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格自傳

出版時間:2011-8  出版社:國際文化出版公司  作者:卡爾·古斯塔夫·榮格  頁數(shù):374  字數(shù):285000  譯者:陳國鵬,黃麗麗  
Tag標簽:無  

前言

我的一生是潛意識之自我實現(xiàn)的歷程。潛意識中的所有一切都成為不尋常的事件,我的人格也在潛意識的狀況下得以發(fā)展,并形成了一個整體。用科學的語言不足以闡述我的成長歷程,因為我并不把這看作是一個學術的問題。    一個人對其內心的體驗和以永恒的形式存在只能用神奇來表達。這是非常獨特的,比科學更精確地表達了人生??茖W是以一般概念來描述大多數(shù)人的情況,以至于對不同主體生活多樣性的解釋過于抽象了。    今天,在我八十三歲之際,我打算講述我神奇的一生。但我只想據(jù)實論述,也就是“講一個故事”。其真實性肯定沒有問題。問題是,這是我的童話故事還是我的真實故事?    撰寫自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它無法提供一種準則或客觀標準,以讓人們對所寫東西加以判斷。沒有恰當?shù)目杀容^性。我知道,在許多方面我與別人不同,但我不知道真正的我是怎么樣的。人不能把自己和任何別的東西相比較:他不是猴,不是奶牛,不是樹木。我是一個人,但是人究竟是什么呢?像每一種有生命的東西一樣,我也是全能神靈庇護下的一分子,但我不能把自己與任何一種動物、一種植物或一塊石頭進行比較。只有超越了人類的神靈才能做到這一點。那么,一個人對自己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一個人的心理過程是無法控制的,或只有一部分是可控的。因此,人們無法對自己或他的人生做出完整的判斷。否則人們就無所不知了,盡管人們非常期盼做到這一點。其實人們根本不知道,在心里發(fā)生的一切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人生的故事是從何起始的,是從我們碰巧能回憶起的那一刻開始的嗎?這是一個極其復雜的問題。人們并不清楚何謂“一生”。所以,故事是沒有開頭的,人們對起始只能是一個模糊的估計而已。    人的一生是一種探索性的嘗試。僅從數(shù)量上看就發(fā)生過無數(shù)的事情。人生很短暫,稍縱即逝,因此,能夠存在和發(fā)展不能不說是一種奇跡。在我還是一個年輕的醫(yī)學院學生時就深刻地感受到這一點,當時我就認為,我沒有早天真是一個奇跡。    我始終認為,生命如同一棵需要根莖才能存活的植物。其真實生命是根植于根莖之中,人們是看不見的。穿出土壤的可見部分只能存活一個夏季,然后就枯萎——生命很短暫。如果有人想讓生命和文化永遠存在和延續(xù),那絕對是毫無意義的想法;但我從來不曾喪失這樣的感覺,一種生命會不斷改變形式而活,延續(xù)著它的生命。我們看到的是花,它凋謝了,但根莖卻一直活著。    實際上,我一生中唯一值得講述的事是如何從紛繁變化的事件中去認識永恒的世界。因而我更多談論的是內心體驗。屬于這種內心體驗的有我的夢和幻覺。這兩者都是我學術研究的原始資料。它們如同灼熱融化的巖漿,可以結晶成一塊我們想要的石頭形狀。    除了內心體驗,對其他諸如旅行,遇到過的人和我周圍其他東西的回憶都已逐漸淡忘了。關于當代的一些事情,許多人都經(jīng)歷過,他們也都寫過一些東西;人們可以在他們的著作中讀到更有趣的內容,或者請他們來給你講一下。我對自己一生中的經(jīng)歷記憶很模糊,很多東西也都記不起來了。但對有些事實,即那些潛意識中的沖突,我的記憶從未喪失過。那方面的回憶非常豐富,相比之下,其他東西都退避三舍了。    對我來說,,在一些特定情境中出現(xiàn)的人也是不會從記憶中消失的,在這本描述我人生經(jīng)歷的書中,他們的名字從一開始就被列人其中,在介紹他們的同時也讓我回憶起一些事情。    也有一些在我青年期或成年期對我產(chǎn)生影響的外在事件給我的內心體驗打下了烙印。我很早就認識到,如果無法從內心得到對人生的答案或解決之道,那么就不可能說清最終的結局。外部環(huán)境不能代替內心感受。所以在我的一生中,對外部事件的感受非常之貧乏。對此我沒有多少話可以說;即使要說也是空洞無物。而我能理解的是內心的事件。這是構成我人生的獨特之處,我的傳記就是論述這些東西的。

