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6 出版社:長江文藝 作者:威廉·薩克雷 譯者:紀秋山
前言
威廉·梅克皮斯·薩克雷(William Makepeace Thackeray,1811~1863)是十九世紀英國批判現(xiàn)實主義作家,與狄更斯齊名。如果說,狄更斯的小說主要是反映倫敦生活,一個別人從未如此全面描述的世界,那么薩克雷向讀者表現(xiàn)的則是一幅幅中上階層生活的畫面,與狄更斯描寫的角度有所不同。他筆下的人物主要是來自布盧姆斯伯里和肯辛頓等地。他塑造的人物之多、速度之快,除了狄更斯以外,沒有任何一位英國小說家可以與之相比。 1811年7月8日,薩克雷出生于印度的加爾各答。父親里士滿·薩克雷像祖父一樣在東印度公司工作,母親安妮·比徹19歲時生下他,沒過幾年,就因丈夫去世而守寡。1818年她改嫁史密斯少校。根據(jù)習慣,薩克雷5歲時被送回英國讀書。他在學校過得并不愉快。這些經(jīng)歷后來都被他寫入作品中,如((伯奇博士和他年輕的朋友們》(Dr.Birch and His Young Friends,1849)。薩克雷從小就表現(xiàn)出較強的獨立性。他讀過好幾所學校,后來進入劍橋,接受所謂的正規(guī)訓練。這些教育后來在許多作品中多次遭到他的嘲諷和譏笑,如《勢利小人集》(The Book of Snobs,1848)。在劍橋待了兩年后,他再也堅持不下去,于是放棄攻讀學位的念頭,離開那里。盡管他討厭那兒,但他認為還是從那里學到了不少東西,對歷史與文化有了較深入的了解,這一點清楚地表現(xiàn)在《亨利·艾斯蒙德的歷史》里面。此外,這些教育對他獲得社會地位也起了一定作用。 他離開劍橋后,親戚們要他學法律,可他的興趣并不在此。他不喜歡刻板,崇尚的是一種自由、時髦的生活,于是決定到巴黎學習繪畫。在那里,他結識了愛爾蘭少女伊莎貝拉。伊莎貝拉的父親是駐印度軍隊的一位上校。兩人不久就舉行了婚禮。伊莎貝拉喜歡唱歌,后來被作為阿美麗婭的原型寫進了《名利場》。為了養(yǎng)家,薩克雷從事記者工作,甚至還毛遂自薦,為狄更斯的小說《匹克威克外傳》創(chuàng)作插圖。伊莎貝拉先后生了三個女兒,其中一個幼年夭折。在生第三個女兒時,伊莎貝拉得了神經(jīng)病,薩克雷只好把女兒們送到巴黎,交由他母親照養(yǎng)。伊莎貝拉盡管活得比他還長,但病情始終未見好轉。 在家庭遭到如此打擊后,薩克雷同劍橋時期的同學,如阿爾弗雷德-丁尼森和W.H.布魯克菲爾德以及新聞界的一些同事們加深了聯(lián)系,以便從中獲得一些安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和狄更斯的接觸更加頻繁。1837年,他來到倫敦,成為《弗雷澤雜志》的定期撰稿人。1842年到1851年期間,他一直為《笨漢》畫報工作,并從中獲得了豐厚的收入。1847年對他來說是關鍵的一年。他開始在該畫報上發(fā)表諷刺性特寫,刻畫了一批諂上欺下、自私自利、愚蠢無知、滑稽可笑的人物形象,嘲弄了貴族老爺,諷刺了資產(chǎn)階級的勢利小人。同年,他還發(fā)表小說((名利場》。這部作品以辛辣的諷刺和對英國中上層社會全景式的描寫,立刻贏得讀者的歡迎和好評,也使作者一躍成為一流小說家,與狄更斯并駕齊驅。 與此同時,他與簡·布魯克菲爾德一直維持一種柏拉圖式的戀情。