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上中下)

出版時間:2004-9-1  出版社:長江文藝出版社  作者:唐浩明  頁數(shù):1247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梁啟超對世人說:“曾文正者,豈惟近代,蓋有史以來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豈惟我國,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蔣介石對兒子蔣經(jīng)國說:“至于中文讀書寫字之法,在曾公家訓(xùn)與家書中言之甚詳。你們?nèi)缒茉斂雌浼矣?xùn)與家書,不特于國學(xué)有心得,必于精神道德皆可成為中國之政治家,不可以其時代已過而忽之也。”  毛澤東對友人黎錦熙說:“愚于近人,獨服曾文正,觀其收拾洪楊一役,完滿無缺。使以今人易其位,其能如彼之完滿乎?”  這個曾文正究竟是何方神圣,他有哪些特別過人之處,值得這三位如此重視?  但是,近世國人中也有斥曾文正為元兇、偽君子、漢之不肖子孫的,到后來,漢奸、賣國賊、劊子手,又似乎成了對此人的鐵定判辭。  五千年的中國文明史上,一個人的蓋棺論定,其反差如此之大,大概找不出第二個。僅憑這一點,就足以引發(fā)人們的無限探索興趣。那么,就讓我們一道推開銹跡斑斑的歷史鐵門,走進一百五十年前那段血雨腥風(fēng)的時空隧道吧!

作者簡介

  唐浩明,湖南衡陽人,1946年出生,文學(xué)碩士、編審,長期致力于近代文獻的整理出版與歷史小說創(chuàng)作,著有長篇歷史小說《曾國藩》、《楊度》、《張之洞》,多次獲國家級大獎,并著有隨筆《唐浩明評點曾國藩家書》、《唐浩明評點曾國藩奏折》等。

書籍目錄

第一章 奔喪遇險一 湘鄉(xiāng)曾府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二 波濤洶涌的洞庭湖中,楊載福只身救排三 擺棋攤子的康福四 康家圍棋子的不凡來歷五 喜得一人才六 把這個清妖頭押到長沙去砍了七 哭倒在母親的靈柩旁八 蟒蛇精投胎的傳說九 刺客原來是康福的胞弟第二章 長沙激戰(zhàn)一 城隍菩薩守南門二 康祿最先登上城墻三 今日周亞夫四 歐陽兆熊東山評左詩五 計賺左宗棠六 巡撫衙門里的鴻門宴七 藥王廟里出了前明的傳國玉璽八 左宗棠薦賢第三章 墨绖出山一 謝絕了張亮基的邀請二 世無艱難,何來人杰三 接到嚴懲岳州失守的圣旨,張亮基暈死在簽押房里四 陳敷游說荷葉塘,給大喪中的曾府帶來融融喜氣五 郭嵩燾剖析利害,密謀對策,促使曾國藩墨绖出山第四章 初辦團練一 亂世須用重典二 曾剃頭三 寧愿錯殺一百個秀才,也不放過一個衣冠敗類四 鮑超賣妻五 拿長沙協(xié)副將清德開刀六 大鬧火宮殿七 停尸審案局八 逼走衡州城第五章 衡州練勇一 王錱掛出“湘軍總營務(wù)局”招牌,遭到曾國藩的指責(zé)二 忍痛殺了金松齡三 從釣鉤子主想到辦水師四 接受船山后裔贈送的寶劍五 一個鐘情的奇男子六 把籌建水師的重任交給彭玉麟七 湘江水盜申名標第六章 靖港慘敗一 為籌軍餉,不得不為貪官奏請入鄉(xiāng)賢祠二 出兵前夕,曾國藩親擬檄文三 青年學(xué)子王闿運的一番輕言細語,使曾國藩心跳血涌四 曾國藩躊躇滿志,血祭出師;一道上諭,使他從頭寒到腳五 定下引蛇出洞之計六 利生綢緞鋪來了位闊主顧七 曾國藩緊閉雙眼,跳進湘江漩渦中八 左宗棠痛斥曾國藩九 白云蒼狗十 兄才勝我十倍第七章 攻取武昌一 青麟哭訴武昌失守二 湖北巡撫做了彭玉麟的俘虜三 薛濤巷的妓女蠶兒真心愛上造反的長毛頭領(lǐng)四 康福揮刀砍殺之際,一眼看見弟弟康祿五 一律剜目凌遲六 來了個滿人兵部郎中七 明知青麟將要走向刑場,曾國藩卻滿面笑容地說:我將為兄臺置酒餞行八 康福的絕密任務(wù)九 一顆奇異的瑪瑙十 一箭雙雕十一 曾國藩身著朝服,隆重地向湘勇軍官授腰刀十二 曾國華率勇來武昌,王璞山請調(diào)回湖南第八章 田鎮(zhèn)大捷一 周國虞橫架六根鐵鎖,將田家鎮(zhèn)江面牢牢鎖住二 三國周郎赤壁畔,美人名士結(jié)良緣三 從蘄州到富池鎮(zhèn),太平軍和湘勇在激戰(zhàn)著四 彭玉麟洪爐板斧斷鐵鎖五 委托東征局辦厘局六 康福帶來朝廷絕密第九章 江西受困一 潯陽樓上,翼王揮毫題詩二 水陸受挫,石達開一敗曾國藩三 水師被肢解,石達開二敗曾國藩四 湘勇厘卡抓了一個鴉片走私犯,他是萬載縣令的小舅子五 參掉了同鄉(xiāng)同年陳啟邁的烏紗帽六 塔死羅走,曾國藩感到從未有過的空虛七 樟樹鎮(zhèn)受辱,石達開三敗曾國藩八 在最困難的時候,曾氏三兄弟密謀籌建曾家軍九 鄒半孔出賣奇計十 大冶最憎金踴躍,哪容世界有奇材十一 重踏奔喪之路……

章節(jié)摘錄

  湘鄉(xiāng)曾府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  湘鄉(xiāng)縣第一號鄉(xiāng)紳家,正在大辦喪事?! ∵@人家姓曾,住在縣城以南一百三十里外的荷葉塘都?! 『扇~塘位于湘鄉(xiāng)、衡陽、衡山三縣交界之地,崇山環(huán)抱,交通閉塞,是個偏僻冷落、荒涼貧窮的地方,但矗立在白楊坪的曾氏府第,卻異常宏偉壯觀:一道兩人高的白色粉墻,嚴嚴實實地圍住了府內(nèi)百十間樓房;大門口懸掛的金邊藍底“進士第”豎匾,門旁兩個高大威武的石獅,都顯示著主人的特殊地位。往日里,曾府進進出出的人總是昂首挺胸,白色粉墻里是一片歡樂的世界,仿佛整個湘鄉(xiāng)縣的幸福和機運都鐘萃于這里。現(xiàn)在,它卻被一片濃重的悲哀籠罩著,到處是一片素白,似乎一場鋪天蓋地的大雪過早地降臨?! 〈箝T口用松枝白花扎起了一座牌樓,以往那四個寫著扁宋體黑字——“曾府”的大紅燈籠,一律換成白絹制的素?zé)簦B那兩只石獅頸脖上也套了白布條。門前大禾坪的旗桿上,掛著長長的招魂幡,被晚風(fēng)吹著,一會兒慢慢飄上,一會兒輕輕落下。禾坪正中搭起一座高大的碑亭,碑亭里供奉著一塊朱紅銷金大字牌,上書“戊戌科進士前禮部右堂曾”。碑亭四周,燃起四座金銀山,一團團濃煙夾著火光,將黃白錫紙的灰燼送到空中,然后再飄落在禾坪各處。  天色慢慢黑下來,大門口素?zé)衾锏南灎T點燃了。院子里各處也次第亮起燈光。曾府的中心建筑黃金堂燈火通明。黃金堂正中是一間大廳,兩邊對稱排著八間廂房。此時,這間大廳正是一個肅穆的靈堂。正面是一塊連天接地的白色幔帳,黑漆棺材擺在幔帳的后邊,只露出一個頭面。幔帳上部一行正楷:“誥封一品曾母江太夫人千古”。中間一個巨大的“奠”字,“奠”字下是身穿一品命服的老太太遺像。只見她端坐在太師椅上,慈眉善目,面帶微笑。幔帳兩邊懸掛著兒女們的挽聯(lián)。上首是“斷杼教兒四十年,是鄉(xiāng)邦秀才,金殿卿貳。”下首是:“扁舟哭母二千里,正鄱陽浪惡,衡岳云愁?!薄 ∽笥覊Ρ谏蠏鞚M了祭幛。領(lǐng)頭的是一幅加厚黑色哈拉呢,上面貼著四個大字:“懿德永在”。落款:正四品銜長沙知府梅不疑。接下來是長沙府學(xué)教授王靜齋送的奶白色杭紡,上面也有四個大字:“風(fēng)范長存”。再下面是一長條白色貢緞,也用針別著四個大字:“千古母儀”,左下方書寫一行小字:“世侄湘鄉(xiāng)縣正堂朱孫貽跪挽。”緊接縣令挽幛后面,掛的是湘鄉(xiāng)縣四十三個都的團練總領(lǐng)所送的各色綢緞絨呢。遺像正下方是一張條形黑漆木桌,上面擺著香爐、供果。靈堂里,只見香煙裊裊,不聞一絲聲響。  過一會兒,一位年邁的僧人領(lǐng)著二十三個和尚魚貫進入靈堂。他們先站成兩排,向老太太的遺像合十鞠躬,然后各自分開,緩步進入幔帳,在黑漆棺材的周圍坐下來。只聽見一下沉重的木魚聲響后,二十四個和尚便同時哼了起來。二十四個聲音——清脆的、渾濁的、低沉的、激越的、蒼老的、細嫩的混合在一起,時高時低,時長時短,保持著大體一致。  誰也聽不清他們究竟在哼些什么:既像在背誦經(jīng)文,又像在唱歌。這時,一大捆一大捆檀香木開始在鐵爐里燃燒。香煙在黃金堂里彌漫著,又被擠出屋外,擴散到坪里,如同春霧似地籠罩四周的一切。整個靈堂變得灰蒙蒙的,只有一些質(zhì)地較好的淺色綢緞,在附近的燭光照耀下,鬼火般地閃爍著冷幽幽的光。換香火、剪燭頭、焚錢紙、倒茶水的人川流不息,一概渾身縞素,躡手躡腳。靈堂里充滿著凝重而神秘的氣氛?! §`堂東邊一間廂房里,有一個六十二三歲、滿頭白發(fā)的老者,面無表情地頹坐在雕花太師椅上,他便是曾府的老太爺,名麟書,號竹亭。曾家祖籍衡州,清初才遷至湘鄉(xiāng)荷葉塘,一直傳到曾麟書的高祖輩,由于族姓漸多略有資產(chǎn)而被正式承認為湘鄉(xiāng)人。麟書的父親玉屏少時強悍放蕩,不喜讀書,三十歲后才走入正路,遂發(fā)憤讓兒輩讀書。誰知三個兒子在功名場上都不得意。二子鼎尊剛成年便去世,三子驥云一輩子老童生,長子麟書應(yīng)童子試十七次,才在四十三歲那年勉強中了個秀才。麟書自知不是讀書的料子,便死了功名心,以教蒙童餬口,并悉心教育兒子們。麟書秉性懦弱,但妻子江氏卻精明強干。江氏比丈夫大五歲,夫妻倆共育有五子四女。家中事無巨細,皆由江氏一手秉斷。江氏把家事料理得有條有理,對丈夫照顧周到,體貼備至。麟書干脆樂得個百事不探,逍遙自在。他曾經(jīng)自撰一副對聯(lián),長年掛在書房里:“有子孫,有田園,家風(fēng)半耕半讀,但將箕裘承祖澤;無官守,無言責(zé),世事不聞不問,且把艱巨付兒曹。”現(xiàn)在夫人撒手去了,曾麟書似乎失去了靠山。偌大一個家業(yè),今后由誰來掌管呢?這些天來,他無時無刻不在巴望著大兒子回來。曾府有今日,都是有這個在朝廷做侍郎的大爺?shù)木壒?。喪事還要靠他來主持,今后的家事也要靠他來決斷。  就在曾麟書坐在太師椅上,獨自一人默默思念的時候,一個三十出頭的男子,身著重孝,輕手輕腳地走了進來。這是麟書的次子,名國潢,字澄侯,在族中排行第四,府里通常稱他四爺?!  暗?,夜深了,您老去歇著吧!哥今夜肯定到不了家。”  “江貴已經(jīng)回來五天了?!崩咸珷敱犻_半閉著的雙眼,眼中布滿血絲,“他說在安徽太湖小池驛見到你哥的。江貴在路上只走了十六天,你哥就是比他慢三四天,這一兩天也要趕回來了?!薄  暗F怎好跟哥比!”說話的是次女國蕙。她雙眼紅腫,面孔清瘦,頭上包著一塊又長又大的白布,正在房中一角清理母親留下來的衣服,“江貴沿途用不著停。哥這樣大的官,沿途一千多里,哪個不巴結(jié)?這個請吃飯,那個請題字,依我看,再過半個月,哥能到家就是好事了。”  麟書搖搖頭說:“你們都不知你哥的為人。這種時候,他哪會有心思赴宴題字,莫不是出了什么意外吧!”麟書無意間說出“意外”二字,不免心頭一驚,涌出一股莫名的恐懼來。  “哥會遇到什么意外呢?雖說長毛正在打長沙,但沅江、益陽一路還是安寧的呀!江貴不是平安回來了嗎?”國潢沒有體會到父親的心情,反而把“意外”二字認真地思考了一番。  “你們不知道,江貴對我說過,他這一路上,膽都差點嚇破了?!苯釉挼氖莻€二十七八歲的青年,他是麟書的第四子,名國荃,字沅甫,在族中排行第九,人稱九爺。他也是一身純白,但卻不見有多少戚容。國荃放下手中帳本,說:“江貴說,他從益陽回湘鄉(xiāng)的途中,遇到過兩起裹紅包頭布,拿著明晃晃大刀的長毛,嚇得他兩腿發(fā)抖,急忙躲到草堆里,直到長毛走過兩三里后才敢出來?!薄  皥F勇呢?團勇如何不把那些長毛抓起來?”國潢是荷葉塘都的團總,他對團勇的力量估計很高。  “四哥,益陽還沒有辦團練哩!”搭腔的是麟書的第三子國華,族中排第六。這位六爺已出撫給叔父為子,他雖然也披麻帶孝,但卻蹺起二郎腿在細細地品茶,與其說是個孝子,不如說是個茶客。他略帶鄙夷地說,“四哥總是團勇團勇的,真正來了長毛,你那幾個團勇能起什么作用?省城里提督、總兵帶的那些吃皇糧的正經(jīng)綠營都打不贏,長毛是好對付的?我看長沙早晚會被長毛占領(lǐng)?!薄 ≡贍攤兊倪@幾段對話,把掛名為湘鄉(xiāng)縣團練總領(lǐng)的老太爺嚇壞了。他離開太師椅,在房子里踱著方步,默默地禱告:“求老天保祐,保祐我的大兒子早日平安歸來?!崩咸珷斷哉Z多時,才在大女兒國蘭的攙扶下,心事重重地走進臥室。

