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1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作者:李昀 頁數:189
Tag標簽:無
前言
大約17年前,我第一次回到內地,旁人問我:“金老師,大陸和臺灣的女孩兒有什么區(qū)別嗎?”我當時沒敢太老實地回答,只敢在心里默默地回答:區(qū)別挺大的,臺灣的女孩兒時髦多了。曾幾何時,旁人再問我同樣的問題時,我已經不會再有內心的獨白,我會直截了當地大聲說:“完全沒有區(qū)別,甚至和巴黎、紐約都不太有區(qū)別。走在北京、上海、重慶等城市街頭的女孩兒都太時髦了!”可是,可是,我心里還不免有些微弱而細小的獨白:我的這番評價是針對那些已然進入職場的白領女孩說的,至于那些還在大學里念書,或準備進入職場的新鮮人來說,她們可能還是需要一些提醒和指導的。由于我和先生的公司所經營的生意和Lifestyle有關,因此每次面試新進員工的最后審核工作泰半都由我來完成。說實話,我在面對這些孩子時,常被她們弄得啼笑皆非,不知道是該生氣還是不該。該生氣的理由,是因為許多孩子學習很優(yōu)秀,但太不懂得禮貌和人情世故;不該生氣的理由,又是因為我知道這些孩子們課業(yè)繁重,光顧著讀書,沒人教導、也沒心思學習禮儀和如何打扮自己。這種困惑不僅僅只發(fā)生在我身上,我周圍許多朋友談起新入職場的孩子們時,也有相同的慨嘆(和痛苦),有人甚至因此決定只錄用有工作經驗的員工,希望他們在職場歷練過,打磨棱角、舉止得宜之后,再好好發(fā)揮一肚子的本事。不過,我們也都知道這對剛畢業(yè)的孩子是不公平的,如果大家都不給他們歷練的機會,他們能從什么地方開始呢?我很高興李昀老師從另一個角度解決了這個困難。李昀和我是小同鄉(xiāng),我們不僅從臺灣地區(qū)來,也同樣生長在高雄,雖然長大后我們分別去了美國和英國,但我們的母親卻都還住在高雄相距不遠的地方。這些相似之處的緣分,讓我們頗為珍惜彼此的情誼,幾次我們約了在北京見面聊天,也都覺得好似老朋友般的熟稔。她的得體裝扮和舉手投足之間的優(yōu)雅得宜,也讓我欽羨和贊佩!
內容概要
本書引領年輕人邁入形象管理的新世界。前半部為進入職場前的面試形象策略。包括服裝儀容,肢體儀態(tài),應對進退,口試技巧與履歷自傳等;后半部為進入職場后的個人品牌打造,包括裝扮風格,場合著裝,肢體語言,溝通技巧與商務禮儀等。以上知識全面性地幫助職場新鮮人贏在形象,贏在起跑點。
作者簡介
李昀
華人世界形象管理大師
近二十年形象管理教學經驗
北京風采網CKO首席知識官
AICI國際形象顧問協(xié)會北京分會項目副主席
曾任教于臺灣中山大學與高雄餐旅學院
臺灣大學文學士
美國印第安納大學教育碩士暨博士班
書籍目錄
序 金韻蓉自序 播下一顆美的種子前言 個人品牌從新開始第一部分 Before進入職場前 第一章 面試服裝儀容 一、基本原則 1.面試形象七三鐵律 2.新鮮人裝扮四大迷思 3.新鮮人裝扮四大原則 4面試服裝四大類型 二、職場服裝 1.女士職場服裝 西裝或外套 大衣或外套 裙子 褲子 針織衫 襯衫 連衣裙 內搭 女裝 單品正式度 2.男士職場服裝 西裝 西褲 襯衫 領帶 男裝單品 正式度 三、職場配件 1.女性職場配件 鞋子 襪子 皮包 飾品 2.男士職場配件 飾品 皮鞋 皮夾 皮帶 襪子 手帕與袋巾 四、個人修飾 1.個人外表修飾 皮膚保養(yǎng) 皮膚出油 化妝 頭發(fā) 身體毛發(fā)處理 手與腳 牙齒 氣味 香水 第二章 面試語言表達及形象 一、面試Q&A 1.個人特質 2.前途規(guī)劃 3.職業(yè)態(tài)度 4.生活方式 5.求學經歷 6.時事常識 7.創(chuàng)意思維 二、聲音語言的美化 1.音質 2.音調 3.音量 4.語速 5.語氣 6.發(fā)音 7.贅字 8.語法 三、克服緊張的技巧 四、面試形象加分十點通 1.禮貌敲門 2.自信亮相 3.穩(wěn)健腳步 4.親切招呼 5.謝座與坐姿 6.眼光交流 7.雙手遞送 8.笑容可掬 9.告辭致謝 10.