這段戀情所造成的痛苦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他的小說《亨利·艾斯蒙德的歷史》的創(chuàng)作。這時,薩克雷已進入上流社會,并和女兒們住在肯辛頓。1852年,他前往美國舉行講座,題為“十八世紀英國的幽默作家”?;貒螅蔀閭惗厣缃唤绲膶檭?。這時,他開始創(chuàng)作《陌生人》。然而,由于身體欠佳,他的創(chuàng)作時斷時續(xù)。 后來,薩克雷又一次到美國講學,回國后發(fā)表《弗吉尼亞人》,并擔任《康希爾》雜志的編輯。這個職位使他從小說創(chuàng)作走入了散文世界。該雜志的許多撰稿人都是當時文壇的名人,如安東尼·特羅洛普、G.H.劉易斯等,他自己未完稿的長篇小說《丹尼斯·杜瓦爾》(Denis Duval,1864)也是在這上面匿名發(fā)表的。 薩克雷一生著作甚豐,主要長篇小說有《名利場:一部沒有主角的小說》、兩部社會批判小說《潘登尼斯的歷史》和《鈕可姆一家:一個非常令人敬仰之家庭的回憶錄》、兩部歷史小說《亨利·艾斯蒙德的歷史》和續(xù)集《弗吉尼亞人:上個世紀的一個傳說》、最后兩部小說《鰥夫洛弗爾》(Lovel the widower,1860)和《菲利普歷險記》(The Adventures of Philip,1861~1862)等。相比之下,后期小說遠不及前期幾部。此外,薩克雷還創(chuàng)作了兩部中篇小說《凱瑟琳的故事》(Catherine:A Story,1839~1840)和《巴里·林頓的運氣:上個世紀的一個傳奇故事》以及一些短篇小說。 薩克雷的作品充滿了機智、幽默、諷刺、哀傷與凄楚。他從自己的經(jīng)歷中搜取創(chuàng)作素材,作品具有獨特的個性。然而,他嗜賭如命,一心追求功成名就。這一切對他的創(chuàng)作都產(chǎn)生了一定的消極影響。1863年12月24日,薩克雷與世長辭。 人們一致認為,《名利場》(Vanity Fair,1847~1848)是十九世紀英國最優(yōu)秀的作品之一,以其人物形象之鮮明、對資產(chǎn)階級中上層社會的描述之全面生動,評論界常把它與托爾斯泰的《戰(zhàn)爭與和平》和巴爾扎克的《人間喜劇》相媲美。小說的題目具有很深的寓意,是作者受《天路歷程》中有關名利鎮(zhèn)的描寫的啟發(fā)而引用的。在那個鎮(zhèn)上,人們可以買到很多東西,如房產(chǎn)、地位、名譽、快樂、老婆、丈夫、靈魂、金子等等。薩克雷引用此名旨在說明,整個英國社會,尤其是上流社會,就是一座名利場。薩克雷本人在小說中指出:“這本書的名字是‘名利場’;‘名利場’當然是一個窮兇極惡、崇尚浮華,而且非常無聊的地方,處處是虛偽欺詐,還有各式各樣的騙子。”他的這番解釋可謂是這部小說最好的腳注。小說的副標題“一部沒有主角的小說”,更清楚地說明了作者的意圖。他并不是要具體表現(xiàn)某一個人,而是要展示整個社會。小說的社會意義因此而大大拓寬。 麗貝卡·夏普和阿美麗婭·塞德利是同窗好友。阿米莉亞出身富豪,為人善良、溫柔。麗貝卡出身貧寒,嘗夠了貧困的苦難。為了擺脫自己卑賤的生活和經(jīng)濟地位,她利用姿色和騙術,試圖躋身上流生活。她先是勾引阿美麗婭的哥哥,可他準備回印度去服役。她又來到克勞利爵士家當家庭女教師,千方百計地巴結爵士,逢迎爵士的妹妹。爵士在夫人去世后迫不及待地向她求婚,可此時的她因急于求成,已偷偷地嫁給了他的兒子勞頓,失去了當爵士夫人的機會。