編輯推薦

  曾國藩無疑是近代中國最顯赫和最有爭議的歷史人物之一:譽之則為圣相,讞之則為元兇。毛澤東青年時期說過“吾于近人,獨服曾文正”,蔣介石則更是終生奉之為楷模。然而,是什么緣故使得人們對曾國藩毀譽參半?又為什么曾國藩的家書、日記現(xiàn)在如此廣泛地得以出版,成為學(xué)者乃至普通讀者的案頭常備書?唐浩明的這本《曾國藩》或許可以回答這個問題。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曾國藩(上中下)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30條)

 
 

  •   算是不錯的東西
  •   物美價差不多
  •   配合曾國藩家書一起看
  •   湖南人的驕傲
  •   做得不錯
  •     《曾國藩》這本書放在手機了很久了,期間零零散散的看過一些,但每次看不多就擱淺了,說實話名人傳記這種題材的書籍我很難靜得下心來看,只因為最近實在無心事看專業(yè)書籍,又在上篇日志中提到過不再看電視劇,因此空閑時間就在看這本書,看著看著漸漸到不可自拔的地步,上班稍閑便拿出來看,就在剛才終于看完了,全書一共三冊非常多字,以為看完了可以輕松的哈口氣了,沒想到卻引來無限深思,可能是兼有小說題材的緣故,讓人腦海中不斷浮現(xiàn)出晚晴30年間社會的動蕩沉浮,曾國藩從政30年間滿腔壯志到無力回天的悲天憫人......
       之前對于曾國藩的印象一直停留在初中歷史書上那個在湘江邊上一身朝服拔劍自刎的形象,讀了同樣湘鄉(xiāng)人士的唐浩明先生編寫的《曾國藩》使我有很大的改觀,這位晚清四大名臣的頭號重臣以以湘鄉(xiāng)農(nóng)家子弟的身份中進士點翰林,道光十年間便升至二品大官,仕途之順暢無人能及,不幸的是道光帝駕崩,咸豐帝即位,這個年輕風(fēng)流的皇帝并不看重曾國藩,于是曾國藩的仕途開始走下坡路,又恰逢母喪回家奔喪,從京師到湖南,路途多舛,湖北湖南一帶太平軍作亂,勢力滔天,為救國家于危難(當(dāng)然也有成就自己的功名事業(yè)),書生投筆從戎,創(chuàng)辦湘勇(即后來的湘軍、淮軍,兩江水師),十多年間屢敗屢戰(zhàn),終于攻克太平軍都城江寧,曾國藩也由以前剛正不阿的倔脾氣成長為識人善用、軟硬自如、心思縝密、手腕高強的政治家。同樣十多年的軍旅生活,也使他體力衰退、心力交瘁,終于在同治十年死在了兩江總督的在任上,同樣那一夜的黑魚磅礴,為這個壯志未酬的老人.......
       縱觀曾國藩的這一生,最大的特長恐怕就是識相用人了,他身邊幕僚成群,個個才能突出,出類拔萃,同時嚴格要求他們就像嚴格要求自己一樣,他一生勤儉簡樸,不好奢華,隨身物品都是用了幾十年的東西,除朝廷賞賜無其他貴重物品。他敢于運用新人并信任他們讓他們自己放手去干,終究成就一番工業(yè)。這其中的代表人物當(dāng)屬李鴻章、彭玉麟為著。李鴻章后來成為成為淮軍統(tǒng)帥一路升遷至直律總督、洪武大學(xué)士、海外通商大臣等,并代表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喪權(quán)辱國的條約(當(dāng)然這和李鴻章本人無太大關(guān)系,事由國力決定),他一身繼承恩師的衣缽大力發(fā)展洋務(wù)運動,興辦水師、兵器廠、軍工廠,企圖強大中國,卻無力挽回清政府衰敗的命運。他的身上有曾國藩的特點,但是其人卻與曾國藩大相徑庭,曾出于貧農(nóng)之弟,不貪財不斂財勤儉節(jié)約,心智堅強、勤奮好學(xué),但卻沉默少言、心智過于縝密;而李卻是出自于官宦之家(其父是刑部侍郎),天資聰慧,活躍膽大,機靈過度卻心性稍差,心胸稍窄。曾天資不如李,而李節(jié)操不如曾,二者結(jié)合可以相得益彰......
       其實我最佩服曾的還是他的生活習(xí)慣和堅強的操守,他將自己完全變得不像自己,三十年來每日記日記,及至于晚年雙目近乎失明無一天間斷過,即使當(dāng)天未記隔天也會補起來,他每天走的每一步路他都有仔細的衡量過,他一步是多少仗,30多年來他的每一步都是一樣,他的一言一行都是經(jīng)過充分縝密的思考,從不信口開河。他這樣嚴格的要求自己才至于形成了后來那個渾身找不到一點毛病、別人挑不到一點錯處的曾國藩,也這樣要求著別人,這樣教育著兄弟兒女(詳見曾國藩家書),每一封家書寫的細致入微,小到穿衣吃飯大到讀書做人,無一不無微不至。看看當(dāng)代父母,我覺得沒有幾個人能在那樣繁忙的一身抽出那么大多時間來如此細心的教導(dǎo)子女.......
       其實關(guān)于曾國藩真的有很多東西值得我們?nèi)プx去品去學(xué),只是時間有限,文采有限,很多關(guān)于他的內(nèi)在思想,我傳達不出來,可敬之處也沒寫出個所以然來,所以如果有朋友有幸讀到此篇日志,強烈建議去看看這本書,它會讓你獲益匪淺........
  •     “權(quán)勢傾蓋天下,中央并不猜忌;功勞超過當(dāng)世,皇帝毫不懷疑;窮奢極侈,輿論卻不抨擊。”——史學(xué)家這樣評價郭子儀。而曾國藩與他有共同之處。都被傳是蟒蛇精轉(zhuǎn)世,都位高權(quán)重且能保全自己,一個歷經(jīng)唐朝四代君主兩任宰相,一個經(jīng)歷清朝三代君王官至極品被毛澤東蔣介石梁啟超等人爭相贊嘆。真乃奇人也。
      
       讀這本書是因為這是恩師推薦的第一本讀物。于是一開始,我便帶著幾個問題:
       1、洪秀全太平天國起義一路勢如破竹定都金陵后為何衰?。?br />    2、曾國藩一介漢臣文官何以能成立名震一時的曾家軍并不惹滿清政府介嫌?
       3、為何老師吧這本書推為第一本讀物?
      