臨別致意 第三章 書面形象 一、書面形象四大原則 二、文件內容 1.履歷 2.自傳 3.外文資料 4.個人專輯 5.照片 三、文件包裝 1.紙本 2.電子文本 第四章 職業(yè)場合面試形象策略 一、面試形象規(guī)劃的四個維度 二、職場服裝正式度分類說明 三、十大工作類型面試形象策略 1.企業(yè)公司 2.政府機構 3.文化藝術領域 4.學校(大學) 5.學校(中學) 6.學校(小學) 7.學校(幼兒園) 8.服務領域 9.金融保險領域 10.科研領域第二部分 After進入職場后 第一章 職業(yè)素養(yǎng)與職場倫理 第二章 服務態(tài)度與觀念 第三章 職場服儀管理 一、服儀管理的社會層面 二、社會期望值與行業(yè) 三、裝扮與人格特質 四、社會期望值與形象風險 五、主流審美觀 第四章 自我風格的探尋與建立 一、個人色彩識別 1.個人色彩分析 2.變色計劃 3.色彩搭配 …… 第五章 職場著裝規(guī)則 第六章 肢體與儀態(tài) 第七章 語言表達與溝通技巧 第八章 新鮮人職場禮儀
章節(jié)摘錄
插圖:1.面試形象七三鐵律提到面試很多人都不禁手心冒汗,呼吸急促,三分鐘定生死,絕不能等閑視之。新鮮人從步出校園的第一天,面試便與之相伴,成為職場生涯的敲門磚,倘若能成功地敲開一扇扇職場之門,就有機會學習、成長并汲取經驗,向豐美遠大的未來邁進一步。面試形象有一個七三定律——七秒鐘建立第一印象,三分鐘建立第二印象,成敗立見,接下來機會就不多了。這兩部分把握住,主考官會有興趣花更多時間再探究竟,否則大概就可以準備收拾東西回家,或起碼在心理上主考官已經將你送出門了。在這寶貴的七秒鐘內我們來得及做些什么,不妨想象一下面試的場面。當聽到叫你的名字,站起來,緊張地整理衣服,朝門走去,敲敲門,再往里走,一、二、三、四、五、六、七,停,時間到,剛好往前走了七步,如果面試地方較大,可能還在半途中,地方較小,大概剛好站定在主考官面前。關鍵的七秒鐘,很公平的,每個參賽者都僅僅做了一個亮相,也就是將自己呈現在主考官的面前。這短短七秒鐘大約足夠我們將人從頭到腳瀏覽一遍,從發(fā)型、面容、身材、服裝、配飾,這些靜態(tài)的視覺元素都一一進入眼簾。當然還有動態(tài)的視覺表現,表情、手勢,站立與走路的姿勢等。結論是七秒鐘的第一印象幾乎全部來自視覺信息的傳達,簡單說將服裝儀容打理好,就提高了第一印象的成功率。七秒鐘之后到三分鐘左右,屬于第二印象的時間段,此時大家熟知的“五五三八七”比例就可以派上用場了,也就是說55%的印象來自視覺表達,38%來自說話的語氣,7%來自說話的內容,這與大多數人拼命準備面試模擬考題的想法大相徑庭。面試形象七三鐵律:第一印象七秒鐘,第二印象三分鐘第一印象第二印象第二印象信息比重當我們有機會開口說話,可以較為深入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時,往往嚴重高估了語言的影響力。根據研究顯示,語言內容其實是最不重要的,他人在接收語言信息時,怎么說比起說什么重要多了,語氣比內容的重要性高出五倍之多,而超出人們想象的是,當我們說得口沫橫飛之際,對方的眼睛可比耳朵忙得多,人們相信自己所看到的遠遠要超過自己所聽到的。我們搜集到的視覺訊息比聽覺來得更重要,我們總是在仔細地推敲“弦外之音”,時時尋覓著“意在言外”的信息,不斷通過大腦復雜的運算,最后才得到結論。總之,平均不超過十分鐘的面試是成是敗,第一印象與第二印象的建立可以說是最關鍵的因素,而綜觀這兩大印象的信息來源,結論無一不是視覺。
媒體關注與評論
這本書集結了作者在臺灣中山大學多年教課的精華,以及在美國生活工作的經驗,是一本給亟需打磨、拋光,進而綻放異彩的孩子們的“提攜書”?! 痦嵢刂攲⑦@本書獻給所有的莘莘學子,容我在你們心中播下一顆小小的種子,一顆美的種子,日后開出內外兼?zhèn)涞幕ǘ洌Y出品味人生的果實,成功與幸福就在你們手中?! 铌?/pre>編輯推薦
《形象決定未來:職場新鮮人形象管理成功書》:超實用職業(yè)形象終身參考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