不過,她依然可以以勞頓太太的身份自由出入上流社會,繼續(xù)同那些達官貴人打情罵俏,暗送秋波。 薩克雷在《勢利小人集》中總結指出,整個英國社會全給財神崇拜者弄糟了,上上下下所有的人都巴結、奉承和獻媚,同時又在嚇唬和鄙視別人。這段總結可謂是《名利場》的基本主題。作品中雖然有不少篇幅是以拿破侖戰(zhàn)爭為背景,但它并不是一部歷史小說,而是借用那段時期的人和事來描述十九世紀初英國金錢至上、爾虞我詐、損人利己、趨炎附勢、道德淪喪、物欲橫流的社會現(xiàn)實。金錢、地位和權力構成了社會的基石。它引誘人們?yōu)橹偪瘛橹疁S喪、為之死亡。在這廣闊的名利場里,人們不擇手段地攀登名利的階梯,暴露資產(chǎn)階級社會人性中諸多的弱點和缺點。薩克雷試圖通過這部小說告誡人們:“盡管生活在名利場里,人也不必做名利的奴隸,否則,最終只會導致空虛和徒勞無益。”《名利場》的主題具有永恒的意義和價值,因此作品才一直被人們奉為英國文學的經(jīng)典之作。 為了深化主題,作者塑造了一系列個性鮮明、性格豐滿生動的人物形象。正如小說標題“一部沒有主角的小說”所示,人們很難確定哪一個是主角。每個角色都代表了社會中的一類人,是他們的主角和代言人。盡管如此,作者在描述過程中,還是有主次之分、著墨多少之別。夏普可謂是真正意義上的女主角。她的身上具有許多時代特征,可以說是自由競爭時代的典型產(chǎn)物。她出身貧寒,是社會的環(huán)境影響她一步步走向墮落。她利用姿色,招搖撞騙,勾引男人,同人私奔。她的所作所為,無非是為了一個目的:獲取金錢和地位,爬上名利場的最高殿堂。她虛情假意,冷酷自私,玩弄所有的人,即便是兒子、丈夫和朋友也不放過。她搔首弄姿、出賣姿色,使得一個又一個花花公子和達官貴人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成了她的搖錢樹。與此同時,她處心積慮地把自己打扮成一個良家婦女的模樣,試圖贏得一個有口皆碑的好名聲。由此可見,她的虛偽到了何等地步。然而,社會對她的要求就是如此,否則,她將難以立足名利場。她奉行“適者生存”的原則,順應墮落和虛偽的社會,社會自然就容納她,視她為寵兒。因此,她是社會的產(chǎn)物,是當時社會道德習俗和風尚的真實體現(xiàn)。理論界一致認為,“夏普是英國文學中最令人難以忘懷的人物形象之一”。 與冒險家一般的夏普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塞德利。夏普堅強、野心勃勃、具有強烈的反叛精神,而她柔弱、善良、多愁善感,對男人歷來順從。她把所有的情感都獻給了丈夫,而他卻準備和夏普私奔。她沒有夏普那種熱情,更缺乏那種心計。杜賓真心愛她,她卻癡心等待早已將她冷落的丈夫。丈夫所做的一切錯事,她都視為自己的過錯,甚至連他戰(zhàn)死疆場,她也認為自己有責任,真是到了愚不可及的地步。她逆來順受,任憑命運擺布,讓人感到可憐之至。作者從另一個角度表現(xiàn)了社會造成的不幸。她不像夏普那樣是受社會的影響走向墮落,而是由墮落的社會把她逼到了不幸的邊緣。她被丈夫遺棄,被公公拒之門外,過著孤苦伶仃的生活就是很好的說明。從這個意義上講,她同夏普一樣同是社會的受害者,只是形式不同罷了。 除了上述兩位女性角色以外,薩克雷還塑造了一系列貴族形象,以批判社會,深化主題。