       帶著問題看書,果然有趣得很。坦白說來,讀這本書之前,我已經(jīng)度過曾國藩的《家書》,對其關(guān)心兄弟、子女的教育甚為佩服,但對此人的生平事跡、所處的歷史時代印象模糊。誠然,這本書不只是讓讀者了解曾國藩本人,更是了解150年前的那段歷史。
       道光末年,清朝政府已經(jīng)暮氣沉沉。洪秀全領(lǐng)導(dǎo)的太平天國起義,轟轟烈烈席卷十八省,攪得朝廷上下人心惶惶。然而,與所有末代君主的軍隊一樣,朝廷的綠營官兵毫無戰(zhàn)斗能力,節(jié)節(jié)敗退。在這關(guān)鍵的時候,曾國藩臨危受命,自行在民間募勇,開始團練。這條路并不是一帆風(fēng)順的,一介文臣,如何曉得帶兵打仗?從操練開始,議論就四起。這位一開始就崇尚重典,以申韓的法家思想治軍的主帥,軍紀雖嚴明,但樹敵頗多遭忌。又因著殺人不眨眼,被百姓戲謔為“曾剃頭”。正如他后來總結(jié)的經(jīng)驗一樣,凡是打仗,他親自帶兵陷陣的,一定失??;而他退居幕后運籌帷幄的,往往都能成功。他明白自己不是將才,全賴手下的能臣,如:塔奇布、鮑超、胡林翼、羅澤南、彭玉麟、楊載福等等。而他的高明也正在于此,知道自己的缺點,所以不再逞能而揚長避短。
       起初,太平天國的勢力是龐大的,曾國藩苦撐一年多,仍無明顯戰(zhàn)績。又因清官內(nèi)部各種勢力阻撓,更加舉步維艱。后來在江西戰(zhàn)場,借著老父親去世兒子奔喪為名,他撇下了爛攤子回家養(yǎng)病。心情抑郁如他,如何能想得開?身體每況愈下。后幸得高人指點,他反復(fù)閱讀《道德經(jīng)》《南華經(jīng)》,悟得“柔弱勝剛強”的道理,深刻反省自己往日之不對。我想,這也是他轉(zhuǎn)運的契機。
       后來重新出山,他收斂了鋒芒,妥善處理官場內(nèi)部紛爭,贏得左宗棠、駱秉章等官僚的支持,加之用人得當(dāng),湘勇漸漸站穩(wěn)腳跟。咸豐六年七月二十二日,太平天國內(nèi)訌,曾經(jīng)并肩殺敵的兄弟反目成仇,血流成河,中國史上空前的慘劇!這也奠定了他們敗滅的定局。
       第一個問題的答案,后來曾國藩在與九弟曾國荃的對話中有分析:“長毛的失敗,乃至滅亡,主要原因在他們自己身上。盤踞江寧以后,洪楊本性暴露,所作所為與起義之初大不一樣,喪失人心。咸豐六年的內(nèi)訌,更加證明他們是一群爭權(quán)奪利的強盜,后雖依靠諸如陳玉成、李秀成等悍將垂死支撐,才又茍延了七八年。湘軍是趁著這些空子才僥幸成功的。倘若洪楊有中人之資,不急于在江寧建都稱王,而是率眾直攻京師,哪里容許有我湘軍存在的一天?”
      
       就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曾國藩作戰(zhàn)十三年,終于收復(fù)江寧,封為一等侯。當(dāng)是時,曾家手握十萬重兵,先是左宗棠胡林翼旁敲側(cè)擊要其問鼎,后是彭玉麟肝膽相照要助他稱王,雖然他都拒絕了,但以慈禧、同治為首的滿清政府仍然憂心忡忡。后來,曾國藩下令裁軍,只留下三萬水師,歸入朝廷編制,以平捻亂,這才讓慈禧等人松了一口氣。打敗長毛以后,雖然曾國藩有心中興國家,但他忽視了當(dāng)時滿清政府早已前千瘡百孔,盡失人心,所以沒有成效。而后來,由于天津教案,法國人堅兵利炮兵臨城下,揚言要將天津炸成焦土,并轟到紫禁城時,曾國藩深知國家不自強就會受人凌辱,為避免生靈涂炭,一向愛國愛君的曾國藩妥協(xié)了,卻也因此墜入了人生恥辱的深淵,招來了“漢奸”“賣國賊”的罵名,以至于他自己常覺“外慚清議、內(nèi)疚神明”,身體每況愈下。誠如丁日昌所言:“自古以來,局外之議論不諒局中之困難,然一唱百和,亦足以熒試聽而撓大計,卒之事勢決裂,國家受無窮之累,而局外不與其禍,反得力持清議之名?!笨磥碇钡浇袢?,我們的國民仍有這樣的本性。不明理就容易喪失主見人云亦云,要知道時事,要分析國情,全局了然于胸才是正著。望自己今后不要被片面消息蒙蔽,被某些記者煽動情緒,兼聽則明。
       后來,八年不與曾國藩來往的左宗棠寫來一封私信,并贈上一聯(lián):“知人之明,謀國之忠,自愧不如元輔;同心若金,攻錯若石,相期無負平生。”委婉表明了其對曾國藩處置天津教案的理解,令曾寬慰不少。是呀,評價一個人物,不能忽視他所處的歷史時代。曾國藩力挽狂瀾,使原本搖搖欲墜的滿清政權(quán)又茍延殘喘了幾十年。有人這樣評價他:"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為師為將為相一完人。"還有一種說法是,我國歷史上能夠做到“三不朽”只有兩個半人,孔子是一個,王陽明是一個,曾國藩半個。不管怎樣,曾國藩已經(jīng)做到他那個年代的最好。
       回過頭來總結(jié)第二個問題的答案:一者與曾國藩謹小慎微的性格有關(guān),他深謀遠慮,相交甚廣,得助不少,收復(fù)江寧后主動裁軍避嫌;二者與當(dāng)時的國情有關(guān),內(nèi)憂外患,清政府無能,慈禧要保護兒子的江山,不得不依靠曾國藩。
      
       至于第三個問題,我僅能從自身的角度出發(fā),談一些感受:通讀全書,我對曾國藩是敬佩的。書上不僅寫了曾國藩如何建功立業(yè),而且也提及了為人、處事、讀書、治學(xué)、修身的道理,倘若真能按照曾國藩教育弟子兒女的方法踏踏實實去做,定能有所裨益。曾國藩說:“功名利祿皆有命數(shù),強求不得”。想起爺爺也常這樣告誡我們,踏踏實實做人做事,至于富貴名利都要看命,不會因為你工作時間的早晚而定。我想,這會給許多求職的年輕人一些幫助。最后,說說曾國藩的遺書,在臨終前他從四方面要求兄弟子女:“慎獨則心安;主敬則身強;求仁則人悅;習(xí)勞則神欽”。而早在這之前,他預(yù)知自己死亡,就先寫了一封書信,叮囑兒女不忮不求,克勤克儉,孝敬友愛。作為曾子的七十代傳人,曾國藩歷經(jīng)官場黑暗,只求孩子讀書明理,不讓他們踏入官場。其后人子孫人才輩出,應(yīng)驗了高僧說的“余慶不斷”。
      
       寫這篇讀書筆記,一來把自己的理解重溫一遍,二來許久不提筆,剛好鍛煉一下作文。
  •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在讀到一半的時候,腦海里就浮現(xiàn)起這句話,曾國藩是這個傳統(tǒng)士大夫終極理想的踐行者。
       修身。曾國藩在為人、為事、為文上都是謙誠自省,不過分自滿也不徹底自棄,不斷的自我匡正和提升,為自己的家庭和家族作了表率,這也為齊家二字提供了必要條件。這也是曾國藩最吸引我、最影響我的地方。至于治國和平天下,他究竟達到了什么高度,僅從這本書對他的了解我不敢在心里下結(jié)論,但是,這個目標就像一座金字塔的塔尖,基腳的堅固程度和寬廣度早已決定了塔尖的高度。
       與太平天國的農(nóng)民起義戰(zhàn)爭作為曾國藩最重要的事功,從訓(xùn)練湘勇到最終打下南京,無不穿插著親朋好友的鼎力相助,尤其是兩個弟弟。而他也是無論在任何重要時刻都牽掛著家人和親朋,這樣精神上的互相支撐,是曾國藩取得成功的最重要力量。
       對得到自己家人和親朋認同的渴望,是實現(xiàn)自身價值最重要指標,是中國人傳統(tǒng)的核心價值觀,也是個人走向成功最初的精神動力。無論是古時的讀書中舉,還是現(xiàn)在的物質(zhì)追求,都是殊途同歸的來自同一個價值觀。
  •     曾國藩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有幅對聯(lián)這樣形容他:“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為師為將為相一完人”。有人說中國歷史上有兩個半完人。曾國藩就是那半個完人。另2個分別是孔子和王陽明。由此可見曾國藩的成就,以及廣受認可。
       中外歷史上杰出人物很多,為什么重點研究曾國藩。我的理由如下:
       一:曾國藩所處的年代正是中國大門被打開的時候,號稱三千年未有之變局。由此而開啟的中國融入世界,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的進程到今天還沒有走完。研究一位杰出人物在當(dāng)時的所作所為是非常有價值的。
       二:我的一個朋友和我推薦《喬布斯傳》。這本書我也看了,但沒有深入研究,我的評論是喬布斯是個神人,學(xué)不來。我向他推薦曾國藩,因為曾國藩是個普通人,資質(zhì)平平,但是他靠自己的努力,不斷提升自己,最終做出了一番大事業(yè)。這個我們可以學(xué)習(xí)。
       要了解研究曾國藩,那么怎么去做了。提到曾國藩,最經(jīng)常提起的是《曾國藩家書》。我最先看的也是這本,但囫圇吞棗地看完后,收獲不大。因為缺乏對當(dāng)時境況的了解,這就好比你去到一個新的公司,人都不認識,突然接到一份詳細的報告,肯定看得云里霧里。
      
