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代書法家評述

出版時間:2008-11  出版社:廣東教育出版社  作者:王世國  頁數(shù):382  字數(shù):520000  
Tag標簽:無  

前言

認識王世國先生是在20世紀80年代后期。那時,他正聯(lián)絡廣東書法理論界一伙活躍的青年,籌組廣東省青年書法理論研究會。1988年10月,他特邀我去陽江市出席成立大會。我和他一路同行,評書論文,相談甚歡。數(shù)年后,他真的搞出了名堂,把這本《中國歷代書法家評述》,送到了我手上。系統(tǒng)地研究評論中國歷代書法名家,是本書的重要特色。自東漢趙壹《非草書》開始,中國書法理論研究如同其他古代藝術理論一樣,都是重感悟式評品和形象化描述,往往只言片語,神龍見首不見尾,而鮮有系統(tǒng)論述者?,F(xiàn)當代書法研究著述漸豐,但在20世紀90年代以前,還沒有系統(tǒng)研究歷代書法家的著作,大多只是對歷代書法家作一些簡要介紹。而本書精選了書法史上開宗立派、具有深遠影響的第一流書法家凡26人,從其身世遭遇、書體源流、書藝特色、書法成就、書學思想以及對后世的影響等方面,作了深入系統(tǒng)的評論,并開枝散葉,從旁論及其他書家百余人。本書以朝代更替立章,以入選書家出生先后分節(jié),以書法藝術發(fā)展進程為線,以豐富翔實的資料為證,由先秦至近現(xiàn)代,順流而下,評書論人,將歷代書法的精英置于中國歷史文化的大系統(tǒng)、大背景中,將他們綰結成一個整體,匯進一浪接一浪的書法藝術演進長河,從而賦予了本書深厚的歷史感。所以,本書曾獲得“廣東省第五次優(yōu)秀社會科學成果獎”。世界上各個國家、各個民族幾乎都有自己的語言文字,而唯獨中華民族的漢字書法又是一種博大精深的藝術,給人以美的享受。中國書法藝術有三千多年的歷史。要對這歷史長河中的書法名家作出系統(tǒng)的評述,確是一項浩大的工程,需要研究者具備歷史文化、藝術理論、美學理論、書法創(chuàng)作實踐等方面的學識和素養(yǎng)。王世國出生在歷史文化名城——安徽省壽縣(古代稱壽州、壽春或壽陽),春秋戰(zhàn)國時期,楚國曾在此地建都,后來漢代淮南王劉安在此煉丹藥以求長生,東晉時淝水之戰(zhàn)也在這里發(fā)生。壽縣人杰地靈。世國自幼便受歷史文化的薰陶,喜愛書法。他就讀的中學就是清代著名書法家和書法理論家梁讞當年講學的壽春循理書院的舊址。清代書法大師鄧石如當年就是在這里,得到梁讞的賞識和幫助,從此走上成就一代大師的道路。校園內(nèi)保存的名家書法石刻深深激動著世國的心。世國的書法師法王羲之、張旭、懷素、顏真卿、黃庭堅、米芾、文徵明、祝允明等名家,尤擅草書。深切的書法創(chuàng)作體驗,使他在評述書家書作時總能夠言之有物,鞭辟入里。

