七軍的誕生跟拔哥打白軍白石溪炮樓的毀滅走上母瑞山戰(zhàn)斗在瓊崖南端“石龍縣”里“蒸豬”渭華起義片斷笤帚把子換手槍川東游擊軍的斗爭圍攻老虎莊后記

章節(jié)摘錄

偉大的南昌起義已經過去三十年了。我們的黨領導中國人民革命戰(zhàn)爭的歷史,從南昌起義開始,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今天我們回顧當年的斗爭,全面地認識它的歷史意義,總結它的經驗教訓,仍然是十分必要的。黨和毛澤東同志對于南昌起義早已作出了正確的歷史評價,并且規(guī)定了以南昌起義的光榮日子——“八一”作為偉大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建軍節(jié)。毛澤東同志的許多軍事論著已經正確地系統(tǒng)地總結了我國革命武裝斗爭的經驗教訓,并加以理論的概括,提高到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軍事學說的高度水平。恰如毛澤東同志在《戰(zhàn)爭和戰(zhàn)略問題》一文中所說的:“我們黨雖然在一九二一年(中國共產黨成立)至一九二四年(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三四年中,不懂得直接準備戰(zhàn)爭和組織軍隊的重要性;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乃至在其以后的一個時期,對此也還認識不足;但是從一九二四年參加黃埔軍事學校開始,已進到了新的階段,開始懂得軍事的重要了。經過援助國民黨的廣東戰(zhàn)爭和北伐戰(zhàn)爭,黨已掌握了一部分軍隊。革命失敗,得了慘痛的教訓,于是有了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和廣州起義,進入了創(chuàng)造紅軍的新時期。這個時期是我們黨徹底地認識軍隊的重要性的極端緊要的時期?!泵珴蓶|同志的這個論斷和毛澤東同志的其他有關的軍事結論一樣,是對于南昌起義最好的歷史總結。南昌起義以前,中國革命的形勢已經發(fā)生了若干嚴重的不利于革命的變化。當時中國的社會制度雖然處在一個強烈的動蕩和變化的過程中,但是它仍然屬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質。當時中國人民的敵人——帝國主義和依附于帝國主義的國內反動派,正在進行新的勾結,他們正在向革命勢力和人民群眾進行最殘酷的進攻。在北伐戰(zhàn)爭已經取得了巨大勝利,武漢群眾正舉行慶祝大會的時候,英、日、美等帝國主義就大量增兵到中國。英國駐威海衛(wèi)的第二艦隊的炮艦和魚雷艇等二十七艘,已經繞道上海沿著長江溯流而上,并且炮擊南京,干涉革命。當時國內新舊軍閥也已經進一步勾結起來。重慶工農商學兵反英大同盟召開市民大會,抗議英艦炮擊南京,竟然遭到四川軍閥劉湘的大屠殺。事后據劉湘軍部傳出的消息,這個大屠殺就是蔣介石指使的。當時的情況充分表明,在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國家里,對外受帝國主義的操縱,沒有民族獨立;對內受反動勢力的壓迫,沒有民主權利,處于這樣的重重壓迫之下的中國人民,只有堅決地進行革命的武裝斗爭,去反對武裝的反革命,并且要緊緊地掌握武裝力量,不讓反革命搶劫革命的果實。毛澤東同志在《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中指出:“中國革命的主要方法,中國革命的主要形式,不能是和平的,而必須是武裝的……”這正是從實際斗爭的無數經驗中得出的不可更易的結論。在南昌起義以前,中國革命的工農群眾就已經起來,普遍地要求掌握武裝。他們跑到各地工會和農民協(xié)會去要槍要手榴彈,自動地組織了工人糾察隊和農民自衛(wèi)隊。他們懂得:在那樣殘暴的敵人面前,離開了武裝,就不可能有人民的民主權利;自己如果沒有武裝,就沒有一切。我們黨在當時已經逐漸地認識到直接準備戰(zhàn)爭和組織軍隊的重要性。雖然這種認識還是很不夠的,但是比起前一時期卻有了顯著的進步。以南昌起義的主力之一的葉挺部隊為例,這支部隊由共產黨員和革命青年所組成,最初屬于國民革命軍第四軍,是一個獨立團的編制,后來擴充成為第二十五師。