老奧斯本道貌岸然,常標榜自己是個“老老實實的英國商人”,在塞德利父親的支持下,由一個無名之輩成為工業(yè)巨頭。然而,當塞德利父親破產(chǎn)時,他不但不以恩報答,反而落井下石,表現(xiàn)出忘恩負義的小人嘴臉。這一典型情節(jié)揭露了貴族資產(chǎn)階級極端自私自利的本質。此外,一向支持兒子喬治同塞德利婚事的他,在她父親破產(chǎn)后,立刻脅迫兒子撕毀婚約,另攀高貴之門。當喬治和塞德利秘密結婚后,他立刻焚毀遺囑,取消兒子的繼承權,并長期不認塞德利為兒媳。在作者筆下,一個滿身銅臭味的資本家形象活靈活現(xiàn)地躍然紙上。富裕后的他一心追逐門第,反映了暴富后的資產(chǎn)階級迫切需要與其經(jīng)濟地位相一致的社會地位。因此,他的形象在當時具有廣泛的代表性。貴族階級的丑惡行徑不僅表現(xiàn)在老奧斯本一人身上,斯特恩侯爵也是一個典型。他是上流社會的頭面人物,卻道貌岸然,裝腔作勢,其爵位是靠賭博贏來的。他終日徜徉在酒色之中,就是這樣一個人物,死后卻受到人們的廣泛頌揚,真是滑稽至極。作者通過他把表面上體面、實則骯臟不已的英國貴族的腐朽、墮落刻畫得惟妙惟肖。小說中的人物形象成功地傳達了作者塑造人物的初衷。作者在給友人的信中指出:“我想要刻畫的是一批沒有信仰的蕓蕓眾生,他們貪婪、散漫、吝嗇、自鳴得意、恬不知恥?!边@句話可謂是對該作品人物的高度概括。 在創(chuàng)作手法方面,薩克雷認為,小說的藝術是表現(xiàn)自然,最大限度地傳達真實。他對維多利亞時代的真實表現(xiàn),可謂達到了十九世紀英國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頂峰。作為一部優(yōu)秀作品,《名利場》不僅具有深刻的主題和鮮明的人物形象,而且還有許多突出的藝術特色和創(chuàng)作技巧。 首先是情節(jié)方面。這部小說人物眾多,情節(jié)復雜,而且作者時常撇開情節(jié),獨自發(fā)表議論,使得結構不易把握,然而,小說的發(fā)展一方面始終緊扣主要情節(jié),即個人的社會奮斗;另一方面又緊緊圍繞主題,即名利場中的蕓蕓眾生為了金錢和名利爾虞我詐、招搖撞騙。小說的基本脈絡清晰,表現(xiàn)了作者駕馭結構的高超技巧。大衛(wèi)·賽西爾1934年指出:“《名利場》的結構是薩克雷在創(chuàng)作技巧上取得的最偉大成就,表現(xiàn)了他出類拔萃的駕馭能力……沒入能夠像他這樣完美地處理這么復雜的內(nèi)容。” 其次是背景。小說背景廣闊。從地理角度看,它涉及的區(qū)域從倫敦到布賴頓,到歐洲大陸的巴黎、羅馬、布魯塞爾以及德國的小鎮(zhèn),從城市到鄉(xiāng)村;從社會角度來看,它從貴族莊園到巨商富賈的宅邸,從王宮到監(jiān)獄,全方位地展現(xiàn)了這座名利場;從歷史角度來看,它展示了拿破侖戰(zhàn)爭、英國對印度的殖民統(tǒng)治等。然而,這一切背景的設置都是為了一個目的,即表現(xiàn)人們?nèi)绾螢榻疱X、權力和地位所傷、所累、所死。因此,這部小說“具有一種社會文獻的作用,準確地表現(xiàn)了歷史、社會和心理”。 在技巧和風格上,薩克雷也表現(xiàn)了一些獨自的特點。他采用夾敘夾議的方式,為英國小說的創(chuàng)作開辟了一片新的天地,正如亞歷山大·韋爾什評價的那樣,這是“記敘方法的真正創(chuàng)造”。。