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9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作者:張愛玲 頁數(shù):289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重訪邊城》是張愛玲生平唯一描寫臺灣的文章。1961年秋,張愛玲先到臺灣,再訪香港。這段游記張愛玲于1963年寫成英文本A
Return To The
Frontier,80年代又以中文重寫出《重訪邊城》。臺灣和香港,在張愛玲眼中皆屬懸在大陸邊上的“邊城”,而與中國大陸一水之隔的臺灣又和同內(nèi)地接壤的香港風格完全不同。透過她的犀利之筆,我們看到了現(xiàn)今臺灣早已忘卻的文化特質(zhì),以及舊時香港色香味俱全的市民生活。
本書收錄《亦報的好文章》《愛默森的生平和著作》《談看書》等閱讀心得、評論類文章,《張愛玲短篇小說集自序》《張看自序》等大量反映張愛玲創(chuàng)作體會的作品,以及張愛玲寫作生涯中唯一的自傳體圖文集《對照記》;并首次收錄最新發(fā)現(xiàn)的散佚作品《年畫風格的太平春》《連環(huán)套創(chuàng)世紀前言》《把我包括在外》《惘然記前記》《草爐餅后記》《笑紋后記》6篇文章。
作者簡介
張愛玲(1920-1995),中國女作家。祖籍河北豐潤,生于上海。1943年開始發(fā)表作品,代表作有中篇小說《傾城之戀》、《金鎖記》、短篇小說《紅玫瑰與白玫瑰》和散文《燼余錄》等。1952年離開上海,1955年到美國,創(chuàng)作英文小說多部。1969年以后主要從事古典小說的研究,著有紅學(xué)論集《紅樓夢魘》。已出版作品有中短篇小說集《傳奇》、散文集《流言》、散文小說合集《張看》以及長篇小說《十八春》、《赤地之戀》等。
書籍目錄
年畫風格的太平春
亦報的好文章
張愛玲短篇小說集自序
愛默森的生平和著作
梭羅的生平和著作
憶胡適之
談看書
連環(huán)套創(chuàng)世紀前言
談看書后記
張看自序
論寫作天才夢附記
關(guān)于笑聲淚痕
對現(xiàn)代中文的一點小意見
人間小札
羊毛出在羊身上
把我包括在外
表姨細姨及其他
談吃與畫餅充饑
惘然記
惘然記前記
信
海上花的幾個問題
回顧傾城之戀
關(guān)于小艾
續(xù)集自序
草爐餅
草爐餅后記
“嗄?”?
笑紋
對照記
編輯之癢
四十而不惑
憶西風
笑紋后記
重訪邊城
一九八八至—?
章節(jié)摘錄
版權(quán)頁: 插圖: 已經(jīng)有人指出《金瓶梅》里有許多吳語。似乎作者是“一個南腔北調(diào)人”(鄭板橋詩),也可能是此書前身的話本形成期間,流傳中原與大江南北,各地說書人加油加醬渲染的痕跡。 “嗄飯”與“下飯”通用,可見“嗄”字一直從前就是音“下”,亦即“夏”。晚清小說《海上花列傳》中的吳語,語尾“嗄”字卻音“賈”。嬌滴滴的蘇白“啥嗄?(什么呀?)”讀如《水滸傳》的“灑家”。 吳語“夏”、“下”同音“臥”,上聲?!逗I匣ā肥菍懡o吳語區(qū)讀者看的。作者韓子云如果首創(chuàng)用“嗄”來代表這有音無字的語助詞“賈”,不但“夏”、“賈”根本不同音,他也該顧到讀者會感到混亂,不確定音“夏”是照他們自己的讀法,還是依照官話??偸且延腥擞谩班摹弊髡Z助詞,韓子云是借用的。 揚州是古中國的大城市,商業(yè)中心,食色首都。揚州廚子直到近代還有名,比“十里揚州路”上一路的青樓經(jīng)久?!把p十萬貫,騎鶴上揚州”,那種飄飄欲仙的向往,世界古今名城中有這魅力的只有“見了拿波里死也甘心”,與“好美國人死了上巴黎”。 揚州話融人普通話的主流,但是近代小說里問句語尾的“嗜”字是蘇北獨有的?!笆取币簟吧场被颉昂稀?,大概本來就是“嗄”,逐漸念走了腔,變成“沙”或“合”,唇舌的動作較省力。 “嗜”帶點嗔怪不耐的意味,與《海上花》的“嗄”相同。