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3 出版社:中國華僑出版社 作者:維塔里·比安基 頁數(shù):411
Tag標(biāo)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森林報》是蘇聯(lián)著名兒童文學(xué)作家維塔里·比安基最著名的作品。1924~1925年,比安基開始在《新魯賓孫》雜志上撰寫描寫森林生活的專欄,漸漸形成了“報紙”的特點。這就是《森林報》的雛形。1927年,《森林報》結(jié)集出版,便有了這部在世界兒童文學(xué)中占有獨特地位的名著。
這部作品不但內(nèi)容有趣,編寫方式也極其新穎:作者采用報刊的形式,以春、夏、秋、冬12個月為順序,用輕快的筆調(diào)真實生動地敘述了發(fā)生在森林里的故事,表現(xiàn)出對大自然和生活的熱愛之情,蘊含著詩情畫意和童心童趣。無論是人物,還是動物和植物,在作者的筆下,都被賦予了感情和智慧,如博愛的兔子、暴躁的母熊、狡黠的狐貍、溫柔的鵲鸰、兇殘的猞猁……大自然中的種種生靈躍然紙上,共同組成了這部比故事更有趣的科普讀物。
評論界稱這本書為史無前例的“大自然的頌詩”、“大自然百科全書”、“大自然歷書”、兒童學(xué)習(xí)大自然的“游戲用書”、“創(chuàng)造發(fā)明的指導(dǎo)用書”。斯拉德科夫稱比安基為“發(fā)現(xiàn)森林的第一人”,而比安基則稱自己是“森林啞語的翻譯者”。
作者簡介
維塔里·比安基(1894~1959)是蘇聯(lián)著名的兒童文學(xué)作家、動物學(xué)家。
只有熟悉大自然的人,才會熱愛大自然。1894年,比安基出生在一個充滿自然氣息的家庭,他的父親是俄國知名的生物學(xué)家。從小,比安基就跟隨父親上山打獵,跟家人到郊外、鄉(xiāng)村或海邊去住。在那里,父親教會他怎樣觀察、積累和記錄大自然的全部印象,例如怎樣根據(jù)飛行的模樣識別鳥兒,根據(jù)腳印識別野獸……這不僅開闊了他的視野,更使他深深地愛上了大自然。他決心用自己的筆將這幅神奇、美麗的畫卷描繪出來,這便是他創(chuàng)作自然文學(xué)的初衷。
比安基在30余年的創(chuàng)作生涯中,寫過大量科普作品、小說和童話,其中,《森林報》是他最杰出的代表作。除此之外,《少年哥倫布》、《寫在雪地上的書》、《無所不知的兔子》、《小老鼠比克流浪記》、《大山貓歷險記》等同樣深受廣大讀者的喜愛。
1959年,比安基因腦溢血逝世。
比安基曾坦言自己創(chuàng)作大自然文學(xué)的出發(fā)點和歸宿是傳遞愛,引導(dǎo)孩子熱愛大自然,善待動物。只有這樣,熱愛祖國的人才能在俄羅斯的大自然中發(fā)現(xiàn)大大小小的奧秘并將它們一一揭示出來,從而給予人們享用不盡的樂趣。作為蘇聯(lián)大自然文學(xué)最杰出的代表,維塔里·比安基被譽為“發(fā)現(xiàn)森林的第一人”。
書籍目錄
致讀者
本報首位駐林地記者
森林年
森林年歷
春
NO.1 蘇醒月(春一月)
NO.1 候鳥回鄉(xiāng)月(春二月)
NO.3 歌舞月(春三月)
夏
NO.4 筑巢月(夏一月)
NO.5 育雛月(夏二月)
NO.6 成群月(夏三月)