內(nèi)容概要

中國書法是一座宏偉而精美的大廈,一座象征著華夏文化的巍峨建筑。    中國歷代書法家是這座建筑的支柱  他們的作品,他們的才情,他們的創(chuàng)作風格,他們所蘊涵的濃厚漢文化精神,托舉著這座大廈,使這座大廈經(jīng)受數(shù)千年風雨雷電,歷久彌新。    《中國歷代書法家評述》系統(tǒng)評說歷代書法家,自魏晉始,順流而下,撮取巨擘精英,狀寫他們的生活腳印和藝術腳印。而他們各自作為中國書法發(fā)展的腳印,又使本書建構了史的脈絡。    中國歷代書法家評述》評書述人兼而有之。除了從美學角度分析書家風格之外,書中還勾勒了書家的人生道路及其對書家風格的陶鑄影響,如寫顏書的端莊嚴整、雄渾樸實,是顏魯公剛直不阿、正色立朝的投影,如評柳書的嚴峻挺拔,也寫了柳諫議的大膽進諫、忠言匡益。如析蘇東坡的《黃州寒食詩》帖,結合作者被貶謫的復雜情感去透視那個黑白濃淡的筆墨天地。如探王鐸的怪力亂神、隨筆賦形之奇異世界,則從他的坐罹末世、落寞孤憤入手,去理解一個得不到世俗認同的反傳統(tǒng)、非理性的藝術精靈    《中國歷代書法家評述》還有許多關于書家作品“本文”之外的筆墨如寫狂草的興起“是盛唐高揚自我的浪漫精神造成的結果”,寫清代金石篆隸的并行及板橋“六分半書”的個性張揚,是對帖學的反撥,盡管這種探尋落墨不多,卻將歷代書法家置于中國文化的大系統(tǒng)中,并畫龍點睛式地將歷代書法家綰結成一個整體,匯成了一浪接一浪的中國書法藝術長河。

書籍目錄

再版序言(陳初生)初版序言(遲軻)緒論    一、神奇獨特的書法藝術    二、多彩多姿的漢字書體    三、功不可沒的秦漢書法家第一章 魏晉書法家  第一節(jié) 鐘繇    一、身處亂世,一代英杰    二、精思學書,創(chuàng)制楷體    三、高古純樸,大巧若拙    四、井沉起伏,與時相推  第二節(jié) 王羲之    一、飄如游云,矯若驚龍    二、臨池學書,大器晚成    三、博精群法,美譽“書圣”    四、醉書“蘭亭”,天下第一    五、以意論書,字為心跡    六、百代典范,千古流芳  第三節(jié) 王獻之    一、少有盛名,高邁不羈    二、幼學父書,后師鐘張    三、改變制度,別創(chuàng)其法    四、并稱“二王”,各得千秋第二章 唐五代書法家  第一節(jié) 歐陽詢    一、大難不死,官高名重    二、南北兼容,博采眾長    三、八體盡能,筆力險勁    四、戈戟森然,秀骨清相    五、精研結體,建立法則    六、因時而變,褒貶不一  第二節(jié) 虞世南    一、一代名臣,人倫準的    二、初師智永,終法“二王”    三、氣秀色潤,意和筆調(diào)    四、簡述書旨,詳論筆髓  第三節(jié)  褚遂良    一、大起大落,仕途艱險    二、服膺虞監(jiān),祖述右軍    三、美人嬋娟,不勝羅綺    四、研習王書,別創(chuàng)褚體  第四節(jié) 李邕    一、坎坷仕途,屢遭貶斥    二、擺脫舊習,筆力一新    三、右軍如龍,北海如象    四、筆勢雄健,奇?zhèn)ベ脙?   五、似我者俗,學我者死  第五節(jié) 張旭    一、草書圣手,酒中仙人    二、張顛不癲,心藏風云    三、追蹤張芝,革故鼎新    四、揮毫落紙,云煙繚繞    五、后啟來者,一代宗師  第六節(jié) 顏真卿    一、忠臣義士,正色立朝    二、概括古今,乃集大成    三、筆跡廣布,老而彌精    四、剛健雄渾,大氣磅礴    五、信乎自然,動有姿態(tài)    六、走向世俗,常留民間  第七節(jié) 懷素    一、幼而事佛,頗好筆翰    二、以狂繼癲,誰曰不可    三、張妙于肥,素妙于瘦    四、運筆縱橫,神采動蕩  第八節(jié) 柳公權    一、以書致仕,歷經(jīng)七朝    二、名重當朝.書傳外夷    三、嚴峻挺拔,精練遒勁  第九節(jié) 楊凝式    一、弗與世網(wǎng),優(yōu)游卒歲    二、箕踞顧視,似若發(fā)狂    三、風格多樣,面目不同    四、不衫不履,奇古跌宕    五、由唐入宋,一大樞紐第三章 宋代書法家  第一節(jié) 蔡襄    一、奮躬當朝,讜言正色    二、由近及遠,循序漸進    三、筆帶春韶,玉潤蘭馨    四、獨步當世,頗自珍惜  第二節(jié) 蘇軾    一、輾轉外郡,歷盡沉浮  ……第四章 元代書法家第五章 明代書法家第六章 清代書法家余論再版后記圖錄書法家及主題索引