凼此韓子云也許不能算是借用“嗄”字,而是本來就是一個字,不過蘇州揚州發(fā)音稍異無論是讀“夏”或“賈”,“嗄”字只能綴在語尾,不能單獨成為一個問句?!短f歲》劇本獨多自成一句的“嗄?”原文是“???”本應(yīng)寫作“?。ㄈ寺暎??!”追問逼問的叱喝。但是因為我們都知道“啊”字有這一種用法,就不必噦唆注上“人聲”,又再加上個驚嘆號了。 《太太萬歲》的抄手顯然是嫌此處的“啊?”不夠著重,但是要加強語氣,不知為什么要改為“嗄?”而且改得興起,順手把有些語尾的“啊”字也都改成“嗄”。連“呀”也都一并改“嗄”。 舊小說戲曲中常見的“嚇”字,從上下文看來,是“呀”字較早的寫法,迄今“嚇”、“呀”相通。我從前老是納悶,為什么用“下”字偏旁去代表“呀”這聲音。直到現(xiàn)在寫這篇東西,才聯(lián)帶想到或許有個可能的解釋: 全校本《金瓶梅詞話》的校輯者梅節(jié)序中說:“書中的清河,當是運河沿岸的一個城鎮(zhèn),生活場景較近南清河(今蘇北淮陰)。《金瓶悔》評話最初大概就由‘打談的’在淮安、臨清、揚州等運河大碼頭上說唱,聽眾多為客商、船夫和手藝工人?!?/pre>媒體關(guān)注與評論
夏志清:張愛玲是今日中國最優(yōu)秀、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凡是中國人都應(yīng)當閱讀張愛玲的作品。 陳克華:世界上有華人華文的地方,就有人談?wù)搹垚哿帷?白先勇:張愛玲的寫作風格獨樹一格,不僅是富麗堂皇,更是充滿了豐富的意象。 南方朔:許多人是時間愈久,愈被遺忘,張愛玲則是愈來愈被記得。 木心:她稱得上“活過”“寫過”“愛過”。 侯孝賢:創(chuàng)作者最大的希望,是像張愛玲一樣創(chuàng)造出可以留傳下來的不朽作品。 蔣勛:張愛玲以詛咒的方式讓一個世代隨她一起死去.像一個大上海的幽魂,活在許多愛她的人的心中,她是那死去的蝴蝶,仍然一來再來,在每朵花中尋找它自己。仿佛因為她的死,月光都像魂魄了。 賈平凹:與張愛玲同活在一個世上,也是幸運,有她的書讀,這就夠了。 李碧華:“張愛玲”三個字,當中粉紅駭綠,影響大半世紀。是一口任由各界人士四方君子盡情來淘的古井,大方得很,又放心得很——再怎么淘,都超越不了。 王安憶:她有足夠的情感能力去抵達深刻,可她沒有勇敢承受這種能力所獲得的結(jié)果,這結(jié)果太沉重,她是很知道這分量的。于是她便覺攫住自己,束縛在一些生活的可愛的細節(jié),拼命去吸吮它的實在之處,以免自己再滑到虛無的邊緣。 葉兆言:她的大多數(shù)讀者恐怕都和我們一樣,或是覺得張應(yīng)該一心一意寫小說。天知道這世界上有多少癡心人在白白地等待她的下一部小說。 王德威:五四以來,以數(shù)量有限的作品,而能贏得讀者持續(xù)支持的中國作家,除魯迅外,只有張愛玲。 楊照:她的時代感是敏銳的,敏銳得甚至覺得時代會比個人的生命更短促。 蘇童:我讀張愛玲的作品,就像聽我喜歡的音樂一樣,張愛玲的作品不是古典音樂,也不是交響樂,而是民謠流派,可以不斷流傳下去的。 李渝:時間過去,運動過去,再看張愛玲,必須認可她的優(yōu)越性。 余秋雨:她死得很寂寞,就像她活得很寂寞。但文學(xué)并不拒絕寂寞,是她告訴歷史,20世紀的中國文學(xué)還存在著不帶多少火焦氣的一角。正是在這一角中,一個遠年的上海風韻猶存。 李昂:這個女人好像替我及我們許多女人都活過一遍似的。 艾曉明:誰說張愛玲是避世的呢?她難道不是一直藉作品對讀者推心置腹嗎?那么,我們又怎么能說斯人已逝?在生活中、在作品中、在文學(xué)史中,我們注定還會時時遇到她,談到她——張愛玲。 劉川鄂:女人大都不珍惜自己的才華,以男人的喜好為喜好,以男人的價值為價值,張愛玲是一個難得的例外,她頑強地活在她自己的世界里,處處有她的“此在”。 蔡康永:迷張愛玲的人,大多是貼身的迷、貼心的迷。編輯推薦
