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12 出版社:中央編譯出版社 作者:高爾基 頁數(shù):226 字數(shù):246000 譯者:郭家申
內容概要
本書是高爾基自傳體三部曲中的第部,描寫了主人公阿廖沙從三歲至十歲這段時間的生活經歷。阿廖沙三歲喪父后,由母親和外婆帶到外公家。這是一個典型的俄羅斯小市民家庭。外公是一個小染坊主,已瀕臨破產。他性情暴躁、乖戾、貪婪、自私;兩個舅舅也粗野自私,經常為了家產爭吵斗毆,第三代也受到很壞的影響。阿廖沙在這里每天看到的是令人作嘔的丑事,但他得到外婆的疼愛,受到外婆所講故事的熏陶,這對他以后的文學生涯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小說通過童年阿廖沙的所見所歷,真實地反映了19世紀末俄羅斯低層市民的生活及情感。
作者簡介
高爾基(1868~1936),全名高爾基·馬克西姆,原名阿列克賽·馬克西莫維奇·彼什科夫,也叫斯克列夫茨基,前蘇聯(lián)偉大的無產階級作家。列寧說他是“無產階級文學最杰出代表”,社會主義現(xiàn)實主義文學奠基人,無產階級革命文學導師,蘇聯(lián)文學的創(chuàng)始人。1868年3月28日,出生于俄國伏爾加河畔的下諾夫戈羅德城。他幼年喪父之后,寄居在經營小染坊的外祖父家。外祖父一家充滿小市民習氣,唯有外祖母對高爾基很好。后來外祖父破產,年僅十歲的高爾基開始流落“人間”,獨立謀生。他撿過破爛、當過學徒和雜工,飽嘗人間的苦難。高爾基只上過兩年小學,但他勤奮自學,并于1884年16歲時來到喀山,打算上大學,但未能如愿,底層社會成了他真正的大學。此后他當過碼頭搬運工、面包師傅、雜貨店伙計、園丁和守夜人等。同時結識了民粹派知識分子和早期馬克思主義者,參加秘密集會。早期經歷在他著名的自傳體長篇小說《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中有生動的記述。
郭家申
河南南陽人,1935年生。1960年畢業(yè)于莫斯科大學文學語言系。歷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外國文學研究所副所長、副編審,編審。長期從事外國文學,特別是俄羅斯文學的研究、編輯和翻譯介紹工作。合作出版有《蘇聯(lián)文學史》(3卷)、《現(xiàn)代蘇聯(lián)文學》、《當代蘇聯(lián)戲劇》等著作;共同編輯了《現(xiàn)代文藝理論譯叢》、國家社科研究基金項目《外國文學研究資料叢書》(72冊);合作主編了《二十世紀歐美文論叢書》(23冊),《西歐美學史論》、大型外國文學刊物《春風譯叢》、《外國文學作品提要》(4卷)、《世界中篇小說經典》(俄國卷)和《七十年代蘇聯(lián)中篇小說選》等多種書刊;譯著有:赫爾岑的小說《誰之罪?》,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說《白夜》、《化身》、《女房東》等二十余篇,柯羅連科的小說《馬卡爾的夢》,索爾仁尼琴的小說《馬特遼娜家》,A.蓋爾曼的《戲劇選》,雅洪托娃等的《法國文學簡史》,盧納察爾斯基的美學論文集《藝術及其最新形式》,A.利洛夫的學術專著《藝術創(chuàng)造的本性》,文學回憶錄《我的父親列夫?托爾斯泰》,《導彈與危機——兒子眼中的赫魯曉夫》,《戈爾巴喬夫回憶錄》(2卷),《赫魯曉夫回憶錄》(3卷),高爾基自傳體三部曲《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等數(shù)十種。
書籍目錄
譯序
主要人物表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名家評論
作者年表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插圖: 高爾基的著眼點則不同,他幾乎包攬了舊俄國的各個階層,尤其是他所熟悉的“底層”人民。首先是寫他自己,寫他在各方面都格格不入的外公家的生活,繼而寫他離家出走,在外面流浪、打工,與人們的種種磕碰與切身感受。 其實,高爾基自傳三部曲的基本思路,也正是在于表現(xiàn)作者的思想成長乃至最后走上革命道路的心靈歷程。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高爾基在三部曲中要打破一般自傳體作品的傳統(tǒng)概念,不把人物描寫局限在某一個特定的社會階層,而是在不同程度上著眼于俄國社會的各個層面了。在世界文學發(fā)展史上,應該說,高爾基的自傳三部曲翻開了嶄新的一頁。實際上,它不僅是作者二十歲前的生活傳記,也是俄羅斯人民在一定歷史發(fā)展條件下的生活紀實,其意義絕對非同尋常。 在昏暗狹小的房間內,我父親躺在窗前的地板上,全身素白,顯得身子特別長。他光著雙腳,腳趾頭怪模怪樣地向外翻著,一雙親切的手平靜地放在胸前,手指頭也是彎曲的。他雙目緊閉,可以看見銅錢在上面留下的黑色圓圈①;和善的面孔烏青發(fā)黑,齜牙咧嘴,挺嚇人的。 母親半光著上身,穿一條紅裙子,跪在地上,正在用那把我常用來鋸西瓜皮的小黑梳子,將父親那又長又軟的頭發(fā)從前額向腦后梳去。母親一直在訴說著什么,聲音嘶啞而低沉,她那雙淺灰色的眼睛已經浮腫,仿佛融化了似的,眼淚大滴大滴地直往下落。 外婆拽著我的手;她長得圓滾滾的,大腦袋、大眼睛和一只滑稽可笑的松弛的鼻子。她穿一身黑衣服,身上軟乎乎的,特別好玩。她也在哭,但哭得有些特別,和母親的哭聲交相呼應。她全身都在顫抖,而且老是把我往父親跟前推。我扭動身子,直往她身后躲;我感到害怕,渾身不自在。 我還從沒有見過大人們哭,而且不明白外婆老說的那些話的意思: “跟你爹告?zhèn)€別吧,以后你再也看不到他啦,他死了,乖孩子,還不到年紀,不是時候啊……”
編輯推薦
《名家名譯:童年》以全新的姿態(tài)擺在讀者面前。這套叢書有三個特點:一是大量收入了兒童文學作品;二是力求從原文翻譯;三是組織了一批著名的翻譯家,他們的譯本是上乘的,得到了廣大讀者的認可??傮w而言,這套叢書的質量是有保證的。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