      這本書是一本歷史小說,可以作為了解曾國藩的第一本書。作者唐浩明被譽為曾國藩研究的第一人。他在編輯完成《曾國藩全集》之后寫出了這本書。雖然是一本小說,但偏正史,天馬行空杜撰地很少。采用小說體,讀起來也不會太費力。作為了解研究曾國藩的第一本書是非常合適的。
      三部曲從曾國藩因母喪回家丁憂(當(dāng)時他已經(jīng)官至兵部侍郎)開始寫,一直到1872年他離開人世,描述了他波瀾壯闊的一生。
       曾國藩的一生很多人在研究,對他最推崇的是曾國藩自我修養(yǎng)和他識人用人之道。但曾國藩如此杰出的人物,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的點是非常多的。這里略舉兩點:
       一是曾國藩的溝通藝術(shù)。曾國藩以文人自詡,他的文筆非常厲害。典型的例子是《繳粵匪檄》。這是他在舉兵去平定太平天國一開始寫的。雖然湘軍和太平天國在后來的具體戰(zhàn)斗層面不斷拉鋸,但這篇文章一舉奠定了湘軍對太平天國在戰(zhàn)略動員層面的絕對優(yōu)勢。全篇從中國傳統(tǒng)的倫理,孝道層面對太平天國進行了徹底批判,使得文人集團堅定地站在太平天國的對立面,這也奠定了太平天國的滅亡基礎(chǔ),因為沒有文人集團支持的農(nóng)民起義最終肯定會失敗的?!独U粵匪檄》只是曾國藩一代大儒的正常發(fā)揮。曾國藩厲害的地方在于他即可以寫出《繳粵匪檄》這樣針對文人的范文,也可以寫出《保守平安歌》、《水師得勝歌》、《陸軍得勝歌》、《愛民歌》、《解散歌》等多首順口溜。曾國藩的湘軍很多都是農(nóng)民,不識字,怎么和他們溝通。順口溜是很好地方式。曾國藩自己來寫,膾炙人口,對湘軍文化的形成和落地幫助極大。如《愛民歌》“三軍個個仔細聽,行軍先要愛百姓;賊匪害了百姓們,全靠官兵來救人; 百姓被賊吃了苦,全靠官兵來作主;第一扎營不要懶,莫走人家取門板; 莫拆民房搬磚石,莫踹禾苗壞田產(chǎn);莫打民間鴨和雞,莫借民間鍋和碗; 莫派民夫來挖壕,莫到民家去打館;筑墻莫攔街前路,砍柴莫砍墳上樹; 挑水莫挑有魚塘,凡事都要讓一步;第二行路要端詳,夜夜總要支帳房,……”。大家看到這里是不是很熟悉,解放軍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應(yīng)該是從這里學(xué)習(xí)來的。
       二是曾國藩的取舍。曾國藩在平定太平天國后面臨很大的壓力。滿人當(dāng)權(quán)的統(tǒng)治者對漢人武裝一直高度警惕?!帮w鳥盡良弓藏”還是好的結(jié)局,“狡兔死走狗烹”更可悲。怎樣才能功成身退?或者取而代之?不斷有人試探曾國藩,他的部下彭玉麟寫紙條給他“東南半壁無主,老師豈無意乎?”。在這樣的關(guān)鍵時刻,怎樣取舍很考驗一個人的智慧。最終曾國藩選擇自裁湘軍。這是很難做到的。對比當(dāng)今社會,民營企業(yè)在碰到體制障礙時,不同的取舍有很不同的結(jié)局。這樣的故事很多。
       總之,曾國藩是一個很豐富的人。你一定能從書中看到你眼中的曾國藩。也一定能學(xué)到你想學(xué)的東西!
      
  •      記得以前上課最不喜歡學(xué)習(xí)中國的近代史,覺得就是在背誦中國屈辱的歷程,不忍直視。歷史課本上一個個生冷的歷史人物或是事件通常背過之后便忘記了,激不起一點感悟。
       因此曾國藩這個名字在我腦海里也是喪權(quán)辱國,賣國賊一流的人物,初識這本書是看到了白巖松書中的推薦,于是饒有興致的讀了起來,因而我也慢慢的了解這個睜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全書三個部分,先是曾國藩初辦團練,多方掣肘困難重重,江西受困后借為父守孝為由暫避荷葉塘;第二部分受陳廣敷提點,改行黃老之術(shù)輔以申,韓之道繼續(xù)斡旋官場,擴湘軍,剿長毛;最后講到太平天國覆滅,裁撤湘軍,曾國藩經(jīng)歷了人生榮耀的極點,轉(zhuǎn)而又遭遇天津教案,蒙上了一生的污點。 書很長,我大約看了有一個月,覺得作者把曾國藩寫的很真實的呈現(xiàn)在我的眼前,改變了以前淺薄的認識。
       看書的過程中,我常常在想,如果曾國藩不那么愚忠,帶兵另樹一幟,歷史是否就會改寫,我們的命運會不會就不一樣?但是很遺憾,歷史只能回味不能假設(shè),作為一個受孔孟思想教育長大的農(nóng)家子,曾國藩從小的守舊理念就是明確的,并且他最講誠,信,恒。也正是這樣讓他最終得到了清廷的信任,官至一品。但是他留給自己,留給家人的確少之又少,甚至頑固的逼死了自己的女兒,這樣的一生又是多少遺憾!
       曾國藩也并不是一個天資聰明的人,也是因為穆章阿的極力保薦才受到道光帝的重用,但是他卻是一個很有自知之明的人,因此曾格外的愛才重才,所以有了一班子文才武將協(xié)助他,書中有提到每次有曾國藩在時總會打敗仗,所以后來干脆不親臨戰(zhàn)場!這才有了一次次勝利。后面提攜李鴻章組建淮軍,興辦洋務(wù),都可以看出曾國藩有遠見,敢用人才。
       書中評價曾國藩其人一生最準確的莫過于左宗棠說的有知人之明,謀國之忠了!
      
  •     歷代中國讀書人以立德、立功、立言為終極追求,然能成者縱觀中華數(shù)千年歷史亦是寥寥。曾國藩是為數(shù)不多的做到了這“三大件”的人物,其道德修養(yǎng)與建功立業(yè)令世人矚目,而其載道之文及家書亦為世人樂道傳頌至今。評價曾國藩之言浩浩,私最喜“中國古代之最后一人,中國近代之第一人”一句。
      
      其德
      對歷史人物的評價必須放到當(dāng)時的歷史環(huán)境中才能公平。曾國藩的品德也是在清朝晚期的歷史土壤里生長起來的,受儒家尤其是后來發(fā)展起來的理學(xué)思想的影響,有著對朝廷至死不渝的忠誠,對舊禮制舊道德理所當(dāng)然的信念與維護,對反抗舊社會的力量有著無來由的憤慨,這些都是由當(dāng)時的歷史環(huán)境所賦予的骨子里的情感,直到病重后登上雞鳴寺與陳敷一席話,才令他產(chǎn)生過一絲的動搖。這是他沖破歷史樊籬的最后機會,然而年老體衰的曾國藩最終還是說服自己回到了“正統(tǒng)”,畢竟一個最根本信念的顛覆足以把一身功變成一身過,一身善變成一身惡,一等侯成一糞土。
      拋開歷史觀不講,曾國藩的道德修養(yǎng)自然是極高的。
      節(jié)操:曾國藩的仕途是一部屌絲的奮斗史,沒有背景沒有錢,因而得勢發(fā)達之后極能體察民間疾苦,為官清廉,守身如玉,講原則講規(guī)矩,全心全意為人民及皇上服務(wù)。待人謙和不擺架子,對于有才之人不惜破格錄用以誠相待,對于奸臣惡民不留情面嚴懲不貸,當(dāng)然是有口皆碑的好官。
      勤儉:曾極奉“勤”與“儉”,認為勤則家道興,而“儉”字更是用一生身體力行,以儉養(yǎng)德。曾要求自己要勤,即使身居廟堂之高,公務(wù)之中仍堅持記日記、書信、詩文,并常自擬奏折、檄文、告示,對文字內(nèi)容要求極高。曾所持人生三樂為“高聲讀書,勞作而后憩息,得天下之英才而教育之”,皆非單純的享樂,而是勤而后樂,是辛勤勞作之后豐富的快樂。曾要求家人要勤,他不斷地通過書信以及為數(shù)不多的當(dāng)面交談告誡子女與弟弟們要勤學(xué),如告訴兒子紀澤“讀書的訣竅在看、讀、寫、作四字緊密配合,每日不可缺一”,如親自為弟弟曾國荃編撰古文的鈔本供其學(xué)習(xí);他赴直隸總督之前為家中婦女留下一封詳細而嚴厲的訓(xùn)誡,諸如每月納鞋幾雙,做飯幾次等等,要求曾家的婦女必須勤。至于“儉”,可見于他從不收禮的清廉,他從來簡陋的總督衙門等辦公場所,以及盤算著舍不得花的兩萬兩養(yǎng)廉銀。作為正一品官員尤其是湘軍統(tǒng)帥,每日經(jīng)手軍餉銀兩何其少也,只消萬取其一便可享盡榮華富貴,但曾卻分文不取,讓后世的官員汗顏。
      
      氣度:左宗棠在曾國藩病重之際送來的對聯(lián)稱贊曾“謀國之忠,知人之明”令他自愧不如,曾竊以為這是對他十分中肯的評價,心中歡喜。曾無將帥之才,卻創(chuàng)立湘軍成就曠世之功,蓋用人之明也。彭玉麟、塔齊布、趙烈文、薛福成、郭嵩燾、鮑超、吳綸汝等文才武略才是曾鎮(zhèn)壓太平天國運動的主要因素,而曾只是善于發(fā)現(xiàn)人才、愛惜人并幫助他們發(fā)揮他們的才干罷了。曾自己也知道,但凡他親自參與的戰(zhàn)事沒有一場不是以失敗告終,因而他總是自覺地退到后方把戰(zhàn)場留給他的將領(lǐng)們?nèi)グl(fā)揮自己的才干。按今天的話說,曾國藩是個出色的領(lǐng)導(dǎo),有氣量能容人能用人,并創(chuàng)造條件讓他們發(fā)揮他們的才干。
      
      
      其功
      曾國藩一生最大的成就莫過于鎮(zhèn)壓了太平天國的運動,他一世的英名與誹謗也皆由此而生。
      由文人出身,走上練勇之路并一發(fā)不可收拾直至成為統(tǒng)帥二十萬湘軍的將領(lǐng),曾國藩這一生走得連自己也出乎意料。湖廣總督、兩江總督再到直隸總督又到兩江總督,進翰林協(xié)辦大學(xué)士,封一等侯,這是當(dāng)時社會上一個讀書人所能擁有的最高榮耀。然最后曾國藩像頓悟了似的,認為其成乃靠天,靠“運氣”,是太平天國內(nèi)部的腐敗注定了它的滅亡,是它的氣數(shù)已盡,而不是自己有多大的能耐,自己只是剛好趕在這個時候練了支湘勇,順應(yīng)了時勢的發(fā)展擊垮了已是風(fēng)中殘燭的太平天國,功不在己,在天。
      曾國藩名毀津門,落下賣國賊之名,亦是天數(shù)使然,只是愚昧的百姓不能理解,使他到死都不安。以中國當(dāng)時的力量,只有在列強面前委曲求全的分,這樣的爛攤子丟到誰的手里都只有自認倒霉的份,只有那些事不關(guān)己的人才會在一旁說風(fēng)涼話來搶占愛國的道德高點,以及那些有情緒沒有理智的百姓通過廉價的憤怒來宣泄心中的正義感。眾怒難犯,曾為津門一案捶胸頓足,然而歷史會原諒他的。
      說曾國藩是“中國近代第一人”是不錯的。他主持創(chuàng)辦了安慶內(nèi)軍械所生產(chǎn)現(xiàn)代的槍炮,這在我國是首創(chuàng)。在他后來主持并創(chuàng)辦的江南制造局為技術(shù)落后的我國創(chuàng)造了第一批先進的槍炮、輪船,他主持創(chuàng)辦翻譯所,翻譯了大量的外國文獻來幫助中國人“師夷長技以制夷”,他還創(chuàng)辦了金陵書局,對受到太平天國沖擊的中國文化的傳承起到了重要作用,他支持容閎選派了中國第一批留學(xué)生,其中不乏詹天佑這樣的孩子。他強烈意識到了中國的落后與危機,大力提倡中國須徐圖自強,中國最大的威脅不是太平天國,而是世界列強。他幫助中國邁出了自強的第一步,盡管后來的清朝還是倒塌了,但那是一個王朝氣數(shù)已盡,而絕非“師夷長技”可救。
      
