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年來誰著史

出版時間:2011-11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作者:韓毓海  頁數(shù):429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韓毓海編著的《五百年來誰著史:1500年以來的中國與世界(第3版)》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以“基層組織”、“財政金融”、“世界大勢”為三個支點,重新審視了公元1500年以來的世界歷史進程,從地緣政治的變動、財政金融體制和政治變革的角度,重新回答了“李約瑟之謎”——即“近代中國何以落伍”的問題,指出:理論與現(xiàn)實結合、政治與民眾結合、財政金融制度與生產(chǎn)發(fā)展和民生結合,乃是中國復興和中國道路的三個關鍵點。
《五百年來誰著史:1500年以來的中國與世界(第3版)》提出的一系列創(chuàng)新觀點:諸如“官無封建、吏有封建”、“國家組織能力”、戰(zhàn)爭國債與資本主義體制、琉球及恰克圖貿(mào)易對于中國發(fā)展的長遠意義等。在黨政干部、海內(nèi)外學術界及廣大讀者中產(chǎn)生了強烈反響,列2010年度全國優(yōu)秀圖書排行榜總榜第一名(《新聞出版報》),并入選《中國高層領導薦書集萃》(山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和2010年度國家圖書館文津圖書獎推薦圖書。

書籍目錄

第三版序言
第二版序言
第一版序言
上篇:“漫長的16世紀”
導 語
第一節(jié) “無發(fā)展的增長”與“科學發(fā)展”
第二節(jié) 歷史與迷信
第三節(jié) “當中國稱霸海洋”
第四節(jié) 回首射雕時,萬里暮云平
第五節(jié) “隆慶元年”(1567),世界史的大轉折
第六節(jié) 重寫《甲申三百年祭》
第七節(jié) 黃仁宇為什么要講毛澤東的好話
第八節(jié) 中國資產(chǎn)階級的歷史命運
小 結 “中國道路”與世界史問題
下篇:“漫長的19世紀”
導 語
第一節(jié) 重新思考19世紀
第二節(jié) 中國為什么被打敗?
第三節(jié) 國債與資本
第四節(jié) 從康德到列寧
第五節(jié) 作為“中國方法”的《大同書》
第六節(jié) “出乎意料”的現(xiàn)代性及其后果

編輯推薦

  為什么黃仁宇要講毛澤東的好話?為什么白銀能成為明朝的合法貨幣?為什么說明清亡于“貨幣戰(zhàn)爭”?為什么說西方打敗清王朝并非制度優(yōu)越?為什么中國票號資本被西方金融資本擊潰?究竟有沒有中國模式?……  《五百年來誰著史:1500年以來的中國與世界(第3版)》是一本從金融與歷史角度講述明清500年興亡的大著作。作者下看基層組織、上看財政金融、外看世界大勢,重新審視世界格局中的明清興衰,有力印證了:近500年來世界史的消長,其核心取決于“國家能力”的強弱。這一結論為當下中國提供了深刻的啟示。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五百年來誰著史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33條)

 
 

