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9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作者:巴門·潘贊 頁數(shù):280 字數(shù):230000 譯者:王大榮
Tag標簽:無
前言
附錄:行走答問271譯者的話朋友送來一本泰文版的《巴門的行走》??戳饲把院透髌淖郑液芎闷妗R粋€大學教師辭退公職,只身一人,分文不帶,怎能徒步行走1000多公里的路回家?他要達到什么目的?會遇到什么困難?又怎么一一克服?信手翻看幾頁后,覺得有趣,不知不覺地跟著他往前走,直到走完全程。合起書來,仿佛看見一位黑瘦的老者神采奕奕地笑著對我們說:放下一切吧!讓我們生活得輕松、幸福,讓我們愛親人,愛學生,愛朋友,愛一切人,愛眾生,愛大自然……是的,巴門老師把自己曾擁有的一切放下了。他作為人類中普通的一員,去接觸大千世界。他不只是傳播、講解佛法而已,還要身體力行,在步行中自覺地去實踐佛祖的教導,不貪,不嗔,不癡。他一無所有,但他快樂、幸福。行走中他體會到人生的美好,生命的價值……在今天這個知識是商品、時間是金錢、金錢是上帝的時代,人們在痛苦地做奴隸,做錢的奴隸,做時間的奴隸,做房奴,做車奴……我們能不能放下一切羈絆,跟隨巴門老師的腳步,走向自由呢?為此,我把它介紹給中文讀者。作者心聲“感謝您給我延續(xù)了生命,我要用此生命走到目的地,講述各種故事給各位聽。”這句話是我從清邁走向萬侖府(素叻他尼府)的蘇梅島時,對許許多多為我延續(xù)了生命的人說過無數(shù)次的話。到了蘇梅島之后,我就立刻給我的恩人們寫信,但我的恩人太多了,而要說的故事又很長很長,使得這封信成了一本書。我本想向每位對我此番有意義的步行慷慨地給予善意援助的人表達我的感恩之情。這本書不是我個人的作品,而是很多人為了使一個老人步行到目的地共同完成的作品。我這個老人代表著心中懷有友情的幾百個人。他們的心愿已轉(zhuǎn)入我的身軀中,并產(chǎn)生行走的動力,使我每邁出一步都是快樂的,使我在步行時的每一刻都含有美意,而這種愉悅和美意就是產(chǎn)生這本書的動力。我十分愿意本書的每個部分給每位讀者帶來愉快和美感。巴門·潘贊出版心聲“好好感受一下吧!這本書會告訴你一個動人的故事……”我們再一次為心態(tài)年輕的讀者奉獻一本特殊的書,由于他們正在努力探索幸福、快樂,因而內(nèi)心忽起忽落,忽然寂寞,忽然愛戀,忽而煩悶,忽而雜亂。本書會把我們帶到一個充滿心靈溫暖的新地方。這趟旅程挑戰(zhàn)了我們的心理極限,讀完后你會感到溫馨、柔婉、輕盈,或者感人肺腑,以致能產(chǎn)生強大的力量。這將因處于不同人生階段對它的理解不同而有不同的感受。巴門·潘贊徒步走了1000多公里,為了尋找被現(xiàn)代社會吞沒了的人生價值,他采用別人不曾用過的方式,即不向人乞求食宿,不給他人添麻煩,身上不帶錢,也不花錢,不依靠金錢、關(guān)系、職務、地位等外在權(quán)力。即便快要餓死,他還是懷著堅強的心繼續(xù)行走,去尋找一些美好的東西,直到走到終點。他使我們深知,今天我們各種理性的思維沒有足夠的動力讓我們?nèi)蹌e人、同情別人,去創(chuàng)建美好的感覺以滋潤生命。他滿懷幸福感,用柔和的觸及心靈的方式給我們講述這個故事。這次行走是出于他個人的堅定志向。但如果沒有妻子的心靈支持、沒有學生和朋友的充分理解和鼓勵,他是不可能安心地圓滿完成行走的。