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3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作者:胡玉康,潘天波 著 頁數:245 字數:404000
內容概要
在消費與美學擴張時代里,設計的文化產業(yè)化儼然成為發(fā)展經濟的一種策略,設計已然變成消費的產物,尤其是空間設計正演變成新一輪的“
圈地運動”與“空間詩學”的建構,它通常是建基于“欺騙性”的美感經驗與直覺形象。因此,消費者直接屈從于視覺形象的威望而失去應有的社會能力,設計師無奈地退縮在空間與美學相妥協的“闡釋者”陣營?!对O計的立場》正是基于這種設計的現象與立場,以建筑空間設計為考察對象,旨在以空間設計的美學泛濫為研究視角,通過對空問設計革命所帶來的感性工學、設計符號學、設計經濟學與設計現象學等領域的文化批評與美學建構,力圖昭示出設計不僅是一種造物行為、消費行為,也是一種文化設計、審美設計、經濟設計以及國家形象設計,更是關涉生態(tài)空間設計、生活關系設計與心靈空間設計等重大維度,以期尋求當代空間設計的美學演變規(guī)律及新策略,以啟迪當下或未來的設計走向文化身份認同與自由美學之路。
《設計的立場》的作者是胡玉康、潘天波。
作者簡介
胡玉康,陜西漢陰人,陜西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設計藝術學專業(yè)博士,主要研究領域為設計藝術與漆藝。任國家教育部藝術設計類專業(yè)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陜西師范大學第五屆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陜西省工藝美術學會藝術顧問、陜西省包裝技術協會裝潢設計委員會副主任。近年來,出版專著《戰(zhàn)國秦漢漆器藝術研究》,在權威、核心等各級刊物上發(fā)表的論文50余篇,主編和參編教材2部。主持國家藝術規(guī)劃課題1項,參展和發(fā)表作品20多件,美術作品多次送國內外展出。
潘天波,安徽無為人,陜西師范大學美術學院設計學專業(yè)博士,先后師從美學家李健夫先生、設計學博士生導師胡玉康先生。主要研究興趣領域為設計美學、設計史論與批評、漆藝等。近年來,出版專著《現代漆藝美學》等,在《文藝研究》、《文藝爭鳴》、《人民音樂》、《日本研究》、《華夏考古》、《裝飾》、《中國文學研究》、《紅樓夢學刊》、《設計藝術》等國內外權威、核心學術刊物上公開發(fā)表40余篇學術論文,承擔并完成國家藝術規(guī)劃課題1項,參與國內外設計活動多項。
書籍目錄
導言
第一章 設計:消費的產物
第一節(jié) 消費立場下的設計
第二節(jié) 消費主義之后:設計的哲學困境
第二章 建筑設計:符號。感性與文化
第一節(jié) 今天,何謂建筑設計?
第二節(jié) 茅屋:觀念與現象的建筑符號學構成
第三節(jié) 新視野:建筑的感性工學維度及其價值
第四節(jié) 建筑經濟:文化產業(yè)化及其后風險分析
第三章 建筑消費:表情與意義
第一節(jié) 建筑學、哲學與美學的“家族相似”
第二節(jié) 建筑的表情,抑或風格?
第三節(jié) 建筑,抑或“墻”的現象學意義?
第四節(jié) 建筑的意義與關系
第四章 建筑的商業(yè)美學批評
第一節(jié) 建筑與美學:妥協、聯姻與合法化
第二節(jié) 建筑美學:美學的建筑學內涵與后果
第三節(jié) 身份與文脈:藝術設計的美學批評維度
第五章 立場:重構中國設計
第一節(jié) 中國傳統文化:當代設計的乳汁
第二節(jié) 中國傳統設計藝脈:敘事理式、整體構成與本體論走向
第三節(jié) 廢棄與重構:中國設計身份的書寫與確證
參考文獻
后記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