      其言
      曾國藩老后常嘆息自己本是讀圣賢書、寫字做文章之人,豈知一不小心“誤入”歧途走上了軍事統(tǒng)帥之路,耽誤了一生的學(xué)問,終不能成一家之言。
      曾國藩一生未著一書,但有多少后人在為之著書立傳,多少人以其家書、奏折為讀本,領(lǐng)略這位“世界不睹一二之大人物”的修身齊家平天下之道,去感受他的胸懷他的道德。曾國藩后期的戎馬生涯使他無暇著書,他的“立言”只限于奏折、書信、日記等,而這些文字因承載了曾國藩的文學(xué)修養(yǎng)以及為人處世而具有極強的生命力,至今仍為細水流長地滋養(yǎng)著當(dāng)代的讀者。
      曾國藩對為人處世有著很深的見地,促使我在讀完唐浩明的《曾國藩》之后又去買了《曾國藩家書》來讀覽。前人有前人的局限,但是有些人性的東西是共通的,而這些為人與處世,經(jīng)過大風(fēng)大浪的曾國藩確能給人不少教益,這也是曾的文字經(jīng)久不衰的原因吧。
      
     ?。v史小說不同于歷史文獻,其中多有藝術(shù)化的成分以及作者主觀的意愿在里面,本人對曾的認識僅限于唐浩明筆下的歷史小說,因而評價與認識難免與史實不符,且不去計較)
      
  •     這本書耗費了我三個月才讀完,文筆并不晦澀但吸引力一般。透過曾國藩觀察時局是一個不錯的角度,看完之后對辛酉政變、庚申之變、洋務(wù)運動有了更深的了解,天津教案、刺馬案更讓人不禁深思。名毀津門是曾國藩晚年無法釋懷的痛,這件事帶給我許多對現(xiàn)實事件的思考。日后打算再詳細參觀一下直隸總督署,想必和第一次去的感覺不可同日而語。
      “為商必讀胡雪巖,為官必讀曾國藩”。竊以為曾國藩是個非常現(xiàn)實的人,名利兩權(quán)他惜名如命,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他雖然一生節(jié)儉卻默許九弟往荷葉塘運回金山銀山,家族利益在他心中舉足輕重;他雖然面對困難不屈不撓,但是面對兩次慘敗都立刻想投水自盡;即使揮師北上真得有希望成功他也堅決不允,他無法承受亂臣賊子的千秋評說。狡詐權(quán)謀讓他在官場摸爬滾打,用人唯私讓他權(quán)傾一時、家門榮耀。曾國藩并不是人們心目中的道德楷模,但他依然是偉大的中興名臣、教育專家。曾國藩本人非??粗刈笞谔膶λ爸酥鳎\國之忠,自愧不如元輔”的評價。
      本書畢竟只是歷史小說,虛構(gòu)在所難免。書中主要塑造了康??档搩尚值?,用理想化的形象反襯曾國藩的陰暗面,但是唐浩明不惜虛構(gòu)曾國藩背信棄義殺死投降的韋俊,這個就不妥當(dāng)了。唐浩明對太平天國的刻意拔高讓人心中不快,不能因為集團內(nèi)部有翼王等英雄豪杰就否定了整個集團的邪惡本質(zhì)。我希望這只是唐浩明對出版的妥協(xié),而不是他內(nèi)心的真實想法。汪衍振的《曾國藩發(fā)跡史》明顯是想寫成本書的前傳,但可以只繼承了唐浩明寫小標題兒戲化的特點。
  •      我很早以前就對曾國藩這個歷史人物產(chǎn)生了強烈興趣。毛澤東與蔣介石,兩黨的領(lǐng)袖都對他表示出了極高的評價,甚至有人稱他是“修身齊家治國中華千古完人”。從網(wǎng)絡(luò)和雜志上的各種文章資料里,我曾零零碎碎地讀到他的軼事,對于他自律、克己(致力程朱之學(xué),每日必做日課:早起、主敬、靜坐、讀書不二、讀史、謹言、養(yǎng)氣、保身,日知所亡、月無忘所能、作字、夜不出門)的性格特征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不禁好奇:曾國藩是如何做到身居高位、事務(wù)繁忙卻對自己保持嚴格要求、每一天都精益求精的呢?一介文官,又是怎么統(tǒng)領(lǐng)十幾萬漢人軍隊,不失滿族皇帝、太后的信任歷時十余年最終成功鎮(zhèn)壓太平天國?為什么即使他死后,家書和文集仍被百年之后的人們推崇傳頌、列為經(jīng)典?
      
       這部歷史小說《曾國藩》,是唐浩明在花費多年編審分析《曾國藩文集》后寫就的。據(jù)說九十年代左右,此書紅極一時,人稱“做官須看《曾國藩》,經(jīng)商必讀《胡雪巖》”。翻開本書,我有點失落的發(fā)現(xiàn)自己最關(guān)注的部分——曾國藩跟隨唐鑒研習(xí)義理之學(xué)這一階段,在這長達上中下三冊的書中竟只占了一個章節(jié)。小說一開篇,就從曾國藩回鄉(xiāng)奔母喪途中遇上長毛(指太平軍)的情節(jié)寫起。武功高強的民間高手、胸懷壯志的書生、雄心勃勃的長毛、形形色色的官吏,他們那被描畫得栩栩如生的身影,逐漸將這幅亂世的悠長畫卷舒展在我們面前。
      
       從四十一二歲的壯年時期到臨終前的花甲之年,這部小說按照時間順序和歷史事件的發(fā)展,細致綿密地呈現(xiàn)了曾國藩傳奇的后半生。他前半生作為湖湘一介農(nóng)家子弟勤勉好學(xué)、考入翰林、官至二品的際遇,則以曾和其他人物講述回憶的形式點滴呈現(xiàn)。曾國藩一生滅長毛、辦洋務(wù)、培育人才、修身養(yǎng)性,他辦到的事情不用說當(dāng)時的人難以企及,后世的人也只能敬佩不已。
      
       終其一生,曾國藩無論多大的逆境順境,都在不斷自省、以求完善。青年時考科舉起初并不順利,加倍刻苦讀書得以參加殿試;沒有人脈和背景,經(jīng)貴人指點憑詩文得贊賞終入翰林;臨危受命,出山在長沙辦團練,耿直嚴明卻得罪了不少官吏,退至衡州;帶湘勇戰(zhàn)長毛的前幾年,靖港大敗,羞慚得差點自殺,痛定思痛吸取教訓(xùn)后,取得了一定戰(zhàn)績;又接連幾次大敗后,回鄉(xiāng)奔父喪,消極避世;研習(xí)黃老之術(shù),改變鋒芒畢露的處事風(fēng)格,在官場各界協(xié)助下,克服重重困難,依靠九弟曾國荃最終攻下金陵,消滅長毛;受封功名,卻惴惴不安,深思熟慮后忍痛裁撤湘軍,經(jīng)勸說才留下長江水師;暮年因天津教案名聲受損,身體日衰,還敦促幕僚仿洋人造機器,又推行幼童赴美留學(xué)計劃。
      
       然而,“完人”或許可以是追尋憧憬的境界,卻不可能成為一種真實的結(jié)局。古人說“成大事者,不拘小節(jié)”,曾國藩和其他許許多多成就大業(yè)的人物一樣,無論初心多么高潔,為成事而爭權(quán)勢,定會傷害一些無辜者(或者說罪不至死者)的利益甚至性命、使其成為一塊塊墊腳石。比如:長沙城內(nèi)曾收下串子會護身令牌的秀才林明光,被江西官場參劾時暗殺奉皇命來監(jiān)視湘軍的滿臣德音杭布,為強行裁軍誘殺被康福設(shè)棋局勸降的韋俊叔侄。又無論他個人如何想保持官府、幕僚和軍隊的清廉,自身多么節(jié)儉不貪富貴,也無法控制手下人的作為。就像曾國藩明知“九帥”曾國荃及其部署打下金陵城雖立了大功卻也將長毛財富洗劫一空、對普通民眾也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卻只能放任不管甚至包庇隱瞞。其次,曾國藩雖不貪財不貪權(quán),卻不能說他不在乎功名。尤其是“身后名”,是他在面對許多大事做大決定時的權(quán)衡砝碼,也是他后期為人處事的一大負累。在平定長毛之后,湘軍裁撤、戰(zhàn)捻軍、斷津案、辦馬案,曾國藩面對這些復(fù)雜的情形,原本就力不從心,再加上自身對于名聲污損的恐懼,無論怎樣再三權(quán)衡、深思熟慮,無一能辦理得利落漂亮。再者,在一個亂世的大背景下,為搖搖欲墜、即將傾覆的清王朝謀事,曾背負著自身的局限性,他豈能憑一己之力扭轉(zhuǎn)局勢?
      
       曾非完人,但他的才華、成就和處世哲學(xué)卻給后人帶來了無數(shù)啟示。
  •     1、老蔣一生模仿曾文正公,唯獨最關(guān)鍵處卻沒學(xué)到。只懂得贈一贈中正劍、讓人叫一聲校長這些皮毛。但卻沒能學(xué)到曾國藩慧眼識人審時度勢急流勇退的過人見識。同樣到了軍隊暮氣已重、天下人心思安、內(nèi)部分裂各樹一幟的情況下,曾國藩懂得急流勇退而老蔣豬油蒙心非打內(nèi)戰(zhàn)不可,最終解決實在令人唏噓。
      
      
      2、讀完曾國藩才知道梁啟超說李鴻章“不學(xué)無術(shù),不敢破格;不避辛勞,不畏謗言”這其實是恰恰是和曾國藩相比得出的精辟論斷!我曾疑惑李鴻章名重一時怎么會不學(xué)無術(shù),權(quán)重一時怎么會不敢破格?待到和曾國藩放到一起,真是瞬間高下立斷。但李鴻章不畏謗言迎難而上的拼勁缺也是曾國藩所沒有的。想必這和兩人一個青年得志但后半生艱難,而另一個中年以后便平步青云一帆風(fēng)順的個人經(jīng)歷有關(guān)吧。
      
      
      3、不知道臨死還在忙著簽定辛丑條約而被全國痛罵為賣國賊的李鴻章,當(dāng)時會不會想到處理天津教案時的曾文正??吹皆鴩旖蚪贪讣昂髞淼谋瘺鐾砟?,禁不住的會想到處境差不多的李鴻章,兩個“儈子手”“賣國賊”,這其中又有多少艱辛不易!每每想到這里,就會為自己曾經(jīng)的憤青想法懊悔不已無敵自容,果然是“書生誤國”“清議誤國”!
      