作者常常介入情節(jié),發(fā)表適當?shù)脑u述,幫助讀者理解。在描寫過程中,他采用寫實手法,強調(diào)真人真事。作者在運用寫實手法的同時,對人物進行了一定的修飾和虛構,使之更具可讀性。在給人物署名方面,作者帶上一些諷刺的修飾詞,使人物形象增色許多。今天的讀者或許覺得這種手法太落俗套,但當時的讀者對這種俏皮的處理方法卻感到十分新奇,此外,句子結構豐富多彩,有時僅寥寥幾個字,有時卻長達一整段,給人感覺有張有弛,富于變化。 作者還十分成功地運用了諷刺、幽默的技巧。這種技巧是通過各種方法體現(xiàn)的。人物的署名就是一例。有些名字具有象征意義,有些則明顯是為了諷刺效果而設計的。侯爵斯特恩(Steyne)同“污點(Stain)”的英文發(fā)音完全一樣。他住在“岡特宅邸”(Gaunt House),而Gaunt意為“荒涼”。他富有、榮耀,但內(nèi)心倍感空虛和無聊。他不停地追求生活刺激和快樂,但依舊空虛,就像“Gaunt”一詞所表現(xiàn)的那樣。麗貝卡·夏普的名字也是精心構思的。夏普(Sharp)英文含義是“精明、狡猾”,它十分生動地傳達了這個人物的性格特征??藙诶?Crawley)的名字也是如此,它使人聯(lián)想起“爬行”(Crawl)一詞。他不擇手段,順著社會地位和金錢的階梯不停地向上攀爬。 薩克雷的諷刺有時尖銳,有時風趣,既貼切,又能擊中要害,他在作品中寫道:“金錢的魅力真大,可以調(diào)和一切!”“這位老太太在銀行里的存款使她無論走到哪里都受到人們的尊重?!狈泊朔N種,不勝枚舉,它們極大地增強了可讀性和趣味性。幽默描寫也十分傳神。例如約瑟夫初次見到夏普,局促不安,滿臉通紅,連話都說不出來。緊張得把門鈴的繩子都扯斷了。這類幽默描寫在小說中俯拾即是。 毫無疑問,《名利場》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杰作。戈登·N.雷指出,該小說“在維多利亞時代小說發(fā)展過程中起到了一種革命性的作用,猶如《尤利西斯》對二十世紀現(xiàn)代小說所產(chǎn)生的作用一樣”。現(xiàn)代評論家還十分推崇作者對社會各種弊端的描述和抨擊,對貪婪、腐敗、裝腔作勢、招搖撞騙等的辛辣諷刺。“憑其對社會的全方位揭露,它完全稱得上是維多利亞時代最重要的作品之一?!碑斝≌f在雜志上連載至一半時,評論界就開始喝彩,稱此“極其新穎,是對英國小說的一大貢獻?!遍L期以來,無數(shù)評論家和作家都對此予以充分的肯定。1956年,弗蘭克·奧康納撰文指出:“《名利場》的題目不是信手拈來,它表達了作品的全部內(nèi)涵,這是一部了不起的杰作,新穎獨特,具有很高的獨創(chuàng)性?!薄H欢?,也有評論家對之提出批評,尤其是因分期連載而造成的結構松散遭到眾多的指責。早在1848年,羅伯特·貝爾就批評說:“這部小說的結構毫無原則可言。這是一部沒有規(guī)劃的小說,猶如沒有主角一樣。”。二十世紀的評論家們對此也進行了批評,指出小說的結構有欠完美。盡管如此,作者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諷刺寫實手法塑造人物,同維多利亞早期小說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今天,他的大膽探索被公認為是英國現(xiàn)實主義小說發(fā)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上海外國語大學英美文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季維屏 2010年10月
