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8 出版社:青島 作者:張蕾
前言
作為一個在北京生活多年的青少年研究者,我一直期待家鄉(xiāng)青島多出現(xiàn)幾位家庭教育專家,因為多次應邀回青島講課,我發(fā)現(xiàn)家鄉(xiāng)父母極為渴求家庭教育指導。當仔細看了青島職業(yè)技術學院教育心理系張蕾教授的專著《如何愛你的孩子》,我欣喜地發(fā)現(xiàn),她正是我期待的家庭教育專家。 教育專家不是講出來的,而是做出來的。我的意思是說,看一個人是不是真正的教育專家,關鍵不是看他如何講演,而是看他如何對待教育對象,如何破解教育難題。 看完張蕾教授的書,有幾個故事和細節(jié)讓我難以忘記。 一天黃昏,張蕾教授剛從幼兒園把兒子接回來,在廚房里熱火朝天地做飯。這時,五歲的兒子在外面喊:“媽媽,你快來!”張蕾教授說:“等一會兒,我做飯呢?!薄翱靵?,媽媽你看!”“看什么呢?”張蕾教授一邊應著一邊把爐火關掉,來到兒子的身邊,蹲下來說:“看什么呀?”兒子興奮地嚷著:“媽媽你看,這個雜志上的小汽車跟我手上的小汽車是一模一樣的。” 讀者朋友,我們不難想象,在這樣的情形下,有多少媽媽會說:“嗨,一樣就一樣唄,我做飯呢,我看這個誰去做飯啊?”但是,張蕾教授一下子坐在地板上,饒有興趣地說:“真的哎,很有意思??!我們比比看,一樣的牌子,一樣的燈,一樣的顏色?!? 由于張蕾教授能夠跟兒子一起分享他的發(fā)現(xiàn)、他的快樂,孩子的興趣越來越濃厚。后來,這孩子對車、對飛機、對軍事武器一直都很感興趣。張蕾教授的觀點耐人尋味:?!芭d趣只有靠興趣才能培養(yǎng)起來。要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我們就要努力把孩子的興趣變成大人的興趣,這樣,孩子的興趣會更高漲?!? 讀了張蕾教授的新作《如何愛你的孩子》,讓我特別欽佩的是她對心理學原理的嫻熟運用。她的著作之所以獨具魅力,其奧妙正在于她將心理學理論與家庭教育實踐進行水乳交融的結合以及破解教育難題的本領。 曾有一位媽媽打電話向張蕾教授求助,說:“我的兒子現(xiàn)在四歲半,最近一個月來,動不動就告訴我,他要離家出走。他一說這個,我心里就很緊張。比如從幼兒園出來,總是亂要買東西,不給他買他就離家出走。他如果做錯什么事兒,只要一批評他,‘你再批評我,我就離家出走’。我很害怕?!? 張蕾教授告訴這位媽媽一個辦法,當孩子再說他要離家出走的時候,第一,好好地牽著孩子的手,不要讓他真的跑了。另外,回到家里把門插好,不要讓他在你看不見的時候,真的給溜走了,那可是很危險的。同時,你對他要出走的話,不要做任何反應,就像沒聽見一樣。 張蕾教授的建議是建立在對孩子行為的正確解讀上,他為什么動不動說離家出走呢?他是拿這句話來要挾媽媽,他知道媽媽最害怕的就是這個,他一說離家出走,媽媽就反應強烈,好像這句話是個按鈕,一按就爆炸,他覺得很好玩,很有用。當你不做任何反應的時候,他按來按去,發(fā)現(xiàn)這個按鈕壞了,媽媽不反應了。當孩子說出“我要離家出走”的時候,他的眼睛會瞅著媽媽,媽媽若無其事,沒有任何反應,他就覺得這一招失靈了,不好玩了。 這個媽媽照著張蕾教授的建議做了。一個月之后,當她們再次見面的時候,這位媽媽驚喜地說:“張老師,真的好了哎,孩子再也不說離家出走了?!? 在今天的家庭教育中,難度最大的可能是性教育。據最新的研究發(fā)現(xiàn),今日中國孩子的性發(fā)育明顯提前:女孩平均9.2歲性發(fā)育,12.54歲來例假;男孩平均11歲性發(fā)育,13.85歲出現(xiàn)遺精。然而,孩子的性發(fā)育提前,社會的性誘惑增加,自然加劇了孩子的性好奇和性嘗試??墒牵S多父母雖有無限擔心卻又束手無策。 毫無疑問,性教育是刻不容緩的教育。