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述分層和句子鑲嵌

出版時間:2010-7  出版社: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作者:繆俊  頁數(shù):222  字數(shù):194000  
Tag標簽:無  

前言

  敘事是將各種經驗組織成有意義的事件的基本方式。經典敘事學興起于上世紀中后期,主要以民間故事、神話、傳說、小說等虛構性文本為研究對象;而當前敘事的發(fā)展早已超越了文學理論和寫作教學的狹義理解,成為后現(xiàn)代思想的一個支柱概念。社會學、歷史學、人類學、新聞傳播學、法律學、心理學、教育學以及文學研究、影視研究等,都將自身的學科對象作為一種敘事進行探索,且已形成豐富的研究成果?! ∨c此同時,對敘事本身的語言結構的研究卻并未受到足夠重視。由此導致“敘事”在很大程度上蛻化成一張學術標簽、一個可供眾多研究者拿來詮釋相關現(xiàn)象的概念,卻無法在實際研究中提供有效的理論原則和可操作的分析方法?! ”緯鴩L試運用現(xiàn)代語言學研究方法探討敘述中的分層結構,對體現(xiàn)分層的語言形式進行描寫與解釋,建立一套分析敘事的理論框架和操作方法?! ⑹龇謱又庇^地理解就是故事中嵌入故事。譬如敘述者說出一個故事,故事中的人物又說出一個事件,那么后一事件與前一故事就處在不同的語義層次上?!兑磺Я阋灰埂烦3S脕碜鳛閿⑹路謱拥慕浀淅印F┤?,其中山魯佐德為蘇丹王講述了一個瞎子僧侶的故事,在故事中提到四個商人,其中一個商人又給另外三人講述了巴格達一個麻風病人的故事,而在這個故事中又有一位漁夫在亞歷山大港的市場上,把海上驚心動魄的經歷講給顧客們聽。這樣,瞎子僧侶的故事、麻風病人的故事和漁夫歷險的故事相互嵌套在一起,各自處在不同的敘事層次上?! 『笥洝 蚀_地說,“意向性”不是一套理論,而是一個“問題”空間。自19世紀末布倫塔諾將“意向性”概念重新引入心理學、哲學以來,它便使許多古老的問題重新成為爭論的焦點。當代語言哲學和心智哲學正是在此交匯,兩者共同關注的一個基本問題是:思想具有怎樣的句法語義性質,而語言的意義又來自何處?  從意向性的角度探討語言追問的卻是意識的奧秘,西方哲學家如齊碩姆、塞爾等對此早有嘗試,日本語言學家時枝誠記也曾從胡塞爾對意向性的分析出發(fā)建立“時枝語法”,而現(xiàn)代漢語研究對這一問題的關注還剛剛開始?! ”緯倪x題最初來自導師劉大為教授2001年在“21世紀首屆現(xiàn)代漢語語法研究國際研討會”上的報告《意向動詞、言說動詞與漢語的句嵌式遞歸結構》,這也是現(xiàn)代漢語研究者第一次在論文中正式援引“意向性”概念分析現(xiàn)代漢語的結構。語言研究不應拘泥于語言本身,而要看到語言與認知活動、思維活動之間的本質聯(lián)系,這已是我國當前語言學術研究的基本共識,它啟迪我們透過語言表象,探索人的更深層次的心靈奧秘?! ≌窃谶@一思想啟發(fā)下,我試著從意向性著手分析現(xiàn)代漢語中小句,或者說句子形式充當句法結構的現(xiàn)象,并以此為題完成了博士論文。在從事博士后研究期間,我開始關注意向性在語篇結構中的體現(xiàn)。本書是在博士論文的基礎上修改而成,也吸收了博士后工作報告的部分內容。

內容概要

敘事是將各種經驗組織成有意義的事件的基本方式。經典敘事學興起于上世紀中后期,主要以民間故事、神話、傳說、小說等虛構性文本為研究對象;而當前敘事的發(fā)展早已超越了文學理論和寫作教學的狹義理解,成為后現(xiàn)代思想的一個支柱概念。社會學、歷史學、人類學、新聞傳播學、法律學、心理學、教育學以及文學研究、影視研究等,都將自身的學科對象作為一種敘事進行探索,且已形成豐富的研究成果。    與此同時,對敘事本身的語言結構的研究卻并未受到足夠重視。由此導致“敘事”在很大程度上蛻化成一張學術標簽、一個可供眾多研究者拿來詮釋相關現(xiàn)象的概念,卻無法在實際研究中提供有效的理論原則和可操作的分析方法。    本書嘗試運用現(xiàn)代語言學研究方法探討敘述中的分層結構,對體現(xiàn)分層的語言形式進行描寫與解釋,建立一套分析敘事的理論框架和操作方法。

