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山記

出版時間:200508  出版社:湖南文藝出版社  作者:阿寶  頁數:229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討山記》講述一個女子與土地的深情故事。作者阿寶,在登山旅行中發(fā)現自己對大山有強烈的愛情,又酷愛戶外生活、關心綠色農業(yè)與環(huán)保,最終她選擇一塊山地,做一個向土地討食的現代女農。她親手建房,親自謀劃果園的建設,在剪枝,上肥,殺蟲,套袋,擺攤乃至打官司的實踐中,體會人與自然、人與人的相生相克的關聯,使生存的過程,成為生命體驗的過程,使討生活的過程,成為得智慧的過程,全書對戶外生存有傳神的描繪,對市外田野風光有動情的述說,對簡樸生活的趣味有啟智的頓悟。

作者簡介

  阿寶,1965年生于臺灣宜蘭,東吳大學中文系畢業(yè)。曾從自然中獲得最深的感動,因之,人與自然的沖突也成為畢生最大的關懷。生活內涵的取舍,一直縈繞著這個主軸?! ≡洖閷W攝影而謀職于照相館,每天沖印照片、接觸化學藥劑而對此愛好心生動搖,漸漸無師自通拿起畫筆取代相機?! 〈髮W時代首次攀登高山,對原始山林的迷戀一發(fā)不可收拾,后任臺灣省“太魯閣國家公園”解說員。1994年起自由旅行、寫生,曾以騎單車、徒步、趕驢等方式游走西藏、尼泊爾、印度十八個月,及單車環(huán)游寫生北歐斯堪地那維亞半島七個月?! 〗Y束云游后蟄居花蓮竹村,不定期在梨山打山。1999年,將對山林土地的關懷付諸實行,正式成為梨山女農。

書籍目錄

韓少功序王躍文序彭富春序孟東籬序山盟討山緣起貴人精神伙伴追夢舉債從耕地走回荒野吾亦有廬汗水剪枝除草套袋三昧殲蟲記生命的沉思有機的迷思收獲擺攤記靠天吃飯官司記天·地·人天籟人籟血肉之軀劉茁松跋

媒體關注與評論

  一個女子與土地的深情紀事  《討山記》獲獎紀錄:  中國臺灣地區(qū)“心理健康類首獎”;  “中國時報”開卷版2004年美好生活推薦書;  博客來網絡書店年度10本必讀好書?! 拿魈炱?,關心精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山上的山花開呀我才到山上來,

編輯推薦

  《討山記》配有六十幅插圖,是圖文相映的讀物,讓飽受城市生存擠壓的讀者從中看到身心解放的美好生活。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討山記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5條)

 
 

  •     覺得自己看了就忘了 又大概瀏覽一遍 有只有瀏覽一遍的效果
      當時看得津津有味的東西 并不是自己的經歷 我真做不到離開文字還是很生動
      
      個人的經歷成長 從討山記 也可以了解臺灣 至少是過去的臺灣
      
      要看的有效果 我記述一遍作者的事 討山為了 人與自然關系定位 為了植樹造林 水土流失之類
      剪枝 肥培
      抗肥料施肥很累
      剪枝技術工作
      相機和親自畫畫的看法
      追夢
      舉債就借錢了
      廢耕 種植
      買了外面的樹苗種下去
      在貧瘠的土地種豆 綠肥
      澆水 用苗被蓋 保濕
      記錄了植物的發(fā)展過程
      爭奪陽光 傳播種子之類
      是能理解 但是沒有親自觀察
      似乎人們也對這些沒興趣。
      親自做房子 P87- 有這么做房子過程。
      還有做爐灶的經歷
      汗水
      學剪枝 很難
      一天一天 一年一年用心的看。
      ----
      我不會剪枝 沒學到 也學不到
      除草
      割草機
      套袋
      套啊 去找工作。 給水果套袋
      學到經驗 套袋 沒經歷過
      滅蟲
      按書上一種方法一種方法試 呵呵。 沒用
      蟲除了 對植物也造成傷害,甚至動物。
      最后用了 低濃度的藥
      