由于他滿載著大家對他的愛戴與信任,他邁出的每一步都創(chuàng)造出奇跡。許多次他連移動身體的力氣都沒有了,但信心反倒神奇地增強了。他所做的都是很細小的事,但都充滿了善良美意,就是這些細小的善美,在我們心里卻有重大的意義。他寧愿徒步行走,去尋找在當今社會都觸摸不到的“感覺”。這種感覺被在金錢和物質(zhì)驅(qū)動的生活沖淡了。他選擇行走,到有友誼和善良的氛圍中生活,去觸摸真正永久的幸福。有人認為他是精神不正常或者性情乖戾的人,但另外一些人卻認為他開拓了凈化心靈的空間,他使生命中的每時每刻做每件事都滿懷愉悅。這次行走也是一次心理歷險,路途中充滿各種各樣的不安定的情況。因此我想在這里談談讀完書中故事后產(chǎn)生的感覺。在初讀原稿時,為作者與終身伴侶間的愛、相互理解,以及相互作出的犧牲而深受感動,因為我們很少聽到靈魂的探索者對終身伴侶的愛是這樣溫柔、深切、動人,通常這樣的人大多是出家人。慢慢地讀下去,會看到書中對周圍瑣事帶來快樂的描述,而我們卻從沒有給自己機會親自感受那些細節(jié)和瑣事所帶來的快樂。再往下讀,就開始奇怪,看似一本探索人生哲學的書,讀起來很有趣,充滿著讓人捉摸不定、變化多端的事件,使人為友誼和寬厚的關(guān)懷而感動,使人沉浸在往事的回憶中,并受到強烈的震撼,以致常會激動得落淚。更讓人難忘的是當你輕松地再讀一遍時,會感到自己對人、對各種事物的看法開始有了變化,感到可以給生活更多的微笑,會自然而然地用新的眼光看待世界,而不必像以前那樣要用道理引導。從慢慢的閱讀中得到的感覺不知不覺地跟隨我們進入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漸漸地清除長期積累的大量的心理垃圾。回想初次與作者談話時,感到作者非常平易近人,他不會忘記周圍人的存在。盡管他是哲學博士,還當了二十多年的大學教師,卻有奇特的謙恭態(tài)度。他不但友好謙和,而且勇敢堅毅地向正在腐蝕我們及全世界人心靈的社會制度挑戰(zhàn)。請允許我再講一點關(guān)于出版此書時給出版社留下的深刻印象。有很多巴門老師的學生和朋友們真心實意地自愿提供原稿、做裝幀設(shè)計、畫插圖,包括巴門老師和他的妻子都盡力來幫忙,使得本書能順利出版。這些使參加工作的全體人員的臉上都掛著笑容。我們希望本書能為更多以新視角觀察事物的人、開創(chuàng)事業(yè)的人,以及我們所愛的人帶來力量。我們不期望立刻見到任何巨大的效果,只希望不斷地去為我們及周圍的渺小生命去創(chuàng)造我們所信任的善良而美好的生活。請你來接觸這神奇的行走的故事,把它融入“善良而美好”的人生中去。很多讀者多次向出版社問起本書的出版經(jīng)過,我們在這里簡要提一下。最初巴門老師決定把這次出行的故事和感受寫出并復印后,以感謝信的形式親自送給行路途中幫他延續(xù)了生命的恩人們,或者按他記下的地址郵寄出去,以表感謝。佛歷2548年年中,正當巴門老師在清邁府烏蒙寺寫感謝信時,心理進步組織的負責人請他來曼谷心理進步大會上作報告。當巴衛(wèi)·瓦西老師和心理進步組織得知巴門老師的經(jīng)歷后,建議把上述感謝信出版成書,以便廣泛傳播。最后感謝心理進步組織將這本對心靈有提升價值的書稿介紹給本出版社,因此我們懷著崇敬的心情把巴門老師的故事傳播給公眾。
內(nèi)容概要
這本是巴門寫給行走中恩人們的信,但恩人太多,故事太長,于是信成了書。
