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1 出版社:中國人事出版社 作者:孟慶琦 等主編 頁數(shù):182
內(nèi)容概要
近代中國飽嘗過帝國主義列強侵略之苦,災難與屈辱時刻伴隨著中國人民。那個苦難的時代,也是中華民族日漸覺醒的時代。無數(shù)仁人志士為民族的生存和國家的獨立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斗爭。
人民是歷史舞臺上的主人,同時任何歷史事件都是通過具體的歷史人物活動表現(xiàn)出來的。處在近代中國的各界人士均在歷史舞臺上扮演著非凡的角色,尤其是能對近代中國產(chǎn)生影響的人物,都在近代歷史上留下了深深的足跡,他們或是叱咤風云、風華絕代、以強權影響世界的政界人物;或是馳騁疆場、戎馬倥傯、以武力操持一切的軍界人物;或是著書立說、筆耕不輟、用自己的思想感召世人、破萬古之權威,開一代之風氣的文化翹楚;或是善于研究、勇于實踐、富于創(chuàng)新、引領近代中國在科技道路上前進的科學巨擘;或是置身于創(chuàng)辦實業(yè)、開展轟轟烈烈事業(yè)、以圖救國的實業(yè)家。在飽受侵略和奴役之苦的時代,正是這些仁人志士前赴后繼、揮灑青春、播種希望,甚至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為中華民族寫下了不朽的詩篇。
書籍目錄
民族英雄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則徐
將軍氣涌高于山,不斬樓蘭今不還——抗法名將馮子材
嘔六年心血,樹干載功勛——臺灣第一任巡撫劉銘傳
敢夸砥柱作中流,一片丹心衛(wèi)海疆——清末海軍將領丁汝昌
此日漫揮天下淚,有公足壯海軍威——清末著名海軍將領鄧世昌
清朝重臣
直面國是,膽識過人——淮軍創(chuàng)始人、洋務首領李鴻章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洋務派代表人物張之洞
長歌出塞,矢志抗敵——收復新疆的軍事家左宗棠
北洋軍閥
亂世之奸雄——北洋軍閥首領袁世凱
維新變法人物
維新變法,救亡圖存——近代維新派領袖康有為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近代維新派代表人物譚嗣同
男兒志兮天下事,但有進兮不有止——倡導變法的思想家梁啟超
革命人物
手握乾坤殺伐權,斬邪留正解民懸——太平天國的領袖洪秀全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
丹心報國家,熱血洗乾坤——喋血上海的宋教仁
革命人生鑄英魂,碧血黃花驚鬼神——華興會的創(chuàng)建者黃興
……
啟蒙思想家
實業(yè)家、科技家
文化學者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自強首在儲才,儲才必先興學”,盛宣懷把教育視為興國之本。在辦理洋務事業(yè)中,盛宣懷深感“每逢辦理交涉,備嘗艱苦”,認識到當時中國最缺乏懂技術、懂外語、懂管理的新式人才。19世紀90年代初,盛宣懷提出了興辦正規(guī)學堂的建議,以培養(yǎng)高級專門人才。1892年,盛宣懷出任天津海關道,并著手籌辦一所新式學堂。1895年10月2日光緒皇帝批準了盛宣懷的奏章,下令成立天津北洋西學學堂(1896年更名為北洋大學堂,1912年更名為北洋大學,1913年改稱國立北洋大學),即現(xiàn)在天津大學的前身,盛宣懷由此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學校長。北洋大學堂創(chuàng)辦之初,設立了大學本科四個班,大學預科四個班,每班30名學生,共有學生240人。學生除學外文以外,主要學習理工方面的基礎知識,如算術、地理、邏輯、物理、化學、機器制造和采礦等。這些基礎課程學完后,選擇其中的30名優(yōu)秀者,分為律例、礦務和制造三個??疲俜挚茖W習,以培養(yǎng)專門的人才。1897年北洋鐵路學堂合并于北洋大學堂,又增加了鐵路一個專科。同時,北洋大學堂也是我國近代第一個設置法科的新式大學,開創(chuàng)了中國近代的法學教育。從北洋大學堂所學的課程和劃分的??瓶?,它是中國近代的第一所工科大學,也是中國第一所近代大學,對發(fā)展中國近代的高等教育影響深遠,成為以后各地辦大學的范例。選送優(yōu)秀畢業(yè)生出國留學,是北洋大學堂創(chuàng)辦計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1901年,盛宣懷通過南洋公學選送北洋大學堂第一批學生赴美留學,這是中國首次選派留學生,是中國高等學校留學教育之始。1896年,盛宣懷的事業(yè)重心南移上海。這年,時任太常寺少卿的盛宣懷上奏朝廷,呈請在上海設立“專學政治家之學”的南洋公學,得到光緒皇帝的批準。南洋公學是現(xiàn)在上海交通大學的前身。南洋公學創(chuàng)辦期間,其培養(yǎng)學生的方向就與北洋大學堂不同,北洋大學堂是以工科為主,而南洋公學則設置了內(nèi)政、外交和理財三科,是以文科為主。北洋大學堂的經(jīng)費來源主要是政府撥款,而南洋公學的經(jīng)費來源則主要是商捐,即由招商局和電報局捐助,這樣南洋公學辦學受政府的干預相對就小一些。
編輯推薦
《影響中國近代歷史進程的人物》由中國人事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