      不打藥 的反而沒事
      我能了解這種過程 你并不是真的感興趣 只是為了實用
      --
      作者試 有機滅蟲藥的過程
      
      生命的迷思
      殺生 畢竟還是要傷害昆蟲之類
      不愿做草盛豆稀的農民 有實用的目標
      有機的迷思
      有機是不是不擇手段?
      城市人高喊熱愛自然,卻動不動好臟惡心
      靠天吃飯
      做了農人才知道靠天吃飯
      每年天氣不一樣 臺風 提前采收 放冷庫 避免壞天氣
      第三年干旱 缺水
      做農人真難。
      官司
      被騙 呵呵 嫁接
      擺攤 官司
      描寫的都很棒
      仿佛我就在親身經歷
      天籟 鳥叫
      人籟
      音樂
      血肉之軀
      略
  •     花了一天時間看完這本書,不得不說,太牛了,佩服??!還有這性情,我喜歡。一個人住搭帳篷點油燈住山上一年,這得多強大的心??!
      有個疑問,阿寶只租了七分的地,臺灣對土地的計量單位跟大陸是一樣的吧?十分地才一畝吧?年租居然要二十萬臺幣,換算成人民幣是四萬多啊!加人工,肥,農藥,臺灣水果的畝產到底是有多少?。。。?!我家二十多畝山地種枇杷,一年的最多賣果實的就七八萬,這差距也太太大了!
  •      有艱苦,有快樂;有淚水,有收獲;有心得,有思考;最精彩的一章是《生命的沉思》,作者從殺蟲的反復搏斗和環(huán)游世界的體驗,而得出對宗教的批判,對生命的思考,是那么鮮活而深刻。當閱讀到:“殺戮在對待生命的方式中,并不是最殘忍的部分。剝奪生命生存的快樂,才是最大的折磨”,我不禁擊節(jié)叫好!作者果然才華橫溢,序者所言不虛!
  •     真正看到這本書的時候,我才知道自己原來的預設是多么淺薄。這不是一本如我原先所想的、撥撥泥土、種出一院子好花好菜、繼而歌唱田園頌曲的書。就像“幸福雜貨鋪”那種調調,呈現現代人不所知的生活美好一面——我原來是這么想的。翻開才知道,天呀——自己筑建竹屋,設計引水系統、爐灶,漚肥、移石、推土,剪枝、摘果直至販賣……哪一件不是實打實的農人手藝?比起在家有畝自留地、蓋間瓦磚房的農民來說,討山的阿寶還更赤裸裸得近乎“野獸”——宿營帳篷,而后自購青竹建造住屋。也難怪有人會從戶外生活的角度來評說這是“向西方的“野獸式”的偏重室外的生活靠攏,這種轉變將改變中國人“家畜式”的偏于室內的生活方式,有利于中國人生命力的復興?!?br />   
      我在腦海中所能搜索到的農耕人物,像“小毛驢市民公園”的石嫣、提倡“農耕禪”的安金磊。不管是從生態(tài)健康出發(fā),還是為了磨礪身心、豐富生命,大地和泥土無疑都是他們的修煉場。我也生疑過:相比起一兩個從都市返回鄉(xiāng)土的“偽農人”,那些世世代代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他們的歷練不是更加豐厚、他們的辛勞不是更應該慰藉嗎?可是轉念一想:無論是農業(yè)還是其他任何行業(yè)、情境,不都需要多元的呈現方式來喚起人們的關注嗎?想要了解農人的艱辛與歷練,你也許不會去讀《栽培蘋果,快速致富》,但你應該讀讀《討山記》。因為,這不僅僅是一本關于農耕的書,它更將教會你,對大自然的敬畏,還有人類心智的包容與堅韌。
      