      4、唉。。這樣的人固然是中興名臣,可要是沒有他,早點砸爛了清王朝或許能早點建設(shè)新中國吧。據(jù)說鄧小平晚年談到周總理時說過“如果沒有總理,文革的破壞會更嚴重,但如果沒有總理,文革恐怕也不會持續(xù)這么長時間?!边@話不知是真是假,但確實有幾分道理,想必。。同樣也是可以用在曾國藩和李鴻章身上的吧!
  •      《禮記·大學(xué)》: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
       曾國藩,堪稱中國近代史上"立德、立功、立言”集大成的典范,成功做到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讀這本書,很虔誠的想學(xué)習(xí)其修身齊家的方法,對于我來說,希望在“靜”"有恒"上下工夫。
      
      
  •     攻下安慶時確實是曾起兵的好時機
      滿洲皇位更迭 承德風(fēng)聲鶴唳 顧命大臣與太后們各立山頭
      發(fā)匪行將末路 洪逆喪心病狂 忠王獨木難支
      左胖羽翼未豐 楚勇勢力不濟 李二縱得洋槍 擁師不敢存異
      帳下雄兵十萬 更有虎將滿堂
      老九決勝千里 鮑超勇冠三軍 水師縱橫大江 洋人駐足觀望
      
      然而終究未能成事 還是本性使然
      從來以圣人為楷模 到底難效草莽賊寇
      兼之老九心思難料 日后燭影斧聲 為之奈何
      
      機不可失 攻下金陵時 左胖早另立門戶 李二也有赤佬撐腰
      潤之亦死 此事再難為之
      不知若干年后被教案忙到鞠躬盡瘁的文正公可否有一絲感慨呢
      
  •     讀完最大的感覺就是:人要自己成就自己??!
      曾國藩天資并非聰穎絕倫。還記得他小時候的一個故事:小偷半夜去他家偷東西躲在房梁上,看見幼年的曾國藩正在屋里背誦《岳陽樓記》。本想等他背完回去睡覺之后下手,卻等啊等,屋子里的那個愚鈍的少年整整背了一夜都沒把這文章背誦下來。在梁上的小偷聽來聽去都會背了,這樣一直折騰到第二天早晨,東西也沒偷成??梢娫鴩奶熨Y一般,另外從他幾次科舉考試也能說明他并非天生奇才。然而后來卻成為中國歷史上少有的立德立功立言德功言三不朽的大儒,為何?因為倔強的秉性,因為心中有大理想大信仰,因為不為圣賢即為禽獸,因為自己要成就自己。
      
      帶兵打仗,他和歷史上的軍事奇才韓信岳飛戚繼光差的太遠;運籌帷幄,雖有臥龍先生之忠心,但著實沒什么奇招制敵。然而他穩(wěn)扎穩(wěn)打,穩(wěn)中求勝,這和他做人也是一樣的。不求近效但求長遠。要做圣賢,就要從小處開始,就從每個細節(jié)做起來改變自我。比如每天的靜坐,比如堅持寫日記,比如每日再忙也要讀兩頁史書,比如每日臨摹字帖,比如每篇奏章都是寫了改改了寫臻求完美,比如堅持寫家書對家人的教育,比如比如。。。。怎一個鍥而不舍了得!一個天資愚鈍的倔強少年就這樣一點一點提高和修煉自己,成為晚清唯一的一位大儒。
      
      我等凡人如果也能這般堅持不懈,或許早就成就自己的人生了吧!
      
      還有,勤思考。從每個失誤中反省自己,他直到50歲才從自身的經(jīng)歷中體會到要以柔克剛的道理。做人亦是如此,外要圓內(nèi)要方。悟透這層意思,曾國藩就又達到了一個新的做人境界。
      性格決定命運,信仰決定方向,不斷修煉自己,不斷求得自身提高,自我修煉成就自己,這就是我讀罷唐浩明先生這片宏偉巨著后我最深的感觸!
  •      最近看完這部書,下面談?wù)勎业母惺埽?br />    作為臣子,平步青云,忠君報國,為君主分憂,他做到了;作為家族的一員,建功立業(yè),封妻蔭子,光耀門楣,他做到了;為人夫為人父,他克己修身,言傳身教,嚴謹治家,他是標桿。作為一把手,識人知人,知能善任,心胸開闊,使得湘軍聚集了一大批優(yōu)秀的人才,對近代中國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我,認為文正公是成功的。
      
       對于政治和軍事上運用的謀略和手腕,則是官場斗爭的必然,作為一個能臣,清官,不僅要能做事,還要會做事,協(xié)調(diào)好各方面的影響,仔細權(quán)衡,仔細思量。
      
       對于朋友,曾國藩有他心胸開闊的一面,比如對于左宗棠,但是又顯現(xiàn)出他重德的一面,比如他對身邊德行欠佳人的態(tài)度。
      
       縱觀曾國藩的一生,前期任京官時,在眾多的京官中,并沒能夠異軍突起,后期辦團練,興洋務(wù)使得他封侯拜將,時勢造就了曾國藩功業(yè)。但是對于疲敝已久,病入骨髓的滿族政權(quán),沒有能跳出愚忠的圈子,血腥鎮(zhèn)壓太平天國。假若真能如書中所寫,和太平天國一樣,勤王或者自立,我不禁會問那么近代中國會是一種什么景象呢?
      
       最后我想說,作為人我們有缺點,也能允許別人有缺點,正是如此,我們才沒有把人神化,我們才覺得這個人是可以認識和企及的。文正公身上有很多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的特質(zhì),比如自省的態(tài)度,識人善任的眼光和勤勉的習(xí)慣。
      
       我喜歡讀歷史類書籍,因為歷史教會我們?nèi)タ唇裉?,教會我們怎么做事。第一次發(fā)帖,謝謝大家來捧場。
  •     大家公認,曾國藩不是天才式的人物。一路跌跌撞撞走下去,到最后功成名就位極人臣,覺得完全是一個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的故事。
      
      1. 那些殺不死你的將使你更強大。需要有兩個前提,即能持續(xù)挑戰(zhàn)不放棄,從失敗中吸取教訓(xùn),不斷提升自己到最終成功。出師不利,跳江自殺未遂,而后突然享受勝利逆轉(zhuǎn)的喜悅,似乎讓曾老先生早早就領(lǐng)悟到了人生瞬息萬變,熬過痛苦總有喜悅的道理。從此以后,遇到任何不順,第一念頭總不是放棄,而是挺住?!疤煜路参?,加倍磨冶皆能變化本質(zhì),別生異彩,何況人之于學(xué)?” 能忍,進而堅韌。第一條基石。
      
      2. 吾日三省吾身。觀察周邊的人,慢慢開始覺得,從失敗中吸取教訓(xùn)原來不是每個人都會去做的事。有的人沒這個心,有的人沒這個悟性,或者兩者皆無。于是兩個前提之一就很難成立了。不能吸取教訓(xùn)自然很難戰(zhàn)勝困難,而沒有戰(zhàn)勝過困難的人也很難有斗志,形成惡性循環(huán)……反思,第二條基石。
      
      3. 相由心生。曾老先生其實在哪一方面也沒有出類拔萃,只除了會看人。這在今天看來應(yīng)該算入管理才能。如果不是能鑒別、提拔、管理一群在某一方面出類拔萃的人,很難想象曾老先生的仕途生涯能走到哪一步。如果不會識人會怎么樣呢?覺得從工作的角度來說,自己的利益會受損。比如信任了不該信任的人,或者講了不適合講的話,不管是團隊成員還是管理者,都會帶來很糟糕的結(jié)果。從生活的角度來說,人越長大時間越寶貴。交什么樣的朋友,直接決定了加入什么樣的社交圈、接觸什么樣的訊息、受什么樣的影響,需要進行取舍。曾老先生的交友原則:“八交:勝己者;盛德者;趣味者;肯吃虧者;直言者;志趣廣大者;惠在當(dāng)厄者;體人者。 九不交:志不同者;諛人者;恩怨顛倒者;全無性情者;不孝不悌者;愚人;落井下石者;德薄者;好占便宜者。” 抱著認識一個好朋友有益一生的信念,覺得識人很重要。
      
      4. 何以百煉鋼,化為繞指柔。小的時候總覺得這種處事方法太過圓滑,心里總是默默鄙視。直到長大了才懂得,在一定限度之內(nèi),就不是圓滑,而是成熟。人和人是不一樣的,境遇立場不同,所思所欲不同,遇到事情采取的行為便不一樣。只是一心維護自己想要的,不惜傷害他人的權(quán)益,其實是很自私任性的行為。尊重滿足對方的心理或物質(zhì)需求,自己反而更容易得償所愿。待自我為空,自我反而得萬物。覺得佛家理念套在這里也很合適。
      
      5. 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曾老先生在意氣風(fēng)發(fā)之時能想到為將來鋪路,雖然一路如履薄冰,卻也總算全身而退。晚景凄涼是件可怕的事,為此深深佩服曾老先生?!胺厕k大事,以識為主,以才為輔?!?事事想得深遠,料得準確。第五條基石。
      
      6.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因為個人的世界觀里認為,整個世界的運轉(zhuǎn)是一場持續(xù)的巨大的蝴蝶效應(yīng),所以覺得曾老先生的際遇也是如此。如果不是有一個力挺他的王爺,如果不是剛好朝中無人,甚至如果不是自殺未遂……其實有無數(shù)種可能可以讓曾老先生從此汲汲無名。意識到自己的渺小,知世間萬事皆因果緣,懷敬畏謙卑之心的人,往往更坦然面對失敗,也更堅定于推動命運之輪的轉(zhuǎn)動。
      
