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世界心靈地圖

出版時間:2009-5  出版社:花城  作者:眭澔平  頁數(shù):250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眭澔平以苦行僧般自助旅行的方式,20余年走訪近180個國家記錄所見所聞。獨步全球,也完成這部足以傳世的圖文影音全方位作品。他在豐盛的經歷和悲天憫人的赤子之心中融入細膩情感,書寫人與人之間超越民族、國界、地區(qū)的愛與悲傷。以及國際民俗文化間的交流對比、古文明的實地探險研究。他的文字雋永深情,精致柔美,處處流露敦厚開闊的人文關懷。朱西寧、三毛、柏楊、吳祖光等對他的文章都極為推崇,盛贊他的文字“有貴氣”,“文章中讀得到生動的圖像”,有“徐霞客的氣魄”,讀他的文章有種“如沐春風充滿愉悅的感受”?! ≡诒緯?,眭澔平把《般若心經》分為“放下、修持、辯證、歸零、分享”五個層次,結合在環(huán)球旅行中與不同背景的人們、甚或物種之間共同生活交流所得的感悟,修行無疆大愛,永葆赤子童心。他以簡單自然而生動有趣的角度。重新詮釋《般若心經》這部歷久彌新的古代經典;也從現(xiàn)代精神與感懷中,緊扣人性共通的善美真誠,寫出動人故事。他發(fā)現(xiàn):母親讓他學習付出的“愛”,正是訓練他與全球天南地北友人之間溝通聯(lián)系最好的橋梁——因為他所取的“經”,不只是自然人文天地里橫跨千年歷史的這部智慧“經”典,更在突破并超越國際人種語言、文化宗教習俗與各種政治社會障礙藩籬的四海一家中,始終珍藏記錄著一份現(xiàn)代人最柔軟敦厚且開闊的人生“經”歷。

作者簡介

  眭澔平,臺灣資深傳媒文化人,畢業(yè)于臺灣大學歷史系,留學深造碩博士于英美康奈爾大學等。身兼記者、主持人、新聞主播、音樂人、演員、作家、旅行家、心理咨詢師等多重身份;橫跨學術研究、教育演講、電視廣播、唱片制作到文藝出版等等多元領域。已出版三十本文集、十五種音樂與演講有聲讀物,也是臺灣大學?;赵O計者。曾贏得四座臺灣新聞與節(jié)目“金鐘獎”,五座演唱與制作人“金曲獎”、以及“臺灣文學獎”、“上海國際音樂節(jié)銀獎”、“美國亞洲協(xié)會年度論文首獎”等多項殊榮。曾被譽為“臺灣首席災難記者”,被票選為“臺灣三大電視新聞主播”、“臺灣十大報告文學作家”。他繼任歐洲華文作家協(xié)會副會長,是世界展望會終身義工。先后服務于歐洲文壇、非洲難民營與中南美街童收容中心。2006年為全臺灣票選“最令人羨慕的人生”。

書籍目錄

眭澔平簡介序(柏楊)前言世界心靈地圖·說給最愛的你聽歌詠心情——母親的旗袍第一章 放下:《心經》與道家老莊的啟示——畫中有話:《飛蟹圖》第一節(jié) 起心篇1觀自在菩薩——北非撒哈拉大沙漠的故事2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北美五大湖美加印第安人的故事3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大洋洲巴布亞新幾內亞食人族的故事4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中東伊拉克貝都因人的故事第二節(jié) 動念篇1放下人情起伏的無常——我和我的影子2放下愛情離合的無緣——再見我無所不在的愛3放下親情聚散的無奈——悲歡小夜曲:母親與舒伯特第二章 修持:《心經》與儒學論語的啟示——畫中有話:《魚龍圖》第一節(jié) 起心篇1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外蒙古大戈壁上星星的故事2不垢不凈——東南非莫桑比克難民營的故事3不增不減——西歐大不列顛英格蘭小野花的故事4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北極格陵蘭愛斯基摩人的故事5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南美亞馬遜河流域的故事第二節(jié) 動念篇1修持心底最溫柔的角落——陪老爸走一段2修持心頭最遺憾的角落——蘇州尋墳3修持心靈最陌生的角落——晨曦丹陽第三章 