秋
NO.7 候鳥辭鄉(xiāng)月(秋一月)
NO.8 倉滿糧足月(秋二月)
NO.9 冬季客至月(秋三月)
冬
NO.10 小道初白月(冬一月)
NO.11 忍饑挨餓月(冬二月)
NO.12 熬待春歸月(冬三月)
章節(jié)摘錄
第一只蛋 鳥里面,要數(shù)烏鴉最早產(chǎn)蛋。它的窠筑在蓋著厚厚積雪的高大云杉上 。雌烏鴉老待 在窠里,因為它怕蛋凍壞,怕小烏鴉凍死。食物由雄烏鴉給它送來。 雪地里吃奶的小兔兒 田野里還是白雪皚皚,兔子就已經(jīng)開始產(chǎn) 崽了。 小兔兒一出娘胎就睜開了眼睛,身上穿 著暖和的小皮襖。它們一出生就會跑,吃飽 了媽媽的奶后就東跑西竄,躲在灌木叢里和 草墩下面,乖乖地趴在那兒,從不調(diào)皮搗蛋。 免媽媽跑得不知去向,可它們不叫喚,也不 折騰。 一天,兩天,三天過去了。兔媽媽在田 野里跳跳蹦蹦,早把小兔子給忘了??墒撬鼈冞€是乖乖地趴在那兒。它們 可不能瞎跑! 要不,就會被鷂鷹看見,或者被狐貍跟蹤。 這不,終于有位兔媽媽打旁邊跑過來。不對,這不是它們的親媽媽— —是一位不認 得的兔阿姨。小兔兒跑到它跟前央求:“喂喂我們吧!”“行呀,那就吃 吧!”阿姨喂飽 了小兔兒,走了。 小兔兒又回到灌木叢里去趴著。這時候,親媽媽不知在哪里正喂別家 的小兔兒呢。 原來兔媽媽們有這么一種規(guī)矩:它們認為,所有的孩子都是大家的。 不論兔媽媽在 哪兒,只要遇到一窩小兔兒,它都會給它們喂奶。管它是親生的,還是別 的兔媽媽生的, 都一視同仁! 你們以為小兔兒離了家人的照顧,日子就不好過嗎?才不呢!它們身 上穿著皮襖,暖暖 和和的。兔媽媽的奶又濃又甜,小兔兒吃了一頓,好幾天都不餓。 到第八九天,小兔兒開始吃草了。 最先開放的花 頭一批花露面了。不過,別在地面上找,這不,地面還蓋著雪 呢。森林里,只在邊緣一帶有水淙淙流淌著,溝渠里的水滿到 了邊沿。瞧,就在這兒,在這褐色的春水上面,光禿禿的榛 樹枝頭,開出了頭一批花兒。 一根根富有彈性而柔軟的灰色小尾巴,從樹枝上垂 下來,人們把它們叫做葇荑花序,其實它們并不像葇荑 花序。你把這種小尾巴搖一下,上面就會有許多花粉洋 洋灑灑地飄落下來。 怪的是,就在這幾根榛樹枝上,還開著別的花。這 種花,有的成雙成對,有的三朵生在一起,很容易被 人當(dāng)做花蕾。只是在每個“花蕾”的尖上,伸出一對 又像線又像小舌頭的鮮艷的粉紅色小東西。原來這是 雌花的柱頭,它們能接納從別的榛樹枝上隨風(fēng)飄來的 花粉。 風(fēng)無拘無束地在光禿禿的樹枝間游蕩,因為沒有樹葉,也 沒有別的東西阻擋它去搖晃那些葇荑花序式的小尾巴,或接受隨風(fēng)吹來的 花粉。 榛樹的花到時候會凋謝,花序會脫落,那些奇異小花上的粉紅色細線 ——柱頭會干 枯,而每朵小花兒最后會變成一顆榛子。 春天里的應(yīng)對之策 森林里,溫和的動物常常會受到兇猛的動物襲擊,一旦被發(fā)現(xiàn),就沒 命。 冬天,渾身雪白的兔子和山鶉在白茫茫的雪地里就不容易被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雪在融 化,許多地方露出了土地。狼呀,狐貍呀,鷂鷹呀,貓頭鷹呀,甚至小小 的白鼬、伶鼬 這類小型食肉動物,隔老遠就能發(fā)現(xiàn)在化了雪的黑色土地襯托下的白色皮 毛和羽毛。 