令人振奮的是,張蕾教授在《如何。愛你的孩子》一書中,不但不回避性教育的難題,而且提出了富有前瞻性和建設性的性教育方案——愛情啟蒙教育。 張蕾教授寫道: 什么是愛情?愛情到底應該是怎樣的?“愛情”這兩個字應該從中間切開,一個是“愛”,一個是“情”?!皭邸笔鞘裁矗繍凼菬o私,是寬容,是付出,是尊重,是信任,愛是很辛苦的,愛是一種責任,這是大前提。然后這邊才是“情”,兩性之間彼此相悅,彼此傾慕,彼此追隨,難舍難分,彼此吸引的那種感情,這兩個加起來才叫做“愛情”,而且愛情應該是純粹的,高尚的,美好的,應該是從一而終的。 在家庭當中,我們要培育孩子正確的愛情觀,就要讓孩子從小受到愛的陶冶,知道什么是愛,并且讓他學會去付出愛、珍惜愛,將來才可能和他的另一半之間建立起真正的愛情,不圖任何的利益和好處,只是因為彼此傾心,為著共同的家庭、共同的后代、共同的事業(yè)、共同的未來,彼此扶持,努力前行,這才叫做真正的愛情。 現(xiàn)在很多孩子在談戀愛,他們到底談的是什么呢?是一種情感的表達?還是一種情緒的泛濫?還是一種情欲的發(fā)泄呢?情欲的發(fā)泄是非常短暫的,情緒也并不是很穩(wěn)定的,只有情感才是持久的,這種情感是經過升華,超越物質,上升為道德的、社會的、內在的、本質的東西,它是美好而穩(wěn)定的。 我相信,每一個人第一次為異性而心動的時候,都可能是純真美好的情感。但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少男少女的情感萌動往往招致狂風暴雨的打擊,這是不正常的。稍微有些生活經驗的人都會理解,對于那些渴望美好愛情的青少年來說,只有愛的教育才能激發(fā)他們內心的動力,將他們弓i向追求真善美的正途。因此,張蕾教授的教育方案具有珍貴的價值。 近幾年,我在研究男孩、女孩的性別差異和,因性施教。我發(fā)現(xiàn)女孩進入青春期以后的自信心水平普遍下降,而且,越追求時尚的女孩往往越自卑。究其原因,許哆女孩過于看重自己的外貌,她們在時尚面前常常自慚形穢,總是難以到達時尚的標準——那本來就是絕大多數(shù)人永遠無法企及的目標。 我很欣慰地發(fā)現(xiàn),張蕾教授也關注到這一問題。她寫道: 在性的審美方面,有很多孩子特別是女孩子,為著自己的體貌深感焦慮。有的因為自己偏胖,都出不了門了,在家里懊惱、傷心、煩躁,甚至有的女孩減肥都減出精神問題來了。還有一些女孩子美容、隆胸,這對她們的健康有很大危害。其實,一個女孩子真正的美,不在乎她是雙眼皮、單眼皮,不在乎她多胖多瘦,真正的美,持久的美,在于她的品德,在于她的智慧、知識和才華。 看完張蕾教授的《如何愛你的孩子》一書,我把這位家鄉(xiāng)學者引為知音,雖然我們從來沒有單獨交流過,但我們有著共同的追求。比如,我的一個基本觀點是教育就是以愛育愛,因此,我贊賞張蕾教授關于“興趣只有靠興趣才能培養(yǎng)起來”的見解,受她的啟示也可以推論,教育就是以美育美,教育就是以趣養(yǎng)趣等等。 張蕾教授雖然生活在青島,但她對家庭教育的分析與建議適合于全國各地的父母,因為她發(fā)現(xiàn)了家庭教育的規(guī)律,并且提出了一系列科學實用的教育建議。當然,這僅僅是一個開始,我期待著更多專家、學者投入到對家庭教育的研究中去,我相信還有無數(shù)家庭教育難題亟待解決,還有更多教育智慧蘊藏在民間。 (孫云曉系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員、副主任)
內容概要
青島職業(yè)技術學院教育心理系張蕾教授是一名高校心理學老師,在教學和研究之余,經常通過各種渠道,向廣大家長朋友講授家庭教育的理念、原則和方法。于是,把這些年來講過的內容整理成14個講座,錄制了《如何愛你的孩子》大型家庭教育電視講座,這本書就是由全部講稿整理而來的。
