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管理科學與工程學會2011年會文集

出版時間:2011-10  出版社:經濟管理出版社  作者:李心丹,周晶,沈厚才 編  頁數:555  

內容概要

一年一度的“中國管理科學與工程論壇”是我國管理科學與工程學科領域內最具影響力的高峰論壇。自首屆論壇于2003年由李京文院士發(fā)起,在北京工業(yè)大學召開以來,迄今已連續(xù)成功舉辦了八屆。同時,通過學科全體同仁的共同努力與爭取,中國管理科學與工程學會于2009年正式成立。從此,學會年會與論壇每年同步召開,使得這一年度盛會的規(guī)模和號召力逐漸擴大,影響力更為顯著。
經中國管理科學與工程學會常務理事會討論決定,“管理科學與工程學會201
1年年會暨第九屆中國管理科學與工程論壇”于2011年11月6~7日在江蘇南京舉行。大會由中國管理科學與工程學會主辦,南京大學工程管理學院承辦,江蘇省內十所高校(東南大學、中國礦業(yè)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江蘇大學、河海大學、南京師范大學、江蘇科技大學、南京郵電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聯合支持協辦。
本次大會以“經濟轉型與管理創(chuàng)新”為主題,探討“十二五”時期中國社會與經濟發(fā)展即將面臨的新機遇和新挑戰(zhàn),為學科前沿發(fā)展如何服務于社會變革與進步共繪藍圖。大會共設立了六個專題討論和一個院長論壇,通過各種形式就中國管理科學與工程的理論方法、實踐應用、學科發(fā)展以及人才培養(yǎng)等諸多方面展開熱烈討論和廣泛、深入的交流。

書籍目錄

第一部分 經濟轉型與管理創(chuàng)新
 創(chuàng)新性本科教育改革:科研后備領軍人才培養(yǎng)新模式(馬慶國)
 感性工學中的不確定性(閆宏斌馬鐵駒)
 科技獎勵對自主創(chuàng)新的影響研究——以2006—2008年上海市獲獎科技成果為例(蔣景楠楊惠霄陳銀花尹邦奇吳潔敏包豫)
 云制造模式下基于OWL—S的服務動態(tài)集成框架及語義描述(李琚鄭含笑韋瑤瑤)
 信息技術能力與企業(yè)績效:基于中國上市公司的實證研究(王念新葛世倫)
 企業(yè)社會責任分級模型(高鵬安立仁劉燕妮)
 關系嵌入強度對知識獲取績效的影響——社會資本視角的分析框架(張曉棠安立仁)
 促進區(qū)域經濟發(fā)展的主導產業(yè)選擇研究——以合蕪蚌為例(趙曉胡胡登峰陳菁)
 山東省人口與經濟文化發(fā)展系統動力學模擬(李新運唐保國)
 淺議物聯網環(huán)境下的財務報告問題(劉曉燕王鳳洲)
 互聯網對大學生人際關系形成的影響及對策實證研究——以信息管理專業(yè)大學生為例(劉一君劉振溪陳旖)
第二部分 運營、物流與供應鏈管理
 資金限制下面對戰(zhàn)略消費者的差異化補償策略研究(王明征 馬夢茹)
 生產部分受約束的存貨系統動態(tài)和靜態(tài)定價研究(屈宇飛王敏慧)
 依存于貨架空間的自有品牌定價決策(王華清朱華華)
 需求不確定情形下分散式組裝供應鏈的風險承擔分析(付紅 馬永開唐小我)
 供應鏈環(huán)境下養(yǎng)豬場戶良好質量安全行為實施意愿的實證分析(孫世民彭玉珊曲芙蓉)
 VMl下采用RFID壓縮提前期對供應鏈收益的影響與協調(張李浩)
 ……
第三部分 金融工程
第四部分 決策理論與風險管理
第五部分 工業(yè)工程、項目管理、信息管理

章節(jié)摘錄

  事實上,一個系統是否具有主體意識,只能從系統的外部進行觀察和評價,而意識的主觀感受是另一個層面的問題。即人們通常是通過行為主體的表現來判定一個對象是否具有自我意識的。例如圖靈測試就是一種判定方法。通過觀察,我們相信人類和螞蟻同樣具有主體意識,但很明顯后者的意識系統較前者而言簡單得多。拋開各種形式和現象,最簡單的意識應當具備哪些基本要素呢?作者的猜測是:意識的本質應該源于系統的自組織性,換句話說,一個意識系統一定是一個多層次的復雜的自組織系統。通過表1中自組織系統的特點與意識行為的對比,我們可以發(fā)現兩類事物在行為上所具有的一致性?! ∫陨鲜鲇懻摓榛A我們可以得出如下假設:意識是一種復雜自組織系統的現象,生命是大自然演化出的具有自我復制能力的自組織系統;自組織系統的客觀性是能夠被觀察的,但它的主觀性,即自我意識的感知,是無法被外界客體所感知的;主體的自我意識也無法在不被進行任何扭曲的情況下傳達到外界。意識存在性,只能通過類比、隱喻、模式識別等觀察結果進行判定?! —毩⒆杂傻囊庾R感覺形成了“自我”的概念。作為一個合理的邏輯外推,組織中的自組織性同樣具有自我意識?! ∫庾R的層次性體現為組織的層次,每個層玖為上層提供了一個特定的演化環(huán)境,也體現了對不同外部環(huán)境的適應性。以人體為例,人體的神經系統具有層次結構,意識位于神經系統的最高層,心理學研究證實了意識背后存在潛意識和無意識,而起源于古印度的佛教認為意識具有八個層次。從生物學角度看,小腦、中樞神經以及局部的神經末梢都具有不同層次的自適應能力。自組織性不能跨越層次,當前層次的意識(自組織性)無法感知上層或下層意識?! ‘敪h(huán)境有利時,自組織性使系統向更為復雜的方向演化,這也是“自我”概念的強化過程,該過程維護了系統在環(huán)境中的獨特性、穩(wěn)定性和可持續(xù)發(fā)展性。環(huán)境的變化對系統的自組織性具有作用力,同樣自組織性對環(huán)境具有反作用力,表現為能動的改變周圍環(huán)境的能力,即所謂意識的主觀能動性?!  ?/pre>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中國管理科學與工程學會2011年會文集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條)

 
 

  •   本書中所刊發(fā)的一些學術論文帶有前瞻性,啟發(fā)幫助很多。
  •   感覺論文質量都一般,很少幾篇很出挑很前沿~~~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