  •   這本書改變了我對中國歷史的看法!什么二千年專制說,什么資本主義萌芽說,原來都是拿別人 的框子來套自己的果子,根本就不對。我們中國歷史就是獨一無二的,中國不需要金融家發(fā)動的戰(zhàn)爭,相反,中國模式給世界帶來的就是和平,過去五百年來如此,未來還將如此。中國模式只有在共產(chǎn)黨的領導下,才有了革故鼎新的成就。因為只有中國共產(chǎn)黨,才真正扎根于群眾,以為老百姓的謀幸福為己任。
  •   韓毓海通過這本書不僅向我們揭示了諸多的歷史真相,而且他以自己的觀點和著書的行動,告訴我們,“在中華文明中,究竟是作一個‘大人’還是‘小人’,并不是由權勢、地位和財富來決定的,更不是由性別和族裔來決定的,而是由胸懷、擔當和視野來決定的。與歐洲文明不同,在中國的宇宙觀和社會觀中,‘自我’從來不是孤立的。因為‘己’的上面有家,家的上面有國,國之上而有天下?!槐拔锤彝鼞n國’,這就是超越小我而達致大我的社會進化之道,這就是摒棄自私自利之心的成人之道,以此命令中國人去追求作一個高尚的人,純粹的人,對人民有利的人?!?/li>
  •   馬克思主義歷史觀是解決當下中國各種問題的一把鑰匙,這是一本喚醒民眾的專業(yè)書籍。支持韓老師的著作
  •   難得有人重新拾起馬克思的資本論來研究。
  •   這本書值得一讀,但是我不明的是,為什么取消掉了平裝版,而只賣精裝版呢?貴了二十多呢..
  •   不學習歷史,是件可怕的事??床欢畾v史,是個可怕的人。
  •   書很精美,值得收藏的好書。
  •   書的質量好,十分精美
  •   堂哥寫的書,從大伯的回憶錄里得知,自己從當當網(wǎng)購買??梢韵胂蟮牡?,距離有多么遙遠。真的很遙遠??墒侨匀桓械阶院琅c驕傲。
    粗略翻了一下,不得不承認,知識面寬廣,再一次深深地感受到了差距。
  •   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書....
  •   收到書的時候,包裝很完好,而且這次的速度也很快
    特別是書的內(nèi)容很值得購買
  •   啥也不說了,什么都好。
  •   讀了一部分,收益非淺
  •   真正的讀后能使人有所收獲的好書
  •   從新認識了歷史實情
  •   恩,不錯,挺好的。就是送貨的有點兒業(yè)余。
  •   可惜是十六開的,不便攜帶。
  •   不太好,價格有點貴,就是包裝比較好
  •     知史鑒今 共筑國夢
      ——讀《五百年來誰著史》有感
      
      《五百年來誰著史》為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韓毓海近年來的研究心得,作者以“基層組織”、“財政金融”、“世界大勢”為三個支點,重新審視了近500年來中國在世界格局中的興衰消長,回答了“近代中國何以落伍,今日中國何以崛起”這一宏大話題。他指出,以管理、財政、金融、司法、軍事為內(nèi)容的“國家能力”對一個國家的穩(wěn)定和發(fā)展是至關重要的。
      
      為什么資本主義和現(xiàn)代科學起源于西歐而不是中國或其他文明?這就是著名的李約瑟之謎。李約瑟從科學方法的角度得到的答案是:中國人不懂得用數(shù)字進行管理。這對中國儒家學術傳統(tǒng)只注重道德而不注重定量經(jīng)濟管理是很好的批評。長久以來,中國形成的政治上高度依賴地方自治,經(jīng)濟上依賴社會救助,邊疆和藩屬治理主要依賴松散的文化認同,貨幣——財政體系逐漸被外幣所控制,導致國家不知何為,社會結構上下脫節(jié)、內(nèi)外不通,特別是精英階層全是通過科舉文賦選拔出來的士人,空有治國理想和情懷,卻無治國之專業(yè)技能,甚至對經(jīng)濟財政司法一無所知,而將落實政策、征收稅賦等重要工作全交給豪商巨富和一個龐大的“臨時工”群體——胥吏來完成,國家卻默認胥吏欺上瞞下、橫征暴斂,最終導致“官無封建而吏有封建”,使稅收無著,兵無所養(yǎng),民無所耕,人民水生火熱,更要命的是將貨幣主權委之于舶來品——白銀,最終在內(nèi)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使一個強大的帝國瞬間衰落瓦解,成為任人宰割的對象。
      
      韓毓海提出了一個大膽的研究結果:晚清以來打敗中國的不是堅船利炮,而是受制于人的貨幣、財稅政策所導致的經(jīng)濟崩潰,是英國和西方列強靠它們長期形成的金融放債體系,逐步地控制了中國的經(jīng)濟、貿(mào)易和生產(chǎn)活動,最終使中國在1840年鴉片戰(zhàn)爭中被7000余名海盜以暴力的方式一舉擊潰。
      
      一個國家的能力如何,一個社會的組織能力如何,重要的是看它能否有力地支撐起合理、堅固的貨幣體系和財政體系。貨幣金融體系是一個國家組織能力的象征,是一個社會團結協(xié)作能力的體現(xiàn),是國家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重要基礎。而明清兩朝均無貨幣工具,都以白銀為國家稅收和國家儲備貨幣,作為一個不富藏銀礦的國家,去選擇把別國的白銀貴金屬作為自己的貨幣,等于是將金融命脈委之于他人。
      