內容概要

本書是分析心理學大師榮格豐富的畢生回憶錄。正如榮格自己所說:“關于我的一本書總是充滿了機遇,其中會有一些預料不到的事情,甚至連我自己也完全無法確定或預料。”通過閱讀本書,我們發(fā)現(xiàn),它給我們帶來的不僅是“機遇”,更是一段耐人尋味的奇遇。
在本書中,榮格對自我人生剖析和“分析心理學”理論進行了全面、細致的闡述,讀者不僅能了解榮格不平凡的一生,還幫助我們理解榮格博大精深的心理學理論。
本書值得一生典藏,反復閱讀,終身受益。

作者簡介

卡爾·古斯塔夫·榮格(Carl Gustav
Jung,1875-1961年),瑞士心理學家和精神分析醫(yī)師,分析心理學的創(chuàng)立者。1907年,榮格結識弗洛伊德,并成為其主要的合作者,1909年,弗洛伊德把他定為精神分析運動的法定繼承人,稱他為“王儲”。1911年,在弗洛伊德的舉薦下,榮格擔任國際精神分析學地第一任主席。后來因觀點不同而分裂。與弗洛伊德相比,榮格更強調人的精神有崇高的抱負,反對弗洛伊德的自然主義傾向。
  榮格的分析心理學,不僅為精神分析做出了偉大的貢獻,對心理學和精神病學也產(chǎn)生巨大的影響。除此之外,他的理論還深深波及宗教、歷史和文化領域。心理學史家舒爾茲說:“榮格的觀念能激發(fā)人們的思想,而且新穎,他提出了一種關于人的樂觀主義的概念,這種概念許多人認為是由于背離了弗洛伊德而有的、值得歡迎的變化。”
譯者簡介:
陳國鵬,出生于1954年,荷蘭奈梅根大學心理學博士,現(xiàn)任上海市華東師范大學心理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從1984年到2003年曾多次赴德國和荷蘭訪學和從事校際合作研究項目,至今已出版《心理語言學》、《人格陰影》、《女性自戀:渴望承認》、《身體語言使用手冊》、《讀懂孩子的身體語言》、《心理測量》等諸多譯著,并參與了《教育人類學》和《赫爾巴特文集》的翻譯工作。

書籍目錄

前言
序言
兒童期
中學時期
大學時代
精神病治療活動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探討潛意識
著述
塔樓
旅行
北非
貝勃羅印第安人
肯尼亞和烏干達
印度
拉文納和羅馬
幻象
關于死后的生活
后期思想
回顧
附錄
榮格從美國寫給其夫人的信
弗洛伊德致榮格的信
從突尼斯的蘇塞寫給其夫人的信
致一位年輕學者的信(1952年)
致一位同事的一封信(1959年)
西奧多·弗盧努瓦
理查德·威廉
談海因里?!R默
《紅寶書》的附錄
對死者的七次布道詞(1916)
關于卡爾·古斯塔夫·榮格的家庭
術語表
卡爾·古斯塔夫·榮格生命年表及其著作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后來,許多年我都不愿進教堂,顯然是怕再流血,跌倒,怕看到那些耶穌會會士?;\罩于教堂的似乎就是這樣的氣氛。但它也始終吸引著我。如果要讓我靠近一個天主教的神甫,也許會令我心里忐忑不安。只有在三十年后,當我踏進維也納圣斯特凡大教堂時,這種壓迫感才消失。六歲起,父親教我學習拉丁文。我很愿意去學校,因為我在學校里感到很輕松,學習始終名列前茅。我在上學前已經(jīng)學會了閱讀。記得有一次我看不懂一本書,于是就纏著母親,讓她讀給我聽,這是一本古老的兒童圖書,書里講述異國的宗教,特別是印度教的一些內容。書里還有很多婆羅門、毗濕奴和濕婆的插圖,給我?guī)頍o窮的樂趣。母親后來告訴我,我總是不斷去翻看邀些插圖。在看這些插圖時,我有一種朦朧的感覺,它們和我心中那從未跟人說起過的“原始的上帝啟示”很相似。這是我不能泄露的秘密。母親對此給予了間接的證實,因為我總是特別關注她對“異教徒”的鄙視。我知道,她肯定會驚慌失措地拒絕我的“上帝啟示”。我可不想自尋羞辱。這并非兒童的行為,一方面與極度的敏感性和脆弱性有關,另一方面也和我特有的早年強烈的孤獨感有關(我的妹妹比我小九歲)。我只能一個人玩,按自己的方式玩。可惜我已經(jīng)記不起當時玩了些什么東西,只記得不愿被人打擾。我非常專注地沉浸在自己的游戲中,不想被別人看見,也不想被他人評價。但我對七八歲時的游戲倒還記得,那時熱衷于玩積木,用來搭鐘樓,然后用“地震”的方式快樂地把它給摧毀。在八至十一歲我沒完沒了地畫畫,畫打仗、包圍、炮擊、還有海戰(zhàn)。我用水筆畫滿了整整一本本子,對這些內容的想像令我愉快無比。我之所以比較喜歡學校,還因為我在那里最終找到了長期以來一直很想要的游戲伙伴。