辯證:《心經》與印度史詩的啟示——畫中有話:《劍龍圖》第一節(jié) 起心篇1無無明亦無無明盡——澳洲大堡礁海底的故事2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臺灣蘭嶼達悟族飛魚祭的故事3無苦集滅道——俄羅斯與西伯利亞的故事4無智亦無得——中國萬里長城邊關小村的故事第二節(jié) 動念篇1辯證火與冰的真愛探索——終生隔海相思的母女2辯證生與死的真情探索——斯里蘭卡靈蛇救亡錄3辮證苦與樂的真理探索——北極冰河與長江三峽的對話第四章 歸零:《心經》與哲思靈修的啟示——畫中有話:《群舞圖》第一節(jié) 起心篇1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心無呈礙——東南亞婆羅洲沙巴大海龜?shù)墓适?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歐洲法國巴黎機場的故事3究竟涅槃——中美洲墨西哥街童的故事4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印度拉加斯坦傀儡戲的故事5故知般若波羅密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苓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南韓首爾采訪新聞的故事第二節(jié) 動念篇1歸零留白失落的美感——重回埃及努比亞2歸零留學孤獨的美感——四季英倫的星夜異鄉(xiāng)3歸零留滯無奈的美感——心靈野臺戲第五章 分享:《心經》與基督圣經的啟示——畫中有話:《蝶鯉圖》第一節(jié) 起心篇1故說般若波羅密多咒即說咒日——日本東京大都會的故事2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全世界心靈無限交會,寰宇般若地圖浮現(xiàn)當下的故事歌詠心情——只有你最懂我的夢第二節(jié) 動念篇1分享誠信軌跡里的情誼——最愛醉愛2分享城市軌跡里的點滴——陪臺北守歲3分享成長軌跡里的記憶——自行車與糖果盒后記拾起一朵溫柔的木棉花畫中有話——《心經》:永恒的涅槃,高妙的般若《般若心經》原典新譯解析(眭澔平撰述新解)《心經》全文精譯暨細項解析《心經》其他譯本(南北朝姚秦·鳩摩羅什譯)《般若心經》與《薄伽梵歌》對照導讀(眭澔平撰述新解)附錄一各方名家薦語附錄二CD目錄鳴謝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放下:《心經》與道家老莊的啟示——畫中有話:《飛蟹圖》  第二節(jié) 動念篇  1放下人情起伏的無?!液臀业挠白印 ∶鎸陋毜娜恕 ?我和我自己的影子,一起在街上游游蕩蕩……  喔——夜風吹,我和影子共陶醉……"  車上收音機里傳來了這么一首低涼的歌曲?! ?叭——"突然間一輛公交車就像龐然怪物般的緊貼著側擠入我跟前僅有的空隙。在驚嘆公交車司機的神乎其技之余,此刻的我暫時看不清前方的路況是通是堵,反倒由后視鏡里看到了自己——公交車尾端血亮的煞車燈鋪灑著我滿面嫣紅和一輪清晰的身影。"我和我的影子?"——哈!心中一時不覺莞爾。再次看看等待的車陣中,每位孤獨的駕駛不也都伴隨著一個個忠實的"影子"?  冥想中,腦海里泛起了莊周的寓言一"影子"與影邊微陰所謂"魍魎"的那段對話:"吾有待而然者邪?吾所待又有待而然者邪?"影子的或動或靜、或坐或立必須等待人的形體的指示,而人的形體又必須在冥冥造化之中依循著人情世故的牽引指示,正像蛇的腹鱗、蟬的雙翼一般無法獨立自主、任意飛翔……對于擁擠壓縮在這后現(xiàn)代社會里的人們而言,這般意境充滿了何其無助的感受,即使歷經千年,其所傾吐的無奈寄旅仍然并無二致。堵塞于車陣中的孤獨無奈或許真的只是人生中一個具體而微小的縮影吧!這一瞬間困在車里和街上的我也仿佛竊竊聽到:自己的"影子"和"魍魎"也正在如是悄悄地對話;畢竟,誰也永遠無法預知哪一刻車子會忽然暢通我可以動了,哪一刻又會莫名給塞住停滯了。  動靜不定的交通路況十足就像起伏無常的世事人情。