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山藝海漫話

出版時間:2012-3  出版社:張繼平 濟南出版社 (2012-03出版)  作者:張繼平  

內(nèi)容概要

《曲山藝海漫話》由張繼平編著,由濟南出版社出版發(fā)行,秧歌是我國古代傳統(tǒng)的舞蹈形式,我國數(shù)千年來“以農(nóng)立國”,農(nóng)業(yè)在人們生活中占有極其重要的位置,追溯秧歌的起源,應與古老的“農(nóng)作舞”以及后來的“村田樂”有著淵源關系。

書籍目錄

引言 第一輯:屐聲帆影 一、齊風漢韻 二、宋元流光 三、風調(diào)才情 四、歌劇勝地 五、明清時調(diào) 六、近代女戲 七、鼓書登臺 八、民國說唱 第二輯:藝海斜陽 一、哭煞濟南柳敬亭 二、濟南史上首場電影 三、梅蘭芳與濟南之緣 四、一處歌臺一老汪 五、大舞臺前釀慘劇 六、濟南話里的藝術細胞 七、白妞唱的啥段子 第三輯:清樂雜陳 一、山東琴書 二、山東大鼓 三、山東快書 四、長清落子 五、平陰漁鼓 六、濟南相聲 七、濟南皮影戲 八、濟南木偶戲 九、鼓子秧歌 十、章丘芯子 十一、貓蝶富貴 十二、四蟹燈 十三、黃河號子 十四、濟南童謠 第四輯:附錄 一、黑驢段(山東大鼓唱段) 二、木皮散客鼓詞(明賈鳧西) 參考書目 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插圖:   清朝同治、光緒年間,濟南城里走出了兩位京劇大家。兩人是兄弟倆,都是老徽班出身。哥哥孟六是名噪一時的武凈名角,弟弟孟七是和譚鑫培同代的文武老生。孟七的名字叫孟福保,因排行老七,又名孟長七,孟七是藝名。后因其三子孟鴻榮人稱“小孟七”,故他后來也叫“老孟七”。1853年,太平天國攻占南京,20歲的孟福保從濟南到了南京,參加了太平天國革命。由于他是武班出身,有一身好武藝,被分到英王陳玉成主辦的同春戲班當教師。他在軍中輾轉(zhuǎn)十余年,后因太平天國失敗,北上京城搭班演戲,并加入久和班,同班的還有大名鼎鼎的楊月樓、任春廷等一批武生演員。1872年,上海丹桂茶園老板劉維忠北上邀角,孟福保與楊月樓、任春廷等應邀南下。由于當時上海觀眾偏愛武戲,以至“劇場多見金鼓喧闐,不聞琴韻悠揚”。孟、楊、任個個都是技藝精湛的武生演員,所以深受上海觀眾追捧,有記載說:“滬人初見,趨之若狂。”孟七除擅長武生外,更兼武凈,因此格外受到歡迎。他常演的劇目有《鐵籠山》《收關勝》《七擒孟獲》等。當時有評論說:“孟七扮相威武,臺步莊嚴,嗓音清朗,武技純熟。” 孟福保共有7個兒子,其中有5個子承父業(yè),后來都成了京劇名家,堪稱梨園佳話。老五孟鴻群,人稱孟五爺,工文武老生及武凈。

編輯推薦

《曲山藝海漫話》介紹了濟南曲藝的發(fā)展歷史,元代在曲藝發(fā)達的社會狀況下,濟南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的具體狀況和在這一狀況影響下濟南曲藝的發(fā)展,元雜劇和明、清時代濟南曲藝的發(fā)展概況,近現(xiàn)代濟南曲藝的發(fā)展狀況。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曲山藝海漫話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