章節(jié)摘錄

插圖:第一章 魏晉書法家第一節(jié) 鐘繇魏、蜀、吳三分天下,而整個文化發(fā)展實以魏國為主。就書法而言,蜀國汲汲于保國和恢復中原,無暇重視文墨。吳國偏安東南,書法一上除了張弘、蘇建等有些名氣之外,最突出的代表人物就是皇象(生卒年不詳,廣陵江都人)。他的書法筆勢沉著痛快,精深奇崛,受到南朝羊欣、清朝包世臣等書評家的高度評價。傳說,著名的《天發(fā)神讖碑》和《松江本急就章》就是他的作品。不過,書法藝術還是以魏國的規(guī)模最大,影響最深。魏武帝曹操就非常喜愛書法,水平很高。唐代張懷瓘《書斷》中說:“武帝尤工草,雄逸絕倫?!痹谒某珜Ш蜐h代書法余風的影響下,魏國出現(xiàn)了梁鵠、邯鄲淳、衛(wèi)覬、韋誕、鐘繇等許多著名書法家,其中鐘繇成就最高。一、身處亂世,一代英杰鐘繇(151—230),字元常,潁川長社(今河南長葛東)人。因他在魏明帝時官職升遷為太傅,故后人又稱他為“鐘太傅”。他的曾祖父鐘皓,“溫良篤慎,博學詩律,教授門生千有余人,為郡功曹”,祖父鐘迪,因東漢恒帝時“黨錮”事件的牽連,終身不仕。漢代朝廷選拔人才,曾有一個詔察舉薦賢良的制度,東漢以舉薦孝廉(有孝心的人)為盛。當時,潁川太守陰修舉薦鐘繇為孝廉,并任命他為尚書郎,繼為陽陵縣令。鐘繇因病辭官。后來,他又被三府征召,任命為廷尉正、黃門侍郎。這時,李催、郭汜等在長安發(fā)動叛亂,與關東斷絕聯(lián)系。兼任兗州牧的曹操,派遣王必來傳送天子的命令。李催、郭汜本來打算扣留使者,后來聽從了鐘繇的勸說,對曹操厚加報答。這樣,曹操之意得到通達。曹操得知此事,加之過去常聽荀或的稱贊,便十分看重鐘繇。