  •     這本書買來很久沒讀
      翻開卻就放不下
      這么有勇氣的姑娘
      她自己選擇去做魯濱遜
      
      因為舍得
      她這樣自由
  •     EEO書評人 焦建 千萬不要低估女性的勇氣和毅力,以及她們做事情所能夠取得的成績。有的女性會更決絕,更純粹的去做一件按照世俗標準并不那么簡單的事情,而且會堅持到底。當然,今天我們所說的,并不是愛情。
      她是一個叫做阿寶的臺灣女性。她放棄了和瑞典男友一起居住在那個“連吸毒者都可以找政府要毒品以便維持社會穩(wěn)定的國家”的機會。因為,那會讓她感覺不到“生命的不可承受之輕”。放下背包四處游離之后,她開始了自己的新生活——討山,這是一個我們的確并不熟悉的名詞。它與農事有關,她親自租種了幾塊山地——它們是宜林的高海拔山地,這后來給阿寶帶來了那么多的煩惱——以自己的心思去規(guī)劃它。
      為了環(huán)保,她自己給自己用六十米長的毛竹搭建了竹屋。自己破每一根竹子,自己小心的用竹子構建骨架——為了防止腐壞,根部要抹上厚厚的桐油。為了趕在臺風來臨之前完工,在雨中站在5米多高的太子上搭建頂棚。那座有著二層閣樓的小竹屋,從來都沒有完工過,總是有其他的事情牽絆著,她只有閑下來之后,才能隨性的繼續(xù)建造……
      不得不嘆服這個女生的毅力。和梭羅一樣,她也是入山居住。她雖然不是出于政治或者其他目的,卻有著更加美好的愿望——能夠解放那幾塊土地,讓它們更加自由的生長。她只有8萬的存款,卻敢舉債100萬,還只能夠維持第一年的租金。她自己學著修剪果樹、打藥、抗旱、開車去送貨卻趕上了臺風、賣貨催帳打官司被人誤解。一切一切,都是一個女生來完成。
      不必再繼續(xù)敘述更多數內的細節(jié)。東吳大學中文系畢業(yè)的阿寶,講故事的才能一流——而她對于景物及靜物的描寫,簡直可以作為精美的散文入選小學生課文。它們跟我們幼年時所學習的那些與意識形態(tài)無涉的文章一樣,純美、舒緩、能夠培養(yǎng)對于自然和生活的熱愛……
      阿寶她是舒緩之人,活得單純而純粹。就在我們很多驢友繼續(xù)糾纏于去西藏帶什么單反用什么鏡頭的時候,阿寶卻一個人帶著七八磅的紙張,不帶任何相機入了藏。她相信,用紙張和畫筆記錄美景的過程之中,你的心靈也和它們融匯在了一起。它們成為一種記憶,比單純的用相機記錄更為久遠。而這,或許也正是她為什么會覺得,“人一生一定要有一段在土地里勞作的時光回憶,只有這樣,他們才是完整的……”
      阿寶進入了一種對于人與自然的哲學性思考,而這,也就顯示出了一個理想主義者在現實之中的種種牽絆和阻塞。到底什么是有機食品?完全不打農藥的梨子是有機食品,但那或許只能占到所有農產品產量中的1%。剩下的99%是不是都是一樣?阿寶也打農藥,但都是在萬般無奈之下,為了防蟲所不得不進行的必備措施,這種產品,雖然不能夠叫做有機食品,但是,它們跟市場上充斥的用農藥浸泡長大的果實,二者必須相提并論么?
      即使是在臺灣,市儈的存在,也讓阿寶處處碰壁。她的不世故,讓她只能被那個賣了東西卻不給錢的人給白白占去便宜。她選擇了無所謂——你可以說她是精神勝利法,因為她相信,拿了這筆錢的人,生活會更加不好受。但是,那個自己給自己蓋“五星級”廁所,只因為墻外的向日葵在陽光下格外美麗就呆著不舍得出來的女孩子,的確可愛。
      近來,我們能夠看到的臺灣人寫作的書籍,正在變得越加廣泛起來。通過阿寶的《討山記》,通過謝旺霖的《轉山》,通過何鵬飛的《自慢》等等一系列書籍,我們或許能夠在最低程度上感知臺灣社會文化氛圍的一斑。它們所共同描繪出的,是一種更加純粹的社會人生心理態(tài)度。這些作者的確具有很大的代表性——何鵬飛在出版界的成功者地位,謝旺霖的學業(yè)有成,而阿寶的四處游歷的自由生活。這些人中所體現出來的,似乎是一種與整個社會整體性脫節(jié)的超然態(tài)度,他們更加純粹,以一種超人的勇氣進行了自己的選擇之后,活得更加像一個人。尊重自己內心的感受,尊重自己對于生活的態(tài)度,不為過多的物質欲望拘謹自己的人生,純真,天然,坦蕩……他們讓人羨慕,是高人。我們大多希望能夠做到那樣的生活,卻總是把這計劃安排到退休以后,退休之后再學什么什么,再干什么什么,再去哪里哪里。緊張的社會氛圍,總是由不得我們自由的選擇“采菊東籬下”的生活。這,或許跟整個社會的發(fā)展階段有關,或許,跟整個社會的浮躁心態(tài)也有關。不知道什么時候,中國的多數人,都能夠獲得這么坦然,舒適,自由,不為外物所困擾,尊重自己的內心召喚——或許,我們現在還無法自如的過上那種生活,那就在精神中,先跟阿寶神往一番吧。
      
  •     人生每一刻都是偶然,所有偶然加在一起,有了人生的必然。這些年,游蕩,徒步,閱讀,寫字,并且,去過臺灣之后,遇見阿寶的《討山記》,就成了必然。
      
      看到介紹,阿寶因為熱愛高山,覺得這輩子與自然最親近的方式就是務農,于是從一個城市女性,先做梨山的短工,然后真正成為梨山的果農。說起來的輕巧,不過是因為阿寶的舉重若輕,如此轉變的艱難,在這份閱讀之前其實很難體會。
      
      經常想起我在臺灣的那兩周。我因為想走中橫,所以在梨山轉車。卻愚笨地錯過每天唯一一班梨山發(fā)往花蓮的班車。又不想在梨山過夜,于是有了在梨山搭便車的珍貴經歷。因此有幸改變行程(又是偶然和必然),錯過中橫的東端,在便車上經歷了梨山到宜蘭的路途。
      