      16世紀美洲白銀的發(fā)現(xiàn)驅動了現(xiàn)代世界,并最終成為世界貨幣,白銀的進口和高度外向型的經(jīng)濟,確乎促進了明代的經(jīng)濟發(fā)展。但作為明亡的主要原因,導致經(jīng)濟崩潰的還是還是過渡依賴白銀進口和外貿(mào)經(jīng)濟,因為它使國內(nèi)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過于貨幣化和區(qū)域化,導致1630年代美洲白銀短缺后,使得明朝這個農(nóng)業(yè)大國無法應對災荒和糧食短缺,最終走上了社會動亂改朝換代的道路。而200年后,世界貨幣體系又由銀本位向金本位轉變,同樣導致了清朝的垮臺。
      
      歷史學家黃仁宇說:“過去的中國近百年史,過于注意上層結構,很少涉及底層。”而共產(chǎn)黨領導的中國革命,使知識分子與人民群眾空前地結合起來,使真理與實踐緊密地結合起來,從基層出發(fā)打倒土豪劣紳,推翻封建制度,讓人民自己組織起來維護自己和人民的利益,真正改造和建立了中國的基礎結構。更為重要的是,建立起了自己的貨幣政策體系,確立了貨幣主權和中央財政權威,使我們部分地結束了西方資本主義對世界金融能源市場的壟斷,使中國經(jīng)濟逐漸獨立于世界,特別是財政金融擺脫了外國的控制。所以黃仁宇還說:“只有上看貨幣財政獨立,下看基層建設,才能掌握中國長期革命的真實性格?!?br />   
      習近平總書記近來重提1945年黃炎培與毛澤東關于歷史周期律的對話。黃炎培認為,一人,一家,一團體,一地方,乃至一國,“其興也浡焉,其亡也忽焉”, 歷朝歷代都沒有能跳出興亡周期律。毛澤東則表示:“我們已經(jīng)找到新路,我們能跳出這周期律。這條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讓人民來監(jiān)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
      
      知史而鑒今。今日之中國,歷經(jīng)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的砥勵奮進,其發(fā)展成果已為世界矚目。但世界格局復雜多變,如何保持這種發(fā)展勢頭,是中華兒女的共同責任。作為稅收工作者,應當以肩負“聚財為國、執(zhí)法為民”的神圣使命而自豪,虛心若渴學好政策業(yè)務,做稅收工作的行家里手;一分一厘收好稅款,為建設共和國大廈添磚加瓦;公正嚴格落實好政策,使民生經(jīng)濟得到涵養(yǎng)培植;傾情用心服務好納稅人,構建好新時代的征納關系,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為“中國夢”添彩。
      