內(nèi)容概要
這是英國偉大現(xiàn)實主義作家和幽默大師薩克雷的代表作。本書主要人物麗貝卡小姐出身低微,在社會上受到歧視,于是利用種種計謀甚至以色相引誘、巴結權貴豪門,不擇手段往上爬。這個人物并不邪惡,也不善良,但非常富有人情味,完全是時代的產(chǎn)物。作品辛辣地諷刺了買賣良心和榮譽的“名利場”中的各種丑惡現(xiàn)象,而且善于運用深刻的心理描寫和生動的細節(jié)勾勒來刻畫人物,是一部現(xiàn)實主義的杰作。
作者簡介
作者:(英國)威廉·薩克雷 譯者:紀秋山 叢書主編:黃祿善
書籍目錄
開場白第一章 一本詞典兩張臉,勢利小人古今同第二章 人生戲場今開演,兩位小姐先上場第三章 為釣眼前金龜婿,且扮天真小姑娘第四章 姻緣雖非由天定,也有青絲一線牽第五章 英雄不打不相識,敗而不餒真英雄第六章 游園驚夢一碗酒,功敗垂成怨爹娘第七章 女王鎮(zhèn)里男爵府,入世少女新戰(zhàn)場第八章 爵爺原是吝嗇鬼,一封書信透真情第九章 人生戲臺渾如夢,肖小小人站前臺第十章 目標既定施謀略,交朋結友收人心第十一章 審時度勢巧辦事,左右逢源成寵兒第十二章 人生愁恨何能少,少女多情情何限第十三章 上梁不正下梁歪,人間苦果父母栽第十四章 翡翠碧玉老鰥愛,珠黃色衰不值錢第十五章 天上掉下餡餅來,不接反丟費疑猜第十六章 情場廝殺無父子,天下從此不太平第十七章 誰知交杯換盞日,會有今朝拍賣時第十八章 覆巢之下無完卵,懷春少女唯剩琴第十九章 冤家路窄果相逢,各懷鬼胎在胸中第二十章 為讓情人成眷屬,七尺男兒充紅娘第二十一章 有心栽花花不發(fā),父子原來心不同第二十二章 兩對情侶私奔去,一紙嚴令軍中來第二十三章 金錢是個分水嶺,親情往往遜友情第二十四章 昔日驕兒成逆子,一紙遺囑斷親緣第二十五章 情人縱能成眷屬,貧窮難解來日愁第二十六章 囊中羞澀空擺闊,破釜沉舟取存錢第二十七章 新婚燕爾隨軍去,獨有一人自黯然第二十八章 比國京城風光好,英倫男女觀戰(zhàn)來第二十九章 燈紅酒綠終是夢,征人已聞戰(zhàn)鼓聲第三十章 勞頓真心別貝琪,喬治有愧辭阿美第三十一章 男人前線流血去,女人后方淚成河第三十二章 兄妹本是同林鳥,大限來時各自飛第三十三章 窮在鬧市無人理,富在海角有遠親第三十四章 機關算盡太聰明,一縷煙霧喪親情第三十五章 戰(zhàn)火燒干慈母淚,癡情難慰寡婦心第三十六章 賭場夫婿數(shù)高手,躲債妻子勝須眉第三十七章 一代風流成往事,兩個后生初碰頭第三十八章 英雄救美雖有意,癡心少婦忒無情……
章節(jié)摘錄
寫信的時候,我會稱您為媽媽的?!蔽液敛粦岩?,在書房中閱讀本書的某君,當他讀到這些情節(jié)時,會宣稱這種情節(jié)為愚不可及、過分傷感的廢話。不錯,我可以看到這個時候此君在干什么(也許正嚼著羊腿品著葡萄酒吧),他會拿出鉛筆,在“愚蠢、廢話”這類詞下面做上記號,并加上自己的評論“完全正確”。啊,他是一位高傲的天才,贊賞的是生活和小說中的英雄人物,因此我們最好別去找他。