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字與古文獻論集

出版時間:2011-6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郭永秉  頁數(shù):340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古文字與古文獻論集》是郭永秉先生自2005年至2010年的有關古文字與古文獻方面學術文章的結集。
其中大部分文章在各種刊物和網站上發(fā)表過,或者曾在學術會議上宣讀過,供相關讀者閱讀學習。

作者簡介

郭永秉,1980年3月生于上海。2006年12月復旦大學歷史系畢業(yè),獲歷史學博士學位?,F(xiàn)任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講師。

書籍目錄

上博藏西周寓鼎銘文新釋
商周金文所見人名補釋五則
讀《戰(zhàn)國成君鼎銘及其相關問題》小記
秦駟玉版銘文考釋中的幾個問題
補談“欒氏”玉器偽銘的來源
古陶文明博物館藏封泥選釋(五篇)
楚竹書字詞考釋三篇
戰(zhàn)國竹書剩義(三則)
關于新蔡楚簡的“顓頊”及其他
上博簡《容成氏》的“有虞迵”和虞代傳說的研究
從《容成氏》33號簡看《容成氏》的學派歸屬
上博簡《容成氏》所記桀紂故事考釋兩篇
釋上博楚簡《平王問鄭壽》的“訊”字
說《子羔》簡4的“敏以好詩”
說《景公瘧》的“襄桓之言”
談古文字中的“要”字和從“要”之字
再談郭店簡《語叢四》8、9號簡與《莊子·胠篋》之關系及相關問題
睡虎地秦簡字詞考釋兩篇
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和《奏讞書》釋文校讀記
馬王堆漢墓帛書《春秋事語》補釋三則
阜陽漢簡考釋兩篇
說“蒜”、“祘”
印臺漢簡日書釋字二則
“奔警律”補說
以簡帛古籍用字方法校讀古書札記
《楚地出土戰(zhàn)國簡冊研究》介評
《尚書校釋譯論》簡評
讀書札記(兩篇)
后記

章節(jié)摘錄

  我們認為,器主當從李學勤、李家浩等先生之說,以秦惠文王為是。首先,從銘文自稱“曾孫”、“小子”、“毓子”以及所述祭祀對象、祭品等級來分析,駟的身份為秦國國君無疑①,絕不可能是一般的貴族公子。其次,依照先秦名字制度,禱告者或作器者一般自稱其名不稱字,“駟”既為祭禱華山神時的自稱,把它視為圍君之名更加合理?!渡袝そ痣罚骸叭魻柸跏怯胸ё又熡谔欤缘┐持??!痹跒槲渫蹯捕老韧鯐r,周公自稱“旦”。周厲王在自作的胡鐘、胡簋里亦均自稱其名。這都說明,“駟”只可能是名,不可能如王輝先生推測的是字。而文獻中戰(zhàn)國中后期秦國國君名 .“駟”者,最可能是字形與它相近的“駟”,即秦惠文王。李學勤先生、李家浩先生均認為文獻中的“駟”為“駟”之訛字,這個推測應該是很有說服力的。曾憲通先生的觀點認為,“駟”和“子楚”是一名一字的關系,他就是文獻中那位初名異人,后改名楚(或作子楚)的秦莊襄王②。這里即便曾先生能說明“駟”和“楚”有語義上的關聯(lián)(事實上其相關解釋還比較勉強),也只能證明“駟”可能是他的字。但就如上文指出的,“駟”在這里只能是國君之名,所以曾先生也只好推測,“‘駟’是名而‘子楚’是字”,并沒有舉出任何文獻上的根據(jù)。正如李家浩先生指出的,此說“證據(jù)不足”?! ≈T家討論中對器主身份究竟是戰(zhàn)國中后期哪位秦國國君的分歧,很大原因是基于對“周世既沒,典法散亡”一句的不同理解造成的。李零和曾憲通先生等認為,“周世既沒”意即周朝完全滅亡,說明玉版的上限應該在昭襄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秦滅西周)或莊襄王元年(公元前249年秦滅東周)。而李家浩先生則認為,古人心目中周亡的標志并非東西周滅于秦,而應當是就公元前367年周分為東西周兩個小國而言的。李學勤先生把“周世既沒”解釋為周的王數(shù)已盡,因為《左傳》宣公三年記王孫滿曾云,成王“一世三十”,從周成王到與秦惠 文王并時的周顯王已超過三十世,所以秦惠文王會說“周世既沒”。  關于“周世既沒”的含義,我們認為李家浩先生的解釋尚有可商。李先生曾舉《呂氏春秋·先識》和《韓非子·說疑》的記載證明 戰(zhàn)國時人認為周代滅亡的標志是周分為二。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古文字與古文獻論集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3條)

 
 

  •   作者在古文字方面提出不少新的見解,值得學習。。。
  •   第一次購買郭先生的作品,感覺是本很不錯的書,應當好好看看。
  •   當時是看到此書數(shù)量有限才買的,買后覺得還是挺值的。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