面對此等光景,人們有時在生命旅途上也會像一輛輛塞住的車子,無奈擱淺在一個個街頭的陌生角落,孤獨無助地在大排長龍的車陣等待中凌遲般煎熬著……那一刻,那刻骨銘心的一刻,或許真的沒有任何朋友,甚至也不會有什么歌曲,只剩下——一個人,和他孤獨的影子?! ∠胂胱约海纯磩e人,喧鬧的車陣里似乎每個影子上都寫著大大的兩個字——"孤獨",它成了現(xiàn)代都市人無可豁免的義務。既然人與人之間逐漸疏遠,彼此搭起了林立樓宇的藩籬,每個人在維持身段、保有自尊的同時,不免觸擊到的心靈孤獨就得靠自我調適填補。只見生活在一個個起伏無常當下的人們,似乎都點綴著一顆顆同樣孤獨的心靈;因此大家一起重新學習"面對孤獨"、"體會孤獨",進而"享受孤獨"、"提升孤獨"的課程,似乎成為了現(xiàn)代都市人必須開發(fā)的新潛能。  對影交談的人  管他孤不孤獨,車子總算千曲百折地攀上了復旦橋,只不過才牛步蝸行爬上橋頂,眺望車前下方的十字路口又是一陣紅、一陣綠的燈號,已經三次綠燈車子都動彈不得。高掛在街頭的紅綠燈霎時完全失去作用,形同虛設地照耀著靜止的車陣,活像圣誕節(jié)前夕樹上點綴裝飾的閃爍霓虹?! ∩硖庍@都市叢林里難得的制高點上鳥瞰,暮色中朦朧的五指山湊在遠遠近近初亮的招牌里,還真是"浮萍斷處見山影";至于遠方天際映人眼簾的明月,更令我在這孤寂的一刻備覺溫馨。此際,胸中洋溢出來的情懷凈是陶淵明"欲言無予和,揮杯勸孤影"與李太白"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浪漫。面對迤長的車隊、遙遙無期的行進,雖然孤獨還是我此刻唯一的朋友,但心緒早已隨著前人的詩句飛到了車外,隱約體會著月下獨酌、伴影相談的心靈抒發(fā),比起鄰車一個個同般境遇的世界,我似乎顯得豐盛許多?! ⌒行兄怪沟臍w途上,我便繼續(xù)恣情依循著莊子的意境,試圖和我的"影子"對話。"影子",的確給人一絲迷茫的意象,也給人一分孤獨的感受;不過,愈是孤獨,"影子"似乎愈顯現(xiàn)出周遭的變動無常、反映著人們起伏不定的內心世界。我發(fā)現(xiàn)愈是沒有自信的人愈不敢探觸它,無怪乎在忙碌緊張的工業(yè)社會里,這樣偶爾跳開自己,想象自己跟一個自己的影子來"對話"的機會都可能太過奢侈——或許人們由不信任旁人開始,最后也不再信任自己。一顆顆封閉的心靈,就像是我現(xiàn)在眼前一扇扇車門,封鎖在自閉苦悶的空間里。如果把車廂外像是一只只大螃蟹劍拔弩張爭路搶道的架勢,比之于現(xiàn)代人際關系極端疏離與競爭的壓力,那么,至少在車廂內另一個我自己可以掌握的天地里,要自在、要憂傷,或喜或愁的種種心境還是可以自我選擇營造的才是?! ±世噬峡诿恳皇桌寺t灑的詩句,背后都曾在歷經一段孤獨挫折之后,才燦爍出生命熱切真摯的豁然開朗——"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陶潛、"鐵杵磨成繡花針"的李白,他們各自在不同的歷史時空里曾經伴影獨酌的情懷,正是屢經人世波折才悟得的豁達意境。即使渺小的人類真如莊周寓言般的無力與落寞,那么不論所居處的是某一個城市車陣壅塞的十字街頭,抑或某一段孤寂挫敗的人生寄旅,至少我們還是可以學習兩位古人,不讓任何外在拘束的形式囿限了自我海闊天空的胸懷。面對孤獨落寞的時刻,一個人何妨不要吝于跟自己對談——或者說得浪漫一點兒,跟反射出自己內心世界的"影子"交個朋友。  心靈殘障的人  車隊還是無盡的等待,就這么不偏不倚地卡在臺北東區(qū)的頂好商圈旁。我還真的覺得自己像是個背了一個笨重大甲殼的螃蟹,也像一只慢慢蠕動在粉墻上的蝸牛,眼睜睜羨慕地盯著路邊的行人們,在那繁華市街里正盡情享受著衣食聲光的快樂——不管是吃的、穿的、用的,或是五光十色的感官滿足,人人都在追求快樂,如同沒有一部車子不想追求行車順暢的速度。  我在這個當下自然不可能追求到逛街的快樂,也不可能享受行車的速度。于是搖下車窗,我試著想在混濁的車輛廢氣中,吸點城市月光下人晚的氣息,順便也抹去陰濕玻璃上的那片濃霧。我把頭轉向車子的另一邊,不自覺地把目光拋入隔道的公交車里……一個個穿著制服、背著大書包的莘莘學子,從小學到中學,也和我一樣正等待在完全沒有速度、動也不動的回家路上。升學考試、出人頭地、父母的期望……一一鮮活地顯映在他們稚嫩的面龐上,這群未來時代主人翁怎么也處處記錄著我自己成長的影子!