  •      這是一本深刻的書,在這本書上有韓毓海本人淡淡的簽名。除此之外我在書上做滿了記錄。摘錄其萬一。
       一本書如果說像電視劇一樣流暢的播放完畢,它也算是一種成功;而一本書如果說磕磕絆絆,你需要費勁思考才能理解其中的真知,它不一定算是成功的,可讀過它的人比看過成功的書要好。我想說,給人以思考的書才算是本好書,但思考的書總是那么的難以理解,特別是在這個看電視劇的時代。而韓毓海的學術性著作《五百年來誰著史》卻可以登上暢銷書的行列,能夠把嚴肅的觀點用一個個生動的故事,一個個歷史人物的敘述來表達出來。
       可以說,這并不是一本簡單的歷史書, 因為書上講的每一句話都牽動著現(xiàn)在這個社會的發(fā)展,也讓我很深刻得感受到了我原來生活在這樣一個世界中。歷史有我們很多不知道的情節(jié),而那些情節(jié)不僅僅是故事,它注定著接下來的世界.比如為什么歐洲會進行工業(yè)革命,而中國卻不需要革命。為什么中國一直以來是世界的中心和重心,而如今卻不同了。到了如今的一個社會,我們應該怎么做?海量的問題,卻可以統(tǒng)統(tǒng)歸結在一處。漫長的16世紀,漫長的19世紀,白銀這個顛覆世界的東西如何會漸漸退去。
      如果我看完不去整理,我將什么也得不到。我必須將我曾經(jīng)劃下的、記錄下的東西整理下來。
       本書以“基層組織”、“財政金融”、“世界大勢”為三個支點,重新審視世界格局中的明清興衰,采用橫向的中西比較,縱向的歷史說理,有力地印證了:近500年世界史的消長,其核心取決于“國家能力”。這一結論,將為當下的中國提供深刻的啟示?!把芯恐袊鴼v史,上要看貨幣財政,下要看基層組織,同時更要能以世界大勢之變遷、聯(lián)系和互動為背景去展開思考,如此,方能有所收獲。在嚴肅的歷史問題面前,任何輕薄的態(tài)度、任何教條主義的盲從都是必須杜絕的”。
       我們看到現(xiàn)在濫砍濫發(fā)現(xiàn)象,他不一定是為了自己的市場,比如中俄邊境的森林銳減為了滿足的只是美國的消費市場,因為中國的制品可以是秸稈或纖維,而美國卻只接受原木。中國有說官商勾結那對百姓來說就是非常大的危害了,但是我們看到,歐美國家的體制就是官商勾結。更可以說是商官勾結,商比官都大。在鴉片戰(zhàn)爭前夕,英國整個國家已經(jīng)破敗不堪,本來他們可以用抓來的黑奴去世界各地淘金,再用這些金銀買中國的絲綢茶葉瓷器進行貿(mào)易和自身的需要,但到后來,銀礦一度震動。導致英國只能用棉布和呢絨來代替白銀交易,但中國的市場根本不需要這些。于是英國才用大炮和鴉片在進行交易。馬克思說:“鴉片戰(zhàn)爭才是英國經(jīng)濟的血液。”我們可以了解到,鴉片戰(zhàn)爭以前中國的產(chǎn)品可以說精致、美麗、實用,是世界上各個國家爭相購買的,而鴉片戰(zhàn)爭以后卻相反了,不僅出產(chǎn)的質量比不了歐洲,并且出口的東西都要好過自己用的。
       一直以來歐洲冒險家的行動所圍繞的就是中國。歐洲千方百計想從中國獲得財富,中國缺銀子,但別的什么都不缺,自給自足。中國有時候有海禁,只是因為中國怕銀子外流。亞當斯密說,’“資本主義”并不是市場經(jīng)濟發(fā)展的必然結果?!趪徽撝幸恢卑龘P的就是中國,歐洲無法興起,必須學習中國的制度。但他完全沒有預料到中國會衰敗。那時的歐洲,最向往的不是中國的錢,而是中國的制度。中國有一種改革,革命的精神。而歐洲在宗教的籠罩下,似乎怎么也翻不了身。
       說到體制改革,從孔夫子、董仲舒,到王安石、張居正等等,其實他們的改革的方向或許有些許的偏差,但卻是一直的。我從以前的書中從沒有認識到這一點,書本上只是說到他成功了,他失敗了。其實他們都在一步步的前進。中國一直是以儒家所追求的目標在走??鬃拥臅r期,魯國人民生活有了改善,冉有作為國家的干部,為國家增加了賦稅。孔子生氣得罵他,你不是孔門弟子。改變?nèi)嗣竦纳?,讓人心齊一。是儒家的一貫思想。一個國家的安定平穩(wěn)最需要的是足兵,足食,民信,而孔子說,缺少了兵甲,缺少了糧食,也不能缺少民信。民信就是百姓對國家有信心和凝聚力。我覺得其實這已經(jīng)超越了國家的概念了。要讓人類安定平穩(wěn)的生活也就是需要這些。于是,我在看一些書的時候就以此為準繩,有人批評時事是在提出意見,改善境況;而有的卻是在分裂人心,使境況更差。歷史告訴我們,分裂導致的是戰(zhàn)亂。漫長的中國歷史,為什么有那么多的儒家弟子在前赴后繼的前進?這是儒家的“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精神,是“愚公移山”的精神。為什么黨那時要提出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這也是儒家的精神在里面。顧炎武有一首詩《精衛(wèi)》:
       萬事有不平,爾何空自苦;長將一寸身,銜木到終古?我愿平東海,身沉心不改;大海無平期,我心無絕時。嗚呼!君不見,西山銜木眾鳥多,鵲來燕去自成窠。
       歷史敘述著過去,也昭示著未來。歷史本身就是由“大不平”寫就的,因此,他的方向就是“大同”。漢代,中國就通過太陽運行在其他天體上不同的投影設計了二十八宿,以太陽的周年運行軌道定位。而歐洲認識到地球圍繞著太陽運行這個問題,卻要等到哥白尼出世。普林斯頓大學中國歷史研究的開創(chuàng)者牟復禮教授深刻地指出:在全世界的文化中,只有中國文化將宇宙和人類的發(fā)生歸結為“本然自生的和諧運動”,而不是“造物主”創(chuàng)造的產(chǎn)物。這種宇宙論和人類社會發(fā)生論,與近代科學世界觀最為接近,而與“宗教”最遠。李約瑟稱中國人的宇宙論為:“沒有主宰卻和諧有序” 。
       回顧歷史,從明朝滅亡開始,人們就在思考著國家的命運。蔣介石《中國之命運》說到明朝真正的失敗是因為“外寇”和“流寇”,而他認為主要是因為“流寇”。他說:“滿族原是少數(shù)人口的宗族,為什么能征服中國呢?——三百年的明室,在李闖王與張獻忠等流寇與滿族的旗兵,內(nèi)外交侵下,竟以覆滅。自滿族入關以后,中國的民族思想,遍漸漸覆滅了”他一貫“攘外必先安內(nèi)”的思想,也就是保守派學者們所提出來的“明亡之教訓”。這個不但沒有涉及到中國的“官無封建,而吏有封建”的社會結構的本質問題。也沒有涉及到不事生產(chǎn)的商人在漫長歷史上的消極作用,更沒有涉及到外國資本的侵入和壟斷。當蔣介石寫作此書時,其時的中國已不得不完全依靠內(nèi)陸農(nóng)村之供給進行艱苦抗爭了。但是,國民黨卻沒有意識到:倘不抓住最后機遇,徹底改革中國固有土地制度,則抗戰(zhàn)不能堅持,并且政權亦不能維持。
       郭沫若寫了《甲申三百年祭》表示:除非經(jīng)行最徹底、全面的社會變革,中國難以在現(xiàn)代世界上立足。 但是流寇雖“人心所向”郭沫若從未簡單謳歌和贊成農(nóng)民起義為未來的路。李自成起義只是社會危機的結果,而并非改造社會的良方,因為連起義軍自身也沒有真正的良方。
       黃仁宇 說:"我起初尊敬蔣介石,也許正如郭沫若所說的,因為我是他的“忠誠信徒”。但隨著時間進展,崇拜轉成同情的了解。身為歷史學家的我最后終于看到,對于國民黨運動和其領導人蔣介石來說,命運賦予他們的行動范圍相當有限?!笆Y介石竟把抽象的“中國文化”當做建國的基石,而與他不同,毛澤東卻終于教會那些曾經(jīng)是五四“新文化”狂熱信徒的中共“新青年”懂得:唯有從中國最基層建立起牢固的政治、經(jīng)濟和軍事制度,方才是建立一個現(xiàn)代國家的必由之路
       韓毓海,一位嚴肅的思想者,身居書齋,心懷天下,位卑未敢忘憂國。他曾說過“任何民族也必定有它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獻身于這個將終生憂心如焚上身清貧的行列”。他正是這樣的哀痛者與幸福者。
      
