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堂

出版時間:2012-5  出版社:張懿奕、 李春青 明天出版社 (2012-05出版)  作者:李春青 編  頁數(shù):132  

內(nèi)容概要

  《孟子》一書是孟子晚年與弟子萬章等編著的,成書大約在戰(zhàn)國時期?!  睹献印啡珪翊嫫咂?,以每篇第一章中的前兩三個字命名,分別為:《梁惠王》、《公孫丑》、《滕文公》、《離婁》、《萬章》、《告子》和《盡心》。每篇再分上、下,共有十四個章節(jié),全書記載了孟子的游說活動,并記錄孟子的義、利、善、仁、存心、養(yǎng)性等思想?! 「鶕?jù)歷史資料記載,從秦漢到唐宋,《孟子》中所記載的孟子學說,作為儒家學說的一種,與當時國家所需的治國思想并不一致,所以《孟子》一書的地位并不高。宋代以后,儒家的學說重點發(fā)生變化,《孟子》經(jīng)過當時學者的整理和詮釋,與《論語》、《大學》、《中庸》并稱為“四書”,成為科舉考試中的一門科目,得到國家的認可和重視,《孟子》一書也得以廣泛傳播,從中國古代社會后期至今日產(chǎn)生深遠影響?!秶鴮W堂·北師大名師伴我讀:(小學中高年級卷)》節(jié)選了適合小學中高年級學生閱讀的部分章節(jié)。

作者簡介

  李春青,北京師范大學中文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導,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北京師范大學文藝學研究中心主任、專職研究員,國家級重點學科文藝學專業(yè)主要學術(shù)帶頭人之一。主要從事中國古代儒家文化、中國古代文論等領域的教學與研究。

書籍目錄

一、梁惠王上/3  1.王何必日利/3  2.與民偕樂/4  3.五十步笑百步/6  不違農(nóng)時,治民之產(chǎn)/8  6.不嗜殺人者能一天下/10  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11二、梁惠王下/13  1.獨樂樂不如眾樂樂/13  2.文王之囿/15  3.無好小勇/16  4.樂以天下,憂以天下/18  5.鰥寡孤獨,王政所先/20  6.四境不治,王之罪也/21  9.教玉人琢玉/22三、公孫丑上/24  2.浩然之氣/24  揠苗助長/25  3.以德服人,心悅誠服/26  6.不忍之心/28  8.與人為善/29四、公孫丑下/31  1.天時不如地利/31  3.無處而饋,非君子/32  6.道不合者,不相與言/33  8.齊王伐燕/34  9.古之君子,過則改之/36  13.平治天下,舍我其誰/38五、滕文公上/40  1.道性善,言必稱堯舜/40  2.上有好者,下必有甚/41  3.恭儉禮下,取民有制/42  4.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43六、滕文公下/45  1.枉己未必直人/45  2.何為大丈夫/46  3.父母之心,人皆有人/48  6.一傅眾咻/49  8.知其非義,何待來年/51七、離婁上/52  1.不以規(guī)矩,不成方圓/52  4.行有不得,反求諸己/54  7.順天者存,逆天者亡/55  8.人必自侮,然后人侮/56  10.自暴自棄/57  11.舍近求遠,舍易取難/58  12.誠者天之道,思誠者人之道/59  15.眸子不能掩其惡/60  16.音容不能定恭儉/61  18.易子而教/62  19.事親,事之本/63  21.不虞之譽,求全之毀/64  23.人之患在好為人師/65  25.學道只為鋪啜/66  27.仁義之實/66八、離婁下/68  1.先圣后圣,其揆一也/68  2.每人而悅,日亦不足/69  7.中養(yǎng)不中,才養(yǎng)不才/70  14.深造自得/71  15.博學詳說,將以反約/72  16.以善養(yǎng)人,能服天下/72  18.聲聞過情,君子恥之/73  19.人異于禽獸幾希/74  24.不以夫子之道害夫子/75  26.禹之行水,行其無所事/76  28.君子有終身之憂,無一朝之患/77  31.負芻之禍,未有從人/79  33.齊人有一妻一妾/80九、萬章上/82  2.君子可欺以其方,難罔以非其道/82  4.王之父母,非王臣/83  以意逆志/85  9.百里奚自鬻于秦/86十、萬章下/88  1.圣之時者,孑L子/88  3.交友重在尚德/89  5.辭尊居卑,辭富居貧/91  8.尚友古人/92十一、告子上/94  1.不以人性害仁義/94  2.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95  3.生之謂性/96  6.孟子論善/97  7.圣人與我,心有所同/99  8.牛山之木/101  9.一暴十寒/102  10.魚與熊掌,不可得兼/104  11.學問之道,求其放心/105  12.心不若人,則不知惡/106  14.以小害大,以賤害貴/107  15.從大體為大人,從小體為小人/108  17.人之所貴,非良貴也/110  18.杯水車薪/111  19.仁如五谷,在乎熟之/112  20.學必以規(guī)矩/113十二、告子下/114  3.親之過大,親之過小/114  9.今之良臣,古之民賊/115  11.以鄰為壑/116  15.生于憂患,死于安樂/117  16.不屑之教,也是教誨/118十三、盡心上/120  4.反身而誠,樂莫大焉/120  6.人不可以無恥/120  9.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121  10.豪杰之士,雖無文王猶興/122  14.善政得民財,善教得民心/123  15.人之所不學而能者/124  17.無欲其所不欲/125  18.人有德、慧、術(shù)、知/125十四、盡心下/127  1.不仁者以其所不愛及其所愛/127  2.春秋無義戰(zhàn)/128  3.盡信《書》不如無《書》/128  5.梓匠輪輿不能使人巧/129  6.舜之飯糗茹草/130  9.身不行道,不行于妻子/131  10.周于德者,邪世不亂/131  14.民貴君輕/132