后記

2005年5月,我突然接到一個自稱是張先生的陌生人的電話。他說,他是一,立書法愛好者,那天在一位朋友家中看到我的書《中國歷代書法家評述》,隨便翻閱一下竟愛不釋手了,要求朋友借給他一閱。讀罷拙著以后,他萌生了要與作者交流一下的愿望。于是,他通過電話輾轉最終還是把我找到了。電話中,他談了他對書法藝術的熱愛和讀了拙著的感受。最后,他問我哪里可以買到這本書,因他必須將手頭的這本書還給朋友。那一通“電話粥”我們竟“煲”了50分鐘!我從一開始以為他是什么騙子,到被他的執(zhí)著精神深深感動。這位至今未曾謀面的書友張先生,為了這次長談,差不多是“調(diào)查”了我十余年的人生蹤跡!也是因為這次長談,使我萌生了再版拙著的強烈愿望。1991年拙著初版、重印至今已十多年了。這些年來,我一直被一些認識的或不認識的朋友、書友、學生索要拙著所困擾。有的朋友甚至拿著我僅存的一本書不肯放手,我為討回這本書幾近翻臉!有的朋友說,他將這本書借給了他人,而那人竟一借不還了!問我能否再送他一本,我當然愛莫能助。還有一位香港的學生索書。他告訴我,香港一所著名大學圖書館將拙著列為推薦給學生的中國藝術類著作之一,竟和梁思成的《圖像中國建筑史》、王朝聞主編的《中國美術史》排列在一起。這真讓我誠惶誠恐!1994年,拙著獲得廣東省第四次優(yōu)秀社會科學成果獎。2003年,為了配合文化大省建設,廣東省委宣傳部、省教育廳、省社科聯(lián)、省社科院、廣州市委宣傳部在廣州聯(lián)名舉辦首屆“廣州人文社會科學交流會”,在交流會期間,專門設立廣東省優(yōu)秀社會科學成果獎獲獎著作展柜。組委會曾專門來函索要拙著參展??上?,我手頭僅存一本,未能割愛送展。拙著問世以來的這些年,正是知識經(jīng)濟迅速興起,電腦和數(shù)字化信息技術迅速普及的時期。然而,作為實用性很強的筆墨書法非但沒有被電腦鍵盤摧毀,反而其藝術性更加純凈,受人喜愛。人們并沒有滿足于電腦儲存的各種字體,而是對古代名家熱情不減,對他們的書法杰作繼續(xù)心摹手追。當然,這些年數(shù)碼技術帶來的印刷出版業(yè)的革命性的變化,功不可沒。許多過去難得一見的古代名家的書作,被神奇的數(shù)字掃描技術輕而易舉地“克隆”出來,如同真跡一般,為書法學習和研究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也使我的見識更加寬廣。所以,在拙著修訂的過程中,我對評述和刊載的書法作品做了重新選擇和增補。

編輯推薦

《中國歷代書法家評述》由廣東省出版集團,廣東省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中國歷代書法家評述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1條)

 
 

  •   《中國歷代書法家評述》,多年前就讀過,是從圖書館借的,那時書店已經(jīng)脫銷了。后在網(wǎng)上搜尋也不能得,今天終于買到了,很高興,這次再版比原版版面大,圖片更精美,值得收藏。
  •   看完了,中國幾千年的大書法家都很全面的講到了,平生事跡,為人為官,書法作品的特點等等有做了介紹,而且書本的質(zhì)量非常不錯,對于書法愛好者來說,能夠?qū)Υ髸矣袀€基本的了解。
  •   書法家很全,書法有實貼,對書法家 的介紹也較詳盡。美中不足:字小。
  •   好書,喜歡,歷代書法大家的故事和字帖都有。
  •   不錯的書,總結了中國歷史上的書法歷史,才開始讀
  •   很好的一本書 很值 講得也很好 適合書法愛好者 而且里面有單獨的附頁上面是名家的代表作品 很好 很喜歡
  •   內(nèi)容很好,有真實性,比較全面。書中還夾有字帖。
  •   印刷精美,內(nèi)容詳實。
  •   作者很用心,編的很全面,很好,很滿意。
  •   很喜歡很全面!
  •   內(nèi)容詳實、易懂,涵蓋的內(nèi)容很多。。
  •   同事請幫忙買的,說喜歡。
  •   曾國藩其人令人欽佩,唐浩明所著《曾國藩》以小說形式,講述曾國藩生平,生動而不枯燥,喜歡曾國藩的朋友可以一讀
  •   很好,很全面,大的資料庫~
  •   內(nèi)容很詳細,看起來很舒服
  •   已經(jīng)看完,非常不錯,很專業(yè),包裝各方面都非常精致。
  •   很好的書,唯一 的不足是字太小了。
  •   送貨很快。第二天就打電話來說貨送到了。
  •   內(nèi)容不錯,可讀!
  •   字數(shù)太小,其他不錯,是學習書法史的佳作
  •   這本書內(nèi)容很好,但商品保管不好,封面有磨舊的痕跡,尤其是書側面下部有破損后粘補的痕跡,你們說應不應該退換?作商業(yè)是要講信譽的,不能用有瑕疵的商品應付顧客,我花錢買補損的藏書?請給答復。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