  •     讀這本書純粹是浪費時間。
      一是作者觀點極為狹隘,對材料片段式引用、武斷式發(fā)揮,誤導讀者;
      二是引用的材料太多,整本書大約引用一千多大段,幾千個片段,算起來一多半是引用,剩下的是作者斷章取義式的闡述,有幾本書估計被引用了一多半,這最多算是一本讀書筆記而已;另外很多書引用的都是前十頁,明顯作者只讀了這些書的引言或前言部分而已,剩下的上千大段大多來源于很少幾個作者的十幾部書。
      三是整本書缺乏邏輯性,雖然分了幾個章節(jié),但是卻沒有系統(tǒng)性,同一個問題反復說、屢次說、不同的章節(jié)中從同一個立場同一個角度同一個視野重復說,浪費筆墨,比如“官無封建吏有封建”,黃仁宇幾句話就說完了,韓教授說了不下幾十次,卻并未講出任何新意,只是在憤青式的討論。
      四是作者心胸極為狹窄,對古今學者的立場只有兩種:大是或大非,贊同的極力贊同,毫無缺點毫無原則的贊同,否定的極力否定,毫無根據(jù)毫無來由的否定,比如書中大約三次(可能更多)提到錢穆,都是非常鄙夷非常輕視的口吻,但又未指出錢穆的史觀到底哪里有問題,只是說你不好你就不好,毫無學者風范。
      五是作者的史觀存在很大問題,他把歷史看做偶然的產(chǎn)物,認為今天世界的格局,不過是幾個事件的耦合的結果,沒有歷史唯物主義最基本的修養(yǎng)。一個不尊重歷史唯物主義的人,卻妄自稱唯物,不亦可笑?
      
