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9 出版社:知識產(chǎn)權出版社 作者:國家知識產(chǎn)權局條法司 編
內容概要
《專利法研究2010》從專利制度的五個方面,即總論、專利保護客體、授權條件與審查、專利權的行使與利用以及專利權的保護等進行全方位的論述,其內容包括我國知識產(chǎn)權立法模式的選擇、美國植物發(fā)明專利保護實踐對我國的啟示、信息載體與專利法意義上公開的判斷、美國專利池反托拉斯理論研究以及捐獻規(guī)則在我國的適用的探討等,是一部集中總結2010年專利制度相關問題的權威知識產(chǎn)權圖書。
書籍目錄
總論
論我國知識產(chǎn)權立法模式/劉 飛
——知識產(chǎn)權法典化之選擇
關于地方專利立法的總結、思考與建議/胡嘉祿
中日近現(xiàn)代專利制度的比較/徐海燕
氣候變化背景下的知識產(chǎn)權與技術轉讓議題/Sangeeta Shashikant Martin Khor
Yoke Ling Chee 陳惜平
職權分離模式下我國專利侵權與確權糾紛解決機制的
銜接問題研究/郭建強
外觀設計專利的侵權判斷主體與授權條件判斷主體/張曉都
知識產(chǎn)權民事審判權濫用的公平矯正/錢翠華
——公正視野下法官品德對專利民事審判權的影響
專利保護客體
美國的Bilski案對中國商業(yè)方法專利審查的
啟示/王懿融 劉國偉
人類基因多態(tài)性或突變相關專利申請所涉及的法律及
倫理問題探討/邱福恩
美國植物發(fā)明專利保護實踐及其啟示/李菊丹
納米技術的可專利性分析/王翰
初探外觀設計專利產(chǎn)品之美感/程云華
授權條件與審查
專利權的行為與利用
專利權的保護
其他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插圖:(2)“匯編式法典”并不適合我國目前的實際情況。從法國的立法情況來看,將單行法規(guī)匯編為知識產(chǎn)權法典,有些規(guī)定在行文上會重復,這種匯編單行法規(guī)的做法很難說比特別立法的模式有什么突出的優(yōu)點。(3)“特別立法”模式存在一些弊端。雖然很多國家采用了“特別立法”的模式,但是這種模式存在的問題也同樣現(xiàn)實存在著。如前所述,在我國單行法的立法模式即面臨著很多難以解決的問題。在有關法典編纂體系的爭論中,是否在知識產(chǎn)權法典中設立“總則,,一直是爭論的焦點,也是主要的分歧所在。以《德國民法典》為例,《德國民法典》的“總則”集中并系統(tǒng)編排了適用于各單一制度的基本原則,在“分則”中再對上述制度展開進一步的具體論述。這一繁簡結合的編排體系因其嚴密的內在邏輯和規(guī)則的縝密,在縮減法典篇幅方面的貢獻以及在培養(yǎng)法學家方面所具有的特殊教學價值而備受稱贊。然而,“總則”也因其編排體系的不連貫而受到了來自不同方面的批評:未嚴格按照建立主體法一般理論的科學方法完成“總則”,因為,“總則’,本應該包括:權利主體、權利客體、主體權利變更的法律依據(jù)和權利的行使。盡管瑞士和意大利的法學理論深受德國學說編纂法學派的影響,但是,無論是《瑞士民法典》(1907年)還是《意大利民法典》(1942年)均未將“總則”引入法典。然而,《巴西民法典》(1917年)《希臘民法典》(1940年頒布,1946年生效)《葡萄牙民法典》(1967年)和《日本民法典》(1896年)卻在法典中制定了“總則”?,F(xiàn)代法典對大量的概念、原則、規(guī)定重新進行打造,使之符合法典的需要,在這一過程中,法典的編纂者們對它們中的一部分進行了科學的論證和完善,并且強化了由其他法律完成的改革成果。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些法律是為法典進行前期準備和鋪墊的?,F(xiàn)代法典的編纂者們總是試圖將社會生活某一領域的全部內容或者至少部分內容納入法典調整的范圍并以自己的體系框架規(guī)范那些為滿足特殊需要制定的特別法。
編輯推薦
《專利法研究(2010年)》是由知識產(chǎn)權出版社出版的。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