      開卷之前,在想,如果去臺灣之前看到這本書,我也許可以在梨山造訪阿寶,在她那里做一天農活。書讀到一半,就知道,這不過是我這個城市人浪漫而無知的幻想。人家親力親為從山里討來的生活,被我幻化成風和日麗的春光下的摘果一日游,輕浮輕飄。阿寶訴說從山里討生活的日子,建屋、除草、剪枝、殺蟲……務農務林是如此不容易的事情,而阿寶們還要在內心糾結著有機的念頭。
      
      讀這本書的時候,總覺得很親切,那些臺灣的地名。她書里寫到的地方和路途,我大多經過。那讓我感動的中橫和梨山到宜蘭,令我魂牽夢繞的臺灣中央山脈:九月上旬,我坐緊閉門窗的公車穿行在埔里到梨山段,經過合歡山那段時,涼意無孔不入,而阿寶為果園的事務,曾騎著摩托往返這段路途,那路上,很容易看見坍塌的道路遺跡;梨山到宜蘭段,路窄而險,阿寶為了趕在臺風到來前把收獲的梨運出山外,免得因臺風之阻而喪失全年的收成,于臺風來襲之初狂奔于此路段,兩噸的帆布小貨車在大風中有如扁舟,驚魂不定……一邊讀,一邊回憶,一邊忍不住唏噓。
      
      與其說,這本書“讓飽受城市生活擠壓的讀者看到身心解放的美好生活”,不如說,它讓我看到阿寶至上的堅韌和執(zhí)著。讓我看到,作為同樣熱愛自然的人,我的前方,還有那么多我這輩子都追趕不上的榜樣。
      
      一如阿寶,我熱愛山林,熱愛自然。但是我也知道,我沒有阿寶的勇氣,我這輩子都不可能象阿寶那樣做一個真正的農人,讓自己的血脈生活與土地緊緊地聯系在一起。我對自己,沒有這樣的信心。我一直不肯養(yǎng)花種草,更不肯養(yǎng)動物。說起來,總以工作忙,出差了的話,有誰來照顧這些小生命為借口。仔細想想,真的是自知之明。知道我這樣的懶人,承擔不起對這些生命的責任,所以決絕。我只能繼續(xù)我在城市中的平淡日子,只在每年的短暫時刻,離開人群,親近山林,在山里面看著自己心底開出了花。
      
      有自知之明,是好的,我知道我永遠趕不上阿寶那樣的榜樣們。好在,人生不是用來追趕的。有榜樣,有力量,就有這世界的善和美。就如阿寶,她并沒有苦思冥想這片山林的租約到期后怎么辦,也沒有覺得一定要讓這片山林變成怎么一個模樣。是的,她想要讓這片果林回歸原始山林,她希望能夠嘗試出這樣一條路令更多的開荒林回歸原始山林,回歸我們深愛的自然。但是不強求啊,不強求。她享受著這片山林和勞作每天帶給她的喜悅和美好,僅此,足以。
      
      還有瑞士人馬丁,地理學博士,阿寶的男友。要有怎樣的理解和愛,愿意忍受長期分離的思念,給愛人自由,放手讓TA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哪怕是一個辛苦的果農。也為了愛,如候鳥往返歐亞之間,譜寫著人間的美麗情感。他們兩人的素描,記述著這里的細膩和誠摯。
      
      這書,不是采菊東南下的田園悠然,而是自愿選擇了艱苦農林生活的內心強大的阿寶,是她精彩而充滿力量的人生片斷。
      
      必然之后的偶然,讓我遇見這本書,因這閱讀而美好。
  •    ?。牐牐ㄊ恰队懮接洝纷x后感的修改版)
     ?。牐?br />  ?。牐牥氃谂_灣一個叫梨山的地方種值果園。她皮膚黑黑,戴眼鏡,頭發(fā)編成一條黑粗的辮子。
     ?。牐?br />   在此之前,她避居在竹村,一個得離開中橫公路徒步十公里才能到達的山坳。她想試一下自己對文明的依賴能減少到什么程度。在那里一包鹽一斤米都得來回走二十公里背進去,住著撿來的房子,她窩在山上連續(xù)一個月只吃自己種的地瓜,配地瓜葉和采集的野菜。
     ?。牐?br />  ?。牐犜僦?,她只身從中國走到尼泊爾,再印度,多數走路,不然搭長途公車。不背相機,只背著顏料和畫紙,一捆水彩紙七八公斤重。那一程用了一年半時間,所花只有八萬元,還包括了來回機票,中間還買過兩輛腳踏車,一只驢子。
      
        再再之前,她從臺灣東吳大學畢業(yè),曾任職于攝影館、臺灣省“太魯閣國家公園”解說員??傊?,像很多文明人那樣有著這樣或那樣的文明的職位。
     ?。牐?br />  ?。牐牥氄f,在真正務農之前,她也是一個愛山人,深入荒野享受至高無上的自然宴饗,然而,心虛一直存在。因為她不能否認人與自然存在著極大的沖動,但她總以無喜的面貌來到自然的懷抱,想與它和諧交心。
      