      最后,兩顆星是因為覺得寫得太差。。。真正有價值的是曾國藩的一生經(jīng)歷。
  •     這本書看過好幾遍,還是很喜歡看,里面其實主線是曾關(guān)于創(chuàng)業(yè)的一個故事,有對于價值觀的思考,對于人才觀的思考,對于組織理論的思考,當(dāng)讓更多的是實踐,對于問題的解決。原來圣人也有要跳江自殺的時候,原來圣人的煩惱也很多,所謂責(zé)任越大、煩惱越大。更能考驗一個人的胸懷,所以格局小的人在高位實際上是最組織和最自己都是非常危險的。
  •     
      提到晚清的歷史,曾國藩絕對可以算作一名極其重要的主角,至今仍對后人有著深遠的影響。觀此書,觀其人,觀其一生,真可謂可歌可泣,可敬可悲,至今世又有多少豪杰能至于此呢?毛澤東都對其評價為,“我觀近代,獨服曾文正?!?br />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br />   曾國藩作為儒家傳統(tǒng)的繼承者,真的將這一思想貫徹的淋漓盡致,以其一生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想傳播給后人,雖然在這一生的最后時期,也因為天津教案曾受人質(zhì)疑,但處于當(dāng)時的歷史時期,的確也不能超越歷史去苛求人物。在更多人的評價中,曾國藩真正實現(xiàn)了立功(完成大事業(yè))、立德(成為世人的精神楷模)、立言(為后人留下學(xué)說)的“三不朽”, 不愧為“中華千古完人”。
      從為國立功上,籌練湘勇平定太平天國只是其一,讓后世更佩服的還是他能做到急流勇退,沒有一鼓作氣推翻清王朝,收復(fù)漢室,而是作為兩江總督,自行裁撤湘軍。
      而曾國藩深刻打動我的地方,還是在于他作文、嚴己、持家;識人、用人;帶勇,為官,成事;這些方面的獨到之處,也難怪《曾國藩》成為當(dāng)今官場上的必讀書籍,許多公務(wù)員拿它作為官場立命的參考。
      
      嚴己
      “靜中細思,古今億百年無有窮期,人生其間數(shù)十寒暑,僅須臾耳,當(dāng)思一搏。天地數(shù)萬里,不可紀極,人于其中寢處游息,晝僅一室,夜僅一榻耳,當(dāng)思珍惜。古人書籍,近人著述,浩如煙海,人生目光所能及者,不過九牛一毛耳,當(dāng)思多覽。事變?nèi)f端,美名百途,人生才力之所能及者,不過太倉之粒耳,當(dāng)思奮爭。然知天地之長,而吾所歷者短,則憂患橫逆之來,當(dāng)少忍以待其定;知地之大,而吾所居者小,則遇榮利爭奪之境,當(dāng)退讓以守其雌?!?br />    這是書中最讓我牢記于心的一段話,這樣的境界與修養(yǎng)已是對自身的要求近乎及至,難怪曾國藩能每天堅持日課,而又能在亂世之中,以其自身的個人魅力,精神榜樣,統(tǒng)領(lǐng)一干自始至終對他死心塌地的優(yōu)秀湘軍統(tǒng)帥。
      修身之極,也不過如此吧!當(dāng)今之世,想必沒有多少人能以此作為為人處事的原則了。
      
      持家
      “家業(yè)之興與敗,全在勤敬二字上。能勤能敬,雖亂世亦有興勝氣象,一身能勤能敬,雖愚人亦有賢智風(fēng)味。
      不為圣賢,便為禽獸;不問收獲,但問耕耘?!?br />   如果沒有曾國藩引領(lǐng)的嚴格家風(fēng),我想也沒有曾國荃以及后世家族的輝煌。他的家書至今仍是家庭教育的范本。
      
      作文
      “作文寫字,強調(diào)一個‘氣’字。文求氣昌,字求氣貫。文氣不昌,雖道理充分,其文不足稱;字氣不貫,雖筆筆有法,其字不足觀?!?br />   其實,翰林出身的曾國藩始終將作文擺在重要的位置,從書中對其子嗣的要求中就可見一斑。平定太平天國前的《討粵匪檄》也可看出,曾國藩所做之文,必定想對己,對君,對天下百姓,都想做到師出有名,理直氣壯。
      
      識人 用人
      “牛驥同槽,庸杰不分,必然使英雄氣短,才士齒寒?!?br />   識人、用人更是曾國藩自己引以為傲的一點。曾國荃、李鴻章、彭玉麟等等,一生舉薦之良才不下千人。對為國家發(fā)展立功上,很難講,曾國藩的自身成就,與為國薦賢的成就哪個更大。其實,也正是他“謂為人儀則,為人作表率”的風(fēng)骨,識人、用人、不畏所用之人超越自己的心胸,才做到如此之成就吧。
      
      帶勇
      “帶勇之法,以觀察人才為第一,整頓營規(guī),講究戰(zhàn)守尚在次之。
      寧可失之于嚴,不可失之于寬。
      亂世須用重典。
      對待部署,要揚善與公庭,規(guī)過于私室?!?br />   能夠靠練勇平定當(dāng)時可謂民心所向的太平天國,可見曾國藩作為一名文官在帶勇上確有獨到之處。湘軍成立之初,也確實做到了將帥廉勇,軍紀嚴明,勇猛善戰(zhàn),威震天下。
      至于多年后,湘軍后期的腐化衰落,也是歷史發(fā)展的無奈之境啊。
      
      成事
      “功可強成,名可強立,在人之努力耳。又說天下事有所逼有所激而成者居其半,眼下盡管時機不利,也正是困知勉行之時,要在逼和激中做成事”。
      觀曾國藩一生所為之事,所遇之困境多于順境,而事成者多,事敗者少,我想也正是源于此。雖然晚年的他,也將成事之因讓半分于天,但我眼中的曾國藩的成事之因,還是多源自于他的遠見、隱忍與堅韌的個人精神。
      
      曾國藩,其人其生,其思其境,值得當(dāng)世之人感慨,學(xué)習(xí)良多。以個人對其最為推崇的“靜”界為結(jié)尾,水靜猶明,而況精神?夫虛靜恬淡,寂寞無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也!
      真可謂大柔非柔,至剛無剛!
      
  •     說曾國藩,太難了,忠君、識人、儒生、遠見,又虛偽、怯懦、狡詐、殘忍,一言難以蔽之。正如書的結(jié)尾,曾國藩開始反思自己的人生,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功臣,還是罪人?陳廣敷的批評,更是給了他晴天霹靂的致命一擊,他的價值觀,瞬間幾乎崩塌。他雖然勉強說服自己是對的,可看得出來,他自己還是很不確定,他也沒有時間來想明白了。
      我們不能脫離人物的歷史環(huán)境來評判,所以說他是“農(nóng)民起義的儈子手”,就是胡說八道?!稗r(nóng)民起義”不一定就是正義的,那么站在他當(dāng)時的立場,剿滅太平軍,維護清王朝,也屬正常。何況很多人最后都認識到了,太平天國的滅亡,是內(nèi)因,是洪楊等人的驕奢淫逸、自相殘殺,導(dǎo)致了滅亡。這個道理,不但曾國藩領(lǐng)悟到了,陳廣敷看出來了,康祿、康福認識到了,就連一些普通士兵、平頭百姓,也認識到了。
      還是說說康福吧。其實評判曾國藩,康福是最有發(fā)言權(quán)的。和曾國藩在一起的時間,朝夕相處、親密接觸,誰也沒有康福長??蹈状尉冗^曾國藩,見識到曾國藩為人軟弱的一面。但對曾國藩更多的是佩服、崇敬,曾國藩是神,曾國藩就是他的偶像和寄托。
      康福對曾國藩的印象最終還是逆轉(zhuǎn)了。曾國藩虛偽、狡詐、殘忍,他沒有、也沒有力量中興清廷、造福百姓。而他的弟弟,康祿,才是真的英雄,頂天立地的大丈夫,知其不可而為之,堅持信仰、視死如歸。所以,他向曾國藩討回了本就是自己的祖?zhèn)髌遄樱c曾國藩的舊日情誼一刀兩斷?;氐綎|梁山下,遠離那個污濁腐敗的社會,悉心培養(yǎng)自己的兒子,讓他知道誰是真的英雄、什么是正確的道路。最終康福的兒子,為推翻清朝做出貢獻。
      康福是個明白人,真君子,坦坦蕩蕩,不虛偽、不頑固。中國這個社會,無論過去還是現(xiàn)在,康福這樣的人太少了。
  •      假期的時候在學(xué)校書攤上淘到的三本湖南文藝出版社的版本,很喜歡那幾本的封皮,看著有小時候讀演義小說的感覺。當(dāng)然這本歷史小說還是有著演義的成分的,比如敘事之余延伸開來再講段人物的感情遭遇,如彭玉麟的愛情經(jīng)歷,曾國藩的小妾的事情,康福兩兄弟的事跡,當(dāng)然這是小說,這樣才具有可讀性和趣味性。
       從 荷葉塘的農(nóng)家弟子到“中興之臣”,由翰林到將領(lǐng),這樣的人自然具有可以書寫的傳奇,而出將入相自古是許多知識分子的“千古夢”。而且懂得激流勇退,更是具有中國式的大智慧。曾國藩一直便是許多有抱負的人心中的楷模和偶像,所以才有坊間所傳的“做官要讀曾國藩”。
       然讀完他的這本歷史傳記留給我印象最深的卻是他的勤奮、冷靜、和知人善任。曾國藩一生中作文章也沒有名流千古,打仗完全靠的是手下的梟將和曾國荃。而他所作的家書卻極具價值,其中包括對自己的反省,對后輩的建議和讀書臨帖的習(xí)得。這許多家書都是在戰(zhàn)場上寫成,而且認認真真、風(fēng)雨不輟,可見他是個以勤奮和反省立身的人,雖然熱衷功名且手段狠辣,但儒家的慎獨、自省都一一做到,且極其出色。
       其次,見識深遠,親手網(wǎng)羅人才、逐級提拔。深知成偉業(yè)不是一己之力可以完成,且功成之后將首功推給他人,深知將欲取之,必先予之。堅信行事之中見識第一,才具第二。所以在很早便看出肅順貪權(quán)跋扈,雖然一再提拔自己,但還是始終不說多余的拉幫結(jié)派的話,免得在肅順倒了后被誅連。
       至于識人,更是準確,從塔齊布、羅澤南、彭玉麟,到李鴻章等等都是看準后便委以重任,他們也是盡力回報。
       所以如此見識和總攬全局的眼力,怎么會不名垂青史呢,正印了那句:富貴而名磨滅者不可勝數(shù),唯倜儻風(fēng)流者稱焉。
  •     看完《曾國藩發(fā)跡史》然后過來看這本書。兩本書的作者簡直是約好了一樣!《發(fā)跡史》寫到曾回家奔喪,《曾》就從那里接著往下寫!中間完全是無縫銜接!此書主要寫曾國藩后期鎮(zhèn)壓太平天國的運動,在刻畫表現(xiàn)人物上非常到位的。建議和《發(fā)跡史》一起看。
  •     記得當(dāng)年讀它是很愜意的一件事情,這么多年過去了——在傳紀和小說的邊界游走,作者的筆法和格調(diào)營造了很強的真實感。用心揣摩一個人,琢磨一些事,不譽之、不謗之。修齊治平的楷模、儒家三不朽的典范,一個影響歷史進程的人物?!缬曜x后感
      