《如何愛你的孩子》之所以獨具魅力,其奧妙正在于她將心理學理論與家庭教育實踐進行水乳交融的結合以及破解教育難題的本領。
作者簡介
張蕾,青島職業(yè)技術學院教育學院心理系教授,1982年畢業(yè)于曲阜師范大學。足國家勞動部注冊心理咨詢師、職業(yè)心理咨詢員培訓師、青島市中小學生心理指導中心咨詢師、全國家庭教育研究會理事、全國家庭教育講師團專家。長期從事兒童發(fā)展心理學、教育學等學科的教學和研究,出版著作4部,發(fā)表論文20余篇。為社會提供了大量的家庭教育專題講座和咨詢服務,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被評為“全國家庭教育工作先進個人”、“山東省三八紅旗手”、“青島市未成年人教育先進工作者”。
書籍目錄
預備自己用心去愛走出愛的誤區(qū)避免愛的傷害知之甚愛之切小嬰兒的大學問當孩子背上小書包教會孩子做事務工務要重家教爸媽、孩子、錢家庭中的性教育批評的藝術培育愛學習的孩子情緒智商從小培養(yǎng)嚴格要求孩子無為而教其樂陶陶
章節(jié)摘錄
說起家庭教育,我認為最主要、最關鍵的問題不是方式方法問題,而是如何愛孩子的問題。因為愛里飽含著接納、尊重、信任,也飽含著無私的關懷和有效的幫助,愛飽含悉心的教導和耐心的等待,也飽含著嚴格的要求和嚴謹?shù)挠柧?;愛能把懼怕除掉,能醫(yī)治心靈的創(chuàng)傷,愛能建立德行,也能啟迪智慧,愛是對孩子一生最美的祝福。 很多家長說,現(xiàn)在孩子少,我們對孩子的愛真是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頂在頭上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不知道該怎么樣把自己的一切、把自己最好的都給予他。但是,愛孩子不是像母雞愛小雞一樣靠著本能和熱忱去愛,因為孩子有著豐富的精神世界,有著自己的社會價值和人格尊嚴,有著自己成長的軌跡和心理特點。愛孩子需要我們用健全的人格和充足的智慧,需要我們了解愛孩子的全部內涵,掌握愛孩子的正確途徑。只要有了愛,孩子就能健康成長,只要有了愛,我們就能達成教育的理想。教育家普遍認為,教育就是愛,會愛孩子就是會教育孩子。父母正確的愛能培育各級各類的人才,他們不但有“才”,有知識有才干,有所作為,而且有福,是幸福的人、文明的人、高尚的人,是一個真正的人。 我這個家庭教育系列講座的大題目確定為“如何愛你的孩子”緣由正在于此。我愿與大家一同去認識愛的真諦,學習愛的方法,享受愛的喜樂,完成愛的托付,收獲愛的果子。 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題目是“預備自己,用心去愛”。我們需要預備一個家,預備一顆心,預備投入足夠的時間,這是愛孩子的前提條件,沒有這些,愛就無從談起,不但如此,沒有這些,所謂的愛就會變成持續(xù)不斷的傷害。 愛孩子的第一個條件是夫妻相愛。為什么說夫妻相愛是愛孩子的前提條件呢?因為對于孩子來說,他來到這個世界,所擁有的只有一個家,除此之外他一無所有,家對他來說就是一方天。天上陽光燦爛,小苗就會茁壯成長,天上陰云密布,電閃雷鳴,或者變化無常,陰晴無定,小苗就會枯萎。如果夫妻不相愛,家庭不和睦,會給孩子帶來很多負面影響,具體來說有以下幾方面: 第一,會使孩子行為失范,就是失去做人的典范。對于孩子來說天底下最好的人就是他的爸爸媽媽,直接和他接觸的就是父母。他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學習做人呢?就是通過和父母相處,耳濡目染,潛移默化學習的。夫妻之間不能彼此尊重、彼此愛護、彼此信任,常常彼此輕視、彼此貶低、彼此攻擊,甚至常常發(fā)生激烈的沖突。