     ?。牐牷蛟S可以簡單地說,因為她想更好地利用土地,她租下一片山中果園,一共七分多地,嘗試人與自然應該有的最心甘情愿、最好的方式。在山中,埋頭躬耕三年多,是一本叫《討山記》的書讓我知道了她:梨山阿寶。其實我所知道的有多少呢,說喜愛太隔,說感動太浮,或者只能說想象一下吧。
      
     ?。牐犚磺袕牧汩_始,那片土地上每一分毫都要觸摸過。在山里前四個月,沒有炊事設備,所有的蔬菜全是生吃,偶爾下山補充點白土司,每天用一口單口瓦斯爐燒點開水泡茶,算是唯一的熱食。沒有電,夜里找來幾個鐵鋁罐,裝進煤油,拉出一根綿線,就是照明。后來,阿寶自己建了一棟兩層的竹屋。
      
     ?。牐犓J真學習著成為優(yōu)秀的農人,包括剪枝、除草、施肥、灌溉、授粉、疏果、套袋、殲蟲、收獲、包裝、擺攤,甚至還有打官司。就是那些簡單的體力勞動里,阿寶感到勞動最本真的意義。比如說,每年要為全果園的果樹包數萬個袋子。有人惋惜她的時間和體力,而阿寶認為,NBA賽場上那些贏得全球關注和掌聲的球員投注大好青春去拍一顆球,這過程的艱辛和樂趣,與自己全神慣注地套袋,有何區(qū)別呢?享受工作的專注,就是無上的回報。
      
     ?。牐犜谧x《討山記》的前不久,我剛好也讀了黑塞的《園圃之樂》,關于親手勞作之樂,黑塞說:躬親其事于除草,,原本全是基于物欲和收成的指望,不過這項勞動卻有若干宗教意味:一個人匍匐于地,專心致志于拔扯雜草,就好像人們之所以進行祭禮。黑塞還說,而當一個人在為番茄株澆水,或是替一棵漂亮的花松土時,至少他不必像藝術家經常面對那種討厭的感覺:我這樣作有意義嗎?這樣作還能被允許嗎?根本不必!在園圃里他完全可以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而這一點正是人們所不時需要的自由。——然而,我所猜想,阿寶沒有黑塞想的那么多,對于阿寶,她已是一個真正的農人(雖然她不僅僅只是一個農人),她所想著就是一個農民最本來的心愿:雙手勞作,讓土地更豐腴,讓自己的作物更壯實。
      
     ?。牐犔諟Y明也不是農夫。一個敬業(yè)的農夫怎么可能忍受“草盛豆苗稀”?還有蘇東坡,雖有躬耕經歷,卻詠唱“村南村北響巢車,誰家煮繭一村香”,他詠嘆的是村人煮死成千上萬蠶蛹的情景。阿寶,她既不愿意像陶淵明那樣放任病、蟲、草害肆虐,又作不到對殲蟲殺戮漠然。她在這兩難中作了她自己的樸素思考:讓我看到殺戮在對待生命的方式中,并不是最殘忍的部分。剝奪生命的快樂,才是最大的折磨。——于是她選擇用“瞬間死亡”的方式殲害蟲。她又說:如何在不得已取奪生命之際慎取善用、坦然自處?感恩和懷愧似乎都不是最好的方式?!沂遣皇强梢栽谌∮脮r坦然,而在輪到交付自己時,不會不甘,也不懷恨?活出淋漓盡致的人生,是不是對獻出生命者最好的回報?……如果靈性和理智是生命設計的最高形式,那么,人是不是有責任將這種形式發(fā)揮到極致,蕓蕓生命交錯互換到“人”的層次時,能轉換、升華到靈性、理性的境界。
     ?。牐?br />  ?。牐犓乃伎蓟蛟S只用于安頓自己,但她的真誠正是對“生命”這種形式最好的尊重。雙手勞作,土地和勞動確實回報了她很多,尤如她所說,在這里的每一分鐘于她都是資本的回收。但是,就如所有的農人,《討山記》里所寫并全不是愉悅的田園曲。一年中,總有幾次天災,或旱或澇,某次臺風天,搶收后,棄營走避,一路風雨如瓢,夜如墨海,車在山路上走,被狂風吹得搖晃,隨時可能掉下。前后一車也沒有,就這樣亡命江湖,半夜敲親戚的門避難。在親戚的電視上看到南部有一戶農家搶收種在溪床上的小黃瓜,被洪水圍困險象環(huán)生,阿寶說,為農之前她會懷疑為那一點收成這樣作值得不,現在她明白這不是金錢的多寡,一年的心血,老天爺怎可以這樣予取予奪。
     ?。牐?br />  ?。牐犛腥苏f阿寶是女版梭羅。但我覺得阿寶與梭羅的不同之處在于,阿寶是一個農人,而梭羅則更像一個哲人。梭羅強調生活的簡樸沒錯,但他也強調悠閑。他說:我發(fā)現,一年僅需工作六周,就足以應付全年的生活支出了。他還說過,種豆的日子里,他是上午工作,下午呢,就是看書,游泳,散步等等。而阿寶,經常忙得“胡亂地嚼著餅干作為晚餐”,搶收時甚至從清晨干到夜幕來了滴水未進。朋友安歌說得真好:梭羅是用眼睛和頭腦去對待這土地,而阿寶是用命去對待這土地的。梭羅的生活,絕沒有阿寶的操勞,更沒有阿寶去擺攤、去借債、去打官司的狼狽。
      