章節(jié)摘錄

  鄭國派子濯孺子率兵攻打衛(wèi)國,衛(wèi)國讓庾公之斯前去追擊他。子濯孺子對車夫說:“我的舊傷現(xiàn)在復發(fā)了,無法射箭,今天恐怕就沒命了,你幫我看看,追擊我的是誰呢?”車夫說:“是庾公之斯?!弊渝孀勇牶蟠笙玻骸拔矣芯攘耍 避嚪虿唤獾貑枺骸扳坠故切l(wèi)國著名的射手,怎么他來追您,您還有救了呢?”子濯孺子說:“庾公之斯是跟尹公之他這個人學的射箭,而尹公之他是跟我學的箭術(shù)。尹公之他是個正派的人,他看中的人必定也是個正派的人?!焙芸?,庾公之斯便追到子濯孺子的車前,問:“先生怎么今天不拿弓箭呢?”子濯孺子說:“我的舊傷發(fā)作,拿不了弓箭。”庾公之斯說:“我跟您的學生尹公之他學的射箭,所以不忍心用您傳授的技術(shù)傷害您,但王命不可違抗?!庇谑浅槌黾?,在車輪上敲打,去掉箭頭,射了四箭便返回了。  孟子用歷史上的故事說明交友識人的道理。后羿交友不慎,沒看出逢蒙的狼子野心,教授劍術(shù),忽略人品,結(jié)果讓自己喪了命。子濯孺子傳授箭術(shù),只教行為端正的人,在關鍵時刻不被自己傳授的技藝所害,保全了性命?!  ?/pre>

編輯推薦

《孟子》全書今存七篇,以每篇第一章中的前兩三個字命名,分別為:《梁惠王》、《公孫丑》、《滕文公》、《離婁》、《萬章》、《告子》和《盡心》。每篇再分上、下,共有十四個章節(jié),全書記載了孟子的游說活動,并記錄孟子的義、利、善、仁、存心、養(yǎng)性等思想。    張懿奕主編的《北師大名師伴我讀》從國學經(jīng)典中挑選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孟子》,濃縮五千年文明的精華,集中展現(xiàn)中華民族的精神風貌和文化積淀,成為中國少年兒童國學必讀之書。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國學堂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