      書中副標題是1500年來的中國與世界,沒看到討論到1500年,只是討論了明清至現(xiàn)在。
      
      前段時間單位請韓教授講課,主要針對這部書,但不管是從內(nèi)容還是說話方面,都毫無條理和邏輯性,講座的最后部分回答提問,大家問了三個問題,全部答非所問,書中空洞的提了無數(shù)次國家能力,問到“國家組織能力”他都沒搞清楚,最后主持人不得不替他回答,最后的最后,大家心照不宣的不再提問,結束后一時成為同事之間的笑談。
  •     知道韓毓海怎樣寫書,就知道汪暉怎樣抄襲,孔慶東為何不學無術還能大言不慚恬不知恥地放言了。這本書的作者就是古今中外、諸子百家,只要和她觀點有關的,他就認為人家的觀點和他一致作為論據(jù),對別人的觀點肆意剪切和拼貼,自創(chuàng)概念又不進行定義,作為真理強加于人。韓、汪和孔非但是學術上低下,更是人品上的墮落!
  •     不用說,這是一本爭議很大的書。得到了很多贊揚,但是罵聲也不少,特別是右派對其觀點更是不屑一顧。
      我初讀時其實是抱著一種驚異的態(tài)度的。韓毓海作為北大中文系的老師,竟然研究方向和我們院的幾個老師有很多的相似之處!
      
      我一同學晨爺,對韓的書以及人品問題對我有過十分激烈的評價,摘錄如下:
      我:(既然是一個學校的老師,)我還挺想去聽聽他的課來著。
      晨爺:韓現(xiàn)在忙得要死了,每天到處去給領導干部做講座,恐怕是沒空了,山西各地州他應該去了一個遍吧~
      我:寫了這個東西出來,還專門向山西致敬,不讓他去轉個遍都不好意思啊~~
      晨爺:袁純清書記向山西各級領導干部推薦了此書,所以后來他開始大規(guī)模寫、刪、改關于山西和關于執(zhí)政能力(動員能力)的內(nèi)容,他還專門找了馬院、歷史、政管、經(jīng)濟的人替他攢這部分。因為他是搞文學研究的,本身對此一竅不通……你可以去讀他的第一版…一個經(jīng)院的師兄幫他攢,賺辛苦錢,據(jù)說每周向他談一次,合意的就重點寫,不合意的就刪去,運用之妙,存乎一心,要點是:最近的政策動向。此人品德之低劣,即便在聽過他演講的山西省領導干部圈子里也有口皆碑。
      我:但是我覺得他的觀點還是挺新穎的,值得一讀啊~
      晨爺:他說的那些觀點激勵不相容啊……我記得里面老說“基層動員能力”"組織效率",那什么是基層動員能力呢?是指國家占有大量的社會資源、并且隨時享有剝奪的權力?組織效率是什么效率?是指中國作為一個專制國家所有的協(xié)同一致,還是指作為市場經(jīng)濟國家所具有的優(yōu)勝劣汰?如果說“基層動員能力”和“組織效率”的失落使中國落后了,而社會主義又使中國復興了,那最起碼有兩個基本的問題存在悖論:清代對社會的管理參與程度,連保設甲和行會組織遠遠強于明代,可是社會經(jīng)濟活躍程度卻不如明代,明武宗時期江南發(fā)展最快,可是他卻是不理政事的頑主,晚明江南已經(jīng)出現(xiàn)大規(guī)模的思想解放和資本主義萌芽,一到清朝為何全都無影無蹤?60年來有中國奇跡,也有中國悲劇,有大躍進、也有改革開放、有公有制改革、也有私有制改革,請問這四種截然不同的制度,哪個代表著“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fā)展中國”的歷史證明?我記得他一直強調國家能力,這就更有趣了,我們知道,晚清一直到滅亡時,對社會的動員能力和財政組織能力均遠勝日本,日本則一直是極為強大的藩屬政治、財閥政治,了解日本體制的人都知道,二戰(zhàn)之前,日本連軍事指揮機關都不統(tǒng)一,那日本是不是早就該滅亡了?至于他其他所謂:四個階級聯(lián)合反對資本主義和帝國主義、還有一邊說保證人民權利,一邊說國家是階級性的、胡扯亂諏的堯舜體制,簡直是顛倒黑白,不值一哂,學術品格之低劣與能力之低下,令人不能卒讀。他是不是還把體制分為“革命的”和“反革命的”、還說國家要組織一些人對抗另一些人……
      