巴門在五十歲
生日那天,把曾經(jīng)擁有的一切都放下了。他背起簡單的行囊,在步行中實踐佛陀的教導,不貪、不嗔、不癡。他一無所有,但很快樂。他用實際體驗證明行 走本身也是一種修行,更為重要的是深切感知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價值。
本書曾在泰國榮獲2007年“七圖書獎”、2008年國家圖書獎、杰出紀實文學獎等獎項,泰文版曾于2009年印刷12次。
作者簡介
巴門·潘贊,1954年生于泰國萬侖府蘇梅島,先后獲印度Meerut大學政治學、哲學、英國文學學士,Panjab大學哲學碩士、Mysore大學哲學博士學位,行走前曾任泰國清邁大學人文學系哲學教授。
書籍目錄
譯者的話
作者心聲
出版心聲
學生心聲
最后一課
擔憂
鼓勵
練習行走
愛的力量
佛陀的足跡
第一頓飯
仁慈的溫暖
饑餓
父親
高處
美好的生命
山頂上的友誼
執(zhí)著
神圣的友誼
仁慈的溪流
因遺失而高興
和諧統(tǒng)一
惶恐
完善的社區(qū),美好的人生
慈善仁愛
金錢的威力
施與受
本能與智慧
輪渡與渡河
佛法的魅力
艾諾
對人性的崇尚
癩皮狗
影像
圣餐
丕甲森路
出行以來的回顧
海中水滴
仁慈的主
老尼
汶亞力
愛就是答案
友誼就是橋梁
暮年僧人
行走之美與快樂
山洞并不可怕
佛使比丘
生命是無價之寶
到家了
附錄:行走答問
章節(jié)摘錄
最后一課“我作為老師的職責至此結(jié)束。即刻起我只想成為各位的老朋友,讓我們走出教室進入廣闊的世界一同學習。”這是佛歷佛歷:是由佛陀涅槃年數(shù)(公元前543年)加上今天的年數(shù)計算得來的(如:543年+2005年=2548年),新年過后增加一年。本書采用的是佛歷,突出佛教文化。2548年(公元2005年)9月25日,我在清邁大學法欣寺結(jié)束本學年最后一課時的講話。這最后一課是應學習哲學、佛學方面的學士、碩士們的共同請求而定下來的。通常,按規(guī)定每個學時為90分鐘,教室里有30~40個座位。但是學生們想要一個不受時間和場地限制的教室,我們需要找一個新的地方上課,最后就找到了法欣寺的佛堂作為最后一課的教室。九點鐘教室開門,而關(guān)門的時間沒有限制。后來得知一起來聽課的學生很多,法欣寺的佛堂就顯得窄小了些。來的除了本學期入學的學生外,還有未入學的學生,包括過去的學生、在讀的學生和一些過去聽過我講課的人。而令人驚奇的是,還有正在上中學的學生們。經(jīng)詢問得知,他們都想聽我的教師生涯的最后一課。我現(xiàn)在在教室里應盡的最后一次職責就是分別總結(jié)哲學和佛學的課程。我先給學哲學的同學們做個總結(jié):哲學是一門論述理性思維的科學,它從懷疑矛盾的對立面,即真與偽、知與無知、好與壞、美與丑開始。哲學是綜合思考、分析、評判、估價各種思想系統(tǒng),這些思想是人類竭力對什么是真、知、善、美做的解釋。作為哲學老師,我想方設(shè)法督促、激發(fā)我的學生們從因果關(guān)系中去思考,以便從真實中分離出虛偽、從真知中分離出無知、從美中分離出丑、從優(yōu)中分離出劣來。這是出于一個愿望,即對真、知、善、美的清楚認識。這樣一個哲學家就能對別人說什么是真,什么是偽;什么是真知,什么是疑惑;什么是善,什么是惡;什么是美,什么是丑。哲學家的作用在于給社會指明真、知、善、美的意義。