     ?。牐牰毷悄菢诱鎸崉尤恕@孀迂S收后,自己去擺攤賣。天真的人以為賣自己親手種出來的水果有多么自豪,有一個顧客,是個推車的太太,左挑右揀之后開始講價,價錢越講越離譜,可是那太太說:你們生意人不就是賺錢賺少的問題嘛。阿寶本并沒有脫超到對自己的血汗無所謂的地步,她認真起來,并忘了這是場討價還價的游戲,一心要去辯白?!?br />  ?。牐?br />   “不知哪里來的靈感,我忽然伸出自己的手去握住對方的。這雙手現在因務農而厚繭如革,我把手放在她手上,因為情緒激動,聲音有點發(fā)抖。
     ?。牐牐牐牎忝?,這是不是農人的手?’
     ?。牐牐牐犓炎约很浘d綿的手縮回去,嘻皮笑臉地轉移話題。
     ?。牐牐牐牎美?,好啦,辛苦啦,是講人攏會使賣,你就不使,你也呣是講蓋水……’
     ?。牐牐牐牼尤幌悠鹞业睦孀觼砹恕C髦皇强腿诉€價的手段,心還是滴血。女人卻愈說愈得意:‘人家東門市場比還大,才賣……’
        我終于拉下臉。
     ?。牐牎  钦埬闳|門市場買?!D身整理水果,不再理她。
     ?。牐牐牐犓炖锕距街栖囯x開。我心里思緒翻涌不能平靜。這人憑什么可以折辱我,因為我要她的錢嗎?可是她不也要我的東西?我忽然對剛才摸過的那雙滑膩綿軟的手,生出一股惡心?!?br />  ?。牐?br />  ?。牐犨@一段里的阿寶,有血有肉有氣性有情欲有執(zhí)著還有幾分天真。有人說,阿寶如果說:好,我不賣了,那么我送給你,誠心誠意地——如果這樣,阿寶就悟道了??墒俏铱础队懮接洝?,不是看一個如何悟道的人,我只是看一個對土地滿懷感情的人,如何雙手勞作,慰藉心靈。她如何珍視這土地上汗水結成的果實,不能允許輕侮。
      
     ?。牐牥氂懈鼉?yōu)裕的先活選擇:“馬丁三番兩次希望我去瑞士長住,我也認真地嘗試過……難的是,在那個美侖美奐、秩序井然的國度,我不時被一種 ‘不能承受之輕’圍困,再也感受不到一向在逆境中盎然蓬勃的生命力?!狈从^這只有一次的生命,何嘗不是患得患失中任它如掌中流沙?沒有阿寶的夢想力,更沒有她的行動力。左顧右盼、人云亦云地過一生,焦慮出現時,無可奈何。我們怎么能不敬佩阿寶的艱辛和擔當?
     ?。牐?br />  ?。牐牽础队懮接洝窌r,我常想象面對整山的山林是什么樣的心情,阿寶將自己的生活完全交付那一片山林時,內心的充實和寧靜。還是引用黑塞,他曾說出樹木對他的啟示:“一棵樹默默道出自己的心聲:我對自己所從出的先人一無所知,也不知道每年生育的數以千計的子裔究竟流落何方。我只知道遵照萌生自己的這顆種子所蘊藏的秘密生活下去,此外別無計較。我相信我身上有神的旨意存在。我相信自己今生的任務是神圣的。本著這樣的信仰,我生活著?!祟惾绻芤詷錇閹?,聽它的訓誨,那么不必時時以變成樹木為念——除了扮好自己的角色之外,他將不再覬覦成為別人。這正是一個人的原鄉(xiāng),是他的福分。”
  •     分三天讀完,書不厚,舍得不讀快。
      對這本書的喜愛是,恨不得逢人就推薦,如果我是有錢人就直接買一本送人讀。現在狀態(tài)是既不能用文字表達出自己感受來,冷靜時想想,也不見得別人多喜歡這樣書。“快樂也是孤獨的”這句話三毛說得太好了。
      
