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6 出版社:京華出版社 作者:張艷玲 頁數(shù):199
前言
“瞞天過海”、“趁火打劫”、“聲東擊西”、“無中生有”、“順手牽羊”、“打草驚蛇”、“拋磚引玉”、“美人計”……“三十六計,走為上”,這些詞你都聽說過,甚至還常說呢,是吧?是的,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三十六計”?! ?ldquo;三十六計”之名源于南北朝,成書于明清。它是根據我國古代卓越的軍事思想和豐富的斗爭經驗總結而成的書,是前人關于戰(zhàn)爭及其相關的政治、經濟和日常生活等社會現(xiàn)象的本質特點和內在規(guī)律的理性認識,是中華民族的悠久文化遺產之一?! ∪嬅恳挥嫸际瞧嬷\妙計,是古人無窮智慧的結晶。在我國古代,歷來有重視兵法謀略的傳統(tǒng),三十六計正是我們祖先總結前人兵法精華,概括而成的六套計策。三十六計又分為六套,其中,前三套——勝戰(zhàn)計、敵戰(zhàn)計、攻戰(zhàn)計主要是針對處于優(yōu)勢地位時使用的,它會幫助我們錦上添花,取得更大的勝利。后三套——混戰(zhàn)計、并戰(zhàn)計、敗戰(zhàn)計則是指處于劣勢時使用的,它可以幫助我們反敗為勝,出奇制勝。每一計解說的后面還有按語,都是我們古代的大軍事家,比如孫武、吳起、尉繚子等人的精辟語錄。從三十六計流傳以來,很多軍事家利用它,在戰(zhàn)爭中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精彩勝利。 三十六計抽取了《孫子兵法》的精髓,導入了《易經》的規(guī)則,彰顯了道家的大氣,體現(xiàn)了儒家的關懷,堪稱中華民族戰(zhàn)略運籌智慧的代表,其中所蘊含的哲理已經不僅僅局限于在戰(zhàn)爭中的使用,無論是變化莫測的商海,還是紛繁復雜的人際關系,抑或是爾虞我詐的官場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指導和借鑒意義?! 〗裉?,我們更注重把三十六計作為一種智慧之學,我們研讀它,也不是狹隘地想事事占盡先機,處處勝算,為自己謀取最大的私利,而是從中學習古人的智慧,掌握更豐富的知識,并悟出其中做人的道理,反觀自己,更好地適應這個社會。 經濟學大師彼得·德魯克認為:“任何組織想要取得成功,都必須擁有一套自己的事業(yè)理論。”智慧是惠人惠己的哲學。研讀三十六計,可以讓我們找到通往成功的蹊徑。借鑒前哲,讀出自己,讀懂人生。
內容概要
三十六計是中華民族的悠久文化遺產之一,每一計都是奇謀妙計,是古人無窮智慧的結晶。今天,我們把三十六計作為一種智慧之學,我們研讀它,也不是狹隘地想事事占盡先機,處處勝算,為自己謀取最大的私利,而是從中學習古人的智慧,掌握更豐富的知識,并悟出其中做人的道理,反觀自己,更好地適應這個社會?! 度嫷洳乇尽匪赜斜ā⒅\略奇書之稱,是中國歷代無數(shù)次戰(zhàn)爭的實踐經驗總結,被古今中外許多軍事家廣泛研習和應用,在千變萬化的戰(zhàn)爭中取得了輝煌的勝利,為后世留下一個個精彩絕倫的成功戰(zhàn)例?!度嫷洳乇尽冯m說是一部軍事著作,但其蘊涵的深刻哲理在現(xiàn)代軍事、政治、經濟等領域都是得到廣泛的應用,《三十六計典藏本》借鑒前哲,讀出自己,讀懂人生。
書籍目錄
前言總說第一套 勝戰(zhàn)計第一計 瞞天過海第二計 圍魏救趙第三計 借刀殺人第四計 以逸待勞第五計 趁火打劫第六計 聲東擊西第二套 敵戰(zhàn)計第七計 無中生有第八計 暗度陳倉第九計 隔岸觀火第十計 笑里藏刀第十一計 李代桃僵第十二計 順手牽羊第三套 攻戰(zhàn)計第十三計 打草驚蛇第十四計 借尸還魂第十五計 調虎離山第十六計 欲擒故縱第十七計 拋磚引玉第十八計 擒賊擒王第四套 混戰(zhàn)計第十九計 釜底抽薪第二十計 渾水摸魚第二十一計 金蟬脫殼第二十二計 關門捉賊第二十三計 遠交近攻第二十四計 假道伐虢第五套 并戰(zhàn)計第二十五計 偷梁換柱第二十六計 指桑罵槐第二十七計 假癡不癲第二十八計 上屋抽梯第二十九計 樹上開花第三十計 反客為主第六套 敗戰(zhàn)計第三十一計 美人計第三十二計 空城計第三十三計 反問計第三十四計 苦肉計第三十五計 連環(huán)計第三十六計 走為上
章節(jié)摘錄
相傳,貞觀十九年(645)唐太宗率兵30萬向遼東進軍。大軍到達海邊,太宗舉目遠眺,滄海茫茫,波浪滔天,頓時心生恐懼,后悔當初不聽勸。 宮廷總管張士貴只好請來大將薛仁貴,薛仁貴忙獻計說:“我有一計,可以讓千里海水到明天就不見了,皇帝和大軍如同走在平地上,平平安安渡過大海。”接著,薛仁貴拜見太宗,說:“在附近的海面上,有一位大富豪,愿為唐軍供糧草。”太宗忙宣富翁覲見。富翁請求太宗到海邊去親驗,文武百官隨皇帝一起來到海邊,進人海邊的一座彩色營帳,命文武百官飲酒作樂。一時歌舞升平,美酒飄香。太宗完全沉浸在歡樂之中,忘記了身在大海邊?! 【佳顼嬀坪ㄖH,太宗覺得,帷幕被風吹得呼呼響,還有波濤洶涌之聲,便急忙揭開帳幕向外張望。這才發(fā)現(xiàn)自己與30萬大軍正在乘船渡海,太宗忙問是怎么回事,張士貴起身答道:“這是渡海的謀略,借著風勢到海岸。”很快,太宗和30萬大軍就到了對岸。薛仁貴擔心太宗因大海阻隔而放棄東征,便瞞著他指揮大軍渡海。因為皇帝貴為“天子”,所以叫做“瞞天過海”。 “瞞天過海”是一種示假隱真的疑兵之計。在戰(zhàn)爭中,它是一個利用人們存在常見不疑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戰(zhàn)役偽裝,隱蔽軍隊集結和發(fā)起進攻企圖,以期達到出其不意的計謀,出奇制勝。“瞞天過海”之計也常常被人們用于政治領域。比如,戰(zhàn)國時期的大商人呂不韋就以此之計導演了一場驚天動地的大事件?! ?hellip;…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