而今天的社會不同于過去,因為真、知、善、美的含義有別于過去,真、知、善、美的含義的改變就等于把生命-社會-世界-宇宙的含義全都改變了。請學哲學的同學們認清,確立真知善美的含義與價值的意義是我們每個人的職責,每個思索、尋覓我們自己生活的真知善美的人,一旦發(fā)現(xiàn)我們生活的意義有了變化,那么社會、世界和萬物的意義也就變了。至于我自己,到即將結(jié)束哲學課的教學工作的今天,我的理性思維的力量已經(jīng)十分虛弱了,我?guī)缀鯚o力以理性思維確立什么意義了??赡苷驗槿绱税?,我應該結(jié)束哲學教學工作。按我現(xiàn)在的悟性,我不能分辨真與偽,知與無知成了一個東西,善與惡結(jié)為一體,美與丑也是同一種狀態(tài)。沒有什么能力將這兩種狀態(tài)區(qū)分開來。真知善美的含義僅在心中想到的那一剎那出現(xiàn)。請轉(zhuǎn)過頭來看看身邊的朋友,注視著他(她)的眼睛。看見了什么?看見了笑容。他先向你微笑,還是你先向他微笑?不知道。誰先笑并不重要,而真知善美的偉大意義就從你選擇笑還是不笑開始了。剛才你沒想到更多,對吧?只覺得挨著你坐的人是朋友,你就不假思索地向他笑一笑。我想告訴在座的每個人,這種感覺的重要性不亞于理性思維。現(xiàn)在我覺得我們每個人都是我能感觸到的真知善美,而不必啟用復雜的理性思維;而且誰都有這樣的感覺,不必一定是我這樣的哲學老師。下面我來對學佛學的同學們講一講:過去我用頭腦學習佛學以至能熟記很多關(guān)于佛學的東西,而用心學習佛學卻很不夠。我學佛學就像我學英語,學英語要記憶,要記住英語語法,記住很多英語詞匯,但仍不能說流利的英語,因為每次說話要想出記得的詞,造出要說的句子。最后想了很多以至說不出來,說不流暢,不像說泰語,不用想、不用記很多東西,想說什么就說出來了,不用想語法,不必想用什么字、什么詞才好。我的佛學方面的知識就像英語知識,記住了很多,一旦要按記住的去實踐,反而困難得不能實踐。知道要愛別人(對人要慈悲)是好事,是佛陀的途徑,但真要去愛某個人,就好像有阻礙、有困難,以致過了很長時間還在厭惡這個人。像我這樣的老師明明知道厭惡、惱怒是卑劣,仁慈、關(guān)照是善良,知道什么是惡劣的路徑,什么是善良的路徑,卻仍然誤行在惡劣的路上,這還怎么能講授佛學,然后我還怎么說我是已知之人,是講授佛學的人。所以我謹此結(jié)束講授佛學,今后只愿做個與大家共同學習佛學的朋友。共同學習以愉悅的心情施與別人,學習無條件地愛別人,學習以清白純凈的心情度過此生。應大家要求,我最后做一個總結(jié),同時請求大家把我當做朋友:“從現(xiàn)在起,我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權(quán)威老師,而是你們的朋友。以后讓我們像朋友一樣交談,煩請大家對我這個老年朋友給些勸告。”當我對青年朋友們講述他的夢想的時候,一個叫“寬”的女學生起身離開她在朋友當中的座位,到我近旁時,用雙手合十合十:表示崇敬之意,舉起雙手,掌心相合于胸前。禮拜,哽咽地說道:“我可以擁抱您嗎?”“可以。”我微笑著回答。“我想和您一起去走。”寬說著,同時在大家的目光注視下?lián)肀Я宋?。寬的行動和她的話使很多人感到驚奇。當寬回到自己的座位后,出現(xiàn)了片刻寂靜。她的一個朋友說道:“最初得知巴門老師要辭職,我們都不贊成。今天我是專門來請求老師留下來同我們在一起的,不要拋下我們。但聽了老師的話之后,我們改變了主意,我們不再挽留老師,而是請求與老師同行。”