《張愛玲全集07:重訪邊城(2012年全新修訂版)》編輯推薦:讀《小團圓》,不能不看張愛玲散文全新修訂,華麗上市!張愛玲遺稿《重訪邊城》首度發(fā)表;散佚作品《人間小札》《編輯之癢》《張看附記》首次收錄;包括張愛玲寫作生涯中唯一的自傳體圖文集《對照記》;最新增補《年畫風格的太平春》《連環(huán)套創(chuàng)世紀前言》《把我包括在外》《惘然記前記》《草爐餅后記》《笑紋后記》6篇文章。如果缺乏對張愛玲的生平與人際關(guān)系的深入了解,則很難讀懂《小團圓》。而本書所收《對照記》是解讀其中種種線索與人物的最佳鎖鑰。談到該書,張愛玲說:“看過《流言》的人,一望而知里面有《私語》、《燼余錄》(港戰(zhàn))的內(nèi)容,盡管是《羅生門》那樣的不同?!笨梢姡胱x懂《小團圓》,必要熟悉張愛玲散文。張愛玲的所有散文,主人公都是張愛玲自己,這里有她一生的經(jīng)歷與感受。名人推薦
讀了《小團圓》,再去讀她的散文作品,如此才能真正體會張愛玲不同時期的人生體驗與藝術(shù)追求。而且不光是《私語》、《燼余錄》,還有《華麗緣》、《對照記》……張愛玲的所有散文,主人公都是張愛玲自己,這里有她一生的經(jīng)歷與感受?!光謴垚哿岬奈膶W(xué)生涯是從創(chuàng)作散文起步的。哪怕她沒有寫過一篇小說,她的散文也足以使她躋身二十世紀中國最優(yōu)秀的散文家之列。——陳子善張愛玲是今日中國最優(yōu)秀、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凡是中國人都應(yīng)當閱讀張愛玲的作品。——夏志清世界上有華人華文的地方,就有人談?wù)搹垚哿?。——陳克華張愛玲的寫作風格獨樹一格,不僅是富麗堂皇,更是充滿了豐富的意象?!紫扔略S多人是時間愈久,愈被遺忘,張愛玲則是愈來愈被記得?!戏剿匪Q得上“活過”“寫過”“愛過”?!拘膭?chuàng)作者最大的希望,是像張愛玲一樣創(chuàng)造出可以留傳下來的不朽作品。——侯孝賢張愛玲以詛咒的方式讓一個世代隨她一起死去.像一個大上海的幽魂,活在許多愛她的人的心中,她是那死去的蝴蝶,仍然一來再來,在每朵花中尋找它自己。仿佛因為她的死,月光都像魂魄了。——蔣勛與張愛玲同活在一個世上,也是幸運,有她的書讀,這就夠了?!Z平凹“張愛玲”三個字,當中粉紅駭綠,影響大半世紀。是一口任由各界人士四方君子盡情來淘的古井,大方得很,又放心得很——再怎么淘,都超越不了。——李碧華她有足夠的情感能力去抵達深刻,可她沒有勇敢承受這種能力所獲得的結(jié)果,這結(jié)果太沉重,她是很知道這分量的。于是她便覺攫住自己,束縛在一些生活的可愛的細節(jié),拼命去吸吮它的實在之處,以免自己再滑到虛無的邊緣?!醢矐浰拇蠖鄶?shù)讀者恐怕都和我們一樣,或是覺得張應(yīng)該一心一意寫小說。天知道這世界上有多少癡心人在白白地等待她的下一部小說。——葉兆言五四以來,以數(shù)量有限的作品,而能贏得讀者持續(xù)支持的中國作家,除魯迅外,只有張愛玲?!醯峦臅r代感是敏銳的,敏銳得甚至覺得時代會比個人的生命更短促?!獥钫瘴易x張愛玲的作品,就像聽我喜歡的音樂一樣,張愛玲的作品不是古典音樂,也不是交響樂,而是民謠流派,可以不斷流傳下去的?!K童時間過去,運動過去,再看張愛玲,必須認可她的優(yōu)越性?!钣逅赖煤芗拍?,就像她活得很寂寞。但文學(xué)并不拒絕寂寞,是她告訴歷史,20世紀的中國文學(xué)還存在著不帶多少火焦氣的一角。正是在這一角中,一個遠年的上海風韻猶存。——余秋雨這個女人好像替我及我們許多女人都活過一遍似的?!畎赫l說張愛玲是避世的呢?她難道不是一直藉作品對讀者推心置腹嗎?那么,我們又怎么能說斯人已逝?在生活中、在作品中、在文學(xué)史中,我們注定還會時時遇到她,談到她——張愛玲?!瑫悦髋舜蠖疾徽湎ё约旱牟湃A,以男人的喜好為喜好,以男人的價值為價值,張愛玲是一個難得的例外,她頑強地活在她自己的世界里,處處有她的“此在”?!獎⒋ǘ趺詮垚哿岬娜耍蠖嗍琴N身的迷、貼心的迷。——蔡康永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