在北伐戰(zhàn)爭中,這支部隊一直是打先鋒的。首先打進了湖南,擊敗了敵人;接著攻打汀泗橋、賀勝橋,直下武昌城,所向皆捷,因而才使第四軍贏得了“鐵軍”的稱號。在整個大革命時期,我們共產黨人在軍事工作上和在政治工作上都發(fā)揮了積極的先鋒的作用。當孫中山接受了我們黨的政治主張改組了國民黨以后,在偉大蘇聯(lián)的幫助和我黨積極的推動下,很快就建立了國民革命軍,創(chuàng)辦了黃埔軍校,而我們共產黨人在國民革命軍和黃埔軍校中都擔負了繁重的任務。一九二五年的二月和十月,廣東的兩次東征和平定楊、劉事變等戰(zhàn)役,共產黨人出力最多,終于打垮了陳炯明、楊希閔、劉震寰等的叛亂,鞏固了當時廣東的革命根據地。接著,我們黨推動和支持國民黨發(fā)動了北伐,并且在北伐進軍過程中,我們黨的各省組織,特別是兩湖和江西等地的黨組織,動員了廣大的工人和農民,起來支援北伐戰(zhàn)爭,配合北伐軍開展了轟轟烈烈的革命運動。無論在軍隊中或是在地方上,由于我們全體同志不顧一切犧牲,英勇奮斗,前仆后繼,因此只半年左右的時間,北伐軍就由珠江流域打到了長江流域,進入河南,取得節(jié)節(jié)勝利。全國人民都以為這次大革命的完全勝利是沒有問題了,但是客觀形勢卻向著一般人估計的反面發(fā)展。由于資產階級損人利己的階級特性,他們同我們黨的合作一開始就準備了分裂,他們包藏禍心,陰險毒辣,而我們當時缺乏經驗,上了一個大當。以蔣介石為代表的國民黨反動派在北伐初期勢力不大,羽毛未豐,處處要求共產黨和工農群眾的支持和幫助。在軍隊中他們要求我們去做政治工作,在戰(zhàn)場上要我們沖鋒陷陣;在地方上要依靠我們同工農群眾的親密聯(lián)系,要人力,要糧餉,要情況,要辦法??偠灾?,要我們替他們去拼死命,替他們去打天下,等到自己羽翼豐滿、勢力雄厚的時候,就一腳踢開我們,并且想一下子就把我們斬盡殺絕。北伐后期的國民黨反動派,正因為看到革命戰(zhàn)爭的節(jié)節(jié)勝利,他們的勢力強大了,于是就背叛革命,取封建軍閥的地位而代之,張開血口,實行“反共”,要想把工農群眾永遠踐踏在他們的腳底下,好讓他們?yōu)樗麨榈貙嵭匈I辦資產階級的專政。在這樣的形勢之下,我們應該怎么辦呢?我們應該堅決地掌握黨和無產階級對革命的領導權,堅決地發(fā)動群眾,武裝工農,消滅封建,挖掉地主資產階級的老根,把革命進行到底。但是,我們當時沒有能夠這樣做。盡管有許多同志提出了正確的主張,也不能普遍實行。整個說來,當時我們的黨是在陳獨秀右傾機會主義路線支配之下。這個路線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投降主義路線。陳獨秀把國共合作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變成套在無產階級脖子上的枷鎖。他根本不敢勝利,也不懂得怎樣去取得革命的勝利和鞏固革命的勝利。他看到工農群眾一起來就害怕了,怕“破壞”了國共合作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他不懂得只有無產階級掌握了革命的領導權,只有工農群眾真正得到了革命勝利的果實,有了強大的力量,資產階級才不敢破壞統(tǒng)一戰(zhàn)線;即使他們企圖破壞,我們也能夠粉碎他們的陰謀。陳獨秀的右傾機會主義實際上是出賣了革命。他只叫共產黨員和工農群眾為資產階級和國民黨去賣命,去當“苦力”,替資產階級打天下,而不叫工人階級掌握革命的領導權。工人農民起來了,他卻不許要政權,不許要武裝,不許要土地,不許觸動地主資產階級的老根子。這樣,他就抹殺了農民土地問題在中國革命中的重要性,破壞了無產階級和農民同盟軍的關系,維護了地主資產階級的利益,從而使黨和工人階級以及一切勞動人民完全陷于被動的和毫無權力的地位。廣大農民當時都要求向豪紳地主階級進行革命斗爭,分配土地,陳獨秀卻竭力反對,并且污蔑農民運動。對于工農群眾自動武裝的要求,陳獨秀更是反對,甚至下令解散工人糾察隊和農民自衛(wèi)軍。這個右傾機會主義的路線,必然斷送中國的革命。

后記