      書大概是講臺灣宜蘭作者阿寶,租了一塊山地,在自己在地里一邊實行退耕還林,一邊種果樹的紀實事情。
      
      阿寶走過川藏線,從中國翻到尼泊爾,再印度,去歐洲很多國家。千萬別以為她是那種滿身是裝備所謂的“驢友”。據她自己說,一路上能搭車的搭車,能走路的走路,買過二手單車,購過一頭驢子。跟藏民學紡線,去瑞士時跟男友媽媽學過染毛線等等。
      
      總之她在路上情型,應該是可理解成為,通?!绑H友”們在路上時候,看到藏民轉山時,帶著爐子背著簡單牛皮帳篷就上踐。哦,對了,她不背相機,是背著顏料和畫紙旅行。
      
      她去討山原因引用原文吧“馬丁三番兩次希望我到瑞士長住,我也認真地嘗試過:語言的隔閡、生活習慣的適應都不是問題;難的是,在那個美侖美奐、秩序井然的國家,我不時被一種“不能承受之輕”圍困,再也感受不到一向在逆境中盎然蓬勃的生命力?!?br />   
      注:馬丁,是阿寶的男朋友瑞士人。書中有些插圖是馬丁畫的,大部分是作者畫的。比如山里花草,鳥,工具,及阿寶自己蓋的竹屋。還有關于包水果。
      
      如果在有意想看這本書的,就不要看我下面摘抄,我把自己喜歡地方摘下來了。
      
      “木蘭壯志難酬,只好繼續(xù)向大學聯考低頭”
      這是阿寶想報軍校因為眼睛視力不好沒能考上軍校,當然阿寶視力是因為上初中及高中期間繡花所致。天呀,這樣女子太讓我喜歡??!
      
      “活著,確實可以經歷許我美好的事情,正因為經歷過太多美好的事,所以覺得生命可以隨時結束,沒有遺憾---既然沒有非要久活的理由,何必辛辛苦苦積存長活下去的資糧?”
      這是阿寶關于她不存錢解說。
      
      “這下糗大了,我渾身上下盡是財富,可有哪一樣是不會動的?我的勤勞刻苦、四肢強健、聰明靈活、才華洋溢。。。都是要動才有價值的咧”
      這個是關于阿寶去銀行貸款無保證,心理獨白。
      
      “有人說要把錢放在基金,那時我完全不知道基金是一種理財管道,以為是慈善機構或社會福利工作之類的捐款,還十分感動!”
      這是阿寶向朋友借錢,朋友說錢要買基金。
      
      “還好,最后馬丁來了。可憐這位養(yǎng)尊處優(yōu)的地理學博士萬里而來,第一件工作就是——打雞糞?。?!
      
      
      “這時我伸出一次援手,為構樹除蔓,沒想到就這一次解危,構樹從此發(fā)憤圖強,一面急速竄高,一面張出濃蔭密蓋,義無反顧的舍除基部老枝,任這些邀不到陽光的低枝凋萎、斷落,一味地嗜陽拔高,好似受夠了藤蔓的欺凌,不愿再在低處留戀?!?br />   這處描寫,簡直像是看一場戰(zhàn)斗呢??礃渑c藤蔓之間你S我活之戰(zhàn)。有趣之極。
      
      “每天早晨第一件事,通常就是提著小鋤頭找個平坦的所在“埋設地雷”。
      這是關于廁所一小段啦,后來阿寶修建可以邊拉拉邊欣賞風景豪華五星級廁所咯。
      
      “裂口卻不斷深入,形成高山隆起峽谷下切的景象”
      阿寶描述自己冬季工作后雙手
      
      “大家直接抹除法---大拇指、食指甚至手掌一抹了事,也很環(huán)?!?br />   冬天山里太冷,容易流鼻涕,阿寶入鄉(xiāng)隨俗
      
      “那副耳機隔音效果絕佳,他見寶物有人合用的人選,立即寶刀贈英雄”
      阿寶使用割草機太吵,朋友送他的禮物
      
      “老板娘一下廚,工尞內外交通要道頓成一婦關關萬夫莫開之勢"
      阿寶別的果園學給水果套裝袋子時,入住果樹主小屋的情境.
      
      "目睹過一只盤古大蟾蜍一小時內吞吃一百三十只羽化的白蟻仍意猶未盡.最后是我投降,先去訪周公."
      阿寶偷窺小益蟲.
      
      "當她走遠,我想到賣不賣的權利都不被尊重,看著自己的手,眼淚掉下來"
      阿寶去擺地攤賣水果.
      