      我覺得晨爺所說的對這本書的批評都是很中肯的,但是在我看來,這本書的意義不在于他的論證有多邏輯,論據(jù)有多翔實,而且是在于他提出了一種新的觀察的角度。我并不熟悉黃仁宇、彭慕蘭、布羅代爾、濱下武志等人的觀點(慚愧之啊,準備去多讀點名著@@),我也無法判斷,韓毓海是簡單的挪用了他們的觀點,還是有自己新的創(chuàng)見。但是對于我來說,這本書無疑是讓人眼前一亮的。特別是對于明亡的分析,由于寒假剛讀完《明朝那些事兒》,我讀來特別親切又新穎。
      
      推薦一下。唯一的缺點是敘述太羅嗦吧,有好多地方都有重復。
      
      
  •   1500年是指十六世紀吧……
  •   引用別人的觀點就該注明出處,這是基本的學術道德。
  •   韓的問題,不但是沒有指明出處,而是即時指明出處后,對人家的論述和觀點斷章取義,硬說和他的觀點一致,并作為論據(jù)和論證。這是對別人的學術強奸?。?/li>
  •   老韓吧,還是有點思想的,比孔慶東好一些。不過他對那些二手文獻的斷章取義,實在是隨心所欲至極。
  •   恩啊 這個的確是,我覺得他引用的實在有些有點牽強……
  •   看到——“晚明江南已經(jīng)出現(xiàn)大規(guī)模的思想解放和資本主義萌芽,一到清朝為何全都無影無蹤?”這段,這位晨某的話就沒有一閱的價值了。這個人呢,大抵上就是一位混了陣歷史BBS,覺得自己懂得不少的中二少年罷了。
    關于清代資本主義經(jīng)濟的勃發(fā)情況,可以參見彭慕蘭的《大分流》和弗蘭克的《白銀資本》,其他的就不用說什么了。
  •   “晚清一直到滅亡時,對社會的動員能力和財政組織能力均遠勝日本”
    你到老師不會這么可笑吧。
  •   尤其是十九世紀六十年代之后,你再看看,世界哪些國家的組織才能匹配世界性國際的能力。日本和中國的分流就是發(fā)生在那段時間的,而中國被打敗也是發(fā)生在這之后的。
  •   二戰(zhàn)之前,日本連軍事指揮機關都不統(tǒng)一,那日本是不是早就該滅亡了
    ????這位老師 覺得日本人敗的還不夠慘.
  •   晚明江南已經(jīng)出現(xiàn)大規(guī)模的思想解放和資本主義萌芽,一到清朝為何全都無影無蹤?
    ----------------------
    這話叫我噴了!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