  •      浩明先生的代表作已經(jīng)不需要我等平凡之輩再給予任何推薦和評價,只是我讀完這套著作的確是心潮澎湃,而且作為一個湖南人,產(chǎn)生了機槍的驕傲感和歸屬感,也是讀完這套書之后,我開始去查閱關(guān)于湖湘文化的歷史,湖湘文化的起源,深入的了解和解讀湖南的山水造就的一群民眾。
       湖南是近代中國歷史上不可不可抹去的一筆,前仆后繼的湖南人對中國歷史的積極推動作用青史流傳。主席毛澤東為代表的第一代新中國領(lǐng)導(dǎo)集體里的湖南人自是不用多說。
       直到拜讀了這套大作,我才深深感到,湖南人的歷史是從曾國藩開始的,這位湘陰的書生將軍開創(chuàng)了湖南人在中華文明史上亙古未有的一個時代,他徒手建湘軍、剿太平、保大清,無湘不成軍,尤其這一支橫掃中華的隊伍解散之后,大多回到故里,帶回來的物質(zhì)、精神的財富都極大的補給了這片曾經(jīng)的蠻荒之地。
       曾國藩先生另一個深遠的影響就是他個人的修養(yǎng)和對于人才的識別,他一身克己守禮,嚴以待己,家風(fēng)嚴謹,源遠流長。千百年來,雖然他個人的肉體早已隕滅,但是整個家族的傳承,尤其是家族內(nèi)部長期保持的正派作風(fēng),是左宗棠、張之洞甚至李鴻章都不可比擬的??傊矣X得他的人生寬廣的就像是浩瀚的海洋,在同樣的時間里,他賦予他個人、家族、國家那么寬廣的意義,那樣充實、飽滿。曾國藩善于識人樂于識人也是中國歷史上的意見樂事,他的家傳門生李鴻章在他去世之后,將對他的推崇一直延續(xù)下去,而李鴻章本人也成為晚晴應(yīng)該說是當(dāng)時全球范圍內(nèi)矚目的一顆巨星,成為政治、外交、商業(yè)的極大權(quán)者。
       應(yīng)該說,我個人有限的閱歷以及認知水平,都會限定我解讀這本數(shù)的能力,但是我純粹是崇拜者、敬仰者,希望在這些讓人沉淀的文字之中不斷地充實自己、豐富心靈。
  •      他的一生從曾剃頭走到老中堂,在清王朝面前,他是一名忠臣;在官場中,他是一位高端政客,擅長權(quán)謀。
      
       曾國藩的功績:
      1.建湘軍(書生將領(lǐng)+農(nóng)民士兵),保家衛(wèi)國。通過自己是湖南人的優(yōu)勢,在湖南辦團練的機會,建立起了一支驍勇善戰(zhàn)、紀律嚴明的軍隊-湘軍,雖然后期湘軍人數(shù)擴張、打多了勝仗之后,內(nèi)部腐化加劇,紀律松弛等毛病開始顯現(xiàn),但曾國藩確實是建立了一支從屬效忠于自己的有實戰(zhàn)能力的軍事力量,儼然一個藩王、地方軍閥。
      
      2.平長毛,解決內(nèi)亂。咸豐年間,太平天國興起。曾國藩依靠湘軍和水師,開始了和太平天國的持久戰(zhàn),按照戰(zhàn)略防御-戰(zhàn)略相持-戰(zhàn)略反攻的步驟,最終平定了長毛。太平天國的失敗,首先的主要是原因是于高層內(nèi)訌胡斗、腐化過快等內(nèi)部因素,曾國藩湘軍的長期圍剿并最終勝利只是處于臨界點的那個外力,有這個外力一推,太平天國提前倒下了。
      
      3.開眼界,學(xué)習(xí)西方。建立兵工學(xué)堂、翻譯西方書籍、安排赴美留學(xué)生等等都是其“師夷長技以制夷”的具體行動,開啟了中國近現(xiàn)代化的先河。在那個時代,這些行動都是很超前,足見其希望國家人才輩出、繁榮富強、自主獨立的心愿。
      
      
      曾國藩的敗筆:
      1.津教堂案。一個偶然事件,促成中法、中國與外國長期以來矛盾的爆發(fā),曾國藩夾在三股壓力中間,里外不是人,上有慈禧為討好外國人而嚴懲肇事者的步步緊逼,下有老百姓對外國殖民者長期以來積攢的怨恨,外還有法國等國家的軍事威脅。從清王朝的利益出發(fā),委曲求全,最終還是向外國人屈服,接受了一系列屈辱要求,但卻背了賣國賊的罵名。使清王朝得以茍延殘喘,自己卻聲譽掃地。
      
      
      可以深入的部分
      1.湘軍的性質(zhì)-個人部隊與國家部隊、滿族與漢族矛盾。
      
      2.曾國藩處事方式的變化-硬碰硬到圓和處事,“曾剃頭”到“老中堂”。剛開始辦團練時,常常越過職權(quán)范圍操作,直來直去,沒有考慮過地方官的感受。對待長毛手段殘忍,到后來,則在處事、治軍等方面慢慢圓和,“求人”、“賞”、揚善于公堂,規(guī)勸過錯于內(nèi)室等手段運用得逐步成熟。
      
      3.太平天國(發(fā)跡于廣西)的興盛與我D興盛的相似性。 “有衣同穿、有錢同使、有飯同食、有田同耕”與“打土豪、分土地”,調(diào)動了占中國人口絕對比例的農(nóng)民賣命的積極性。在中國,口號還是土的好,方便農(nóng)民傳播。
      
      4.曾國藩“陳橋兵變”的可能性。性格使然,可做到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臣,但做不了王。
      
      5.曾國藩與中國的近現(xiàn)代化
      
      6. 曾國藩的弟子-李鴻章。淮軍首領(lǐng)
      
      摘錄
      1.輕用其芒,動即有傷,是為兇器;深藏若拙,臨機取決,是為利器
      2.大凡中等之才,獎帥鼓勵,便可望成大器;若一味貶斥不用,則慢慢地就會墮為朽庸
      3.足下勤實有過人之處,然天賦卻只有中人之資。但自古成大器者,并不靠天賦,靠的是勤實。
      4.人過鼎盛時期后看,應(yīng)該從波平浪靜處安身,莫從掀天揭地出著想
      5.天下事有所逼有所激而成者居其半
      
  •     曾國藩
      
      評價:內(nèi)聖外王
      
      追求:“三立”------立德、立功、立言
      
      修身:
      -詞賦之學(xué)
      -程朱理學(xué) 誠、敬、靜、謹、恒
      -申韓之術(shù)
      -老莊之道
      
      爲(wèi)人: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處世:
      韜光養(yǎng)晦
      
      治天下:
      -淡然對待不公平待遇
      -忍耐失敗
      -盡力消除負面影響,直奔大目標
      -抓住機遇,做大做強
      -識才
       “端莊厚重是貴相”
       “謙卑含容是貴相”
       “事有歸著是富相”
       “心存濟物是富相”
      -用才
       廣收慎用
       因量器使
       區(qū)別對待
       著力培養(yǎng)
      -接班人
       謹慎以達後繼有人並光大師門
      
      
      
      ——————————————————————————————
      閻錫山
      
      墓誌銘:
       突如其來之事,必有隱情,惟隱情審真不易,審不真必吃其虧。但此等隱情,不會是道理,一定是利害,應(yīng)根據(jù)對方的利害,就現(xiàn)求隱,即可判之。
      
      追求:“三立”------立德、立功、立言
      
      修身:
      -程朱理學(xué)
       深諳陸王心學(xué),卻又擔(dān)心王學(xué)流於放蕩,故又取法程朱(見李蓼源:《閻幕歲月》)。
      -老莊之道
       “處物,巧勝與拙;處人,拙勝與巧?!?
       “智無詐,方爲(wèi)至智?!?
       “輕躁顯露,人格事業(yè)兩受其損;慎言誠訥,人格事業(yè)兩得其益?!?br />    閻錫山認爲(wèi),“不對”的反面還是“不對”,只有“中”才是對的。
      
      
      
      ——————————————————————————————
      曾國藩與閻錫山的共同點:
      
      
      一、追求:“三立”------立德、立功、立言
      出自《左傳·襄公·二十四年》
      原文爲(wèi):“‘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m久不廢,此之謂不朽”
      後於葉紹袁《午夢堂全集·序》亦提及。
      原文爲(wèi):“長幼內(nèi)外,悉以歌詠酬倡爲(wèi)家庭樂。丈夫有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而婦人亦有三焉,德也,才與色也?!?br />   二、修身:重哲學(xué)。
      均承程朱理學(xué)後轉(zhuǎn)老莊之道。
      三、處世:韜光養(yǎng)晦。
      高調(diào)做事,低調(diào)做人。
      
      
      
      辭賦之學(xué)
      申韓之術(shù)
      程朱理學(xué)
      陸王心學(xué)
      老莊之道
  •     可以看出來作者對于湘軍的見解已經(jīng)非常深刻,難怪能寫出來如此小說。
      (1)同治三年,湘軍由12萬裁撤至3萬:
      這段時期,下關(guān)碼頭日日夜夜人如潮,貨如山,吉字營被裁撤的官勇們正攜帶從金陵城里搶劫的金銀財寶、美女少奴,坐上西行船舶,懷著各式各樣的想法,做著形形色色的美夢,由長江換船進洞庭湖,由洞庭湖進湘資沅澧,而后再換船進小河小港,或換騾馬車擔(dān)踏上大道小路,進入原本閉塞貧窮的山谷邊壤。他們,以及后來從各個軍營撤回的十幾萬湘勇,拿了這筆錢起屋買田,送子讀書,經(jīng)商跑大碼頭,出門會闊朋友,開湖南一代新風(fēng),遂使歷來號稱天荒之地的三湘四水,從此眼界大開,風(fēng)氣大變,人才輩出,燦若群星,成為近代中國最有名氣、最有影響的一個省份。
     ?。?)湘軍正是挖大清江山基腳的罪魁:
      你們想想看,大清二百年來,兵都是朝廷掌握的,錢糧皆歸之于戶部,藩臬聽命于中樞。這些年來,因軍功而升至督撫的多達二十余人,至今還占據(jù)十八省的近半數(shù)。他們仗著功勞,不把朝廷放在眼里,兵員成了家丁,錢糧變?yōu)樗疆a(chǎn),藩臬唯聽命辦事,不敢稍有異議。后起的淮軍將領(lǐng)的驕橫更為過之,簡直達到了為所欲為的地步。今日形勢,外重而內(nèi)輕,督撫之權(quán)大于朝廷,只怕唐末藩鎮(zhèn)割據(jù)的局面不久就會重演了。曾滌生說,二十年來與長毛、捻賊之戰(zhàn),其力費十之二三,與舊時文法之戰(zhàn),其力費十之七八。好吧,你們看看,這就是他與祖宗成法開戰(zhàn)取勝后的功勞!大清亡在湘淮軍之手??傆羞@幾十年間便可證實。
  •   的確寫的太差!兩顆星高了!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