      
      有意思太多。不泄露了。感興趣去讀吧。
      
  •      阿寶的文字非常洗練,常常有靈光閃現,好久沒讀過這么澄靜和祥的文字,令城市牢籠中的我輩激懷滌蕩,點撥心修曲徑.
       可惜現在非常難在書店覓到,要一讀還是要緣份的,我就覓了近一年時間才偶獲,大喜!!!
      
       我的博: http://qieyie.bokee.com
  •     “一向覺得,一生中要有一段日子,流汗低頭向土地索食,生命的過程才算完整?!痹跒g覽完前面洋洋灑灑幾大家人的序言后,開篇的第一句話,就引起了共鳴。
      
      這幾年在城市和鄉(xiāng)村間游走,一直的如同一個過客,不知家園何處。期間的游離和漂浮,越來越讓自己感到,遠離土地也就失去了對生命最本真的理解。總不該到真正歸于塵土的那一天,才第一次接近大地吧。無奈本是俗人一個,加之太年輕功力不夠,世間繁華盡顯,諸多誘惑難以割舍,只能選擇了精神上的“歸隱田園”??吹桨?,才知道,人對土地,真是要流血流汗,才可以有深沉的血脈相連。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閑情逸致,在印象里遠遠超過了“汗滴禾下土”的艱辛,所以,田園在我們這些不是農夫的人眼里,總是充滿了詩情畫意,而缺少了對耕種真實的理解和認識。
      
      阿寶肯定是一個有詩意的人,云游四海的經歷,舉債討山成為梨山女農的抉擇,在她的骨子里,始終充滿了文人的浪漫和詩意。只不過,這世上絕大多數的人都只能沉浸在自己構架和假象的詩意里,而阿寶卻選擇了與繁華決然的舍棄,開始了踏實、真實的耕種生活,這就不僅僅是詩意了,更多的,是艱辛,是困難,以及,如何讓自己堅持下去的非凡勇氣。生活,不是過家家,也不是短暫的體驗,它是日復一日的細水常流。
      
      搬運雞糞、剪枝、除草、套袋、蓋房、擺攤、運貨、銷售……樣樣都得親歷親為,而在這個過程中,還要去堅持有益于土地和自然的耕作方式,要去面對人心的險惡,要經歷靠天吃飯的現實和殘酷,每一樣細數過來,當農民是多么的不易啊。自己當初,不就從勞動現場匆匆逃離嗎?
      
      我想,這就是阿寶的可貴,她是一個真正意義的起而行之者。她對土地的愛,是深沉的、自然的、質樸而有力量的,而非高調的、說教的、道德的、壓迫的。
      
      “山河大地自有它深奧的法則和不可思議的力量,來平復或反擊人們加諸它身上的創(chuàng)傷。大自然何嘗需要人去成就它什么?只怕是人需要一種信念來成就自己——我就為了自己而來。”
      
      人類早已成為土地的掠奪者和征服者,這些滋養(yǎng)了我們祖輩和我們自己的土地,何時可以成為我們心靈的滋養(yǎng)?土地成就了阿寶,是否還會成就更多的人?
      
      答案,怕是要問我們自己。
      
      
  •      另一種生活 阿寶 奇女子 曾經的幻想(真的只是幻想 而且只是蜻蜓點水一樣想了一下)竟然如此真實如此具體的展現在眼前了 雖然現在仍是可望而不可及 但夢的種子已經種下了呵 有了這顆種子 生活就永遠不會絕望
  •   閱讀一篇高水平的書評,感覺就是跟原書做了一次最親密的接觸。這篇書評無疑就是如此。只有真正閱讀過此書,從心靈上給與震撼的讀者才會寫出如此好的評論。
  •   活的單純而純粹的人 ,恐怕沒有了
  •   呵呵 閩南語中,漁夫出海捕魚、以海為生被稱作「討?!埂!赣懮健沟恼f法,也是這么引申而來的吧。
  •   并非讀書很多才能認識社會。
  •   佩服她的敢為呢~
  •   必然之后的偶然,讓我遇見這本書,因這閱讀而美好。
  •   討山記,名字蠻討喜,有時間拜讀。最歡自然
  •   安歌,我把舊的刪掉,刪后才發(fā)現,我應該把我們的討論復制下來的。
    親愛的,你說得真好,還有,再度謝謝你的推薦。如果沒有看你的《植物記》,我就不會知道這本書。
  •   一上來就寫錯字:種植果園吧?
  •   思呈寫的書評都很好看。
  •   快樂確實是孤獨的,我早都說過,世界上最悲哀的事情不是沒有人分擔痛苦,而是沒有人分享快樂。
  •   好書,自己頂一下
  •   阿寶的書沒有看過呀,不過你的頭像那個是那幾個字,挺有意思的。。。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