啊,就這樣,送給塞德利小姐的鮮花、禮品和她的箱子、帽盒,都已由森波先生放進了車廂,而一只飽經(jīng)風霜、釘著夏普小姐的名片的舊牛皮箱子,也由森波訕笑著交給車夫,車夫則冷笑著把它塞進了車子——分別的時刻到了,這個悲傷的時刻,卻被平克頓小姐為她的學生作的一篇動人的演說沖淡了不少。這倒不是說這篇告別演說引起了阿美麗婭的深切思考,或者用什么方法武裝了她的頭腦,使她變得冷靜起來,接受這樣的結果;說實話,這篇演說實在愚昧之極,既華而不實,又單調(diào)乏味,而塞德利小姐又很怕她的女校長,根本不敢在她面前流下一滴悲傷的眼淚。在客廳里,已經(jīng)準備了香餅和葡萄美酒,規(guī)格與招待偶爾來訪的家長相當,吃完茶點之后,塞德利小姐就可以自由離校了。“您要進去向平克頓小姐告別,貝琪!”吉米瑪小姐對一個沒人注意,正拿著一只紙盒子下樓來的女孩子說。“說得對?!毕钠招〗憷潇o的回答使吉米瑪小姐覺得非常驚訝,她敲響客廳的門,得到可以進入的準許之后,夏普小姐便以一種非常悠閑的態(tài)度,用口音純正的法語說道:“小姐,我來向您告別。”平克頓小姐不懂法語,她只會對講法語的人指手劃腳;只見她咬著嘴唇,仰起她那個長著鷹鉤鼻子的腦袋(上面還戴著一頂莊嚴的頭巾式女帽)說:“夏普小姐,早晨好!”這位當代的亞述女王說話的時候,還揮了揮手,這個動作既表示告別,也是給夏普小姐一個跟她拉拉手指的機會。誰料夏普小姐只是緊握雙手,露出冷淡的笑容鞠了個躬,完全拒絕接受這個握手的榮譽。對此,憤怒的女王氣得比平時更高地昂起頭。事實上,這是發(fā)生在那位年輕小姐與老朽的女校長之間的一場小小的肉搏戰(zhàn),而后者分明被打敗了?!袄咸毂S幽悖⒆?。”她擁抱著阿美麗婭說,一邊越過姑娘的肩頭狠狠地盯著夏普小姐?!白甙桑愮?。”吉米瑪小姐說著,非常吃驚地拉著那個年輕小姐走了,客廳的門也永遠在她們后邊關上了。接下來的送別和分手的場面,不說也罷。所有的仆人,所有親愛的朋友,所有的女同學——都聚集在走廊里,舞蹈教師也及時趕到;于是大家擁抱、親吻、哭叫,還有住宿生斯沃茲小姐歇斯底里的哭叫聲,也從她的房間傳來,好像她的心就要碎了似的,那熱鬧混亂的場面,真是筆墨難以形容。擁抱完了,分手的時候到了——塞德利小姐跟她的朋友們告別了。夏普小姐早在幾分鐘前就已不動聲色地上了馬車,沒有人為她的離開而掉淚。羅圈腿的森波在他的小女主人還啜泣著的時候,便砰的一聲關上車門,跳到車廂后座。“等一下!”吉米瑪小姐嚷道,拿著一只紙包向車門跑過來。“這是幾只夾肉面包,親愛的,”她對阿美麗婭說,“你們也許餓啦;還有,貝琪,貝琪·夏普,這是我姐姐送您的書——就是說,我——您知道,這是約翰遜的《辭典》;您該帶著它離開我們,再見。走吧,師傅,上帝保佑您!”’于是這位好心人忍住悲傷退回校園里去。可是,天哪!就在車夫趕著馬車離開的時候,夏普小姐便把臉色蒼白的頭伸出窗外,將那本辭典扔進了校園。這個舉動幾乎把吉米瑪嚇昏了。“啊,我從不……”她說,“多魯莽呀——”她激動得無法把話說完。馬車向前滾滾而去。學校的大門關上了,上舞蹈課的鈴聲響了。世界展開在兩位年輕小姐的面前,別了,奇斯威克大道上的女校!
編輯推薦
《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名利場(全譯本)(套裝上下冊)》是由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的。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