媒體關注與評論

今天,在我83歲之際,我打算講述我神奇的一生。但我只想據(jù)實論述,也就是講一個故事。其真實性肯定沒有問題……  ——卡爾·古斯塔夫·榮格近年來。我受到了各方面的請求,要我寫一本類似于自傳的書。對此我還從來沒有想過。我讀過太多的自傳,大多都是自欺欺人和滿紙謊言。我也非常清楚地知道,自我描述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一直不敢做這方面的嘗試?!瓘默F(xiàn)在起。這本自傳與我一開始所預期的完全不同了。我覺得有必要把對早年的回憶寫出來。現(xiàn)在,我哪怕一天不寫,也會立即感到不愉快,身體方面也出現(xiàn)癥狀。而只要我馬上開始工作,這些癥狀就消失了,我腦子又恢復清晰。這本自傳是我一生的記載,是以我所掌握的知識來撰寫的。閱讀這本書對不了解和不理解我的思想的人來說是相當困難的。我的一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我所寫東西的結晶,而不是相反。我是怎么樣的,我就怎樣寫。所有我的想法和我的全部追求就是我本人的寫照?!  枴す潘顾颉s格他用望遠鏡來觀察自己的心靈??瓷先ズ孟駚y糟糟的,但他卻說看到了一個美麗的宇宙,他給意識增添了宇宙內不為人知的東西?!  娙撕驮u論家柯勒律治

編輯推薦

《榮格自傳:夢·記憶·思想》德文原版翻譯,最權威的譯本。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榮格自傳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47條)

 
 