編輯出版《星火燎原》是我國我軍出版史上一項浩大的出版工程,傾注了黨中央、中央軍委和總政治部領導、機關,全軍部隊和解放軍出版社幾代人的艱辛努力。《星火燎原》叢書的編輯工作,起自1956年,由總政治部宣傳部、文化部共同抽調人員組成《星火燎原》編輯部,在黨中央、中央軍委領導同志關心和指導下,在時任總政副主任蕭華、總政宣傳部副部長李曼村直接領導下,由黃濤任編輯部主任,王彬任編輯組組長,主要成員有丁芒、黎明、邢石操、陳漢民、王愿堅、李大我、張麟、王夢巖、劉亮等。編輯工作緊張時,從全軍各大單位征稿組陸續(xù)抽調黎汝清、王昊、胡石言等30多位同志參加編輯部部分工作。從1958年至1963年,《星火燎原》叢書編出10卷,出版8卷。黃濤在負責《星火燎原》編輯部工作期間做了大量工作?!拔幕蟾锩逼陂g,《星火燎原》編輯部工作被迫中斷。1975年,《星火燎原》編輯部歸建解放軍出版社(時稱戰(zhàn)士出版社),重新修訂再版《星火燎原》叢書,于1982年出齊《星火燎原》叢書10卷;并于1980年至1985年編輯出版《星火燎原》雜志,匯集了一批軍隊老同志撰寫的軍史戰(zhàn)吏回憶錄(有一批被選入《星火燎原·未刊稿》叢書),負責和參與《星火燎原》編輯工作的有古靈、楊向欣、何念選、卜鰲海、劉杰、王偉、朱冬生、王長龍、姜學亮、孫阿冰、于華東、馬成翼、李鞍明等。朱冬生任解放軍出版社社長期間,精心保存和整理了《星火燎原》未刊稿及有關資料?!缎腔鹆窃つ┛濉穮矔木庉嫵霭婀ぷ鳎?006年底至2007年7月完成。在中央軍委委員、總政治部主任李繼耐,總政治部副主任劉永治的關心和指導下,在總政宣傳部吳昌德部長、蔣乾麟副部長直接領導下,施雷任主編,魏繼光、于丹、鄭暉任副主編,馬成翼任編輯組組長,編輯人員有:項小米、馬成翼、孫璞方、王守琰、李蕓、劉瑩、吳立新等,項小米承擔主要編輯工作。侯健飛、楊濰虹、蘇馨、唐巖、峭巖、樂俊淮、彭道安、劉善興、李鞍明、張耀宗參與了部分文稿篩選、編輯或圖片排版等工作。施雷、鄭暉、馬成翼、項小米、孫璞方、王守琰、李蕓、劉瑩、吳立新、楊濰虹、蘇馨參加統(tǒng)稿,施雷、鄭暉最后審定書稿?!缎腔鹆窃返木庉嫵霭婀ぷ鳎?007年底至2009年9月完成。在中央軍委委員、總政治部主任李繼耐,總政治部副主任劉永治的關心和指導下,在總政宣傳部王建偉部長、周濤副部長直接領導下,施雷任主編,于丹、鄭暉、楊建立、李杰任副主編,星火燎原編輯部主任劉翎任編輯組組長,編輯人員有:項小米、劉翎、馬成翼、吳立新、董凌鋒、王璇等,項小米負責后10卷及所有新增未刊稿文字編輯,劉翎、吳立新、馬成翼負責前10卷文字編輯,馬成翼負責歷史圖片編輯,吳立新負責知識鏈接編輯,董凌鋒、王璇負責作者簡介編輯,侯健飛參與部分選題策劃,孫璞方、熊錚彥、何光銀參與書稿修訂工作。施雷、項小米、劉翎、吳立新、馬成翼、董凌鋒參加統(tǒng)稿,施雷最后審定書稿。《星火燎原·未刊稿》的封面設計,由曉笛書籍設計工作室和唐巖先后參與完成。《星火燎原全集》的封面設計,平裝本由明麗負責,精裝本由唐巖設計。《星火燎原·未刊稿》和《星火燎原全集》的校對工作,由吳信堯負責,劉曉京、王萍、焦金倉、周瑋、周麗萍、郭艷徽、董玲、高麗霞、姚穎、馬濤、呂紅英、李雪梅、袁泉、王月玲、齊華玲、高紅先后參加了校對工作;排版和圖文修改工作,由孫思宇負責;編務工作,由賈秋紅、吳霞負責?!缎腔鹆窃の纯濉泛汀缎腔鹆窃肺母鍖彾üぷ?,由軍事科學院軍史專家徐占權、岳思平、吳子勇、譚一青、袁德軍、華國富、劉庭華、王建強、都國平、姜文明、包國俊等負責。柳斌杰、李東生、鄔書林、張小影、吳尚之、賀捷生、彭鋼、劉源、陳昊蘇、徐小巖、羅東進、毛新宇、周秉德、粟戎生、彭小楓、王曉兵、楊定宇、齊忠亮、黃國柱、崔福興、肖平、趙俐婷、張偉、陳先義、孫健、賈永、曲志紅、云杉、韋錫新等同志,對《星火燎原·未刊稿》、《星火燎原全集》的出版工作給予了熱情支持和大力幫助。需要說明的是,由于當年作者投寄征文時項目填寫不全,加上五十年來作者情況發(fā)生了很大變化,我們費盡周折仍無法找到所有作者的詳細資料,有的資料搜集難免有誤,敬請作者及親友盡快將有關情況惠告我們,以便再版時補正;書中歷史圖片和畫作,由于有的資料來源不詳,無法填寫作者姓名,希望有關作者或家屬主動和我們聯(lián)系;根據國家著作權法規(guī)定,本書所收文稿均應向作者支付稿酬。但因此書編輯情況特殊,我們無法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敬請作者或相關權利人見書后與我們聯(lián)系。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星火燎原全集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