家人之間沒有話說,很冷漠。孩子就會從心底發(fā)出感嘆:“哎呀,天底下這么好的兩個人,都是這樣的關系,世界上還有好人嗎?還有溫情嗎?”他和周圍的人相處,就會認為,人和人之間的關系本來就是互相戒備,互相防范,就是這樣彼此冷漠,互不關心。這是生命最原初的關系告訴他的。這就使他們失去了做人的模范、生活的榜樣。還有,如果父親說母親不好,母親說父親不好,久而久之孩子心里就會說:“這兩個人都不怎么樣?!痹浻幸粋€小朋友跟我說:“老師,我覺得我爸爸媽媽還不如我們同學呢。”我說:“怎么能這樣說呢?”她說:“我們同學如果誰得罪了誰,就說‘對不起啊,你原諒我吧’。那個同學就說‘好的,沒關系’,我們就好了,沒事了??墒俏已郾牨牭乜粗野职謰寢尵蜑橐痪湓挘瑑蓚€人就不算完,吵一晚上,我覺得他們太沒水平了。”你看,孩子失去了做人的榜樣,父母親自毀掉了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如果孩子在家里找不到榜樣,找不到自己所崇敬的人,那么他們可能就到電視里找,到歌曲里找,到網絡里找。家長對他的影響,就越來越小了,甚至越來越壞了。你想對他要求點什么,他說:“行了,先把你自己管好了再說吧。”這樣的家長讓孩子失望,讓孩子從生命的根本上缺失了最不該缺失的營養(yǎng)。每個孩子都對家庭有著美好的期望,這是與生俱來的,合情合理的,而且,孩子最初的期望不是物質層面的,不需要太多的名牌、大餐,他們渴望的是愛,是精神層面的東西。 第二,就是恐慌不安,甚至嫉妒、厭世、厭生。因為父母關系緊張,家里不一定什么時候就“打雷”,不一定什么時候就沖突,孩子既不能預測,也無法控制,既不能逃避,也難以承受,所以他們害怕,難過。有一個小姑娘告訴我,她的爸爸媽媽深更半夜就打起來了,吵得非常厲害,甚至動手打。孩子從夢中被驚醒,看到爸爸拿了個杯子,“啪”摔到地下,她嚇得不得了。爸爸媽媽吵夠了,她悄悄地起來,拿著笤帚、簸箕,把那些玻璃茬兒掃起來,一邊掃,一邊流淚,她心中非常難過,覺得人世間這么冷漠,天底下應該最親的兩個人,都這么彼此仇視,在別處還會有溫暖嗎?怎么同學的爸媽都那么好呢?人家怎么都高高興興的呢?人家那么容易就能得到的東西,我為什么得不到?孩子會覺得自己很可憐。三四歲的孩子看著父母吵架,他的第一反應就是“我不好”,“因為我不聽話,爸爸媽媽才吵架”,越小他就越容易產生這種負罪感。年齡大一點還稍好一點,他能知道這事不是我惹起來的。負罪感對一個孩子來說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啊。這種恐慌不安、負罪自責會在孩子幼小的心靈中扎根,他會覺得到處都不安全,連家都不安全,還有什么地方是安全的呢?而孩子缺乏安全感所帶來的問題將要用一生去解決。 第三個負面影響,就是孩子容易成為大人的出氣筒、替罪羊。夫妻感情不好,就非常容易在孩子的身上看到對方令人厭煩的一面。有時候我們聽到爸爸媽媽訓孩子:“就像你媽,就像你爸爸,就像你姑姑?!焙⒆诱媸菬o辜啊,他不像爸爸媽媽像誰呀?這怎么能成為孩子的錯呢?我們怎么可以這樣去說孩子呢?就是因為你對對方有怨氣,而對方很強大,你沒有辦法和他去理論,也沒有辦法去表達對他的不滿,而孩子是弱小的,我們很容易對這個弱者發(fā)泄我們內心的不滿,這對孩子是不公平的,讓孩子覺得無辜、無理、無奈!在這樣的家庭中,孩子受到無端的貶低與否定,他還能自信、自強嗎?這是很難很難的。P1-5
編輯推薦
青島職業(yè)技術學院教育心理系張蕾教授是一名高校心理學老師,在教學和研究之余,經常通過各種渠道,向廣大家長朋友講授家庭教育的理念、原則和方法。于是,把這些年來講過的內容整理成14個講座,錄制了《如何愛你的孩子》大型家庭教育電視講座,這本書就是由全部講稿整理而來的。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