  •   了解榮格,弗洛伊德學派的心理學很有幫助
  •   榮格在精神分析方面是比較權威的,朋友推薦的書,還沒看,但應該還不錯.而且翻譯者本身也是一位心理學工作者.在翻譯方面應該會更加貼切
  •   本書是分析心理學大師榮格豐富的畢生回憶錄。
  •   C.G.榮格—20世紀偉大的心理學家,為所謂”嚴謹,科學”的心理學帶來了新的視角——東方的視角。生命本就是一個奧秘,我們幾十幾百年來竭盡所能地發(fā)展科學,試圖揭開謎底,可是宇宙人生的真相是否真的能夠靠”科學”而得到解答?西方的學者似乎已經(jīng)走進了一個死胡同,是時候退出來,轉向古老的東方,尋求這個睿智的國度千年前的圣人留下的寶貴思想財富了。
  •   榮格自傳 夢·記憶·思想(榮格自傳德文原版翻譯,最權威漢譯本)
  •   當當送貨還是很快 不過上次托同學帶的夢的解析精裝版(也是這個出版社的)有折角的情況有點心疼 因為這個出版社出的書的手感特好 讓人很有閱讀的欲望 所以我很喜歡哇~內容的話就不用說了 榮格的心理學比較實用 看著也很有收獲
  •   榮格作為后人本心理學大師,值得推崇
  •   很喜歡封面,雖然還沒看,但對于學心理學的來說對榮格并不陌生。相信這本書不會差,也許它會讓我重新認識這位大家!
  •   書剛到 還沒開始看,之前就接觸了很多關于榮格的心理學的內容,覺得受益頗多
  •   喜歡神秘學的東西,相信心電感應和天眼通,所以買來看看,真正好的心理學家,榮格。我喜歡他勝過弗洛伊德。
  •   作為對榮格和心理學的入門書
  •   榮格自傳 夢·記憶·思想,版本很好。內容全面,值得收藏,,,
  •   當初就是從死者的七次布道開始接觸到榮格的,自傳的節(jié)選在豆瓣上就看過一些,自我與本我永遠都是不老的主題,榮格的詮釋更能深刻這個中心。 另外就是這個版本的也就是當當這邊還有售,這次就和朋友的禮物一并入了。PS:當當?shù)乃拓浽綗o以復加,這本書不是因為十分的喜愛,就這個服務絕對一分,次日達如果做不到就別標榜,既然要做就請完善到位,正逢節(jié)日休假不是服務業(yè)應該有的理由。
  •   雖然有些時候榮格描述自己的夢的篇幅有點長,讀起來沉悶,但是通篇都特別佩服榮格探索的精神,他敢于忍受孤獨和不被大多數(shù)人理解。
  •   對榮格一生有比較全的介紹,雖然榮格本人不相信自傳
  •   在讀《榮格自傳》前,我對榮格的了解只是一知半解,讀完他的傳記,我知道我又及時遇到了一個自己喜歡的人。
  •   看過電子書,所以沒有急于看這本書,個人的看法啊,榮格的東西沒有問題,關鍵看譯者的水平,看了幾頁,翻譯的語言流暢自然。希望全書都如此。
  •   買的那套榮格全集已看了幾本,更是想了解他神氣的一生。
  •   榮格前輩也是一位大師,我覺得相對佛洛依德更有成就,國際主流的心理科學目前就是他的理論
  •   ···榮格自傳···內容很深奧···有點看不懂···相對較為枯燥···適合學術型研究看···
  •   還未看,不過聽說榮格卻有相當神奇的一生
  •   因為還沒看,所以提供不了你太多幫助。不過我覺得榮格的自傳應該不會差,
  •   榮格是精神的啟明燈,指引我的方向
  •   榮格東西是很讓人難以閱讀的。這個版本是老師推薦閱讀的,可是閱讀起來太費勁了?。?/li>
  •   喜歡榮格的估計都要買本自傳看看,包裝和快遞都不錯,很及時收到。
  •   有一個電影是講榮格和佛羅伊德的故事的,可以去看一看??贤柌f:榮格的看法和他不一樣。怎樣不一樣,去看看吧。
  •   看了張德芬的《遇見未知的自己》,才想到要看榮格的書。想買一套榮格文集,又怕自己看不下去,所以想先了解榮格其人,以及他對潛意識的研究,之后再決定是不是要買那9本的文集,呵呵。
  •   寫出課榮格一生中真正的內心寫照
  •   能夠很好的了解榮格的經(jīng)歷及其學術思想的產(chǎn)生。
  •   算是榮格的自我總結與心靈之路吧,對了解榮格的思想很有幫助。
  •   讀完《遇見未知的自己》之后,對榮格關于意識的論述很感興趣,還沒有開始閱讀,應該會挺好的吧!
  •   買了有段時間,直到寒假才抽空看看一看,感覺相見恨晚。榮格原來不喜歡數(shù)學,榮格原來因為對上帝的認知與當時的理念不合導致在青少年時期有抑郁癥,這都是我沒曾預計到的,這才是真實的榮格,是一直在思考著的榮格。
  •   深刻解讀榮格思想,剖析榮格與眾不同的思想
  •   這是一本需要沉下心來邊看邊自省的書,探究的不止是榮格,也是每一個人
  •   對了解榮格的思想很有幫助
  •   雖然送到的時間比預想中遲了幾天,但速度還算可以。
    雖然這本書已經(jīng)在電子版看過了,但還是買了,對于理解榮格其他作品是很有好處的。
  •   了解榮格歷史不錯的書。
  •   很喜歡榮格這個人
  •   榮格的大名如雷貫耳,期待閱讀
  •   榮格的我的第一本,在讀中~
  •   挺好的書,一直想買榮格的書,正好看到這本。