于是,白兔和白山鶉使出了妙招:來個喬裝打扮,脫毛換色,結(jié)果白 兔子渾身上下 換成了灰衣衫,白山鶉褪掉好多的白羽毛,換上了褐色和紅褐色帶黑條紋 的新羽毛。經(jīng) 這一番改裝換色之后,就不容易被敵害發(fā)現(xiàn)了。 有些攻擊性很強的動物也跟著改裝換色。伶鼬冬天里一身素裝;白鼬 也一樣,冬天 里渾身雪白,只有尾巴尖是黑的。這兩種動物利用白色皮毛這樣的有利條 件,在白色雪 地里輕而易舉地靠近并襲擊溫和的小動物??涩F(xiàn)在它們也得換毛變色了, 把自己變成了 一身灰。不過白鼬的尾巴尖沒有變,還是原先的黑色。但尾巴尖上這點兒 黑斑無論是冬 天還是夏天都礙不了大事,因為雪地上也有黑色的斑斑點點,那是塵屑和 枯枝敗葉之類 的東西。要說地面上和草上,這種黑點更是隨處可見。 冬季客人準(zhǔn)備上路 在我們州的條條道路上,隨處可見一群群白色的小鳥,它們很像黃鹀 。它們就是我 們冬天里的客人——鐵爪雪鹀。它們的老家在凍土帶、北冰洋島嶼及海岸 上,那里還要 過很久才解凍哩。 雪崩 森林里,驚心動魄的雪崩開始了。 松鼠的窩就搭在一株高大的云杉枝權(quán)上,這時候它正在自己暖暖和和 的窩里睡大覺。 猛然間,一團沉甸甸的雪從樹梢落了下來,徑直砸中它的窩頂。松鼠 躥了出來,可 它那剛生下不久的孩子還呆在窩里,孤苦無助呢。 松鼠立馬扒起了雪。幸好雪團只是壓住了粗樹枝搭起來的窩頂,而鋪 著柔軟而暖和 的苔蘚的圓窩安好無損。里面的小松鼠還睡著沒醒哩。這些小家伙太小了 ,渾身光溜溜 的沒長毛,還沒有視力,也沒有聽力,活像剛出生的小老鼠。 潮濕的居室 雪開始不斷地融化。住在森林地下的居民的日子可難熬了。這時候, 鼴鼠、鼩鼱、 野鼠、田鼠、狐貍等其他住在地下洞穴里的大大小小的動物飽受潮濕之苦 。一旦全部的。 冰雪都化成了水,叫它們?nèi)绾问呛媚兀?奇特的茸毛 沼澤里的雪全化了,土墩和土墩之間盡是水。土墩 下,隱約可見一些銀白色的小穗兒,在光溜溜的綠莖 上左右搖晃著。難道這些就是去年秋天來不及飛走 的種子嗎?難道它們就這樣在冰雪下過了一冬? 真令人難以置信,它們怎么會那么干凈,那么新 鮮呢? 其實呀,只要采下它們的小穗兒,撥開茸毛, 就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這不是花嗎?你看, 那絲一樣的白茸毛中間,露出了黃色的雄蕊和細 線般的柱頭。 羊胡子草就是這樣開的花,花上的茸毛是保暖 用的,要知道,這時候的夜晚還冷著呢。 P5-7
編輯推薦
一部比故事更有趣,比詩歌更優(yōu)美,比童話更吸引人的科普經(jīng)典。 《森林報》是一部史無前例的森林史詩,一部優(yōu)美而生動的自然百科全書。自1927年初版以來,至今已有30多種版本,暢銷60多個國家,被評為“世界最經(jīng)典的十大科普名著”之一。部分章節(jié)入選我國中小學(xué)語文必修教材,是教育部推薦的學(xué)生課外讀物之一。 關(guān)注動物,關(guān)注植物,關(guān)注森林里的喜怒哀樂,熱愛生命,回歸自然,開始一段浪漫清新的精神旅程。
圖書封面
圖書標(biāo)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