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1 出版社:江蘇文藝出版社 作者:梁啟超 頁數(shù):273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壹 家世血緣、極南島民、耕讀之家、貳 求知問學、我之為童子時、廣州學海堂、拜康有為為師、萬木草堂、叁 一奔走維新、公車上書、強學會、時務報、時務學堂等。
作者簡介
粱啟超(一八三七年一一九二九年):廣東新會人。字卓如,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飲冰子、哀時客、中國之新民、自由齋主人等。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動家、啟蒙思想家、資產階級宣傳家、教育家、史學家和文學家,戊戌變法(百日維新)領袖之一。梁啟趨自幼在家中接受傳統(tǒng)教育,一八八九年中舉。一一九○年赴京會試,同年結識康有為,投其門下。一八九一年就讀于萬木草堂,接受康有為的思想學說并由此走上改良維新的道路,時人合稱“康梁”。曾倡導文體改良的“詩界革命”和“小說界革命”,是參與了中國從舊社會向現(xiàn)代社會變革的偉大社會活動家,民初清華大學國學院四大教授之一、著名新聞報刊活動家。其著作合編為《飲冰室合集》。
書籍目錄
壹 家世血緣
骰南島民
拼讀之家
貳 求知問學
我之為童子時
廣州學海堂
拜康有為為師
萬木草堂
叁 奔走維新
公車上書
強學會
《時務報》
時務學堂
南學會
保國會
請廢科舉
京師大學堂
戊戌變法
戊戌政變
肆 域外流亡
流亡日本
創(chuàng)辦《清議報》
夏威夷之旅
澳洲募捐
《新民叢報》
組織政聞社
《國風報》
立憲與革命
臺灣之游
伍 政海沉浮
結束流亡回到京城
加入共和黨
宋教仁案
黨爭
辭官
厭惡政黨生活
陸 護國戰(zhàn)爭
柒 巴黎和會
捌 講學著述
玖 思想主張
拾 情深如海
附錄 梁啟超年譜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今之言保教者,取近世新學新理而緣附之,日:某某孔子所已知也,某某孔子所曾言也?!粍t非以此新學新理禧主然,有當于吾心而從之也,不過以其暗合于我孔子而從之耳。是所愛者,仍在孔子,非在真理也。萬一遍索諸四書五經而終無可比附者,則將明知為真理而亦不敢從矣;萬一吾所比附者,有人剔之日,孔子不如是斯,亦不敢不棄之矣。若是乎真理之終不能餉遺我國民也。故吾所惡乎舞文賤儒,動以西學緣附中學者,以其名為開新,實則保守,煽思想界之奴性而滋益之也。啟超與康有為有最相反之一點,有為太有成見,啟超太無成見,其應事也有然,其治學也亦有然。有為常言:“吾學三十歲已成,此后不復有進。亦不必求進?!眴⒊蝗唬W杂X其學未成,且憂其不成,數(shù)十年日在彷徨求索中。故有為之學,在今日可以論定;啟超之學,則未能論定。然啟超以太無成見之故,往往徇物而奪其所守,其創(chuàng)造力不逮有為,殆可斷言矣。啟超“學問欲”極熾,其所嗜之種類亦繁雜。每治一業(yè),則沉溺焉,集中精力,盡拋其他,歷若干時日,移于他業(yè),則又拋其前所治者。以集中精力故,故常有所得;以移時而拋故,故入焉而不深。
編輯推薦
《梁啟超自傳》是現(xiàn)代文化名人自傳叢書之一。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