    建議大家都看看~
  •   榮格研究的入門之作
  •   喜歡榮格 他的著作 我全部收 質量極好
  •   喜歡榮格,所以先收藏了,慢慢看。
  •   對榮格的喜歡也挺久的,
  •   以前就看過榮格的書,現(xiàn)在卡看他的傳記很好
  •   喜歡榮格的作品
  •   榮格信徒不解釋!
  •   還沒看,是英文直譯,又是心理學專家翻譯的,應該不錯
  •   我覺得這個人在心理學歷史上是無法取代的一座豐碑,他和佛洛依德的糾纏,是我買這本書的目的,太多猜測和想象,想知道他如此洞察力的人是怎么看待的。
  •   書看了一半,受益哦。對心理學、夢有興趣的朋友們可以看看。。
  •   這本書的價值不僅在于心理學,還在于人格修煉。
  •   心理學著作,很不錯啊,榮哥
  •   心理學必備!
  •   替別人買的,對心理學是在提不起興趣
  •   是在看了遇見未知的自己后決定買這本書,本以為會有很高深的理論,卻在一件一件事情的記述與分析中娓娓道來~~讓人不自覺的深入其中~~又能時時反思~真心棒~~值得讀一讀~
  •   關于夢,我一直不斷做各種各樣的夢,總是百思不得其解,為何會有那種種夢。看完這本書,總體感覺不錯,關于夢的一些解釋讓我比較釋懷。當然關于宗教信仰的部分,關于信仰,我也有我的信仰,我認為只是支持我有時精神的一種動力。
  •   書有點厚,而且因為是翻譯的原因,閱讀起來有點困難。
    覺得可能是自己生活閱歷不夠,所以要能理會書中的精神思想不是很靈
  •   大師的經(jīng)典自傳,值得細心品讀的一本書。
  •   自傳總是會有假的一些東西
  •   很好的一本書 翻譯和書的質量都很高 值得細細品讀
  •   因為這個作者我很喜歡 所以買了好幾本他的書 他本人自認也不可錯過 很值得讀的一本書 書的印刷很好 支持當當 在當當購物很放心
  •   最喜歡一句話 人的一生都是為了完善童年時就已經(jīng)形成的性格
  •   一直想獲得的一本書,大家值得閱讀
  •   不僅僅是一本自傳,需要靜下心來讀。
  •   喜歡讀名人自傳,給好評。
  •   買來看了很好,了解心理學家的內心思想演變,有啟示
  •   觸及靈魂,值得認真閱讀。
  •   大師作品,值得收藏??纯雌湫穆窔v程。
  •   大師的思想很難理解,還沒有看完,對內容就不做評價了。
    書的質量不錯,就是字小了點,有點費眼睛。
  •   有趣,值得慢慢推敲,細細看的一本書
  •   很深很深的哲學韻味,值得珍藏一本書。
  •   不錯的一本書,值得購買,紙張可以,印刷不太好。推薦購買。
  •   非常好的一本書,有助于了解德國人的縝密的思維,以及哲學家的思想。一本可以用來慢慢品讀的書。滿意。
  •   對我而言很值得一讀
  •   正在看,作者對其經(jīng)歷的心理描寫很生動,挺有趣的一本書。
  •   這本書的質量很好,拿在手中沉甸甸的,只讀了一遍,不是很懂,還要在讀一讀。
  •   這是一本使人成長的書,筆者的思想非常獨到
  •   好書,值得認真拜讀
  •   包裝很好,值得一看的書。
  •   張德芬老師推薦的書,相信一定很不錯!,還沒有時間看,不過看到大家的評價,應該是值得看的好書!
  •   非常精彩。。。。。值得一看
  •   本來想買那本黑皮的,可是現(xiàn)在市場上買不到了,所以比較了一下就買這個了,剛收到,還沒來得及看~希望不錯。
  •   雖然有的地方看不懂,但我還是非常喜歡這本書。直深入我的靈魂深處。
  •   還沒有拜讀,但是,我想一定非常的好看,可以震撼人的心靈,從中得到知識,提升自己的修養(yǎng)。
  •   這本書的內容不僅僅限于名人傳記,細心閱讀可以收獲很多。
  •   另一個譯本缺貨了,所以補的這本,還沒看,應該不錯
  •   靜心閱讀,從中比對生活,不斷改變,尋找最滿意的生活。
  •   在聆聽真實的故事中學習知識
  •   人生需讀'的好書
  •   非常喜歡這本書,內容很豐富。
  •   有思想有深度
  •   還沒時間看呢,肯定是本好書。
  •   經(jīng)典中的經(jīng)典,希望自己能看得懂
  •   喜歡哲學的人可以看看
  •   咱家是愛書之人,看見書就覺得歡喜
  •   系統(tǒng)了解下。
  •   閱讀中,一直在當當買書。
  •   生活中的記憶。
  •   挺好的,就是感覺讀這樣的書有些壓力,有待研究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