聽到寬的話以及她朋友的解釋,我繼續(xù)說道:“剛才寬過來和我擁抱的一剎那,我感覺到寬代表著我身體中整個宇宙里的所有青年男女的靈魂,我這個老朽的身軀現(xiàn)在充滿了年輕的活力。我要帶著青年人的靈魂去行走。我的行走不再是一個老人的行走,而是要認識廣闊世界的青年們的行走。我要盡教師的職責繼續(xù)行走,不僅把知識傳遞給學子們,而且激勵學生要有學習動力。讓我們大家一同行走吧!”這次朋友般的座談最后是應朋友們的要求,讓每個人交流自己在這個傍晚得到的教益。“蓉”是那天唯一一個與大哥哥大姐姐們交流心得的中學生。在眾人的要求下,她講了她的感受。在這之前她覺得奇怪,為什么她姐姐竭盡全力勸說她來參加今天的活動。她姐姐引用過巴門老師的很多話,向她解說某些道理。就報考大學問題,她姐姐都是盡力勸她選擇清邁大學,好能做巴門老師的學生。今天到這里來就是想認識一下給她姐姐留下深刻印象的巴門老師?,F(xiàn)在她明白了,她姐姐為什么要竭力地勸她做巴門老師的學生。這時蓉哭了,并轉(zhuǎn)身向坐在身旁的姐姐合十行禮說:“謝謝。”蓉的表現(xiàn)和她的話感動了很多人,使人們?yōu)橹疅釡I盈眶。我聽后也非常激動,并且不由得要向青年朋友們講講我的感受。好幾年前,一個對我很崇敬的學生“甜”,帶了高中的妹妹來見我,向我介紹說,她這個妹妹正在準備報考清邁大學來做我的學生。我對甜的妹妹說,只要專心學習,付出努力,我在清邁大學里等待她這個學生。從那以后不久,就有一個新入學的很可愛的學生來見我,并向我介紹說,她就是甜的妹妹。當我知道一個姐姐出于對妹妹的愛,盡量勸說妹妹來做我的學生,我作為老師,高興得不知說什么好。甜的妹妹已成了我的學生,她叫“婷”,今天婷又帶她妹妹蓉來了,讓她也做我的學生。我要對婷表示歉意,我不能再做老師了,沒有機會再教蓉了。但我說當蓉要感謝她姐姐,并因理解她姐姐對她的愛而流淚時,婷的愿望就實現(xiàn)了。愛心就是使兄弟姐妹融為一體的絲線。愛心就是使師生的心聯(lián)結(jié)起來的絲線。愛心,這條我們大家共同編織的聯(lián)系大家的絲線,使一位年老教師理解到,他應該邁出教室走向廣闊的世界,把這條愛的絲線張開來,串成廣闊的愛心的絲帶,讓它普及到?jīng)]有機會進入學院教室的更多的老人、青年們、兒童們的心。他們的老師就是拉起人們心中愛心絲線的代表,他們把這絲線編織成廣布溫暖并遍及每個人的七彩絲綢。請大家協(xié)力拉起每個人心中細小的愛心的絲線,并與你鄰近的人的愛心絲線編織起來,最后總有一天,我們會織成一條美麗的愛心綢被,給人們披蓋起來,使每個人感受到人間的溫暖。……
編輯推薦
選擇行走不是因為寂寞,而是聽到了心底的聲音。每個人都是孤獨的行者,在行走中會越發(fā)堅強。只要行走,就可以與生命中的真相相遇。身體邁出一步是我行走回家,精神邁出一步是走向更完美的人性。行走的目的不是為了減少我個人內(nèi)心的恐懼感,而是為了減少社會的恐懼感。人生在世最重要、最美好的是愛,愛不是占有或得到什么,而是使我們所愛的人得到幸福。因為我們相愛,伴侶的生活才是美好的;因為我們愛人類,人類才是善良的;因為我們愛世界,這個世界才是美好的。《巴門的行走》曾在泰國榮獲2007年“七圖書獎”、2008年國家圖書獎、杰出紀實文學獎等獎項,泰文版曾于2009年印刷12次。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