我們教育引導孩子們學習成長,絕對不希望塑造出愈來愈多不快樂、也不會和自己交談的新生代;然而,似乎包括自己在內,我們確實看到愈來愈多不會溝通協(xié)調、缺乏獨立思考,更毫無生活目標的人,竟然就此漸漸地充斥我們的社會,確實包括了我們自己?! 』煦绲慕煌?、混沌的社會,殘障的交通、殘障的社會。  一個個"心靈殘障的人"最后造成的,不過是人與人之間更大的疏離沖突、更深的無奈孤獨,以及整個都市社會精神層面的重度殘疾。想到這里,我有點感傷——因為我既不能丟下塞在大馬路上的車子,一個人跑去右邊夜市的攤子上吃晚餐;也不能幫助左邊大巴士上的每一個孩子都平安快樂又充實地成長。抬頭看看大家此際共享的明月,農歷十五的月色在這華燈初上的時刻,大大黃黃的多么動人哪!哈——連月亮也被夾擠在櫛比林立的高樓大廈問呢!——那么,眼前的車陣應該跟這些擋住了我欣賞月亮視線的高樓大廈一般,都只是個暫時阻礙的幻象吧!  月亮還是越亮的月亮,而我,當下放下了人世起伏的無常,我當然還是我的影子的我?! √嵘陋毜娜恕 ≤囎泳従忨傠x了忠孝東路,橫梗于前的又是另一段阻塞的圓環(huán)。但見摩托車騎士們勇猛無比地穿梭在靜止狹窄的車陣間向前轉進。天色更暗了,想想每個城市人開車的黃昏夜晚,似乎都耗在一寸寸牛步蝸行的快車道上;串連起每顆禁錮在車廂內的心情,實在不足為外人道,不過只為觀光過客提供了一番調劑欣賞的都會風景罷了?! ∫惠v輛渺小的車、一個個渺小的人,如同小芥末醬混沌淹沒在大拼盤的澎湃菜色里,連身影都是模糊的。至于,我和我的影子,在車陣里、在人生里,何嘗不盡如滄海一粟般微弱渺小,自己卻仿佛還不斷聽得到我的"影子"和"魍魎"正千古不變地相互嘲諷著!剎那問,孤獨中的無助又再次溢滿心頭。就像當年只身赴美深造的第一個異鄉(xiāng)之冬,踏在康奈爾大學(CornellUniversity)位于美國綺色佳(Ithaca)的雪丘上,俯眺裝點著銀白雪景的冰封天地,心中吶喊的卻是陳子昂的千年孤寂——"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當時那份困惑不僅來自異鄉(xiāng)深造的壓力,也來自于一份古今皆同、刻骨銘心的"孤獨感"?! 』蛟唬耗婢橙缛嚕蝗松哪婢城∪绱蠖紩慕煌?,塞車的機會十之八九。人生是否真的如此凄楚無奈,一如莊周指陳的那無法自主的"形"、"影"、"魍魎"呢?人類生命的歷程難道真的渺小膚淺到,只是為了印證那個"三世""六道"無法超脫宿命的輪回?只是為了要來世間學習清心寡欲,努力去放下所有"五蘊"(色受想行識)以及"六人"(眼耳鼻舌身意)等世俗的掛礙牽絆而已?那么,為何每個人的"生"仍有榮卑寵怨之異、"死"更有輕重毀譽之別呢?當風檐展書,我細讀的那些撼人心弦的古今英雄豪杰,哪一位不是歷經囂塵俗世里所有諸法空相的考驗試煉,更曾經屢屢煎熬在內心落寞孤獨最磨難的身心靈苦澀中,才能超凡人圣、頭角崢嶸地履踐了他們自我實現(xiàn)人本價值與生命意義的鴻鵠大志?  孤獨落寞中的掙扎執(zhí)著并不可恥,有時反而是赤子之心、朗朗真性情的自然流露。一如大詩人屈原在橫遭攻訐放逐后大嘆"孤子吟而放淚兮,放子出而不還";大史家司馬遷在跟漢武帝辯李陵未降匈奴卻慘遭宮刑閹割后謂己"隱忍茍活,函糞土之中"。重點在于他們歷經孤寂挫折卻能升華哀憤、提振志節(jié),以肉身完成不同的生命志業(yè)才最為可貴。往圣先哲無一不是將流轉于有限個體中的悲愴孤獨,扭轉提升為無窮堅韌的生命意義,也唯有如此才得以光照古今、永恒不朽?! ∞D入熟悉的狹長巷弄里,拋離了剛才大街上那些喧囂車陣中許多孤寂的心靈。我下車鎖好門,總算可以走上一段靠自己步伐來控制時間的歸程。哼著車上那首旋律優(yōu)美的歌曲,但見皎潔的月光下,對樓的鴿舍早已是回巢安歇的寧靜,只留下招引鴿群的紅布頭木桿搖晃在夜風中,高高聳立在樓頂上好像要戳破濃云似的任憑花月相弄倩影。  看到自己的家正透出昏黃的燈火,我加快腳步,踏過紅磚道上窸窸窣窣的落葉,低頭只見——一路皎潔的月光下,鑲嵌襯邊的自己,還是我——我和我的影子。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尋找世界心靈地圖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