書籍目錄

第一章 從意向性理論看敘述分層 第一節(jié) 解釋者的“視域”與敘述分層 第二節(jié) 意向性:意識的關指能力 第三節(jié) 。言說活動和意向活動 第四節(jié) 復雜的鑲嵌結構及其語言形式第二章 分層標記與句嵌結構 第一節(jié) 敘述分層的句法實現(xiàn) 第二節(jié) 意向標記語和言說標記語 第三節(jié) 句嵌結構分析第三章   內嵌句:顯性視域內的句子形式 第一節(jié) “句子特征”和獨立性等級 第二節(jié) 意向過程、言說過程的內嵌句 第三節(jié) 意向態(tài)度的內嵌句 第四節(jié) 意向概括、言說概括的內嵌句第四章 敘述分層的解釋功能 第一節(jié) 語篇中的鑲嵌形式 第二節(jié) 敘述中的解釋及其語篇形式 第三節(jié) 非虛構性敘述的視域結構附錄:言說動詞、意向動詞的隱現(xiàn)和視域的約束作用  語料來源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值得一提的是,熱奈特(1972)和里蒙一凱南(1983)考察敘述分層時,著眼點都在于小說中主要故事和主要插曲之間的關系;米克·巴爾(1985,1997)則大大擴展了這一問題的領域,把對各種引語形式的分析也包括進來——不管引語是否在作敘述,是否說了一個故’事。⑦當然還能舉出更多的表現(xiàn)形式,小說中的人物對話、引語——包括思想引語,以及隱含作者直接出面進行評論、指點情節(jié)線索、提醒讀者注意……這些都會導致言說分層。質言之,言說層次的分化和鑲嵌體現(xiàn)了敘述語篇的整體性結構。另一方面,言說分層與視域分層的聯(lián)系也值得進一步研究。在經典敘述學格局中,它們分別屬于不容混淆的兩個理論層次,如熱奈特(1972)把聚焦列入“語式”部分,而把敘述分層列入“語態(tài)”部分;里蒙一凱南(1983)把前者視為“本文”問題,而把后者視為“敘述”問題;米克·巴爾(1985,1997)則在“故事”和“本文”的標題下對兩者分別作出闡述。

后記

準確地說,“意向性”不是一套理論,而是一個“問題”空間。自19世紀末布倫塔諾將“意向性”概念重新引入心理學、哲學以來,它便使許多古老的問題重新成為爭論的焦點。當代語言哲學和心智哲學正是在此交匯,兩者共同關注的一個基本問題是:思想具有怎樣的句法語義性質,而語言的意義又來自何處?從意向性的角度探討語言追問的卻是意識的奧秘,西方哲學家如齊碩姆、塞爾等對此早有嘗試,日本語言學家時枝誠記也曾從胡塞爾對意向性的分析出發(fā)建立“時枝語法”,而現(xiàn)代漢語研究對這一問題的關注還剛剛開始。本書的選題最初來自導師劉大為教授2001年在“21世紀首屆現(xiàn)代漢語語法研究國際研討會”上的報告《意向動詞、言說動詞與漢語的句嵌式遞歸結構》,這也是現(xiàn)代漢語研究者第一次在論文中正式援引“意向性”概念分析現(xiàn)代漢語的結構。語言研究不應拘泥于語言本身,而要看到語言與認知活動、思維活動之間的本質聯(lián)系,這已是我國當前語言學術研究的基本共識,它啟迪我們透過語言表象,探索人的更深層次的心靈奧秘。正是在這一思想啟發(fā)下,我試著從意向性著手分析現(xiàn)代漢語中小句,或者說句子形式充當句法結構的現(xiàn)象,并以此為題完成了博士論文。在從事博士后研究期間,我開始關注意向性在語篇結構中的體現(xiàn)。本書是在博士論文的基礎上修改而成,也吸收了博士后工作報告的部分內容。

編輯推薦

《敘述分層和句子鑲嵌》是由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出版的。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敘述分層和句子鑲嵌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